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1]2017年在《DF证券融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在证券行业应用越来越广,网络开户、手机开户等新型服务的不断推出,证券公司传统的经纪业务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摆在证券公司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融资融券业务作为最早开始试点的证券公司创新型业务,给证券公司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DF证券公司于2010年6月获得融资融券业务资格,迄今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已经有六年多的时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交易佣金费率高于传统经纪业务的佣金费率,而且可以取得利息收入,从而大大增加了公司的收益。但是,融资融券业务毕竟是一种高风险的创新型证券业务。为了防控融资融券业务风险,东方证券建立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架构,制定了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理机制。但是,这一风险管理体系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以DF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占据融资融券业务绝大部分的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首先对证券公司开展融资业务面临的风险梳理为客户信用风险、标的证券风险和市场风险叁方面,并介绍了目前针对这叁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其次,对DF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措施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对风险影响因素的驱动作用,找出这些问题对触发强制平仓风险的影响。接下来,以300ETF为融资标的证券在实验账户中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不同市场状态下实验账户触发强制平仓的可能性,对DF证券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验证。最后,根据前面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结果,对DF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通过对DF证券公司融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DF证券公司应当改进客户评价体系,将客户评价分为盈利性和风险性两个层面,以避免统一评价可能带来的利益冲突。第二,公司应当将融资保证金比例与标的证券的特有风险挂钩,重视对标的证券风险的管理。第叁,公司应当对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进行差异化设置,以期更好地反映其波动特点和风险特征。第四,DF证券公司应当考虑建立一套监控市场变化的动态机制,实时追踪市场波动,以便于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降低风险。希望本文的工作能够进一步完善DF证券融资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张艳[2]2016年在《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完善,虽然还没有达到高度市场化的程度,但是各类投资产品不断丰富创新,金融体制不断改革完善,信用交易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监管机制逐渐成熟,可谓完全符合开展两融业务的必要条件。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引入在我国证券市场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其影响深远而巨大,投资者的卖空热情也迅速高涨。两融交易制度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平缓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程度,实现价格发现功能,并有助于投资者规避市场风险,防止股价波动带来的损失。对于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的证券公司而言,在融资融券过程中,证券公司不仅能够获取稳定的利息和佣金收入,还能够进行产品创新改变原有业务模式创造更多的收益。因此,发现并解决我国证券公司开展两融业务面临的问题是证券市场的头等大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从国内外文献研究和实践报告来看,当前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问题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研究很少,专门针对我国证券公司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分析,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问题的理论研究寻找一个小的突破口,以理清我国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时面临的问题及风险,进一步指导实际业务的发展方向,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针对性的考察了我国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现状,研究认为融资融券交易的引入,给我国券商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大大增加了试点券商的利息和佣金收入,并使得试点券商的客户群体更加复杂化,同时也加剧了券商之间的良性竞争。两融交易制度的推出虽然为券商提供了新的交易模式和盈利渠道,但不能否认的是它同时也给券商造成了一些交易问题和风险。目前,券商在开展两融业务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融资融券整体规模仍然较小;二是券商和投资者参与度不足;叁是融券品种匮乏制约业务发展;四是融资、融券发展两极分化严重;五是利率费率过高;六是两融业务增加券商面临的风险。在前文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GY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为切入点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真实业务数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信用交易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紧接着本文选取了美国的分散化授信模式、日本的“单轨制”集中授信模式以及台湾的“双轨制”集中授信模式,系统性的阐述对比境外成熟证券市场两融业务的交易模式,并对这叁大经典模式的运行机制、各自的优缺点及模式选择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为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启示。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水平,规避或减少融资融券交易面临的问题,以求为证券公司的良好经营、证券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刘亚军[3]2006年在《我国证券公司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目前的金融形势下,证券公司融资是一个实践性强而且很紧迫的问题。国内许多知名学者对此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如何有效的解决证券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对于证券公司自身的壮大发展,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融资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重点对我国证券公司的融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证券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这一结论,接着在此基础上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融资约束对我国证券公司的深刻影响。并在进一步的探讨中,详细分析了造成证券公司融资约束的原因—这其中既有法律制度、运营环境的因素,更有证券公司自身的原因。解决证券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但最终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拓宽其融资渠道,二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制度。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文章重点对这两个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为我国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建立有效安全的融资制度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建议。因为融资风险是目前证券公司进行融资应该考虑的重点,所以论文在最后还就如何防范证券公司融资风险进行了探讨。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我国的证券公司的整体实力,已经成为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平稳运行以及快速发展的关键。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一个在我国几乎才刚刚起步的行业,证券公司的壮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它能否顺利的融入到所需的资金。《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改,为证券公司融资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但最终要解决这一问题,更取决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证券公司自身的不懈努力。
肖舒予[4]2018年在《KY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融资融券业务作为KY证券公司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一项创新型业务,为投资者和KY证券公司以及整个证券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然而随着融资融券市场规模的迅速増加,融资融券交易的高风险性也不断表现出来。KY证券公司作为融资融券交易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其风险控制效果的优劣十分重要,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控制对于整个融资融券交易市场意义重大[47]。在此背景下,本文对KY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金融风险控制理论的研究之上,结合KY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详细分析KY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现状,包括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控制组织架构、融资融券风险标准线设定以及现行风险控制效果,找出其风险控制过程中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和风险处置这四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其次,本文对KY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现存风险进行识别。研究发放了155份问卷,在可能面对的众多风险中识别出KY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面临的四种主要风险;然后综合运用定性及定量分析,对这四项风险进行评价。定性分析部分主要通过专家打分法,结合四项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其对公司的损失影响程度将风险进行综合排序,并为其在风险矩阵图中找到对应位置,勾画风险矩阵图。定量分析部分主要利用压力测试模型和预期损失模型对其中叁项主要风险的预期损失影响金额进行测算并排序。将排序结果与风险矩阵图法下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出需要重点关注和优先控制的风险。文章最后根据量化排序结果,在KY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优化中分别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业务规模风险及操作风险四种风险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为KY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郭杨[5]2007年在《GX证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证券市场信用交易的主要方式之一——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目前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对促进股市健康发展、拓宽证券公司服务领域、丰富证券交易方式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也存在较大的风险,特别是我国尚没有开展这项业务的经验。因此,针对证券市场引入融资融券交易以及证券公司开展这项工作的风险控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对当前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背景和意义的详细阐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有代表性的发达地区证券市场的运作模式,讨论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状况。在此,本文以GX证券为代表,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大环境下,从分析其开展融资融券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进而指出其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成因。然后针对风险提出了GX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体系的设计,详细阐述了GX证券在风险控制方面应该采取的对策。其中,GX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体系的设计是最为重要的,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从营业网点、客户认定、账户管理、担保物和标的证券管理、授信管理等的方面制定了具体的措施,阐释了有关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控制的对策和创新性的思考,最终使各个部门既能独立处理相关业务,又相互制约和监督,从而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GX证券风险控制体系,从理论上为证券业的探索性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
孟伟[6]2016年在《ZT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仅仅五年的时间,融资融券业务在中国己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在完善市场交易机制、规范资本市场运作、增加投资者投资渠道和风险规避途径以及丰富证券公司业务种类和增加证券公司收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在融资融券业务必然获得进一步发展情形下,作为融资融券业务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证券公司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能否进行有效地控制就成为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然而,通过对己有文献的考察,从证券公司角度探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因此,本文结合ZT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实际案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双重价值。本文先对融资融券的概念、业务流程、特点和作用进行了介绍,可以说,融资融券业务的这些特征和作用一方面决定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成为其风险的重要成因。然后,以ZT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实操为基础,梳理了ZT证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类型,并结合前文探讨了这些风险的成因和特征,这些工作将为后文探讨融资融券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思路。接着,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ZT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控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国外同行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先进经验,对ZT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防范提出了优化改进意见。最后,本文探讨了有助于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发挥作用的保障措施。
吕艳艳[7]2016年在《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融资融券业务于2010年3月登上我国证券市场的舞台。融资融券业务自开通以来,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截至到2015年12月31日,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余额由交易首日的660万元,增长到11742.67亿元,融资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2.82%。融资融券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业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证券公司的重要业务,加快了证券公司经营格局调整和业务转型升级,促进了证券公司的发展。然而,融资融券业务属于信用交易的一种,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证券市场异常波动的情况下,风险更为突出。因此,加强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中信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之后,本文对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了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估方面需要改进,进而尝试性地提出构建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评估体系。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风险评估体系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后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改进建议。本文对中信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拓展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的案例研究。通过分析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管理现状,尝试性地构建了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评估体系,为中信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建设提供了参考。同时本文选取中信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不仅能够对中信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而且对我国证券行业的大部分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海云[8]2007年在《论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的构建及其法律调整》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周正庆在公开场合表示,为保持资本市场资金供求的平衡,应引导银行资金合规入市,并提出组建证券融资机构的思路。业内人士对此相当振奋,更推断国内资本市场可能将出现证券金融公司的身影。与此同时,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建议中的证券金融公司试点,已得到监管层的高度重视和肯定。目前,证监会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做这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可行性研究。本文以此为契机,通过对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融资融券交易现状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系统论述了证券金融公司这一新型机构的概念、功能以及我国建立这一机构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等,还特别就其制度构建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作了专门论述。证券金融公司,源于信用交易制度,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证券中介机构,在该模式中,证券商与银行在证券抵押融资上被分隔开,由证券金融公司充当中介。政府部门通过证券金融公司严格控制着资金和证券通过信用交易的倍增效应,从而达到既缓解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矛盾,又控制金融风险的目的。目前,我国国内券商的融券业务至今尚未完全开展,债务融资也只处于起步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严格限制。在我国当前的法律框架下,强调现货交易,既限制券商通过融资融券进行自营业务,也限制其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虽然新的证券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一限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融资融券的出现仍然受到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势力的影响,带有极大的政策性。另外,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在我国目前融资制度和有关法律制度欠完备的情况下,银行出于对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对券商的融资需求可能显得不够热心。因此,通过建立专业化的证券金融公司,凭借其高于券商的信用水平以保证贷款和利息收入的安全性,可大大消除银行的顾虑,增强银行乃至整个社会对证券公司融资业务安全性的信心,从而有力地扩大券商的融资通道。事实上,建立新的融资渠道不但可以满足券商不断扩张业务的需求,对于改善整个社会的融资结构也意义重大:证券融资公司可以创造性地弥补证券公司现有渠道有效程度不足问题;便于实施有效监管;有利于贯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系。可以说,证券金融公司的设立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梅永宏[9]2004年在《我国证券公司融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证券公司伴随国内证券市场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其融资需求一直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的相继出台和实施确立和强化了我国证券业与银行业分业经营的格局。多年来,我国在整顿金融秩序、强调银证分业经营的同时,在赋予证券公司合法、有效的融资渠道方面进展缓慢。同时,与分业经营格局相适应的是我国证券公司和证券经营机构的资金融入机制也尚未形成,其融资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机制。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及面临国外证券金融机构空前的竞争和挑战,证券公司的融资的问题已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我国证券公司融资问题的研究,为其寻求合法、有效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机制(或模式),对我国证券公司的规范和发展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本文从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出发,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结构分析等手段,从我国证券公司的融资成本及融资结构优化入手,对其融资渠道的拓宽和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融资融券制度进行了探讨。本文分五章对我国证券公司融资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从我国证券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资金需求入手,阐明我国证券公司融资需求的必要性。通过对比中美证券公司的资本结构、业务收入结构,分析总结出我国证券公司的融资问题主要是融资结构不合理,而分业经营、业务结构缺陷、内生性融资不足、产权结构缺陷及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是我国证券公司融资结构不合理的深层原因; 第二部分,对我国证券公司融资的相关理论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融资成本是影响融资决策的根本原因;国家在融资融券制度的发展和创新居于主要地位;在融资制度变迁的路径取向上,应以打通货币、资本市场的隔离状态为方向。 第叁部分,对证券公司在成本约束下的融资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证券公司现有的各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作了具体分析。得出证券公司最佳债务股权比率取决于公司的资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债务的税后利率及经营风险补偿
李锐[10]2013年在《东兴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10年登陆中国资本市场以来,融资融券业务在中国已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融资融券业务在完善市场交易机制、规范资本市场运作、增加投资者投资渠道和风险规避途径以及丰富证券公司业务种类和增加证券公司收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在融资融券业务必然获得进一步发展情形下,作为融资融券业务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证券公司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能否进行有效地控制就成为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然而,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我们并没有找到从证券公司角度探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结合东兴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实操经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具有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双重价值。在文章中,我们先对融资融券的概念、业务流程、特点、所依赖的条件和作用进行了介绍,可以说,融资融券业务的这些特征和作用一方面决定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成为其风险的重要成因。然后,我们以东兴证券融资融券业务的实操为基础,梳理了东兴证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类型,并结合前文探讨了这些风险的成因和特征,这些工作将为后文探讨融资融券风险控制措施提供思路。接着,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东兴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控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结合国外同行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先进经验,我们选择了内部业务环节作为实施对象,详细地探讨了应该如何最优地进行风险控制,试图为东兴证券今后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最后,我们探讨了有助于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发挥作用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 DF证券融资业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一凡. 东华大学. 2017
[2].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问题研究[D]. 张艳. 安徽大学. 2016
[3].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问题研究[D]. 刘亚军. 湖南大学. 2006
[4]. KY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 肖舒予. 西安石油大学. 2018
[5]. GX证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控制研究[D]. 郭杨.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6]. ZT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D]. 孟伟. 石河子大学. 2016
[7].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吕艳艳. 青岛理工大学. 2016
[8]. 论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的构建及其法律调整[D]. 刘海云. 北方工业大学. 2007
[9].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问题研究[D]. 梅永宏. 东华大学. 2004
[10]. 东兴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的研究[D]. 李锐. 湘潭大学. 2013
标签:金融论文; 融资融券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证券金融公司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 融资公司论文; 交易风险论文; 证券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股票论文; 东兴证券论文; 中信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