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植被论文_秦格霞,吴静,李纯斌,秦安宁,倪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草地植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被,草地,物候,土壤,牧草,喀斯特,青海湖。

草地植被论文文献综述

秦格霞,吴静,李纯斌,秦安宁,倪璐[1](2019)在《中国北方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草地物候变化对揭示草地生态系统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1983—2015年的GIMMS NDVI 3g、气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动态阈值法提取北方草地的物候信息[生长季始期(SOS)、生长季末期(EOS)、生长季长度(LOS)],分析北方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及LOS对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88.9%的像元SOS发生在3月下旬到5月下旬(日序第90~150天),其中,68.1%的像元表现为提前,速率为-1.5~0 d·(32 a)~(-1);79.7%的像元EOS发生在10月上旬到10月下旬(日序第270~300天),其中,70.3%的像元表现为推迟,速率为0~1.5 d·(32 a)~(-1);LOS持续在100~140 d,其中,LOS变长的像元占73.7%,速率为0~1.5 d·(32 a)~(-1).LOS与气温呈显着正相关(R=0.628),与降水呈弱负相关(R=-0.091),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以海拔2000 m为分界线,低于2000 m时,LOS与海拔呈弱正相关(R=0.235),高于2000 m时,LOS与海拔呈显着负相关(R=-0.861);海拔高于3000 m时,海拔每升高1000 m, LOS缩短约10 d.(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马扶林,李全平,高贵生[2](2019)在《2018年青海湖东北岸气象因素影响下的草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特征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海晏县气象局1976~2018年气象资料及2018年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生态观测资料,对青海湖东北部草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青海湖东北岸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0℃;年总降水量比历年偏多10%;日照时数近42年来最少;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各牧草不同发育期较历年持平或提前居多,牧草各月产量较历年同期偏多;平均地下水位较去年有所上升。(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业》期刊2019年03期)

蔡宗磊,苗正红,常雪,刘艳慧,郝刚[3](2019)在《基于无人机大样方数据及国产卫星反演草地植被覆盖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开垦、采矿等人类活动影响,草原出现退化甚至沙化,监测其植被覆盖度对于揭示草地的分布状况与空间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无人机大样方数据与国产高分一号(GF-1)数据作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同步数码相机获取的数据,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数码相片—无人机大样方数据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无人机大样方数据—GF-1数据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探讨国产GF-1卫星结合无人机大样方估算草原植被覆盖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基于SVM模型的GF-1数据结合无人机大样方计算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具有较高的精度(判定系数R2=0.97,相对分析误差RPD=4.86,均方根误差RMSE=3.23),因此基于无人机大样方数据结合GF-1数据可以准确、快速地反演草地覆盖度,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估算整个草原的植被覆盖度。(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耿晓平,李红梅,申正涛,杨雪[4](2019)在《叁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植被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叁江源区2000~2018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2003~2018年各生态监测站发育期观测资料以及遥感监测资料等,分析了叁江源区气候和植被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叁江源区气候暖湿化,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61℃,近19年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2℃,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多39.6mm,19年来共增加了75.2mm;②气候暖湿化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加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2000~2018年叁江源区植被指数NDVI值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01,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0.193×104km2,中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0.216×104km2。2010年以前植被发育期年际间波动较大,变化趋势不明显,2010年以来,返青期提前,黄枯期推迟,生长季延长,平均每10年变化率分别为4.0d、1.2d和5.1d;③建议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建立人工草地,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展退化草地恢复工作,采用现代化的畜牧业管理模式,防止草场再次退化,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青海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李硕,李富祥,李振松,周晓鑫,仝宗永[5](2019)在《不同放牧强度对贵州威宁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威宁地区栽培草地的建植常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e)和白叁叶(Trifolium repens)为主,通过在建植均匀的草地上进行分群分区放牧,研究了不同羊群的放牧强度对人工栽培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放牧利用下的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显着降低(P<0.05),而低度和中度放牧处理下的群落高度和生物量均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放牧利用降低了鸭茅和白叁叶的频度和盖度;放牧利用对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不显着(P>0.05),但是在高放牧压力处理中,10~30 cm土层土壤容重比其他处理平均升高32%;放牧对土壤化学性质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综合草产量和草地恢复能力分析,贵州威宁地区的栽培草地最适载畜量应该在17~23 SU/hm~2。(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19年04期)

鲍宇红,廖阳慈,旺久,冯柯,曲广鹏[6](2019)在《西藏草地主要植被营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国家标准法对西藏草地主要植被常规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含量及热量进行测定。方法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采样、结合实验室数据,获得大量的牧草品质特性,分析了牧草品质的植被差异性。结果小嵩草和高嵩草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高嵩草的中性、酸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含量较高,钙含量较低(P<0.05)。结论西藏地区总体牧草营养价值较高,可为现阶段畜牧业的合理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谢文栋,旦久罗布,何世丞,严俊,次旦[7](2019)在《藏北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述了藏北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原因分析及综合整治对策建议。藏北高寒草地是西藏畜牧业的主产地,也是重要的放牧区和生态安全保护屏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频繁与聚集,加之其他环境因素,目前,藏北草地出现大范围严重退化,导致草地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针对以上所述的严峻形势,在分析产生这些问题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草地补播、围栏封育、施肥、灌溉、政策扶持等高寒草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及对策,旨在能有效遏制藏北草地逐年退化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9年08期)

张涛[8](2019)在《贵州草地植被明显恢复覆盖率大幅增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张 涛)近年来,贵州省以石漠化综合治理、退牧还草、岩溶草地治理工程等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草地生态恢复治理,退化草地占比从原来的90%下降到现在的50%。贵州是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核心,草地是喀斯特石漠化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也是石漠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08-07)

刘鑫,李文辉,赵恒和[9](2019)在《高寒草原草地植被物候期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寻高寒地区草地植被物候期生长指标与气象因子间的最佳关系模型,基于2005—2015年的气象和牧草观测资料,采用曲线估计分析法探讨了高寒地区不同年际间草地植被物候期生长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际间气温和降水量均无显着差异,草地植被物候期生长指标在不同年际间的表现规律不尽相同。其中,2005、2010年草地植被高度显着高于2015年,而植被盖度在不同年际间无显着差异;草地植被产量的变化趋势与植被高度一致。另外,2014年草地植被高度、盖度、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85%、55%和94%;而2015年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48%、32%和64%。此外,不同年际间高寒草地植被物候期平均气温与高度无关,而与盖度和产量呈一次函数;年平均降水量与高度、盖度和产量间的最佳拟合模型均呈一次线性方程。由此可见,季节性降水量是驱动高海拔地区草地植被高度、盖度和产量的主导因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2期)

齐欣,陈健,刘岫峰,黄金柏[10](2019)在《城市背景下草地植被根系层蒸散发及土壤水分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城市化背景下草地植被根系层蒸散发和土壤水分的变动特性,选取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农水与水文生态实验场的禾草坪为研究区,对集中降雨事件同期的土壤水分变动过程进行分析,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推求草地植被生长期内根系层(0~30 cm深度)的蒸散发量,并分析其变化特性。基于Richards方程构建研究区的一维土壤水分计算模型,在检验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对草地植被根系层土壤水分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草地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在集中降雨期间有较明显的增加,而后逐渐减小,但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幅度和变动过程存在较明显的差异;ET与降雨的联系密切,在集中降雨发生后,ET通常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计算时段内,所构建的一维土壤水分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化背景下草地植被根系层蒸散发及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提供部分基础数据和方法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9年08期)

草地植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海晏县气象局1976~2018年气象资料及2018年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生态观测资料,对青海湖东北部草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青海湖东北岸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0℃;年总降水量比历年偏多10%;日照时数近42年来最少;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各牧草不同发育期较历年持平或提前居多,牧草各月产量较历年同期偏多;平均地下水位较去年有所上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地植被论文参考文献

[1].秦格霞,吴静,李纯斌,秦安宁,倪璐.中国北方草地植被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马扶林,李全平,高贵生.2018年青海湖东北岸气象因素影响下的草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特征响应[J].草原与草业.2019

[3].蔡宗磊,苗正红,常雪,刘艳慧,郝刚.基于无人机大样方数据及国产卫星反演草地植被覆盖度方法研究[J].草地学报.2019

[4].耿晓平,李红梅,申正涛,杨雪.叁江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草地植被的影响分析[J].青海科技.2019

[5].李硕,李富祥,李振松,周晓鑫,仝宗永.不同放牧强度对贵州威宁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9

[6].鲍宇红,廖阳慈,旺久,冯柯,曲广鹏.西藏草地主要植被营养成分分析[J].西藏科技.2019

[7].谢文栋,旦久罗布,何世丞,严俊,次旦.藏北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畜禽种业.2019

[8].张涛.贵州草地植被明显恢复覆盖率大幅增加[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9].刘鑫,李文辉,赵恒和.高寒草原草地植被物候期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模式[J].中国农学通报.2019

[10].齐欣,陈健,刘岫峰,黄金柏.城市背景下草地植被根系层蒸散发及土壤水分模拟[J].人民珠江.2019

论文知识图

基于ALOS光谱数据与DEM数据的苹果园地...研究区地理位置天山气象站点分布图天山山区降水分布天山山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1961~20...叁个探空站年平均水汽含量的变化

标签:;  ;  ;  ;  ;  ;  ;  

草地植被论文_秦格霞,吴静,李纯斌,秦安宁,倪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