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腔前卵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卵泡,细胞,小鼠,体外,受体,凋亡,琼脂。
腔前卵泡论文文献综述
俞晓丽,蒲静,罗晓强,刘心蕊,邱意开[1](2019)在《Rho/ROCK抑制剂Y27632对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对小鼠卵泡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取出生后12.5d的小鼠卵巢,采用机械法收集单个腔前卵泡,用微滴培养法对其进行培养。设置对照组和含有Y27632的处理组,培养期间观察卵泡和卵母细胞生长状态,同时,测量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卵泡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卵母细胞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用细胞荧光染色技术监测卵泡中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通过形态学观察,培养基中添加Y27632后,整个卵泡生长过程中,卵泡的增长直径为(25.90±3.69)μm和卵母细胞增长直径为(4.37±1.89)μ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发现,随着卵泡的不断发育,颗粒细胞表达相关基因Amh、Lhr、Fshr和Foxl2,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而卵母细胞特异性基因Bmp15则无变化。卵母细胞成熟后经微管染色发现,Y27632的添加并不影响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通过卵泡活力检测的结果得知,处理组的颗粒细胞凋亡现象少于对照组,凋亡基因Bad低于对照组,且能引起凋亡抑制基因Xiap的上调。结论小鼠卵泡经微滴法培养后,添加Y27632能提高颗粒细胞的基因Amh、Lhr、Fshr和Foxl2的表达。同时可降低颗粒细胞的凋亡,从而维持卵泡的正常发育。(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喜艳,孙艳美,何海,齐孟飞,邱新茹[2](2018)在《双酚A对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干扰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酚A(BPA)对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干扰作用。方法将分离获取的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11d,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μmol/L BPA、1μl/ml DMSO、4.5μmol/L BPA和45μmol/L BPA,即为正常组、对照组、4.5μmol/LBPA组和45μmol/LBPA组。观察卵泡、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的生长发育情况;统计卵泡成腔率、裸卵率和卵母细胞成熟率;采用ELISA法、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培养液中雌二醇(E2)含量、卵母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以及卵泡中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45μmol/L BPA组腔前卵泡的成腔率(10.1%)、卵母细胞成熟率(60.0%)、卵泡直径和颗粒细胞厚度明显降低(P<0.05),而裸卵率(28.6%)明显升高(P<0.05);且45μmol/LBPA明显降低了D8和D10卵泡培养液中的E2含量、卵母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以及卵泡中GDF-9和BMP-15的表达(P<0.05)。4.5μmol/L BPA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5μmol/LBPA可抑制腔前卵泡中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卵母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影响卵母细胞分泌促生长因子GDF-9和BMP-15,进而干扰卵泡发育、颗粒细胞增殖和卵母细胞成熟。(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SARFARAZ,ALI,FAZLANI[3](2018)在《C-型钠肽(CNP)在小鼠腔前卵泡发育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卵泡是位于卵巢皮质,由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等包裹卵母细胞形成的特殊结构,在卵母细胞正常发育过程中具有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作用。根据卵泡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从原始卵泡到成熟卵泡的整个卵泡发育阶段,卵泡又可以分为腔前卵泡和有腔卵泡。此前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有腔卵泡,并已证实发育动态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调控。然而,对于腔前卵泡发育的相关研究非常有限,目前比较明确的是其对于促性腺激素的依赖程度很低。然而,腔前卵泡发育的核心调控机制是什么,却一直没能得到回答。该研究发现,C型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具有促进腔前卵泡发育的效果。进一步的实验提示,CNP在腔前卵泡发育中,会被显着的激活。据此,本研究推测CNP在腔前卵泡发育中具有重要功能。为此,该论文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研究:(1)系统分析了在不同阶段腔前发育以及有腔卵泡中CNP及其受体NPR2的表达特征,发现CNP和NPR2均定位于腔前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并且在腔前卵泡发育过程中不断上调。(2)利用体外培养的腔前卵泡作为模型,通过向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NP(0.1、1、10、100、500nM),我们发现在无FSH条件下,10nM以上的CNP可以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单独促进腔前卵泡的生长。(3)为了揭示CNP对腔前卵泡发育的促进作用,我研究了 CNP对腔前卵泡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在低血清体系下,CNP可以以剂量依赖的形式,显着地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提高颗粒细胞活力。(4)我们分别利用成年(8周龄)和幼龄(13日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CNP预处理后接受超排实验来研究CNP在体内条件下对卵泡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CNP可以显着增加总排卵数和可用卵数。(5)为了探究腔前颗粒细胞中Nppc和Npr2的表达调控机制,我们研究了卵母细胞来源的生长因子对腔前颗粒细胞中CNP和NPR2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BMP15、GDF9等对Nppc和Npr2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且这些因子之间表现出协同作用。(6)为了更准确的理解CNP对腔前卵泡生长影响的作用,我们研究了 CNP对腔前卵泡中与卵泡发育、雌激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CNP对这些过程可能存在显着的影响。综上所述,该研究证实了 CNP体内外均可以促进小鼠腔前卵泡生长,同时证明了 CNP-NPR2信号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是其调控腔前卵泡发育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卵母细胞来源的生长因子对Nppc和Npr2的表达具有显着的影响;CNP可能会通过影响WNT信号和雌激素合成进而实现其促进腔前卵泡生长、颗粒细胞增殖的作用。这些结果不仅是对腔前卵泡发育机制的重要补充,同时也丰富了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母细胞和体细胞的对话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晶晶[4](2018)在《不同月龄对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年龄小鼠卵巢均有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为了探索不同月龄小鼠早期腔前卵泡的发育潜力,本研究以10日龄、1月龄和2月龄小鼠腔前卵泡为研究对象,10日龄为对照组。以对照组腔前卵泡为模型,用4种方法(海藻酸盐包埋法,琼脂糖铺底法,微滴培养法及微滴培养(添加1%PVP))优化卵泡培养条件。用优化培养方法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早期腔前卵泡进行培养,观察卵泡形态,通过q PCR检测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和核基因(Cyto C,12s RNA,Tim23,Tom40,Pnpt1,CoxⅡ,Sox2,C-myc)表达水平及用ELISA检测E2表达水平,结果如下:1.卵泡培养系统优化海藻酸盐凝胶珠包埋卵泡培养1 d时卵泡直径增加,但差异不显着(p>0.05)。但4 d时与0 d相比直径显着减小(p<0.05),卵泡最终发生闭锁。在琼脂糖铺底法培养中,卵泡培养第1 d直径显着增加(p<0.05)。与0 d相比,在5 d时直径极显着减小(p<0.01)。同时,部分卵泡在培养过程中排出裸露的卵母细胞。微滴培养法培养卵泡结果与琼脂糖铺底法一致。在微滴法添加1%PVP的条件下培养能够获得正常排出的MⅡ期卵母细胞。2.小鼠卵巢及卵泡的发育10日龄小鼠卵巢长度为1.5 mm,1月龄约为1.9 mm,2月龄小鼠达到2.6 mm。与对照组相比,1月龄和2月龄小鼠卵巢中腔前卵泡数量逐渐减少。且随年龄增长,卵巢体积增大。3.小鼠卵泡E2水平和P450基因表达水平在培养3 d时,2月龄小鼠卵泡P450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和1月龄小鼠(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期培养过程中E2表达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但在培养9天时,2月龄小鼠卵泡雌激素水平下降,显着低于对照组小鼠(p<0.05)。4.小鼠卵泡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及核基因表达水平在培养第3 d时,1月龄小鼠卵泡12s RNA表达水平极显着高于2月龄和对照组(p<0.01);1月龄小鼠卵泡CoxⅡ表达水平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2月龄小鼠卵泡Pnpt1表达水平显着低于1月龄和对照组(p<0.05)。卵泡培养3 d和6 d时,2月龄小鼠卵泡Tom40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和1月龄小鼠(p<0.05),2月龄小鼠卵泡中CoxⅡ表达水平极显着低于对照组和1月龄小鼠(p<0.01)。卵泡培养6 d时,2月龄小鼠Cyto C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1月龄小鼠卵泡Tim23和12s RNA表达水平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培养6 d、9d时,2月龄小鼠卵泡12s RNA水平极显着低于对照组和1月龄小鼠(p<0.01)。在培养3 d和9 d时,1月龄小鼠Tom40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在卵泡培养3 d、6 d、9 d时,2月龄小鼠卵泡中Tim23的表达水平极显着低于对照组和1月龄小鼠卵泡(p<0.01)。培养9 d时,1月龄小鼠卵泡CoxⅡ表达水平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小鼠(p<0.01)。在核基因表达水平检测中,在培养3 d时,1月龄小鼠卵泡Sox2水平高于对照组和2月龄小鼠(p<0.01)。同时,2月龄小鼠卵泡C-myc表达水平显着低于1月龄小鼠(p<0.05)。本研究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小鼠腔前卵泡数量随年龄增加而减少。1月龄小鼠腔前卵卵泡在培养过程中的卵泡功能活性及细胞增殖能力较高,但2月龄小鼠的卵泡发育能力及卵泡功能活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年龄对哺乳动物腔前卵泡发育潜力的影响机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高志花,李涛,赵伟,闫燕燕,赵静琪[5](2017)在《绵羊腔前卵泡分离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立一种快速分离高质量腔前卵泡的方法,试验选择绵羊卵巢30枚随机分为1组、2组、3组,分别采用剪碎法、消化酶-机械分离法、针刮法进行分离处理。结果表明:每个卵巢采卵数以3组最高,极显着高于1组(P<0.01),与2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分离处理时间3组较短,与1组、2组之间差异极显着(P<0.01),1组与2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腔前卵泡质量以3组获取可用卵泡数占捡卵总数(卵泡完好率)最高,达80.16%,1组次之,2组最差。综合考虑,针刮法操作过程简单、处理时间短、分离腔前卵泡总数及可用卵泡数量较多,可作为分离绵羊腔前卵泡的一种较为理想方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20期)
常迪,董晓晨,郭勇,刘云海,齐晓龙[6](2017)在《不同培养方法及培养密度对绵羊腔前卵泡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绵羊腔前卵泡培养方法的研究,能够探索出适宜绵羊腔前卵泡生长发育的培养条件,以及为进一步揭示绵羊卵泡生长发育的规律奠定一些基础。试验一通过使用微滴法和琼脂培养基法培养腔前卵泡,观察其对绵羊腔前卵泡生长的影响;试验二通过绵羊腔前卵泡单独培养与群体培养,探讨不同培养密度对绵羊腔前卵泡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使用微滴法与琼脂培养基法培养的绵羊腔前卵泡,在培养3天时,卵泡直径增加值和存活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培养6天时,琼脂培养基法培养的腔前卵泡的直径增加值和存活率均极显着高于微滴法培养的腔前卵泡(P<0.01);在使用琼脂培养基培养的条件下,对绵羊腔前卵泡进行单独培养和群体培养,在培养的6天时间内二者卵泡直径增加值和存活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结果表明,琼脂培养基法是较为适宜的绵羊腔前卵泡体外培养方法;培养密度对绵羊腔前卵泡体外培养并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7年08期)
孙晓换,刘亚华,魏学聪,李丽,范丽洁[7](2016)在《逍遥丸含药血清对体外生长小鼠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中Smads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逍遥丸提高体外卵母细胞质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58只昆明小鼠腔前卵泡,分别以10%正常大鼠血清,10%逍遥丸低、中、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10%逍遥丸高剂量大鼠含药血清+10μmol/L K02288孵育,设为对照组,疏肝低、中、高剂量组,抑制剂组,培养6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卵母细胞中Smad1、Smad5、Smad8 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Smad1、Smad5、Smad8和磷酸化的Smad1/5/8(p-Smad1/5/8)蛋白表达。结果疏肝高剂量组Smad1 mRNA和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疏肝各剂量组Smad5、Smad8 mRNA和蛋白及p-Smad1/5/8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疏肝高、中剂量组Smad5 mRNA和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Smad8 mRNA和蛋白及p-Smad1/5/8蛋白以疏肝高剂量组最高(P<0.05);抑制剂组p-Smad1/5/8蛋白低于疏肝高剂量组(P<0.05)。结论逍遥丸提高体外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可能与上调卵母细胞中Smad1、Smad5、Smad8 mRNA和蛋白及p-Smad1/5/8蛋白表达有关,以高剂量组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23期)
常迪,董晓晨,郭勇,刘云海,齐晓龙[8](2016)在《TGF-βRⅠ及Smad2表达情况对绵羊腔前卵泡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适于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培养方式以及观察颗粒细胞与卵母细胞的信号表达,为阐明早期卵泡生长的复杂机理和揭示卵泡发生发育的内在规律提供参考,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RT-PCR的方法,观察TGF-βRⅠ与Smad2的蛋白和mRNA在绵羊卵巢卵泡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TGF-βRⅠ在绵羊腔前卵泡及小腔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卵母细胞有表达,随着卵泡的生长发育,到成熟卵泡时期时,信号消失;Smad2蛋白在绵羊卵泡各个发育时期的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在绵羊腔前卵泡的卵母细胞中无表达,随着卵泡的生长发育,信号逐渐出现,到成熟卵泡时期时,Smad2蛋白在卵母细胞表达较强;TGF-βRⅠmRNA只在成熟卵泡和培养前腔前卵泡颗粒细胞中检测到表达,在成熟卵泡和培养前腔前卵泡颗粒细胞中均有Smad2 mRNA表达,但在培养后腔前卵泡颗粒细胞中Smad2 mRNA表达量较低。TGF-βRⅠ与Smad2的蛋白和mRNA表达与绵羊卵泡发育情况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6年32期)
原敏,魏强,赵晓娥,马保华[9](2016)在《C型钠肽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胚胎工程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卵母细胞的利用效率,改善了雌性动物的生殖性能。然而,目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等胚胎工程相关技术,只限于从卵巢表面的有腔卵泡中获取卵母细胞,因此其数量非常有限。众所周知,雌性动物的卵巢中含有大量腔前卵泡,如果能成功体外培养动物的腔前卵泡至有腔卵泡阶段,再从这些有腔卵泡中收集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等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一步促进这些胚胎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范围。C型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是哺乳动物卵泡内天然存在的,钠肽受体2(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2,NPR2)是其特异性受体。有关CNP的报道大部分集中在其对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和体外成熟中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C型钠肽可以维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阻滞,使卵母细胞核成熟和胞质成熟同步化,进而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后期胚胎的发育能力。最近有研究表明,CNP能促进小鼠腔前卵泡发育。本研究以牛卵巢为试验材料,从牛卵巢上采用刮梳法分离牛腔前卵泡。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100 ng/mL CNP或联合添加100 ng/mL FSH和100 ng/mL CNP体外培养150~300μm直径的牛腔前卵泡12 d,结合FSH对牛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作用,初步探索CNP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存活、成腔以及卵泡发育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提供基础。试验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从屠宰场收集牛卵巢,分离腔前卵泡,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基础培养液α-MEM+中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 d,卵泡存活率达到58.33±4.04%。这一结果为后续研究CNP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可能。2.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FSH、CNP以及FSH+CNP,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 d,测量其在第0,4,8,12 d的卵泡直径,统计卵泡直径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FSH组和α-MEM+组的卵泡,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卵泡直径不断增大;CNP组和FSH+CNP组的卵泡直径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但CNP组和FSH+CNP组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12 d后,卵泡腔形成率显着高于FSH组和α-MEM+组(P<0.05)。从以上结果我们分析,在体外培养条件下CNP可能促进了未充分生长发育的卵泡过早成腔。3.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FSH、CNP以及FSH+CNP,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 d,统计卵泡存活率。结果显示,FSH+CNP组腔前卵泡存活率显着低于其他叁组(α-MEM~+、CNP和FSH组)(P<0.05),而CNP组卵泡存活率显着低于FSH组(P<0.05),略低于α-MEM~+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研究结果说明CNP可能降低了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存活率。4.利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和实时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牛腔前卵泡Npr2 mRNA以及发育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12 d,CNP组Npr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叁组(α-MEM~+、FSH和FSH+CNP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发育相关基因FSHR、CYP19A1 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CNA mRNA相对表达量则逐渐升高;体外培养第12 d,CNP组和FSH+CNP组FSHR、CYP19A1、PCNA mRNA相对表达均低于其他两组(α-MEM~+和FSH组)。凋亡相关基因Bax和Apaf-1 mRNA相对表达量都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逐渐增加,FSH+CNP组和CNP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α-MEM+组和FSH组(P<0.05)。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基础培养液添加CNP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天,卵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降低,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升高,由此我们推测CNP可能不利于牛腔前卵泡生长以及存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CNP能显着促进牛腔前卵泡成腔。然而,CNP显着降低卵泡存活率,不利于体外培养的牛腔前卵泡生长。因此,CNP在体外培养的牛腔前卵泡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2)
原敏[10](2016)在《C型钠肽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胚胎工程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卵母细胞的利用效率,改善了雌性动物的生殖性能。然而,目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等胚胎工程相关技术,只限于从卵巢表面的有腔卵泡中获取卵母细胞,因此其数量非常有限。众所周知,雌性动物的卵巢中含有大量腔前卵泡,如果能成功体外培养动物的腔前卵泡至有腔卵泡阶段,再从这些有腔卵泡中收集卵母细胞,用于体外受精等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一步促进这些胚胎工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范围。C型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是哺乳动物卵泡内天然存在的,钠肽受体2(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2,NPR2)是其特异性受体。有关CNP的报道大部分集中在其对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阻滞和体外成熟中的作用,大量研究发现C型钠肽可以维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阻滞,使卵母细胞核成熟和胞质成熟同步化,进而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后期胚胎的发育能力。最近有研究表明,CNP能促进小鼠腔前卵泡发育。本研究以牛卵巢为试验材料,从牛卵巢上采用刮梳法分离牛腔前卵泡。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100 ng/mL CNP或联合添加100 ng/mL FSH和100 ng/mL CNP体外培养150~300μm直径的牛腔前卵泡12 d,结合FSH对牛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作用,初步探索CNP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存活、成腔以及卵泡发育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哺乳动物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提供基础。试验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从屠宰场收集牛卵巢,分离腔前卵泡,进行体外培养试验。结果显示,基础培养液α-MEM+中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 d,卵泡存活率达到58.33±4.04%。这一结果为后续研究CNP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可能。2.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FSH、CNP以及FSH+CNP,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 d,测量其在第0,4,8,12 d的卵泡直径,统计卵泡直径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FSH组和α-MEM+组的卵泡,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卵泡直径不断增大;CNP组和FSH+CNP组的卵泡直径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但CNP组和FSH+CNP组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12 d后,卵泡腔形成率显着高于FSH组和α-MEM+组(P<0.05)。从以上结果我们分析,在体外培养条件下CNP可能促进了未充分生长发育的卵泡过早成腔。3.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FSH、CNP以及FSH+CNP,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 d,统计卵泡存活率。结果显示,FSH+CNP组腔前卵泡存活率显着低于其他叁组(α-MEM+、CNP和FSH组)(P<0.05),而CNP组卵泡存活率显着低于FSH组(P<0.05),略低于α-MEM+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研究结果说明CNP可能降低了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存活率。4.利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和实时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牛腔前卵泡Npr2 mRNA以及发育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12 d,CNP组Npr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叁组(α-MEM+、FSH和FSH+CNP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发育相关基因FSHR、CYP19A1 mRNA相对表达量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CNA mRNA相对表达量则逐渐升高;体外培养第12 d,CNP组和FSH+CNP组FSHR、CYP19A1、PCNA mRNA相对表达均低于其他两组(α-MEM+和FSH组)。凋亡相关基因Bax和Apaf-1 mRNA相对表达量都随着培养天数增加而逐渐增加,FSH+CNP组和CNP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α-MEM+组和FSH组(P<0.05)。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基础培养液添加CNP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12天,卵泡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降低,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升高,由此我们推测CNP可能不利于牛腔前卵泡生长以及存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CNP能显着促进牛腔前卵泡成腔。然而,CNP显着降低卵泡存活率,不利于体外培养的牛腔前卵泡生长。因此,CNP在体外培养的牛腔前卵泡中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腔前卵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双酚A(BPA)对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干扰作用。方法将分离获取的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11d,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μmol/L BPA、1μl/ml DMSO、4.5μmol/L BPA和45μmol/L BPA,即为正常组、对照组、4.5μmol/LBPA组和45μmol/LBPA组。观察卵泡、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的生长发育情况;统计卵泡成腔率、裸卵率和卵母细胞成熟率;采用ELISA法、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培养液中雌二醇(E2)含量、卵母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以及卵泡中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45μmol/L BPA组腔前卵泡的成腔率(10.1%)、卵母细胞成熟率(60.0%)、卵泡直径和颗粒细胞厚度明显降低(P<0.05),而裸卵率(28.6%)明显升高(P<0.05);且45μmol/LBPA明显降低了D8和D10卵泡培养液中的E2含量、卵母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以及卵泡中GDF-9和BMP-15的表达(P<0.05)。4.5μmol/L BPA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5μmol/LBPA可抑制腔前卵泡中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卵母细胞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影响卵母细胞分泌促生长因子GDF-9和BMP-15,进而干扰卵泡发育、颗粒细胞增殖和卵母细胞成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腔前卵泡论文参考文献
[1].俞晓丽,蒲静,罗晓强,刘心蕊,邱意开.Rho/ROCK抑制剂Y27632对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9
[2].王喜艳,孙艳美,何海,齐孟飞,邱新茹.双酚A对腔前卵泡体外发育的干扰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
[3].SARFARAZ,ALI,FAZLANI.C-型钠肽(CNP)在小鼠腔前卵泡发育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4].李晶晶.不同月龄对小鼠腔前卵泡体外培养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8
[5].高志花,李涛,赵伟,闫燕燕,赵静琪.绵羊腔前卵泡分离方法比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6].常迪,董晓晨,郭勇,刘云海,齐晓龙.不同培养方法及培养密度对绵羊腔前卵泡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7
[7].孙晓换,刘亚华,魏学聪,李丽,范丽洁.逍遥丸含药血清对体外生长小鼠腔前卵泡卵母细胞中Smads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6
[8].常迪,董晓晨,郭勇,刘云海,齐晓龙.TGF-βRⅠ及Smad2表达情况对绵羊腔前卵泡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
[9].原敏,魏强,赵晓娥,马保华.C型钠肽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
[10].原敏.C型钠肽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