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丁胺论文_艾斯微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丁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基,氢氧化,方程,氨基甲酸酯,悬浮液,细胞,分子筛。

正丁胺论文文献综述

艾斯微[1](2019)在《二正丁胺(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传质-反应机理及热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CO_2)作为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当务之急则是对其进行减排。目前,学者们广泛关注的减排技术为CO_2捕集与封存(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此捕集技术可分为物理吸附法、膜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等,化学吸收法中有机胺水溶液吸收烟道气中的CO_2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捕集技术之一。然而,水作为传统的有机胺溶液中的溶剂,具有高的蒸发焓和比热容,所以在常压加热再生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且其再生性能并不理想。因此,为解决再生能耗高、再生性能差等缺点,研究者们试图利用有机溶剂替代水作为溶剂形成非水相溶剂,发现非水相溶剂能解决有机胺水溶液的缺点。但其存在粘度高、易产生固体等其他问题,从而降低CO_2在吸收剂中的传质效率,导致CO_2吸收负荷低于水相吸收剂,并且粘度较大不利于吸收剂的转运。为降低有机胺法捕集CO_2再生能耗并提高吸收剂的重复利用性,有机胺/有机溶剂/水所组成的叁元吸收剂应运而生。本文选择二正丁胺(DBA)/乙醇/水作为CO_2的吸收剂,考察了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CO_2的吸收-解吸特性,并通过~(13)C NMR表征,分析了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CO_2吸收-解吸过程的产物变化情况,从而明确物质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反应机理。并利用密闭反应器考察了该体系捕集CO_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CO_2的吸收-解吸特性研究表明:当乙醇/水之比为5:5时(最佳配比),该叁元吸收剂对CO_2的吸收负荷达到最大为0.82mol CO_2·mol~-11 amine,高于DBA/水(0.66 mol CO_2·mol~-11 amine)和DBA/乙醇(0.53mol CO_2·mol~-11 amine)对CO_2的吸收负荷,其最佳吸收温度为313.15 K。此外经五次的循环再生后,其再生效率仍能保持在95.5%左右,这表明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与DBA/水和DBA/乙醇溶液对CO_2的吸收-解吸特性相比,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能够有效地提高吸收剂的吸收负荷、再生效率和重复利用性。(2)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CO_2的吸收-解吸机理研究表明:对比DBA/乙醇和DBA/水溶液发现,该叁元吸收剂在吸收CO_2过程中,DBA首先与CO_2反应,产物为氨基甲酸酯(DBACO_2~-),但由于DBACO_2~-在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易与溶液中水和乙醇分别反应生成HCO_3~-和C_2H_5OCO_2~-,直至DBACO_2~-反应完全。饱和的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的解吸过程被证实为吸收反应的逆反应:在常压加热的条件下,溶液中的HCO_3~-和C_2H_5OCO_2~-完全解吸,释放出CO_2并有部分的HCO_3~-转化成DBACO_2~-存在于解吸溶液中,此时叁元吸收剂回到初始状态,吸收剂得以再生从而重复使用。(3)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CO_2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CO_2主要以DBA与CO_2的化学反应为主,且此反应属于快速拟一级反应。通过Arrhenius方程及实验结果,获得了k_2与温度(T)的线性方程为k_2=5.5305?10 ~5exp(7)-1568.8 T(8),并计算出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吸收CO_2的化学反应活化能(E_a)为13.04 kJ·mol~(-1)。而通过热力学研究可知: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CO_2所需的再生能耗为2.75 GJ/ton CO_2,低于30%MEA溶液(3.22 GJ/ton CO_2)捕集CO_2所需的再生能耗。(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5)

刘东峰,陈帅[2](2018)在《光稳定剂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的合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光稳定剂,其合成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2,2′-硫代双对叔辛基苯酚为合成底物,使用氢氧化镍作为镍源与其配位,生成的中间体再与正丁胺配位,得到最终产物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王爱艳[3](2017)在《叁正丁胺提纯分离热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叁正丁胺粗品中浓缩提取了杂质N-异丁基-N,N-二正丁基胺(简称IDA),研究了在不同真空度下叁正丁胺和IDA的二元气液平衡数据,并且用Wilson方程、NRTL方程、UNIQUAC方程对气液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计算,得出NRTL方程的关联效果最好,平均相对偏差(AAD)为11.9%。(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7年23期)

乔昱焱,吴鹏飞,向骁,杨淼,王全义[4](2017)在《以正丁胺为模板剂合成SAPO-34及其在氨甲基化反应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正丁胺为模板剂首次合成了纯相的SAPO-34分子筛.考察了硅投料量、硅源种类以及晶化温度等条件对所得样品性质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为200°C时,不加入硅源,合成产物为磷酸铝层状相kanemite;加入硅溶胶后,产物中开始有SAPO-34晶体出现,且随着硅投料量的增加,kanemite逐渐消失,SAPO-34分子筛成为主要产物,最终在Si O2/Al2O3摩尔比为0.6-1.4时得到纯相的SAPO-34.不同的硅源对SAPO-34产品的形貌和尺寸影响较大.反应温度为160°C时,合成体系中无法晶化得到SAPO-34,当提高至240°C后,由于层状相在高温下不能稳定存在,此时可以在较宽的硅投料区间内合成得到纯相SAPO-34产品.在200和240°C时,考察了使用同样的初始凝胶合成SAPO-34样品的晶化过程.发现在200°C时,合成体系中最初大量生成了kanemite,随后逐渐减少,SAPO-34晶体开始生成并最终成为唯一产物.而在240°C时,无机原料很快被溶解,之后大量的SAPO-34晶体快速生成,产物的收率和相对结晶度迅速增加,且整个晶化过程中并无层状相生成.这再次证明了高温对层状相的生成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提高晶化温度可以成为一种有效调节产品晶相的方法,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层状相杂质的合成体系中.鉴于胺热合成方法的诸多优点,例如较高的收率、较好的吸附分离及催化反应效果,几种伯胺(正丁胺、正丙胺、环己胺)被用于充当模板剂和溶剂来合成得到了SAPO分子筛产品.其中,正丙胺为一种新的合成SAPO-34的模板剂.对SAPO-34产品进行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分析、扫描电镜、N_2物理吸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热重和固体核磁共振等表征.结果显示,得到的SAPO-34产品具有很好的结晶度、孔结构以及合适的酸性.使用氨甲基化反应对正丁胺合成的SAPO-34进行催化反应评价.结果显示,该样品对甲胺和二甲胺具有很高的择形选择性,是一种具有潜在前景的甲胺合成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谢红英,雍智全,王梦丽,冯亚男,孙嘉茵[5](2016)在《系统组织工程技术优化的正丁胺含量离子色谱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采用系统组织工程技术(ZTSO)快速优化并建立正丁胺含量测定的离子色谱法。选用AcelaimTMTrinityTM P1(3.0 mm×100 mm,3μm)为色谱柱,18 mmol/L乙酸铵(用乙酸调p H 3.4)∶乙腈(56∶44,ν∶ν)为淋洗液,在柱温37℃,流量0.15 m L/min的条件下等度洗脱,电导检测器检测,20 min内完成正丁胺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正丁胺质量浓度在10.01~500.5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检测限为5.05μg/m L(S/N≥3),定量限为10.01μg/m L(S/N≥1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为0.33%和0.90%,正丁胺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RSD=0.54%),3批正丁胺原料的平均含量为99.79%(RSD=0.125%),3批肿瘤血管抑制剂XY03中正丁胺的平均含量为20.32%(RSD=4.09%),热干燥时,XY03中铵盐的下降率与其溶解度呈正相关。ZTSO技术具有较好的条件优化功能,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和准确,是正丁胺或含正丁铵盐化合物含量测定的较好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6年07期)

孙大雷,叶嘉辉,许立力,方岩雄[6](2015)在《二氧化碳、正丁胺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的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CO2、正丁胺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复合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温度298~348K,该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rG和反应摩尔焓变ΔrH均小于零,预示着该反应为可逆放热反应,且存在最佳反应温度。热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验及文献结果相吻合,对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5年04期)

陆琼,马玲[7](2015)在《正丁胺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初步检测正丁胺作用下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细胞癌Bel-7402细胞,予不同浓度正丁胺进行干预作为正丁胺干预组,无药物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利用MTT体外检测法探讨该药物对Bel-7402细胞的半致死量,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较低浓度的正丁胺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正丁胺浓度高于2 mmol/L时,细胞增殖速度减缓。结论当正丁胺达到一定浓度时才具有一定的体外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5年09期)

汤渊源[8](2015)在《含有二正丁胺的相变化合物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变材料在相变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热学、光学、电学、力学和磁学性质,从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探索具有相变的功能性材料,本文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相变的化合物,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比热、变温介电、变温二阶倍频、热释电、变温单晶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深入的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相变及相关性质。1.利用结构易变的二正丁胺阳离子和易形成氢键的反丁烯二酸阴离子,成功构筑了一例在228.8 K附近发生可逆铁弹相变的化合物[(n-C4H9)2NH2]2H2C4O 4·H4C4O4(1)。分别测量了其高、低温结构,并对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变过程中,反丁烯二酸分子发生了轻微的扭转运动,从而引起氢键的集体位移。与此同时,随着氢键的整体转变使得在低温相的穿插结构中两种独立的氢键层变得不再对称,最终导致化合物产生结构相变和对称性破缺。2.引入结构易变的二正丁胺阳离子和叁氟乙酸阴离子,设计和合成了在212 K附近具有一级铁电相变的化合物叁氟乙酸二正丁胺(2)。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热释电性能,在温度接近相变点时其品质因子有显着的提高,并且几乎比其他的已知材料如TGS和无机PMNT大一个数量级,它的M1值最高可达56×10-3cm 2/μC,揭示了其具有很高的信噪比。对不同温度下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协同有序化使得分子产生极性,从而促使化合物结晶于极性空间群,最终拥有热释电信号。3.通过引入结构易变的二正丁胺阳离子和二氯乙酸阴离子,合成了在225.0 K附近具有可逆一级相变的化合物二氯乙酸二正丁胺(3)。有趣的是,结构相变直接导致了其晶体发生明显的形变,并且表现出各向异性。也就是说,晶体低温相的c轴方向在相变点前后10 K左右发生了 4.08%的伸缩,而其b轴方向随着温度增加还出现了负热膨胀。通过不同温度下的结构分析,对结构相变引起形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现在相变过程中,二正丁胺阳离子从高温下的无序状态逐渐趋向有序化,引起二正丁胺尾端两个碳发生扭转,从而使整个阳离子对于阴离子进行重新取向。正是由于二正丁胺阳离子的重定向,使得其在c轴方向的距离显着的变化,最终影响到晶体的微米级形变。(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5-04-01)

方涛,罗珊珊,廖崇静,范国枝[9](2015)在《二氧化碳和正丁胺一步合成N,N’-二丁基脲》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二氧化碳(CO2)和正丁胺一步合成N,N’-二丁基脲(DBU)。采用气相色谱(GC)和气质联用仪(GC-MS)对产物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运用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当采用乙腈作溶剂,催化剂氢氧化铯与正丁胺摩尔比为0.1时,170℃和8 MPa下反应10 h,DBU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91.8%和98.0%。(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周学珊,李梦琪,吴奇丹,吴莹莹,林枞[10](2015)在《正丁胺对氧化铝悬浮液及其电泳沉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浮液的悬浮性和颗粒带电性是决定氧化铝电泳沉积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正丁胺的添加对不同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体系下氧化铝悬浮液的悬浮性能和电泳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胺的加入不利于以水为溶剂的悬浮液体系的悬浮性,同时造成沉积产率下降。而在醇类溶剂中,正丁胺的加入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系的表面带电性影响较大,而对醇类为溶剂的悬浮液沉积产率并无明显影响。以PEI为表面活性剂的醇类悬浮液中加入正丁胺能有效提高悬浮性和沉积产率。(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5年01期)

正丁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光稳定剂,其合成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2,2′-硫代双对叔辛基苯酚为合成底物,使用氢氧化镍作为镍源与其配位,生成的中间体再与正丁胺配位,得到最终产物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丁胺论文参考文献

[1].艾斯微.二正丁胺(DBA)/乙醇/水叁元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传质-反应机理及热力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9

[2].刘东峰,陈帅.光稳定剂2,2′-硫代双(4-叔辛基苯酚)正丁胺镍的合成方法[J].信息记录材料.2018

[3].王爱艳.叁正丁胺提纯分离热力学模型研究[J].广州化工.2017

[4].乔昱焱,吴鹏飞,向骁,杨淼,王全义.以正丁胺为模板剂合成SAPO-34及其在氨甲基化反应中的应用(英文)[J].催化学报.2017

[5].谢红英,雍智全,王梦丽,冯亚男,孙嘉茵.系统组织工程技术优化的正丁胺含量离子色谱检测[J].中国测试.2016

[6].孙大雷,叶嘉辉,许立力,方岩雄.二氧化碳、正丁胺和醇“一步法”合成氨基甲酸酯的热力学分析[J].精细石油化工.2015

[7].陆琼,马玲.正丁胺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8].汤渊源.含有二正丁胺的相变化合物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5

[9].方涛,罗珊珊,廖崇静,范国枝.二氧化碳和正丁胺一步合成N,N’-二丁基脲[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

[10].周学珊,李梦琪,吴奇丹,吴莹莹,林枞.正丁胺对氧化铝悬浮液及其电泳沉积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5

论文知识图

样品的TEM照片:(a)(b)CdSe,(c)(d)...–Li合金表面ZSM–5分子筛膜的叁维...二正丁胺的反应DESI-MS/MS图,...3 正丁胺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正丁胺-TPD正丁胺改性锂皂石乳化的完全水...

标签:;  ;  ;  ;  ;  ;  ;  

正丁胺论文_艾斯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