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进塑料贴面粘接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倪振磊[1](2020)在《含分层缺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爆破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因其具有耐腐蚀和高强度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油气长输运管道的新选择。随着玻璃纤维增强管被应用于石油天然气长距离运输和海洋工程等关键领域,因此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属于典型的层合结构,容易在制作和服役过程中产生分层缺陷,给管道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的管体力学模型十分复杂,制作缺陷管材成本高,目前较少有针对分层缺陷进行整管研究的报道,因此针对分层缺陷,研究其对管道爆破压力的影响很有必要。本文在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项目“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管(RTP)管材寿命预测模型开发及典型缺陷管材极限承载能力评估”、“D450mm RTP管耐压测试及分析”等项目的持续资助下,对含分层缺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的爆破性能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引入了渐进损伤分析方法及cohesive界面模型作为有限元建模的理论基础,并使用FORTRAN语言编写用户定义材料(UMAT)子程序建立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本构关系,并通过试验和文献得到了相关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2)采用双层壳模型研究了层合结构的层间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利用该分布规律,制作了试验样管并进行了短时水压爆破试验。试验发现分层缺陷会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的承载能力造成削弱,影响纤维增强复合管爆破压力的因素有缺陷尺寸和缺陷轴向位置。同时该试验验证了分层缺陷对复合管爆破压力的影响与层间剪应力有关。(3)建立了含分层缺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对管道爆破压力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良好。并通过该模型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在内压载荷下的渐进失效过程。有限元分析证明,玻纤层的纤维拉伸损伤滞后于基体拉伸损伤。同时基于模型准确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得到其层间应力分布,分析了分层缺陷影响管道爆破压力的原因。
胡娟,张爱霞,陈莉,李文强,曾向宏[2](2019)在《2018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指出根据2018年公开发表的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黄怿行[3](2019)在《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文中指出微波吸收材料和结构在电磁兼容、通讯系统、微波人体防护、雷达隐身等民用和国防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价值。性能优越的隐身结构不仅需要满足宽频吸波和强吸收的性能要求,还需要满足小厚度、高强度、力学承载、柔性贴面等应用要求。本文针对多功能隐身结构的力学承载/宽频隐身一体化设计和制备问题,建立了针对叠层隐身结构设计的高效优化算法框架,发展了针对三维损耗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和实现方法,优化设计和制备了同时具有良好抗拉伸力学性能和超宽频隐身性能的三维阶梯锥超结构,实现了薄型力学承载宽频隐身格栅点阵超结构的一体化设计与制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构造法推导出TE和TM极化波斜入射下叠层隐身结构反射率电动力学解析解。提出和搭建了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方法和优化平台,对叠层隐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三个新优化模块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大变异遗传算法收敛性、稳定性和计算效率。提出融合传输损耗和界面损耗双机理的复合型吸波构型,实现了4mm量级下的2-18GHz宽频隐身性能。建立了203中电磁损耗材料数据库,实现对阻抗梯度型隐身结构的有效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提高复磁导率、降低介电常数实部、适当保持介电损耗对提高隐身性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基于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材料体系,建立了十二种配方材料数据库。通过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和制备了嵌入方块图案频率选择表面的碳纤维增强复合型隐身结构,具备良好的抗拉伸、抗弯曲力学性能和宽频吸波性能。通过二步法工艺体系制备出三维阶梯锥损耗超结构,实现了接近38GHz带宽的-10dB有效吸波性能。针对损耗超结构,发展了行之有效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优化设计和实现方法。(3)基于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硅橡胶材料体系,制备出高复磁导率和低介电常数实部的柔性纳米复合材料。基于十二种配方材料数据库,通过大变异遗传算法制备了嵌入方块图案频率选择表面的柔性复合型隐身结构,实现了6-18GHz的-10dB有效带宽。通过一步法制备出三维阶梯锥状柔性超结构,实现2-40GHz和75-110GHz的-10dB有效带宽超宽频吸波性能。通过二步法工艺设计优化和制备出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超结构,在5mm厚度下,实现24MPa抗拉伸力学性能和2-40GHz的优良吸波性能,解决了力学承载和宽频隐身一体化设计制备问题。(4)以羰基铁/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为损耗材料,研制出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揭示了其力学失效机理和宽频隐身机理。成品覆盖了3.42-19.73GHz的-10dB有效带宽,等效拉伸强度达到167.35MPa,弯曲强度达到169MPa,而吸波层厚度仅为3.5mm。建立了薄型电磁超结构的宽频隐身与承载性能一体化设计与制备方法。实现了薄型设计、抗弯曲抗拉伸力学性能与宽频隐身性能的协同融合,解决了三者相互矛盾的设计制备问题。
郭龙明[4](2018)在《钧瓷与实木家具融合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家具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中,传统实木家具存在材料较为单一、地域文化内涵缺乏等不足之处,传统实木家具设计需要深入挖掘不同地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与传统实木家具进行融合设计,推动实木家具设计创新,丰富家具艺术文化,体现家具地域文化特色,助力实木家具产业革新。本论文选择河南特色钧瓷作为地域文化元素与实木家具进行融合设计与创新。通过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钧瓷、钧瓷碎片、实木家具、钧瓷复合板材、家具图案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提出钧瓷与实木家具融合设计的方法。该研究结果能够增加传统实木家具的地域文化内涵,拓展实木家具设计理念,丰富实木家具艺术形式,探索出一套钧瓷与实木家具融合的复合板材制作工艺方法,对解决钧瓷残次品及碎片的回收再利用问题,改革钧瓷产业的绿色发展道路,提升实木家具的文化内涵,丰富实木家具的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何瑞光[5](2018)在《某载货汽车车门总成焊装变形分析及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汽车工业对车身结构的性能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车门总成焊装变形是影响汽车车身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某载货汽车车门总成出现漏水、车门与侧围的面差和间隙大、车门玻璃升降困难等缺陷问题,在深入分析车门本体总成、铰链总成、车门密封胶条等总成精度的基础上,对车门总成焊装变形控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制定了一整套车门总成的变形控制工艺方法,提升了产品质量。从车门焊装总成本体焊装变形控制入手,深入分析车门总成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前期的数据分析、实物阶段的冲压单件精度、焊装小总成精度、包边总成的精度、车身本体总成三坐标检测精度、铰链精度、间隙面差检测等各方面。针对车门总成焊装精度关键点,对产品数据本身,到工装模具、夹具及检具的设计提出了设计要求,有利于现场焊装总成变形的控制。通过以上全过程的分析,最终制定出了可用于车门总成焊装变形的核心关键流程,经生产实际应用表明,所制定的新工艺大大提高了汽车车身质量。
李永河[6](2017)在《表面未处理铝合金用高剥离强度环氧胶粘剂的研制》文中认为铝合金使用范围广,使用前通常将其进行磷酸阳极化处理,形成微孔致密氧化膜的特殊表面结构,从而获得优异的粘接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该方法已经成为航空粘接的标准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的阳极化处理过程繁琐,工艺复杂。在外场条件下,比如飞机零部件损坏或者舰船舱体漏水等紧急情况急需设备的更新维护,铝合金材料无法严格进行表面处理,普通的胶粘剂粘接后力学性能显着下降,无法满足应付突发情况的使用需求。而无处理铝合金粘接在国内尚未报道。因此若从改性胶粘剂入手,制备无处理铝合金的胶粘剂,做到即用即粘,不仅节省很多时间和财力,更能进行航空航海的应急处理。为了提高表面无处理铝合金粘接强度,尤其是剥离强度,本文使用增韧剂和无机填料共同改性环氧树脂。第一步使用苄基二甲胺为催化剂,采用不同份数的端羧基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作增韧剂和E54环氧树脂反应,制备了不同型号的改性环氧树脂;第二步固化剂选用聚酰胺类600#,在改性环氧树脂中加入无机填料。最后以剥离强度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改性环氧胶粘剂的配方和固化工艺,并对其进行了耐老化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研究。采用红外(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热重法(TG)、扫描电镜(SEM)分别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及其胶粘剂的固化规律、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并使用XPS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和无机填料提高其胶粘剂粘接无处理铝合金粘接强度和耐老化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增韧剂15份,填料20份,偶联剂0.1份(固化剂100份为基准)为改性环氧胶粘剂的最佳配方。改性环氧胶粘剂的固化工艺为30℃/2 d,压力0.1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其剥离强度达到7.18 N/cm,剪切强度为18.75 MPa。老化实验结果显示:改性环氧胶粘剂中O-C=O和C=O键对提高环氧树脂胶粘剂耐老化的贡献最大。在高低温实验中,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在100℃高温和-70℃的低温条件下可以保持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基本不变,而未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下降明显。
邓建青,汪楠,高文虹[7](2014)在《GIS用聚四氟乙烯与金属粘接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GIS产品常用聚四氟乙烯(PTFE)与金属粘接的结构特点,采用钠-萘化学处理法处理PTFE,用无水乙醇对金属粘接面和PTFE进行脱脂清洗,选用不同胶粘剂,制备PTFE与不同基材金属(钢基、铜基和铝基)的标准剪切试样。通过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法,研究不同胶粘剂的粘接能力,并对不同基材金属的粘接效果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实际工程运用,提出一种适用于GIS产品用PTFE与金属粘接的工艺方法。
艾俊[8](2013)在《颌面赝复用硅橡胶—钛网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因肿瘤、外伤造成的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其发音、咀嚼功能和面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修复缺损,恢复功能及美观。赝复治疗是颌面缺损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的赝复体多是非中空式赝复体,重量大,弹性差,患者使用过程中固位困难、疼痛等不良情况较为多见,同时传统的赝复技术和赝复材料对于复杂缺损腔的修复效果欠佳。目前MDX4-4210硅橡胶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赝复体的制作,钛合金网也因其质轻、比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而广泛应用于颅颌面部修复。因此,采用钛网作为内部支架,其外被覆硅橡胶材料,运用CAD/CAM和快速成形技术对缺损部位精确复模,研发一种质轻、固位好、与缺损腔高度密合的中空式赝复体具有重要的临床医学意义。钛网是一种多孔的网状板层结构,根据钛网的孔径和厚度可分为多种类型,并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能,从而影响其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同时,钛网的中空结构将导致与硅橡胶之间结合困难,尤其是复杂缺损时特殊的立体钛网结构。而硅橡胶和钛网都是表面能低的物质,二者之间的粘接力薄弱,易使硅橡胶与钛网粘接界面分离,导致赝复体变形,进一步出现赝复体边缘剥脱、固位不良等问题。因此,要获得一种具有高弹性、高形态稳定性的复合赝复材料,需先对二者之间的粘接问题进行研究,并对钛网的规格进行筛选,以保证最佳的赝复效果。研究目的本研究是制备硅橡胶-钛网新型赝复材料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将硅橡胶与钛网结合,通过粘接强度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对硅橡胶与钛网之间的粘接强度进行研究,并筛选出适宜的钛网规格。为最终利用CAD/CAM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与缺损腔完全贴合、达到良好固位效果,具有一定支撑强度且不易变形的中空式赝复体奠定前期基础。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制备42个硅橡胶-钛网复合材料试样,随机分为6组(n=7)。分别对钛网表面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A组:打磨+Permabond731, B组:打磨+喷砂+Permabond731,C组:打磨+喷砂+Permabond POP+Permabond731, D组:打磨+Permabond4C10, E组:打磨+喷砂+Permabond4C10, F组:打磨+喷砂+Permabond POP+Permabond4C10。然后与MDX4-4210硅橡胶粘接制成剪切粘接强度测试试样。按照标准GB/T13936-92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加载速度(50±5) mm/min,直至试样断裂,记录试样破坏的最大载荷,计算并比较各组剪切粘接强度值。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制备30个硅橡胶-钛网复合材料试样,根据钛网表面不同的处理方法随机分为6组(n=5),具体分组情况同本部分剪切粘接强度测试分组。将处理后各组钛网与MDX4-4210硅橡胶粘接制成90°剥离强度测试试样。按标准GB/T7760-2003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90°剥离强度测试,加载速度(50±5) mm/min,直至试样分离,记录最大剥离力,计算并比较各组剥离强度值。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第二部分:制备网孔直径分别为3.0mm,4.0mm,5.0mm的3组钛网(100mm×25mm x2mm)(n=7)。按第一部分筛选的粘结剂及钛网表面处理方法,将钛网与MDX4-4210硅橡胶粘接制成剪切粘接强度测试试样。按照标准GB/T13936-92,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计算并比较各组剪切粘接强度值,筛选适宜的钛网孔径。制备网孔直径为3.0mm、4.0mm,厚度为0.4mm、0.6mm、0.8mm规格的钛网共30块,按钛网孔径及厚度分为6组(n=5)。A组:孔径3.0mm,厚度0.4mm;B组:孔径3.0mm,厚度0.6mm;C组:孔径3.0mm,厚度0.8mm;D组:孔径4.0mm,厚度0.4mm;E组:孔径4.0mm,厚度0.6mm;F组:孔径4.0mm、厚度0.8mm。大小为30.0mmx12.5mm。按第一部分筛选的粘结剂及钛网表面处理方法,将钛网与MDX4-4210硅橡胶粘接制成三点抗弯强度测试试样。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其三点抗弯强度,跨距20mm,加载速度1mm/min,直至钛网破坏,记录最大弯曲力,计算并比较各组三点抗弯强度值,筛选适宜的钛网网孔直径及厚度。第三部分根据GB/T16886.12-2005标准,采用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对硅橡胶-钛网粘接复合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数据采用One-Way ANOVA和2×3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PSS13.0)进行统计。检验水准a=0.05。P<0.05,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结果显示:不同表面处理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C组(1.98±0.14MPa)显着高于B组(0.26±0.11MPa)和A组(0.17±0.08MPa);F组(2.58±0.16MPa)显着高于E组(0.41±0.19MPa)和D组(0.21±0.10MPa)。两种粘结剂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rmabond4C10剪切粘接强度显着高于Permabond731(P<0.05)。同时,粘结剂种类和表面处理方法间有交互效应(P<0.05),表面喷砂联合使用Permabond POP底涂剂后采用Permabond4C10粘接,得到的剪切粘接强度最大。A组到F组试样内聚破坏率依次为0%,0%,42.85%,0%,0%,85.71%。2.90°剥离强度测试结果显示:不同表面处理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 C组显着高于B组和A组;F组显着高于D组和E组。两种粘结剂组间剥离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ermabond4C10剥离强度显着高于Permabond731(P<0.05)。同时,粘结剂种类和表面处理方法问有交互效应(P<0.05),表面喷砂联合使用Permabond POP底涂剂后采用Permabond4C10粘接,得到的剥离强度最大。剥离强度测试试样破坏模式A组到F组试样内聚破坏率依次为0%,0%,20%,0%,0%,60%。3.3组不同孔径钛网的剪切粘接强度测试结果显示:3组总体均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6,P<0.05);A组的剪切粘接强度最高(2.71±0.25MPa),其次为B组(2.58±0.16MPa)和C组(1.84±0.21MPa)。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C组(P<0.05)。4.6组试件三点抗弯强度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厚度钛网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0.8mm组显着高于0.6mm组和0.4mm组,0.4mm组三点抗弯强度最低。不同钛网孔径组间三点抗弯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0mm网孔直径的三点抗弯强度显着高于4.0mm组(P<0.05)。同时,钛网网孔直径和钛网厚度间无交互效应(P>0.05)。5.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硅橡胶-钛网赝复材料细胞毒性为1级。结论1. Permabond4C10和Permabond731粘结剂可以实现钛网与硅橡胶之间良好的粘接,Permabond4C10粘接性能优于Permabond731。2.在使用Permabond4C10粘结剂时,对钛网表面进行喷砂并联合使用底涂剂可以提高钛网与硅橡胶之间的粘接强度,是一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式。3.网孔直径为3.0mm,厚度为0.6mm或0.8mm和网孔直径为4.0mm,厚度为0.6mm或0.8mm的钛网,均能保证一定的粘接强度和抗弯强度,能满足临床需要,具体应用时可根据缺损腔大小、部位,兼顾赝复体质量进行选择。4.钛网-硅橡胶粘接复合材料细胞毒性属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初步认为钛网-硅橡胶粘接复合材料是一种较安全的生物材料。但是,本实验只是选用了一种安全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生物安全性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体而言,尽管更进一步的研究有待进行,本研究初步筛选出钛网的表面处理方法及适宜规格,实现了硅橡胶和钛网之间的良好粘接,且材料细胞毒性属于临床可接受范围,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前期基础。
黄筱[9](2011)在《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资源能源的锐减、环境问题的加剧,传统材料已经无法适应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设计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木塑复合材料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开始在工业产品领域崭露头角,并且越来越常见,市场前景极为乐观。本文在对木塑复合材料的独特性能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园林、汽车、军事和其他各个领域的应用产品进行分析,找出其与传统产品相比的差异性和优势所在以及木塑产品应用过程中的注意要点,得到木塑产品安装结构复杂、市场化程度低、大众认知度不够、产品附加价值低、产品种类单一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从设计方法的角度出发对木塑的工业产品设计模式进行探讨,全面、系统地对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最后以木塑产品应用案例作为补充,以实验性的方案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并总结出了木塑产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韩梅[10](2011)在《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性研究》文中指出驾驶室的密封性决定了卡车的防雨、防风、防尘、防噪和安全性能,是评判卡车品质的重要部分,本文以陕汽集团生产的重型卡车驾驶室为对象来研究卡车驾驶室的密封性。论文首先对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性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汽车淋雨试验的作用、实践、淋雨系统、试验方法,并且进行了淋雨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对淋雨试验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这几种车型驾驶室漏雨部位主要集中在车门洞处,风窗左右上角处,前围顶部及顶衬等部位,为问题的解决提了理论供依据。其次,对重型卡车驾驶室的密封结构设计思路、密封件装配工艺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性的原因,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工艺设计的改进。通过QC方法的运用,阐述了如何用质量管理工具来改善驾驶室密封性。最终对技术改进后的驾驶室进行了淋雨试验的检验,由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德龙、德御和92高顶驾驶室三种车型的平均合格率从原来的93.09%提高到现在的97.13%,淋雨检验合格率都比技术改进前有大幅度的提高。重型卡车驾驶室的密封材料主要有橡胶密封条和密封胶。本文从密封胶的密封原理及应用情况对这几种密封胶进行了分析。内饰装配粘接件主要用到的密封胶有:硅酮玻璃密封胶、丁基密封胶和聚氨酯结构胶。通过对密封条密封性能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出:密封条的截面形状对密封性能起决定因素,有唇的密封条截面形状的密封性能比无唇的密封条截面形状密封效果更好。
二、改进塑料贴面粘接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进塑料贴面粘接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含分层缺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爆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纤维增强复合管的发展 |
1.2 纤维增强复合管的特点和应用现状 |
1.2.1 纤维增强复合管管道的特点 |
1.2.2 纤维增强复合管管道的应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层间剪应力分布规律和失效准则 |
2.1 层间剪应力分布规律 |
2.2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失效模型 |
2.2.1 渐进失效分析理论 |
2.2.2 UMAT子程序 |
2.2.3 玻纤增强材料参数 |
2.3 界面有限元模型 |
2.3.1 界面模型 |
2.3.2 cohesive材料参数 |
2.3.3 算例验证 |
2.4 聚乙烯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3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的试验研究 |
3.1 样管的制备 |
3.2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的爆破试验 |
3.2.1 试验条件和试验过程 |
3.2.2 试验结果 |
3.3 分析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在内压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1.1 基本假设 |
4.1.2 边界条件、网格划分及加载 |
4.2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爆破压力预测和渐进损伤分析 |
4.3 含缺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爆破压力和渐进损伤分析 |
4.3.1 分层缺陷 |
4.3.2 含缺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爆破压力和渐进损伤分析 |
4.4 分析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2018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3)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微波吸收材料的应用现状 |
1.2.2 微波吸收材料分类及研究主流 |
1.2.3 微波吸收材料吸波机理 |
1.3 微波吸收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微波吸收结构分类和吸波机理 |
1.3.2 微波吸收结构隐身性能和力学性能 |
1.4 已有研究总结、待改进问题与发展趋势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多层复合型隐身超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传输损耗型多层隐身结构斜入射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2.1 复合型多层微波隐身结构斜入射TE极化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2.2 复合型多层微波隐身结构斜入射TM极化反射率与透射率电动力学解 |
2.3 嵌入频率选择表面的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反射率近似解 |
2.4 大变异遗传算法架构搭建及优化设计程序实现 |
2.4.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
2.4.2 遗传算法程序包设计原则 |
2.4.3 大变异遗传算法各模块实现 |
2.4.4 大变异遗传算法的总体实现 |
2.5 混合大变异遗传算法优化软件编制及设计结果验证 |
2.5.1 非频散电磁参数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逆向优化设计 |
2.5.2 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电磁参数优化规律 |
2.5.3 频散电磁参数阻抗梯度型多层隐身结构正向优化设计 |
2.5.4 频散电磁参数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双向混合优化设计 |
2.5.5 阻抗梯度型隐身结构与复合型隐身结构优化结果统计分析与对比 |
2.5.6 多层隐身结构TE和 TM极化波斜入射理论反射率实验验证 |
2.5.7 嵌入超表面FSS的 PVC泡沫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隐身设计与实现方法 |
3.1 引言 |
3.2 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研制与电磁性能表征 |
3.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底反应过程与实验制备 |
3.2.2 纳米Fe_3O_4/EP磁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电磁性能表征 |
3.2.3 CI/MWCNT/EP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与电磁性能表征 |
3.3 层合平板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3.3.1 基于大变异遗传算法和CI/MWCNT/EP纳米复合材料的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3.3.2 嵌入超表面FSS的 CI/MWCNT/EP纳米复合材料复合型多层隐身超结构优化设计与实验验证 |
3.4 阶梯锥状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3.4.1 硬质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制备 |
3.4.2 硬质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性能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超结构隐身蒙皮的力学电磁性能优化设计与实验表征 |
4.1 引言 |
4.2 柔性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研制及其力学与电磁性能表征 |
4.3 柔性层合平板隐身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实现方法 |
4.3.1 基于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数据库的阻抗梯度型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4.3.2 基于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数据库的复合型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 |
4.3.3 嵌入FSS的 CI/MWCNT/SR纳米复合材料多层隐身结构优化设计、制备与表征 |
4.4 阶梯锥状柔性隐身超结构的设计、制备与隐身性能测试表征 |
4.4.1 CI/MWCNT加成型硅橡胶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表征 |
4.4.2 柔性阶梯锥状三维周期隐身超结构吸波性能表征和机理分析 |
4.5 碳纤维衬底增强柔性隐身超结构的制备及其力学与隐身性能测试表征 |
4.5.1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单轴拉伸力学模型 |
4.5.2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力学与隐身性能优化设计 |
4.5.3 碳纤维增强柔性阶梯锥状超结构制备与力学隐身性能表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格栅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设计、制备与实验表征 |
5.1 引言 |
5.2 薄型隐身结构组元构型的隐身性能设计 |
5.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三点弯力学模型 |
5.3.1 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三维格栅点阵超结构单轴拉伸应力推导 |
5.3.2 碳纤维/玻璃纤维增强三维格栅点阵超结构三点弯曲应力推导 |
5.4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的力学与电磁隐身性能设计 |
5.4.1 常温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和电磁性能表征 |
5.4.2 常温电磁双损耗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
5.4.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力学性能优化设计 |
5.4.4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隐身性能优化设计 |
5.5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5.1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制备工艺 |
5.5.2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力学性能表征 |
5.5.3 格栅夹层型隐身承载一体化超结构隐身性能表征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材料数据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钧瓷与实木家具融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木家具产业现状 |
1.1.2 钧瓷产业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3.1 材料研究 |
3.1.1 钧瓷 |
3.1.2 钧瓷碎片 |
3.1.3 实木家具 |
3.1.4 粘接材料 |
3.2 材料选择 |
3.2.1 钧瓷及钧瓷碎片的选择 |
3.2.2 实木材料的选择 |
3.2.3 粘接材料的选择 |
3.3 钧瓷碎片的构图研究 |
3.3.1 重复构成 |
3.3.2 近似构成 |
3.3.3 渐变构成 |
3.3.4 发射构成 |
3.3.5 对比构成 |
3.3.6 破坏构成 |
3.3.7 拼接构成 |
3.3.8 遮挡构成 |
3.3.9 整体融合 |
3.4 制作工艺及实例 |
3.5 家具融合设计 |
3.5.1 系列办公家具 |
3.5.2 茶盘茶桌组合 |
3.5.3 客厅茶几 |
3.5.4 棋盘茶几 |
3.5.5 钧瓷水晶圆桌 |
3.5.6 钧瓷水晶茶几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文献研究法 |
4.1.2 范例研究法 |
4.1.3 调查研究法 |
4.1.4 比较分析法 |
4.1.5 数量分析法 |
4.1.6 跨学科研究法 |
4.2 技术路线 |
4.3 结果 |
4.4 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5.3.1 存在的问题 |
5.3.2 完善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摘要 |
(5)某载货汽车车门总成焊装变形分析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车点焊工艺介绍 |
1.3 车门总成结构介绍 |
1.4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关键控制流程 |
2.1 同步工程分析 |
2.2 RPS设计要素 |
2.3 汽车夹具的设计流程 |
2.4 汽车检具的设计流程 |
2.5 三坐标检测 |
2.6 白车身主检具 |
2.7 OTS认证 |
第三章 车门总成焊装变形控制方法 |
3.1 车门总成自身结构优化确认 |
3.2 车门总成模夹检具定位一致性介绍 |
3.3 夹具 MCP 文件编制及夹具设计 |
3.4 检具 SQM 文件编制及检具设计 |
3.5 三坐标检测关键点识别确认 |
3.6 相关部件 OTS 认证情况 |
3.7 车门总成在主检具上的验证情况 |
3.8 问题点及解决方案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表面未处理铝合金用高剥离强度环氧胶粘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胶粘剂概论 |
1.1.1 环氧树脂的定义 |
1.1.2 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 |
1.1.3 固化剂的特点及分类 |
1.2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
1.2.1 环氧树脂增韧机理 |
1.2.2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方法 |
1.3 铝合金表面处理基本机理 |
1.4 胶粘剂的使用和性能评价方法 |
1.5 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改性环氧胶粘剂及其试样的制备 |
2.2.1 改性环氧胶粘剂的制备 |
2.2.2 试样的制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耐老化实验 |
2.3.2 测试方法 |
第3章 改性环氧胶粘剂配方的研制 |
3.1 改性环氧胶粘剂的配方设计 |
3.2 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研究 |
3.2.1 改性环氧树脂的筛选 |
3.2.2 填料增韧改性环氧胶粘剂 |
3.3 改性环氧树脂影响其粘接性能的机理分析 |
3.3.1 改性环氧树脂的FT-IR分析 |
3.3.2 改性环氧树脂XPS分析 |
3.3.3 改性环氧树脂DSC分析 |
3.3.4 改性环氧树脂的TG分析 |
3.3.5 增韧剂对改性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微观形貌影响 |
3.3.6 填料用量影响改性环氧胶粘剂粘接性能的XPS分析 |
3.3.7 填料对改性环氧胶粘剂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环氧胶粘剂的粘接和固化工艺研究 |
4.1 粘接工艺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效果的影响 |
4.2 固化工艺对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4.2.1 固化温度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4.2.2 固化时间对改性环氧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4.2.3 压力对改性环氧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环氧胶粘剂耐老化和耐高低温性能研究 |
5.1 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耐热老化性能 |
5.1.1 热老化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胶粘剂粘接强度变化 |
5.1.2 热老化实验条件下E54-15/ Al2O3-20 体系胶粘剂Tg变化 |
5.1.3 热老化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的XPS分析 |
5.1.4 热老化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微观形貌变化 |
5.2 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耐水老化性能 |
5.2.1 耐水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变化 |
5.2.2 耐水实验条件下E54-15/ Al2O3-20 体系胶粘剂Tg变化 |
5.2.3 耐水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的XPS分析 |
5.2.4 耐水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微观形貌变化 |
5.3 不同环氧树脂胶粘剂耐人工海水老化性能 |
5.3.1 人工海水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变化 |
5.3.2 人工海水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的XPS分析 |
5.3.3 耐水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环氧树脂胶粘剂微观形貌变化 |
5.4 低温和高温条件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5.4.1 低温条件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5.4.2 高温条件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GIS用聚四氟乙烯与金属粘接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方案 |
1.1 试验原材料 |
1.2 主要设备及性能测试 |
1.3 试样制备 |
2 试验过程及结果 |
3 工程应用 |
4 结束语 |
(8)颌面赝复用硅橡胶—钛网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硅橡胶-钛网赝复材料界面粘接工艺的初步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硅橡胶-钛网赝复材料钛网适宜规格的初步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硅橡胶-钛网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能的初步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附件 |
致谢 |
(9)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材料亟待更新 |
1.1.2 工业设计走向低碳 |
1.1.3 木塑产品应运而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木塑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木塑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前景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概述 |
2.1 木塑的材料特性 |
2.2 木塑的组成成分 |
2.2.1 木质材料 |
2.2.2 树脂基体 |
2.2.3 助剂 |
2.3 木塑的成型工艺 |
2.3.1 挤出成型 |
2.3.2 热压成型 |
2.3.3 注塑成型 |
2.4 木塑与传统工业材料的分析比较 |
2.4.1 木塑与木材 |
2.4.2 木塑与塑料 |
2.4.3 木塑与金属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3.1 木塑在建筑类产品中的应用 |
3.1.1 传统建筑类产品分析 |
3.1.2 木塑建筑类产品分析 |
3.1.3 结论 |
3.2 木塑在园林类产品中的应用 |
3.2.1 传统园林类产品分析 |
3.2.2 木塑园林类产品分析 |
3.2.3 结论 |
3.3 木塑在家具类产品中的应用 |
3.3.1 传统家具类产品分析 |
3.3.2 木塑家具类产品分析 |
3.3.3 结论 |
3.4 木塑在汽车类产品中的应用 |
3.4.1 传统汽车类产品分析 |
3.4.2 木塑汽车类产品分析 |
3.4.3 结论 |
3.5 木塑在军事类产品中的应用 |
3.6 木塑在其他类产品中的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木塑复合材料的工业产品设计模式分析 |
4.1 开放式与闭合式工业设计模式分析 |
4.2 木塑产品闭合式工业设计模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木塑救灾房的设计分析 |
5.1 设计背景 |
5.2 设计分析 |
5.2.1 外观分析 |
5.2.2 功能分析 |
5.2.3 结构分析 |
5.2.4 文化内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重型卡车行业发展概况 |
1.2 重卡驾驶室密封技术发展趋势 |
1.2.1 新产品虚拟化装配 |
1.2.2 新工装设备的应用 |
1.2.3 新工艺的采用 |
1.2.4 装配模块化 |
1.3 课题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重型卡车密封性检测与密封性淋雨试验 |
2.1 汽车密封性检测方法 |
2.2 汽车密封性技术等级评定 |
2.3 重型卡车密封性淋雨试验 |
2.3.1 车身淋雨试验的作用 |
2.3.2 车身淋雨试验的实践 |
2.3.3 对淋雨试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技术研究 |
3.1 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标准及通用技术条件 |
3.1.1 引用标准 |
3.1.2 技术要求 |
3.1.3 驾驶室的性能 |
3.1.4 试验方法 |
3.2 德龙驾驶室密封技术 |
3.2.1 德龙驾驶室密封结构 |
3.2.2 德龙驾驶室密封件装配工艺研究 |
3.3 德龙驾驶室与奥龙系列密封技术对比 |
3.3.1 密封结构对比 |
3.3.2 装配工艺对比 |
3.4 影响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性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
3.4.1 改进车门内外间隙保证车身密封性 |
3.4.2 改进密封条结构和装配工艺来提高车身密封性 |
3.4.3 加强装配过程的控制,增加修正环节,减小缝隙,提高车身密封性 |
3.4.4 通过关键部位涂抹密封胶的方式改善车身密封性 |
3.4.5 用质量管理工具来提高重卡品质,改善驾驶室密封性 |
3.4.6 小结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对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材料密封性能的研究 |
4.1 橡胶密封条 |
4.1.1 橡胶密封条的加工制造材料 |
4.1.2 橡胶密封条的截面形状对驾驶室密封性的影响 |
4.2 密封胶 |
4.2.1 硅酮玻璃密封胶 |
4.2.2 丁基密封胶 |
4.2.3 聚氨酯结构胶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四、改进塑料贴面粘接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含分层缺陷玻璃纤维增强复合管爆破性能研究[D]. 倪振磊. 浙江大学, 2020(07)
- [2]2018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张爱霞,陈莉,李文强,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19(03)
- [3]薄型宽频隐身承载超结构的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与表征[D]. 黄怿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钧瓷与实木家具融合设计研究[D]. 郭龙明.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5]某载货汽车车门总成焊装变形分析及控制[D]. 何瑞光.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6]表面未处理铝合金用高剥离强度环氧胶粘剂的研制[D]. 李永河.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7]GIS用聚四氟乙烯与金属粘接的工艺研究[J]. 邓建青,汪楠,高文虹. 电气制造, 2014(11)
- [8]颌面赝复用硅橡胶—钛网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D]. 艾俊.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9]木塑复合材料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黄筱. 南昌大学, 2011(06)
- [10]重型卡车驾驶室密封性研究[D]. 韩梅.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