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路局牡丹江房产建筑段黑龙江牡丹江157099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发挥企业内动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成为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关联发展,论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对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具有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文化;党建工作;关联发展;
1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论述了国企发展的规律所在,深入回答了国企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他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和人民把国有资产交给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是莫大的信任,更是艰巨的责任。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的关联性
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是体现在理论思想指导层面具有共同性,即党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科学理论依据。二是主体建设内容层面两者包含一定的互补交叉性及不可分割性,倘若分开管理势必会造成生产经营与企业党建工作相脱节、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两层皮等不良矛盾现象。三是实施组织层面两者包含系统重合性特征,从根本层面讲国企企业文化创新维护与体现的为广大职工根本利益,恰好与党建工作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目标相吻合。四是方式载体与工作思路层面国企党建工作同文化创新的完善融合是实现党建中心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实现两者的对接与突破可有效凝聚企业发展持续合力,同时还可提升党组织活力与生气,令其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五是两者的实践主体同样包含一致性、交叉性特征,即扎根群众、为广大职工服务,以党组织为根本核心,树立党员模范先进代表,而企业文化创新内含的群众性与导向性特征则为两者契合创设了可能。
3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互为融合的重大意义。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辩证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内涵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深刻认识它们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具有巨大的作用。
3.1党建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并为职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众意识,这种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党建工作必须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发展”,党建工作只有与安全生产同布置、同落实,才能取得实效。党建工作只有更好地紧贴中心,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3.2企业文化是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有效切入点。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改革、融入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理念、发展战略、经营之道、外在形象、内在精神、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渗透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把企业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特别是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上,提升职工的精神境界,使之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不仅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与企业改革同进步,和企业管理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3.3企业文化建设使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增强实效。优秀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时代魅力与党建工作的传统优势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对广大员工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企业文化具有大众特点,具有春雨润物的功能,许多思想、观念、精神层面的内容要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结合起来,可以拓宽工作领域,创新工作形式,易于为人们接受,达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坚持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和企业精神,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体现到企业文化建设上,渗透到职工观念和行为中,就能够使企业党建工作更贴近群众和实际生活,更有利于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不断提供积极的精神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是精神层面的企业财富总和,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在不同的企业和单位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企业员工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弥补传统党建工作的不足,而党建工作的政治性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地。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使文化与党的建设工作落地生根,最终可以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4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融合的策略措施
4.1用党建夯基础,为企业文化建设保证方向。
无论是企业文化建设还是党建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狠抓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朝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前进。
4.2用党建凝人心,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建工作的本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从职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正确的工作方法,为职工排忧解难,引导职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基层党支部通过组织召开职工思想座谈会,让每名职工就近期的思想状况发言交流,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实时为职工解决答疑解惑,此举措强有力的推动了项目“诚信、务实、规范、实效”工作理念和团队力量的形成,成为了企业文化中建设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4.3用党建拓渠道,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党建工作离不开活动和载体,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和载体表现出来,才能使无形变为有形。企业文化也正如此,基层党组织可通过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关爱困难党员,帮助员工排忧解难;发挥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企业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介的作用等方式丰富载体,让员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企业愿景、战略保障等内容、要求和措施,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内涵、企业发展战略的认识,统一员工的思想。譬如,通过开展以“创先争优促发展,强局富工做贡献”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百日会战”、“大干九十天”劳动竞赛,“永远跟党走”歌唱比赛,“轨道之光”职工书法、绘画、摄影大赛,“我与企业共荣辱齐奋进”签名仪式,为困难党员送温暖等主题活动,凝聚人心、激发士气,将广大职工的心智统一和发挥到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上来。还利用自己创办的内刊,每期以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种精神的方式,宣传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新鲜内容,促使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在职工心中落地生根,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5确保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组织的健全完善
在企业员工中,最重要的组织当选党的基层组织,她是企业员工的代表也是与其接触最为广泛的平台,因此加强组织建设便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件的具体实施路径。因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日常生产结合起来,将文化建设融入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开展各项丰富的文化活动,保持党组织与企业员工的鱼水情;其次,组织建设与党管干部要同步发展、建设培养,实现企业党组织班子和企业法人机构的合理同步配备,行政组织与党政工作建设的同步开展;最后,要主动找寻切合企业文化的党组织建设模式,可采用人员交叉任职或者职位轮换等方式创新管理组织体系。
6结束语: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时期,我们只有通过共同打造企业价值观,强化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理论关联;通过依托组织建设,强化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系统关联;通过突破民主建设,强化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制度关联。构建企业文化与党建工作的融合共赢模式,把企业文化的时代魅力与党建工作的传统优势相结合,才能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军.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铁路工程项目部党建工作的思考[J].工会博览,2016(25):32-33.
[2]张建传.浅谈做好项目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J].东方企业文化,2013(18).
[3]鲁弘.浅谈做实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5:23-23.
[4]缪其年.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铁路施工企业党建工作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