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肠壁组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结构,蝙蝠,仔猪,肠道,微生物,金霉素,消化酶。
肠壁组织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刘会[1](2017)在《5种蝙蝠肠道消化酶活性、小肠壁组织结构及食物通过时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蝙蝠是唯一具有振翅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类群类,其食性复杂多样。为了探讨不同食性蝙蝠的消化性能差异,比较研究了5种不同食性的代表性蝙蝠{即食蜜性蝙蝠(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食果性蝙蝠(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与犬蝠Cynopterus sphinx)和食虫性蝙蝠(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与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的消化酶活性、小肠组织结构和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食性蝙蝠(包括食蜜性蝙蝠和食果性蝙蝠)肠道中二糖酶(蔗糖酶与麦芽糖酶)的活性显着地高于食虫性蝙蝠(all P<0.05)。虽然所有的蝙蝠都具有可检测到的氨肽酶活性,但食虫性蝙蝠肠道中氨肽酶的活性显着地高于植食性蝙蝠。食虫性蝙蝠都具有海藻糖酶活性,但植食性蝙蝠中仅棕果蝠具有较低的海藻糖酶活性。研究结果还表明,蝙蝠肠道内的消化酶活性存在种间差异,并且即使是在同一个体内小肠的不同部位,消化酶的活性也存在一些差异,其基本的规律是中段>前段>后段。蝙蝠肠道的化酶的活性与食性相关。2、这5种蝙蝠的肠道组成与其他已报到的蝙蝠类似,都缺少盲肠。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其肠壁结构也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所组成。但这5种蝙蝠的小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以及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之比值(V/C值)都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5)。与食虫性蝙蝠相比,植食性蝙蝠的绒毛更长,隐窝更浅(P<0.05),而V/C值更低(P<0.05),并且两两配对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食性蝙蝠之间的V/C值差异显着(P<0.05)。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以及V/C值的变化趋势还因蝙蝠的种类及肠段而异。这5种蝙蝠均为“间歇式觅食者”,但食果性蝙蝠和食蜜性蝙蝠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显着地低于食虫性蝙蝠,且食果性蝙蝠和食蜜性蝙蝠的肠道较长。总体而言,蝙蝠消化酶的活性与小肠壁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食果性蝙蝠的小肠细长,绒毛长度较长,隐窝较浅,V/C值偏高,说明植食性蝙蝠小肠黏膜的表面积较大,更有利于消化酶的附着;另一方面,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较短,需要具有较高的消化酶活性(如高蔗糖酶和高麦芽糖酶的活性)才能满足对代谢的需求。相反,食虫性蝙蝠的小肠粗短,绒毛较短,隐窝较深,V/C值偏低,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也较长,意味着食虫性蝙蝠的食物成分更为复杂,更难于消化。然而,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较长也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此外,食虫性蝙蝠的氨基肽酶的活性高于食果性蝙蝠。总之,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小肠壁的组织结构和食物在肠道内的通过时间综合反映不同食性的蝙蝠在消化性能和适应性进化方面的特殊性,且不同的特征参数之间相互协调,既具有同一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表明蝙蝠食物生态位的特殊性亦有其消化生理基础。(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期刊2017-04-12)
王亨,赖微微,林宇,李建基[2](2013)在《丁酸钠对大鼠胃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丁酸钠对胃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丁酸钠饲喂大鼠,通过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丁酸钠对胃肠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丁酸钠使大鼠胃底腺部、幽门腺部和回肠的黏膜层出现充血与出血、腺体变性和细胞萎缩等病理变化,结肠黏膜肌层变薄,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该结果为研究挥发性脂肪酸与奶牛真胃变位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20次学术研讨会暨第5次奶牛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8-16)
朱淑斌,魏国生,栾冬梅[3](2009)在《那西肽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6头二元杂交(大白×长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每个重复3头,以研究饲料中添加5,10,20mg/kg的那西肽(低、中、高剂量)对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增殖及其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对仔猪具有促生长作用。饲粮中添加那西肽后,在仔猪空肠部分均有降低肠壁厚度、肠隐窝深度和增加肠绒毛高度的作用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着。在仔猪回肠部分,高剂量那西肽组的肠壁厚度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了24.31%(P<0.05);高剂量组的肠绒毛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但对肠隐窝深度没有显着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那西肽后,在仔猪的空肠、回肠和结肠中均出现增加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双歧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的趋势。随着那西肽添加剂量的增加,作用效果越显着。(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09年07期)
张春善,蒋燕侠,王博,王汝都,申红星[4](2009)在《铜、维生素A及互作效应对肉仔鸡肠壁组织结构、肠道微生物和血清生长激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铜和维生素A及互作效应对肉仔鸡小肠各段肠壁厚度和绒毛高度、盲肠主要微生物、血清生长激素(GH)的影响。【方法】采用4×2(Cu×V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日粮Cu水平为0、8、150、225mg·kg-1,VA水平为1500、5000IU·kg-1,生长阶段分为前期(0~4w)和后期(4~7w)。选用1d艾维茵肉仔鸡4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只鸡,公母比为1﹕1。【结果】①前期添加Cu(8mg·kg-1)生产性能较好,后期不添加Cu生产性能较好。②添加Cu225mg·kg-1明显降低生长前期肉仔鸡回肠肠壁厚度,添加Cu150mg·kg-1使生长后期肉仔鸡小肠各段肠壁厚度明显较低,在整个生长期,高铜对绒毛高度无影响;日粮添加Cu150mg·kg-1显着提高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添加Cu225mg·kg-1显着降低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大肠杆菌数量;Cu8mg·kg-1组盲肠沙门氏菌数量最低。③日粮中添加VA5000IU·kg-1显着降低前期小肠各段肠壁厚度和后期空肠肠壁厚度、提高前期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着增加盲肠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前期沙门氏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④Cu和VA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前期回肠肠壁厚度、后期空肠肠壁厚度(P<0.05);极显着影响前期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后期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前后期盲肠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P<0.01);⑤Cu、VA及互作对血清GH无影响(P>0.05),前期GH平均水平高于后期。【结论】日粮添加Cu150mg·kg-1和VA5000IU·kg-1有益于肉仔鸡小肠肠道形态和盲肠肠道菌群平衡;Cu和VA存在互作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姚浪群,萨仁娜,佟建明,霍启光[5](2003)在《安普霉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72头28日龄大长北叁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以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安普霉素(0、20、90mg/kg)对仔猪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及其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期为4周。研究结果表明:(1)90mg/kg安普霉素能明显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对仔猪具有显着促生长作用,可提高断奶后0~4周内仔猪日增重19 1%~24 6%(P<0 05)、改善饲料转化率7 7%~8 5%(P<0 05),并可提高日采食量8 4%~13 1%。尤其在试验前期(断奶后0~2周)作用更明显。(2)饲料中添加90mg/kg安普霉素对断奶后0~2周、3~4周仔猪肠道(空肠、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 05),可分别降低10 7%~18 1%、9 1%~14 0%,且前期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同时,也可显着降低0~2周空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 05),一定程度上抑制空肠内双歧杆菌的增殖,减弱空肠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显着降低仔猪空肠内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量(P<0 05),从而可减少与机体竞争营养、降低肠内有害代谢物水平。(3)在仔猪日粮中添加90mg/kg的安普霉素可显着减轻小肠相对重量17 7%(P<0 05)、缩短小肠相对长度13 7%(P<0 05),并使小肠绒毛排列规则、高度增加(P<0 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增大,说明安普霉素对仔猪具?(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王俐,蔡辉益,刘国华[6](2002)在《抗生素对肉鸡小肠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畜禽饲料中加入亚治疗量的抗生素,具有节约营养物质,保持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作用。对于这种作用的机理,有许多报道。有的学者认为抗生素使动物的肠壁变薄,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余伯良,1997;邱楚武,1998);而有些学者认为肠壁变薄并不是影响营养成分吸收的决定因素。本试验旨在验证添加抗生素后肉仔鸡肠壁结构是否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02年15期)
张天一,顾君一,林琳[7](1997)在《小鼠腹水型肝癌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肠壁组织超微结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铜-镉还原微盘测定法、硝酸镧示踪法及电镜技术初步观察研究小鼠H22腹水型肝癌接种后不同时期血清NO水平的变化及肿瘤细胞在腹腔内大量增殖、生长对宿主肠壁组织细胞通透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种早期(3天),血清NO水平明显上升,以后逐渐下降,晚期时(第10,1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早期时即可见镧颗粒进入细胞内,进入中期后,肠壁组织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损伤,并可见细胞坏死。提示早期血清NO水平的增高可能为外源性肿瘤细胞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所至,而晚期NO水平下降则可能与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膜通透性的改变早于超微结构的改变。(本文来源于《南通医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3期)
肠壁组织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丁酸钠对胃肠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的丁酸钠饲喂大鼠,通过HE染色和PAS染色,观察丁酸钠对胃肠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丁酸钠使大鼠胃底腺部、幽门腺部和回肠的黏膜层出现充血与出血、腺体变性和细胞萎缩等病理变化,结肠黏膜肌层变薄,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该结果为研究挥发性脂肪酸与奶牛真胃变位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肠壁组织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会.5种蝙蝠肠道消化酶活性、小肠壁组织结构及食物通过时间的比较研究[D].吉首大学.2017
[2].王亨,赖微微,林宇,李建基.丁酸钠对大鼠胃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20次学术研讨会暨第5次奶牛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3].朱淑斌,魏国生,栾冬梅.那西肽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09
[4].张春善,蒋燕侠,王博,王汝都,申红星.铜、维生素A及互作效应对肉仔鸡肠壁组织结构、肠道微生物和血清生长激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
[5].姚浪群,萨仁娜,佟建明,霍启光.安普霉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及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3
[6].王俐,蔡辉益,刘国华.抗生素对肉鸡小肠肠壁组织结构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2
[7].张天一,顾君一,林琳.小鼠腹水型肝癌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肠壁组织超微结构观察[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