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东中国海是西北太平洋的一个重要的陆架边缘海,邻近海域陆架宽阔,潮波空间分布复杂。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势必会对沿海地区潮汐、潮流特征造成巨大影响。掌握潮汐、潮流特征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对科学的海岸带管理、减灾防灾、长期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本文基于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建立东中国海的三维数值模式,对研究海域的潮汐和潮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东中国海潮汐、潮流特征。传入东海、黄海、渤海的净潮能分别约为88.333 GW、96.082 GW、2.152GW,其耗散分别约为79.168 GW、95.254 GW、1.790 GW;底摩擦耗散和垂向混合耗散分别占总耗散的67.1%和32.9%,水平项扩散耗散量级较小,可忽略不计;东中国海高潮能耗散区主要分布于朝鲜半岛沿岸和浙闽沿岸、江苏北部和长江口外侧海域以及杭州湾海域。渤海中部、北黄海西南部、南黄海中部为低潮能耗散区。东中国海的潮致欧拉余流在朝鲜半岛沿岸,苏北浅滩,扬子江浅滩,闽浙沿岸和冲绳海槽附近海域存在明显的余流涡旋,其形成机制主要为科氏效应或底摩擦效应;斯托克斯漂流在水深较浅的朝鲜半岛沿岸,苏北浅滩,扬子江浅滩,闽浙沿岸量级较大,且方向与欧拉余流相反,原因是流速和水位振幅较大或相位差接近90度;拉格朗日余流为欧拉余流和斯托克斯漂流叠加,虽与输运余流分布大致相同,但其定义上绝不相同。其在许多海域的流动方向同已知的沿岸流系的方向基本一致,是东中国海沿岸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中国海近岸陆源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物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潮汐是沿海极端水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由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潮汐特征变化,不仅对海岸洪水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其他应用都具有意义。我们考虑海平面统一上升-0.5、0.5、1.0、1.5、2.0 m。假设沿现在的海岸线建造海防,海水上升后无法淹没现有陆地。基于前文模型,发现潮汐特征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研究结论如下:M2和K1分潮振幅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在空间上是交替增大和减小的。M2振幅的变化与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成正比,而K1振幅的变化比较复杂,M2分潮振幅是决定潮差变化范围的主要因素;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江华湾、苏北沿岸和威海、烟台至西朝鲜湾等海域海平面上升后振幅和潮差增大,是海水入侵的高危海域。莱州湾至秦皇岛一线、长江口和杭州湾外侧至对马海峡和台湾海峡东部,海平面上升后振幅和平均潮差减小;潮汐动力特征变化的机制与底部摩擦的变化、无潮点的迁移、潮波特性以及共振效应的变化有关;此外,海平面上升后,潮能通量的反射性增强:耗散率在岸线曲折的岬角处增加;潮汐混合锋的位置向陆偏移;M4分潮振幅增大;潮流不对称的方向和强度,潮汐欧拉余流都会发生改变,导致东中国海沿岸物质和水体的输运过程发生改变。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元杰
导师: 程鹏
关键词: 东中国海,潮能通量,潮能耗散,潮汐余流,海平面上升
来源: 厦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
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 P731.23
总页数: 98
文件大小: 10969K
下载量: 42
相关论文文献
- [1].近代渤海湾地区海平面变化趋势及影响[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2)
- [2].中国南海及东海近海测高海平面变化监测与预测[J]. 测绘学报 2020(05)
- [3].河北省黄骅沿海海平面变化分析及预测[J].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3)
- [4].深时全球海平面变化重建方法的回顾与展望[J]. 高校地质学报 2020(04)
- [5].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海平面变化研究[J]. 沉积学报 2016(06)
- [6].1993~2015年中国南海海平面变化的初步研究[J]. 地理空间信息 2017(10)
- [7].浅谈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J]. 城市地理 2017(16)
- [8].上新世以来巽他陆架海平面变化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11)
- [9].天津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研究[J]. 天津航海 2018(02)
- [10].河口三角洲系统海平面上升行为甄别研究——以上海海岸为例[J]. Engineering 2018(01)
- [11].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J]. 海洋信息 2018(03)
- [12].海平面上升对策问题国际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3].近代全球及中国海平面变化研究述评[J]. 海洋科学 2014(05)
- [14].联合卫星测高、卫星重力和海洋浮标资料研究2005-2013年的全球海平面变化[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2)
- [15].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预测方法探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3)
- [16].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J]. 上海国土资源 2011(03)
- [17].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半经验预测方法研究[J]. 海洋通报 2011(05)
- [18].全球及中国海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J]. 海洋环境科学 2008(02)
- [19].三沙市海域海平面变化[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3)
- [20].2003—2008年全球海平面变化评估[J]. 海洋地质动态 2009(11)
- [21].基于多源数据的南海海平面变化研究[J]. 测绘技术装备 2019(03)
- [22].基于多源数据的全球比容海平面变化研究[J]. 测绘工程 2018(06)
- [23].海平面上升及其风险管理[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04)
- [24].2002—2014年间基于海平面变化的海洋增暖趋势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7(04)
- [25].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对比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6(03)
- [26].基于不同模型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分析[J]. 海洋通报 2014(04)
- [27].利用多代卫星测高资料监测1993~2011年全球海平面变化[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12)
- [28].我国着手构建海平面变化四级监测体系[J]. 水利科技 2008(02)
- [29].我国近海1992~2006年海平面变化的小波分析[J]. 测绘学报 2008(04)
- [30].四川盆地早三叠世多尺度海平面变化旋回及对储层发育的影响[J]. 石油实验地质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