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上如何架起师生和谐的桥梁

思政课上如何架起师生和谐的桥梁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职业学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

摘要: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宽容与善良,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改变自我的动力,使学生由衷敬佩教师,建立师生有爱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桥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造和谐社会”。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现代师生关系新理念,也是构造和谐社会重要内容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晚间出来练功,看到墙角下有一堆垒起的石头,禅师知道这是徒弟违反寺规跳出寺院玩乐去了。正在这时,禅师听到墙外有脚步声,知道是徒弟回来了,于是他躬下身体,趴在石头上,让翻墙的徒弟踩着他的背下了墙头。徒弟低头一看,自己踏着师傅的脊背,羞愧交加。禅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老禅师宽容大度的教育机智令人叫绝,同时,笔者也为老禅师巧妙设置台阶唤醒徒弟的做法折服。

给学生一个台阶,架起师生和谐的桥梁。

在有些场合,懂得给自己找台阶下的人自然是机智的,然而作为教师能给所谓的“问题”学生一个台阶则是高明的。因为给学生一个台阶,既是对当今有些教师不尊重学生现象的针砭,又符合现代师生关系新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个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需要每位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让师生共奏和谐乐章。

给学生一个台阶,可使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宽容与善良。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应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从而使师生双方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谐一致,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性关系。在教师与学生的群体中一般来说,学生是弱势群体。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教师不应该居高临下,抓住他们的“小辫子”使劲抖落,没完没了,也不应该改用粗暴的与野蛮的态度急于去批评、惩处,因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该冷静的对待,要像“禅师”那样,用爱心智慧走出错误的台阶,合乎他的自尊让他感受到教育的宽容与善良,架起师生感情沟通、关系和谐的桥梁。

给学生一个台阶,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改变自我的动力。而这种主动改变自我的动力是讽刺、挖苦、辱骂之类的永远无法比拟的。当然,给学生一个台阶,并不是教师所谓的“问题”学会不管不问,消极退让,而是用更机智的措施和方法,善待学生的错误,用优点来融化学生的缺点,变“讽刺挖苦”为“春风化雨”,在保护学生自尊的基础上触及学生心灵,唤起学生自尊引发学生自省。对于上课迟到的学生简单的办法是严厉批评一通,如果改变一下方法,比如定格看他几秒钟,当他低下头时(他已意识到迟到的不对开始自省),教师一声“请进!”既给他在同学面前留下了面子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又给他改变自我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平台,实质上是给教师在暗示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必然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给学生一个台阶,可以使学生由衷敬佩教师,建立师生有爱的和谐关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师道尊严”,笔者以为,教师之“尊”,是为人师表,是渊博的学识、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的内在统一。给学生一个台阶,正是这种教师之“尊”的外在表现,是师生友爱和谐关系的表现。尊重是相互的,给学生一个台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反过来,必然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更加敬重教师。

给学生一个台阶,需要教师有爱学生之心,有容学生之量,也就是教师不仅要容学生所长,更要容学生所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到所热爱的事业中去,用真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要善于和学生沟通,给学生以心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要关爱每一位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人们常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管理学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说:“如果一个组织想任用没有缺点的人,那这个组织最多是一个平平庸庸的组织。谁想找‘各方面都好’的人、无能的人。才干越高的,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有高峰必有低谷,谁也不能是‘十项全能’。”对于正在成长的学生更是如此,没有缺点、错误的学生是没有的。教育本身就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的真情投入,哪有学生的真情回报。逼学生改过常常出现阳奉阴违的回报,有时还会激发学生的对抗情绪,激化矛盾,是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

给学生一个台阶,实质上也是教师给自己一个台阶。这是一个冷处理的教育方法,可以收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教育效果,可以避免矛盾的升级,办事后妥善处理矛盾留下思考的时间和广泛的空间,也便学生从中醒悟,提高认识和精神境界,从而架起师生和谐的桥梁。(1915)

标签:;  ;  ;  

思政课上如何架起师生和谐的桥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