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非恒定流模型论文-张波,李伯海,刘晓菲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论文-张波,李伯海,刘晓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维非恒定流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枢纽,航道,非恒定流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波,李伯海,刘晓菲[1](2019)在《沙陀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河段为乌江的沙陀枢纽下游雷子滩至老土坎河段,受上游枢纽调峰影响,河段水位陡涨陡落。建立沙陀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沙陀枢纽泄水波传播过程,研究了沙陀枢纽非恒定流下泄对下游航道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7期)

孙晓英,张建涛,张彤,李泽敏,巩媚[2](2018)在《MIKE 21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北京市延芳淀湿地洪水影响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拟建在北运河滩地上的延芳淀湿地对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控制湿地建设规模,不增加北运河50年一遇洪水出境洪峰流量,搭建了北运河MIKE 21二维非恒定流模型,模拟湿地建设前后北运河50年一遇洪水演进情况。采用2016年北运河"7.20"洪水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分析了延芳淀湿地建设前后,50年一遇洪水下北运河河道及滩地槽蓄能力、河道水位、流速、流势等水力条件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滩地内建设延芳淀湿地降低了北运河槽蓄能力,减少了滩地消减洪峰量值,但通过调整湿地地形高程,仍能满足规划要求;湿地建设同时抬升了北运河洪水位,改变了洪水流势,对河道堤防建设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延芳淀湿地的设计建设提供相关水力条件支持,也可以为北运河河道治理及防洪预案修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何双[3](2016)在《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大辽河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水流形态复杂、河道弯曲的感潮河段,利用非结构网格,可较好地模拟出河道内的复杂地形,计算并分析河段的现状行洪能力。本文以大辽河为例,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上游不同河段来流与下游潮位的影响;使用河道实测横断面,参考设计资料,结合实际洪水确定计算模型参数。研究成果可为河流上游水库群调度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期刊2016年11期)

张新明,王丽萍,李继伟,谢维[4](2014)在《景洪-橄榄坝枢纽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景洪-橄榄坝枢纽作为澜沧江国际通航河流的最后两级电站,其联合日调节运行方式对自身发电及下游航运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该发电、航运等多目标梯级运行问题,制定了景洪-橄榄坝联合运行的7个调度方案,并以景洪电站运行调度产生的日调节非恒定流为研究对象,建立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水力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混合非结构网格(四边形和叁角形)离散计算区域,采用Roe格式的近似Riemann解来计算通过界面处的法向通量。通过该模型模拟计算,在保证橄榄坝出境流量满足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合理协调景洪-橄榄坝两坝间通航与景洪调峰发电目标,最终得到景洪-橄榄坝联合运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推荐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4年01期)

陈龙,李友辉,李明辉,罗蔚[5](2013)在《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在赣江河流治导线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给赣江河流治导线研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赣江吉安水文站至峡江坝址河段为例,采用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了河道洪水特性,获得研究区域内全河段水位、水深、流场和水流动力轴线等信息,根据不同时刻的二维模型计算结果得到洪水淹没范围,并结合河湾形态及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确定了迎流顶冲河段。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河段的水位变幅沿河道总体趋势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下游峡江坝址附近水位变幅约为2 m,上游吉安水文站处水位变幅约1.4 m,各断面洪峰流量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出现,上、下游最大流量出现时间相差约10 h;受河道两岸圩堤、山体、高地等条件控制,洪水基本被约束在河道内,部分低洼、平坦地区洪水淹没范围较广。依据研究结果,在研究区域内确定了7处迎流顶冲段的位置和范围。(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期刊2013年04期)

张波,李伯海,刘晓菲[6](2012)在《乌江渡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上游乌江渡枢纽调峰影响,乌江的乌江渡枢纽至漩塘河段水位陡涨陡落。建立乌江渡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验证了原型水位和流速分布,计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乌江渡枢纽泄水波传播过程,研究了乌江渡枢纽非恒定流下泄对下游航道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2年07期)

王文杰,安莉娜,马小兵[7](2010)在《基于WASP5总磷反应原理的非恒定流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现状水体二维水质模型污染因子反应原理单一,将WASP5水质模型总磷循环的基本方程作为源项,建立采用有限体积法(FVM)配合通量向量分裂格式(FVS)水体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某湖区水体二维水域的水量水质数值模拟,模拟成果验证了该耦合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4期)

张秋霞,王义成[8](2009)在《二维非恒定流洪水演进模拟模型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分析了目前二维洪水淹没模拟的研究进展,基于流域20m DEM数据和实测流量资料,利用二维洪水淹没模拟模型对北京雁栖河下游河道在设定频率下洪水淹没情况进行了模拟,采用Nash-Sutcliffe系数对模型模拟水位结果进行了验证,结合G IS技术对模拟范围、模拟水深、淹没土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水位误差在0.235m左右,Nash-Sutcliffe系数为0.78,模拟结果可靠。该模型系统能为洪水风险图绘制、洪泛区管理、洪灾损失评价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09年03期)

张莉,徐小明,刘松涛[9](2008)在《平面二维明渠非恒定流的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边界拟合坐标技术生成正交曲线网格,利用ADI法构建了在计算区域内对二维浅水方程求解的通用数学模型,加入迭代思想,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将该模型用于长江南通河段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际工程中水流的基本规律。(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08年06期)

俞云利,赖锡军[10](2008)在《二维平面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遥感水位数据同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水流计算中定量化利用遥感水位数据,基于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控制理论建立了变分模型来融合二维平面非恒定流的数学模型和数据。根据遥感数据空间信息密集的特点,提出遥感水位数据同化的新算法。采用人工合成数据考察了面域遥感数据对于定常参数和时变两类参数的反演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遥感数据提供的空间分布式信息有利于空间分布式参数的反演识别,而且通过引入考虑水面空间变化信息的附加项,可以改善观测信息的同化,更好地辨识时变参数(流量过程)。以Moselle河的RADARSAT卫星遥感水位数据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2期)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拟建在北运河滩地上的延芳淀湿地对河道防洪安全的影响,控制湿地建设规模,不增加北运河50年一遇洪水出境洪峰流量,搭建了北运河MIKE 21二维非恒定流模型,模拟湿地建设前后北运河50年一遇洪水演进情况。采用2016年北运河"7.20"洪水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分析了延芳淀湿地建设前后,50年一遇洪水下北运河河道及滩地槽蓄能力、河道水位、流速、流势等水力条件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滩地内建设延芳淀湿地降低了北运河槽蓄能力,减少了滩地消减洪峰量值,但通过调整湿地地形高程,仍能满足规划要求;湿地建设同时抬升了北运河洪水位,改变了洪水流势,对河道堤防建设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延芳淀湿地的设计建设提供相关水力条件支持,也可以为北运河河道治理及防洪预案修订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波,李伯海,刘晓菲.沙陀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2].孙晓英,张建涛,张彤,李泽敏,巩媚.MIKE21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北京市延芳淀湿地洪水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18

[3].何双.二维非恒定流模型在大辽河河道现状行洪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

[4].张新明,王丽萍,李继伟,谢维.景洪-橄榄坝枢纽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

[5].陈龙,李友辉,李明辉,罗蔚.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在赣江河流治导线研究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3

[6].张波,李伯海,刘晓菲.乌江渡枢纽下游航道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J].水运工程.2012

[7].王文杰,安莉娜,马小兵.基于WASP5总磷反应原理的非恒定流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

[8].张秋霞,王义成.二维非恒定流洪水演进模拟模型开发及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9

[9].张莉,徐小明,刘松涛.平面二维明渠非恒定流的数学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08

[10].俞云利,赖锡军.二维平面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的遥感水位数据同化[J].水科学进展.2008

标签:;  ;  ;  

二维非恒定流模型论文-张波,李伯海,刘晓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