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存论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哲学,贝尔,古希腊,现象学,本体论,知识,认识论。
生存论教育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钟婧[1](2016)在《生存论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师个体教学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依附性较强、存在价值引人深思、主体意味淡薄是对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认识的反思。在生存论视域下,为实现教师和学生个体精神自由,实现教育活动的真正价值,必须对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认识进行拓展,即实现从隐性到显性、从单一目的到多重价值、从被作用到主观能动的拓展。(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6年15期)
曹继光[2](2016)在《存在与教育——电影《荒野生存》所提示的教育哲学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荒野生存》美国影片《荒野生存》改编自着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散文集《阿拉斯加之死》,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问询生命真相而毅然投身荒野悟道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家境优越,毕业于名校,并被保送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前程似锦。但是,他放弃了哈佛,脱去了所有文明的外套,成为一名"超级流浪汉",走进阿拉斯加寻找生命的归乡之路。在荒野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重回人群的洒脱。然而,四个(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期刊2016年08期)
雷云[3](2011)在《教育认识论的危机——论雅斯贝尔斯的“生存论”教育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雅斯贝尔斯以"生存论"反思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以"精神陶冶"重释"教育"的内涵,以"本真教育"重建教育的实践形态,使教育认识论陷入深刻的理论危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存论"教育哲学。总体而言,雅氏教育哲学既存在诸如"虚玄的理论基础"、"过度的理论批判"等局限,又随处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真知灼见。(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徐继存[4](2008)在《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教育哲学史上,杜威拯救了现代教育哲学,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他的态度不同,他的贡献和地位却是无法否定的。然而,杜威实用主义的坚定立场终归又被更为坚定的功利主义现实所拒绝,从如日中天到日渐式微的命运似乎是教育哲学的一种“隐喻”。有志于教育研究的学者是否有(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08-03-24)
高伟[5](2008)在《提问:教育哲学的本性——生存论教育哲学对“问题优先性”的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哲学的本性在于提问。教育哲学的不足表现为教育哲学提问能力的不足。教育哲学不仅要学会提问,而且要学会"形而上学"地提问。能否正当地提出教育的形而上学问题,是教育哲学之为教育哲学的标志。教育的形而上学问题,也就是能够提出"问题"的"人"的问题。任何对教育的提问,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正当地提出"人"的形而上学问题,有助于人对于其生存处境的把握和意义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科学》期刊2008年03期)
熊华军[6](2007)在《理性与生存的张力:古希腊教育哲学的生存论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希腊教育哲学孕育了丰富的当代教育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理论资源,无论是苏格拉底的“反讽”、柏拉图的“idea”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都体现了一种“理性”与“生存”的张力平衡,但他们的教育哲学生存论开启并不彻底,造成了后世教育哲学的理论困境。(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熊华军[7](2007)在《教育即生成:雅斯贝斯的生存论教育哲学之时代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雅斯贝斯从时代精神状况的审慎思考以及他对生存哲学的独特领悟出发,认为教育即生成:教育不过是师生之间的主体间性的交往,利用权威的功效去汲取历史的教化因素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形成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们在大全中如其所是地那样去生活。(本文来源于《外国教育研究》期刊2007年06期)
高伟[8](2004)在《教育:面向可能的存在——生存论教育哲学对受教育者存在可能性的本体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现代教育都根本地依赖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加工或塑造的预成论 ,由于以机械论哲学为形而上学基础 ,预成论教育哲学必然地使受教育者“物”化。“物”化了的受教育者失去其可能性的未来 ,从而丧失其个人意志和自由。揭示受教育者的生存可能性 ,是生存论教育哲学必须究问的方面。受教育者的生存可能性的生存论分析关乎受教育者的生存方式及其“教育”方式或“受教育”方式。受教育者的生存可能性源于存在的可能性、此在对存在领会的可能性以及此在意志可能性等叁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高伟[9](2003)在《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现代教育之所以问题重重是因为它已经习惯于接受那些给定的和预设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计而遗忘了对教育的根据的追问。近现代教育教育的“理解”不是从“教育”出发的,而是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特别是改造关系或塑造关系出发的;不是从其“是其所是”的本体论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外在的现实能力的本质论角度出发的。教育根基的丧失建基于整个时代的根基的丧失。当今时代的形而上学乃科学。科学的形而上学化使教育与存在的关系以教育与存在者的关系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以教育与存在者的关系的方式解决。科学以对具体存在者领域的开拓为基础和尺度,并且自身由于自我的合法化而成为基础和尺度。由于依附于科学,教育与存在者的关系因而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识关系。今天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便于量化的秩序系统是知识论教育哲学在构造近现代教育方面最重要的现实表征。 教育哲学如欲领悟教育本身,即把捉教育为“人”的教育,就必须回到“存在”的渊源之地。回到“存在”渊源之地的途径是究及领悟着存在并对“存在”有所作为的“此在”。经由“此在”并由“此在”通达“存在”的教育哲学,本已地就是教育哲学自身。生存论教育哲学是教育哲学的本有之义。生存论教育哲学乃是此在的教育哲学。 回到此在的生存本体上来的生存论教育哲学将教育视为此在的生命形式、此在生命的提升形式从而此在的生存方式。此在的生存问题通过生存论的分析得以显明。此在的生存论结构包括此在的时间性结构、此在的意义结构与此在的体验性结构叁个方面。时间性给出意义。意义需要体验。生存的过程是一个去生存的过程。生存就是做人,做人乃是以人的精神介入和行为。唯当此际,教育才有可能踏上唯一的救赎之途。(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高伟[10](1998)在《“阐释”与“拒绝”:教育的话语权力──生存论教育哲学对教育者的“思”的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知识论哲学影响,中国教育理论界叙事危机积重难返。当我们谈论教育越多时,我们离教育真实就越远。面临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必须建立现象学的方法论,从基本的个人生存开始,奠定教育的逻辑起点。以鲜活的思想,冲破权力话语的束缚。(本文来源于《海南师院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生存论教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荒野生存》美国影片《荒野生存》改编自着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散文集《阿拉斯加之死》,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问询生命真相而毅然投身荒野悟道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家境优越,毕业于名校,并被保送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前程似锦。但是,他放弃了哈佛,脱去了所有文明的外套,成为一名"超级流浪汉",走进阿拉斯加寻找生命的归乡之路。在荒野中,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和重回人群的洒脱。然而,四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存论教育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钟婧.生存论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师个体教学哲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
[2].曹继光.存在与教育——电影《荒野生存》所提示的教育哲学意蕴[J].中国教师.2016
[3].雷云.教育认识论的危机——论雅斯贝尔斯的“生存论”教育哲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徐继存.教育哲学是没有答案的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
[5].高伟.提问:教育哲学的本性——生存论教育哲学对“问题优先性”的观照[J].当代教育科学.2008
[6].熊华军.理性与生存的张力:古希腊教育哲学的生存论意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熊华军.教育即生成:雅斯贝斯的生存论教育哲学之时代意蕴[J].外国教育研究.2007
[8].高伟.教育:面向可能的存在——生存论教育哲学对受教育者存在可能性的本体论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
[9].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
[10].高伟.“阐释”与“拒绝”:教育的话语权力──生存论教育哲学对教育者的“思”的观照[J].海南师院学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