导读:本文包含了扑虱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药,金龟子,乳剂,蚊蝇,抗性,孢子,高效。
扑虱灵论文文献综述
叶存玲,刘清玲,谢国红,王治科[1](2011)在《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扑虱灵和哒螨灵》一文中研究指出取水样置于离心管中,与含有叁氯甲烷(萃取溶剂)的乙腈(分散剂)混合溶液充分混匀,静置5min,使水样中的扑虱灵和哒螨灵迅速富集于叁氯甲烷液滴中,离心5min,下层叁氯甲烷相经减压蒸干后,加入乙腈-水(75+25)混合溶液50μL溶解残渣,分取20μL溶液供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用Symmetry C18色谱柱作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混合溶液,检测波长为238nm。扑虱灵和哒螨灵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100μg.L-1和1.0~100μg.L-1。回收率分别在81.2%~99.2%和87.3%~10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在1.7%~8.3%及0.6%~9.1%之间。(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1年12期)
徐建陶,孙定炜,赵勤超,施庆,沈晋良[2](2011)在《扑虱灵、蚊蝇醚对烟粉虱若虫和卵生物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浸叶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扑虱灵、蚊蝇醚对以棉花为寄主饲养的烟粉虱卵和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扑虱灵对1龄和4龄若虫毒力的LC_(50)值分别为1.3、128.8 a.i.mg/L,浓度为100~1600 a.i.mg/L的扑虱灵对0~1日龄卵孵化几乎无抑制作用;蚊蝇醚浸叶法和浸渍法使用对0~1日龄卵毒力的LC_(50)值分别为0.0227、0.0011 a.i.mg/L,浓度为7.8×10~(-3)~16.0 a.i.mg/L的蚊蝇醚对4龄若虫羽化几乎无抑制作用。用0.5、5.0 a.i.mg/L蚊蝇醚浸渍处理对3日龄以前的卵孵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3日龄以后的卵几乎无抑制作用;烟粉虱雌成虫接触10 a.i.mg/L的蚊蝇醚,48 h后转移到无药植株上,其对0~2、2~4、4~6日龄卵的孵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孵化率分别为(8.3±2.3)%、(0.1±0.4)%、(7.5±9.7)%,而对6~8日龄卵无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金少锋[3](2010)在《基于金龟子绿僵菌和低剂量扑虱灵协同作用的稻飞虱防治替代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飞虱属于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系水稻主要害虫,分布广繁殖力强,严重威胁着水稻生产。长期以来,稻飞虱依赖于化学防治,抗药性问题十分突出,研究探索稻飞虱微生物防治的新技术是一项重大挑战。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但针对稻飞虱的研究报道十分有限,并一直存在菌剂杀虫效果滞后及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从建立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稻飞虱毒力的定量评价技术体系入手,以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为靶标,筛选获得了对褐飞虱叁龄若虫高毒力的菌株,揭示了真菌感染对褐飞虱生殖力的影响,评价了基于当选菌株的孢子悬乳剂与低剂量噻嗪酮对褐飞虱的协同作用效果,并以优化的菌药互作剂量进行了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主要内容和结果分述如下: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力菌株筛选研究建立了绿僵菌(Metarhizium spp.)对褐飞虱若虫的定量评价技术体系,比较测定了不同地理和寄主来源的35株绿僵菌对褐飞虱叁龄若虫的毒力。用0.02%吐温80的无菌水将各菌株孢子粉配制成1×108个孢子/mL的高浓度悬液,以只加0.02%吐温80作为对照,叁次重复,喷雾接种杯栽稻苗上的叁龄若虫,孢子沉降量为706-1496个孢子/mm2,因菌株而异。若虫接种后在25℃和14L:10D条件下饲养,连续10天逐日定时观察记录死亡率,病死虫尸保湿培养确定显症率。所试菌株中只有金龟子绿僵菌Ma 456和Ma 576诱发若虫50%以上的校正死亡率。继之,用Ma 456和Ma 576的3个梯度孢子浓度(19-29、118-164及978-1088个孢子/mm2)对杯栽稻苗上的叁龄若虫进行喷雾接种,以0.02%吐温80作为对照,每个剂量处理重复4次。所获生测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模型模拟分析,Ma 456和Ma576接种后第7天的LC50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731(405-1319)和1124(546-2311)个孢子/mm2,第10天下降为284(172-472)和306(188-498)个孢子/mm2,说明二者都是可用于褐飞虱生物防治的潜力菌株。金龟子绿僵菌对褐飞虱生殖力及寿命的影响以Ma 456的1×108个孢子/mL高浓度孢子悬液喷雾接种褐飞虱短翅型成虫,以0.02%吐温80作为对照,评价真菌感染对褐飞虱生殖力的影响。接种后,将雌雄成虫配对,单对转移到两头通玻璃管(直径3cm,高25 cm)内的分蘖期单株稻苗上,用饱含水稻营养液的脱脂棉包稻苗根部封住管一端,另一端用网纱封住,置于25℃和14L:10D条件下饲养。处理和对照重复30次(每对成虫为一个重复),逐日检查并更换新鲜稻苗,直至成虫死亡并记录死亡时间。每日换下的稻苗置于上述相同条件下每天观察若虫孵化数,同时移除所有若虫;连续3天检查无若虫孵出,稻株在解剖镜下解剖,记录未孵化卵粒数,由此统计每雌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表明,受金龟子绿僵菌侵染后,成虫寿命缩短约55%,短翅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71%,孵化率降低36%,两者共同作用使褐飞虱生殖力下降81.4%,即接种处理的褐飞虱实际产若虫117头/雌,大大低于对照的595头/雌。孢子悬乳剂与低剂量噻嗪酮对褐飞虱的协同作用评价以Ma 456孢子悬乳剂的低、中、高稀释液浓度(2×106、2×107和2×108个孢子/mL)分别与低浓度噻嗪酮(0、10、20、30和40μg AI/mL)对褐飞虱进行协同互作的5个生物测定(生测1-5),生测6以不含孢子的载体乳油100倍稀释液添加100和200μg/mL噻嗪酮测定纯药对褐飞虱的致死作用。每个互作处理重复4次,每个重复包括约30头3龄若虫。对生测1-5的观察数据进行时间-剂量-死亡模型模拟分析,基本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Ma 456孢子悬乳剂对褐飞虱的致死作用优于未剂型化孢子粉的水悬液。按孢子悬乳剂稀释液中添加噻嗪酮10、20、30和40μg AI/mL能大幅增强菌剂对褐飞虱的致死作用,生测1-5接种后第10天的LCso分别为199、92、96、76和27个孢子/mm2,说明菌药混用的协同增效作用显着,尤以孢子悬乳剂稀释液中添加噻嗪酮40μg AI/mL的互作最佳,LCso值最小。孢子悬乳剂与低剂量噻嗪酮混用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基于以上室内试验结果,对金龟子绿僵菌Ma 456和Ma 576的孢子悬乳剂(1×1010个孢子/mL)于2008年8-9月在浙江金华两块单季晚稻田(试验1和试验2)进行同低剂量噻嗪酮混用的田间药效试验,考查纯菌剂、纯药剂及菌药混用各处理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效。试验1和试验2均包括7个处理,即4个用菌处理、1个纯用药对照(药液含噻嗪酮40μg/mL)、1个纯乳油对照和1个清水对照。4个菌剂处理分别为2个纯菌处理和2个菌药混用处理。每处理小区(13×3 m)重复3次,各处理随机区组分布。菌剂用水稀释500倍,采用背负式机动弥雾器,按769 L/ha的用液量进行机动弥雾,间隔2周用菌1次,共用菌3次,用菌量为1.54×1013个孢子/ha;噻嗪酮用量为30.8 gAI/ha,相当于常规推荐用药量的1/5。试验1与试验2的初始虫口密度分别为12.7和12.8头/样点。首次喷雾后的一周为卵孵化高峰,并受持续高温影响而效果不理想。除第一次抽样调查的结果外,两个试验每周历次抽样调查的平均相对防效,在试验1和试验2中纯菌Ma 456处理分别为61%和65%,Ma 576分别为47%和54%,均高于纯药处理的39%和32%。在与低剂量噻嗪酮的互作处理中,Ma 456和Ma 576在试验1中的平均相对防效分别为81%和85%,试验2中分别为78%和80%。与纯菌处理相比,菌药混用的相对防效提高了25%左右。与清水对照和载体乳油稀释液对照相比,菌药混用3次,持续40天控制稻飞虱的防效达80%左右。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一是研究建立了生防真菌杀褐飞虱效果的评价技术体系,筛选获得了2株生防潜力菌株,并客观评价真菌感染对褐飞虱生殖力的影响。二是将选到的2株金龟子绿僵菌创制为孢子悬乳剂,揭示了新菌剂与低剂量噻嗪酮对褐飞虱的协同作用,并建立了相应互作的评价方法,确定了适宜的菌药互作剂量。叁是首次开展了新菌剂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试验,证明菌药混用是控制稻飞虱的可替代技术措施。这些结果丰富了稻飞虱微生物防治研究的实践,为拓展生防真菌制剂应用、制定大面积减药增效的稻飞虱防治的新策略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5-01)
叶寿明[4](2008)在《白背飞虱的抗性监测及其对扑虱灵的抗性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背飞虱是世界性水稻的主要害虫,过去20多年在许多国家严重发生危害。室内测定了5个地区白背飞虱幼虫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用点滴法测定湖南,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种群4龄幼虫对6种杀虫剂的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白背飞虱对不同药剂的抗性水平不同,其中对扑虱灵的抗性水平最高,达到高抗到极高抗水平。用白背飞虱敏感和抗性品系4龄幼虫测定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氧化酶抑制剂SV1,、酯酶抑制剂DEF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抑制剂DEM对扑虱灵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用敏感品系幼虫测定上述酶抑制剂对扑虱灵分别增效2.4,1.5,3.0及1.1倍,而抗性品系分别增效54.4,15.0,10.8及7.5倍,抗性品系增效倍数与敏感品系增效倍数之比值分别为22.7,10.0,3.6及6.8倍。这表明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对扑虱灵的增效作用最明显(22.7倍),是白背飞虱对扑虱灵抗性的主要生化代谢机理,而酯酶抑制剂DEF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抑制剂DEM对扑虱灵的增效作用(7.5倍)显着低于PBO,因此,与白背飞虱对扑虱灵抗性的关系不大。以4龄幼虫整体匀浆为母液,测定和比较白背飞虱敏感和抗性品系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抗性品系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1.07倍和1.02倍,两品系间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活性没有显着差异,进一步证明白背飞虱对氰戊菊酯的抗性与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无关。以解剖5龄幼虫的中肠匀浆液为母液,测定抗性和敏感品系白背飞虱的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分别为0.1736和0.1840nmol/mgpr/min,抗性品系的酶活性为敏感品系的1.06倍,两者差异也不显着,表明白背飞虱对扑虱灵的抗性与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作用无关。(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8-09-01)
水清[5](2007)在《扑虱灵治稻飞虱可以拌土撒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有多位读者来电话反映,水稻受稻飞虱危害重,田间已出现“黄塘”和“冒穿”,咨询用什么农药防治效果好。另有一位读者来电话说,水稻离收获还有1个月,田间稻飞虱较多而且集中在稻株下部危害,混用毒死蜱、敌敌畏和扑(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07-09-29)
陈瑞,祝小祥,张莉丽[6](2007)在《扑虱灵等农药防治稻虱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10%吡虫啉是生产上常用的防治稻飞虱药剂,近年来防效变差,这表明褐稻虱对该药的抗性已经明显增强。为了找到防效更好的药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25%扑虱灵WP防治效果较好,但用药量要提高到50~75 g/667 m2;药后10 d,25%扑虱灵WP 40 g+5%锐劲特SC 20 ml、25%扑虱灵WP 75 g处理最好,防效分别为92.5%、90.4%,经方差分析达到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陈瑞,祝小祥,张莉丽[7](2007)在《扑虱灵等农药防治稻虱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常用防治稻飞虱农药——10%吡虫啉防治效果较差,表明褐稻虱对该药的抗性已经明显增强。25%扑虱灵防治效果较好,但用药量要提高到50~75g/667m2。25%扑虱灵40g+5%锐劲特20ml、25%扑虱灵75g处理最好,防效分别为92.5%、90.4%,经方差分析达到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杭州农业科技》期刊2007年02期)
陈将赞,杨廉伟,金茂鑫[8](2007)在《不同剂量吡虫啉、扑虱灵对晚稻褐稻虱防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结果表明,褐稻虱对吡虫啉和扑虱灵均有一定的抗药性,防治过程中用水量的多少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扑虱灵对若虫防效高于吡虫啉,而对成虫防效低于吡虫啉。(本文来源于《中国稻米》期刊2007年01期)
徐志英,刘芳,宋英,包善微,张军[9](2006)在《扑虱灵和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寄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农药扑虱灵和吡虫啉处理2个不同水稻品种(秀水63、镇稻2号),观察其对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et Wang寄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寄生蜂的密度为50头/10盆苗时,经农药处理后的稻株上稻虱缨小蜂的寄生率无显着变化;药剂处理后的秀水63(1d、3d)上稻虱缨小蜂的寄生率高于相应药剂处理的镇稻2号上的。当寄生蜂的密度为100头/10盆苗时,经扑虱灵2种浓度(25.0g/667m2、12.5g/667m2)处理3d的秀水63、扑虱灵高浓度(25.0g/667m2)处理1d的镇稻2号上稻虱缨小蜂寄生率较对照有显着下降;经吡虫啉高浓度(15.0g/667m2)处理3d的秀水63上寄生率较对照明显下降;低浓度药剂处理(1d、3d)稻株上的稻虱缨小蜂寄生率高于相应高浓度药剂的处理。这表明药剂处理会导致稻虱缨小蜂的寄生率下降,稻虱缨小蜂寄生率的变化受稻虱缨小蜂的密度、药剂种类和浓度以及水稻品种影响。(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6年06期)
吉俊敏,谈立峰,王守林,李燕南,王茜丽[10](2006)在《扑虱灵农药职业暴露对男工精液质量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扑虱灵农药生产职业暴露对男工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某农药厂扑虱灵生产男工18名为暴露组,厂行政办公区男性工作人员46名为内对照组,另选择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男性工作人员22名为外对照组。对各组环境空气中扑虱灵及其相关化合物如四氯化碳及氯气进行连续3 d的监测,同时选择暴露区及外对照区各3人进行连续3 d的个体采样和皮肤污染量测定,评价暴露水平;按统一的实施标准收集一次性精液,用WHO推荐的方法对精液质量和精子的形态学进行评价,同时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对精子的运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暴露组空气中扑虱灵、四氯化碳浓度明显高于内、外对照组(P<0.01),同时个体采样及皮肤污染量结果均显示暴露组扑虱灵浓度显着高于外对照组(P<0.01);暴露组精子活动度、精子直线性(LIN)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精液量、精子活动度异常率以及精子尾部畸形、混合畸形发生率显着高于外对照组(P<0.05),混合畸形发生率还显着高于内对照组(P<0.05)。结论扑虱灵农药生产职业暴露对男工精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6年05期)
扑虱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浸叶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扑虱灵、蚊蝇醚对以棉花为寄主饲养的烟粉虱卵和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扑虱灵对1龄和4龄若虫毒力的LC_(50)值分别为1.3、128.8 a.i.mg/L,浓度为100~1600 a.i.mg/L的扑虱灵对0~1日龄卵孵化几乎无抑制作用;蚊蝇醚浸叶法和浸渍法使用对0~1日龄卵毒力的LC_(50)值分别为0.0227、0.0011 a.i.mg/L,浓度为7.8×10~(-3)~16.0 a.i.mg/L的蚊蝇醚对4龄若虫羽化几乎无抑制作用。用0.5、5.0 a.i.mg/L蚊蝇醚浸渍处理对3日龄以前的卵孵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3日龄以后的卵几乎无抑制作用;烟粉虱雌成虫接触10 a.i.mg/L的蚊蝇醚,48 h后转移到无药植株上,其对0~2、2~4、4~6日龄卵的孵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孵化率分别为(8.3±2.3)%、(0.1±0.4)%、(7.5±9.7)%,而对6~8日龄卵无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扑虱灵论文参考文献
[1].叶存玲,刘清玲,谢国红,王治科.分散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扑虱灵和哒螨灵[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
[2].徐建陶,孙定炜,赵勤超,施庆,沈晋良.扑虱灵、蚊蝇醚对烟粉虱若虫和卵生物活性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1
[3].金少锋.基于金龟子绿僵菌和低剂量扑虱灵协同作用的稻飞虱防治替代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叶寿明.白背飞虱的抗性监测及其对扑虱灵的抗性机理[D].湖南农业大学.2008
[5].水清.扑虱灵治稻飞虱可以拌土撒施[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
[6].陈瑞,祝小祥,张莉丽.扑虱灵等农药防治稻虱药效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07
[7].陈瑞,祝小祥,张莉丽.扑虱灵等农药防治稻虱药效试验[J].杭州农业科技.2007
[8].陈将赞,杨廉伟,金茂鑫.不同剂量吡虫啉、扑虱灵对晚稻褐稻虱防效试验[J].中国稻米.2007
[9].徐志英,刘芳,宋英,包善微,张军.扑虱灵和吡虫啉对稻虱缨小蜂寄生率的影响[J].昆虫知识.2006
[10].吉俊敏,谈立峰,王守林,李燕南,王茜丽.扑虱灵农药职业暴露对男工精液质量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