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区域的管理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应再,余新林,徐聪丽,易传辉,楚原梦冉[1](2021)在《基于AHP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生态质量评价》文中提出根据保护区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旅游价值、森林生态教育科研价值作为准则层,选择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自然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作为评价层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进行生态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指数为0.944 2,说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整体生态质量很好,保护价值极高,属于优先保护区域。该评价结果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管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崔庆江,黄莹,和敬萍,雀晓军,杨晓东,和佳鹏[2](2020)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自然教育现状》文中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本文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自然教育功能建设为目标,实地走访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了解了片区自然教育的本底要素、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发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受众以游客、社区居民、中小学生为主;自然教育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新领域、新亮点、新举措。虽然辖区内开展了少量的自然教育工作,以科普宣传为主,但存在规划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匀、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占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部分区域,其自然功能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袁柱[3](2020)在《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及分化与扩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横断山脉位于我国云南四川两省西部和西藏东南部的交接地带,其复杂的南北纵向高山峡谷地貌、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多变气候条件,促使该地区物种分化强烈,孕育着独特的生物区系,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探讨生物学一些重要问题的关键地区,因而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对横断山脉地区土壤动物,尤其是蚯蚓的研究却很少。蚯蚓作为最重要最古老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且其地理分布格局受古地理事件影响明显,已成为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理想模型。因此,深入了解横断山脉地区蚯蚓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和扩散分化规律,探讨该地区古地理变迁对蚯蚓地理分布格局和进化历程的影响,对该地区生物资源评估和保护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我国蚯蚓的起源演化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和科学参考。本研究系统调查采集了该地区157个采样点的蚯蚓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物种鉴定分类、地理分布格局、物种区系组成、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和群体进化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信息,发现并命名了64个蚯蚓新物种,丰富了中国蚯蚓物种多样性记录,补充完善了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名录。(2)该地区约81.2%的物种属于东洋种,少数物种属于古北种。在水平分布格局上,横断山脉东北部高纬度地区蚯蚓物种丰富度最高,其次是南部低纬度地区。在垂直分布格局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蚯蚓物种数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中高海拔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3)巨蚓科、正蚓科和链胃蚓科物种之间的5基因联合序列(3993bp:COI-COII-12S r RNA-16S r RNA-ND1)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29.19%、37.24%和36.55%。另外,各基因在物种水平上的平均遗传距离主要区间范围为10%-30%,在种群水平上的平均遗传距离区间范围为0.0%-5.0%。(4)参考进化树“顺序约定”规则和中国巨蚓科物种群划分,本研究以较高的枝间支持率(PP>0.9,BP>70)将系统进化树(BI树和ML树)根据分枝情况划分为8个物种群和1个单一物种(M405),明确了该地区链胃蚓科、正蚓科和巨蚓科物种及物种群之间的发育进化关系。(5)分化时间估算分析结果显示,链胃蚓科与正蚓科、正蚓科与巨蚓科于三叠纪晚期分化开来,分化时间分别为215.84 MYA(95%HPD:200.03-226.31 MYA)和211.03 MYA(95%HPD:90.74-220.15 MYA)。在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首次碰撞,驱使了巨蚓科蚯蚓从横断山脉南部邻接西双版纳和缅甸的地方向北、向西扩散分化,分化时间在始新世晚期44.42 MYA(95%HPD:38.14-51.62 MYA)。通过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该地区巨蚓科Group 2-8在新生代分化后可能经历了不同的演化历史(8次扩散和6次地理隔离),古地理事件(欧亚大陆碰撞、青藏高原山体隆升、喜马拉雅板块移动、横断山脉自身山体隆升等)的发生在蚯蚓扩散分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6)RAD-seq得到769,957 SNPs,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该地区规整远盲蚓(Amynthas regularis sp.nov.)30个样本清晰的划分为三个谱系(lineage)群体G2、G3和G5,该结果与地理种群划分结果基本一致。G2、G3和G5谱系群体之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分别为0.105、0.135和0.080,其中G3谱系群体遗传变异程度最高(θπ=0.118±0.037),显着高于另外两个谱系群体。尽管三个谱系群体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但由于河流(怒江)的阻碍导致仅有G3向G2谱系群体基因交流迁移,而G2-G5谱系群体之间、G3-G5谱系群体之间均未发现基因交流现象,推测河流是影响该地区规整远盲蚓种群基因交流的主要地理隔离屏障。
房以好[4](2020)在《基于红外相机初探地面与林冠鸟兽多样性差异及志奔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分布》文中指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红外相机技术作为新兴手段在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中日趋普及,逐渐成为监测生物多样性动态的重要手段。以往红外相机监测方法都局限于地面,对林冠层的关注和监测较少,很可能影响人们对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多样性的了解。中国滇西北的三江并流区域是全世界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针对碧罗雪山山脉的生物多样性系统研究却尚未起步,也未建立自然保护区。志奔山位于三江并流区域中碧罗雪山山脉南缘,历史上在保山市瓦窑镇至怒江州六库镇的志奔山区域有过长臂猿记录,但由于缺乏相应调查,对于该区域的长臂猿物种分类和种群分布范围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本文(1)利用红外相机开展林冠层和地面层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并比较结果差异。(2)基于访查结果,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通过红外相机、鸣声监测和样线法对志奔山区域发现的长臂猿新种群开展深入的种群分布调查工作。研究结果如下:在针对林冠层与地面层的研究中,20台相机累计拍摄2,319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拍摄24种鸟类,20种非鼠形啮齿类兽类;其中有15种动物仅拍摄于林冠层,而有16种动物仅拍摄于地面,13种动物拍摄于林冠层和地面层,林冠层和地面物种相似度仅为29.54%。结果表明,红外相机监测的不同林层间物种组成存在显着差异,对林冠层与地面层监测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对西黑冠长臂猿的调查中,2016年10月30日听到短暂鸣叫;2016年7月5日拍摄到雄性个体1只,2017年2月1日和2月8日分别拍摄到雌性个体1只,确定为滇西亚种。志奔山为西黑冠长臂猿历史分布区,历史上存在6至7个种群,目前可能仅存在2-3群,数量不足20只。这一新种群的发现,将西黑冠长臂猿的分布区直线距离往北推移了约100公里,将滇西亚种的分布区北移了约150公里,成为已知的西黑冠长臂猿最北分布点。从2016年1月到2019年3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为主要手段,样线调查、社区访查相结合的方法在碧罗雪山南段(N25.41°-26.22°,E98.87°-99.34°)进行鸟兽资源调查。在碧罗雪山南段调查到鸟兽物种176种,其中鸟类139种,兽类37种,国家Ⅰ级保护物种5种,国家II级保护物种25种。结论:1)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空间复杂,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多样的空间生态位,是维持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为全面掌握区域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监测规范中明细红外相机监测中兼顾不同林层的要求。2)志奔山区域现存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种群数量非常小,分布范围极其狭窄,面临灭绝的风险。3)作为非保护区的碧罗雪山亦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分布有大量珍稀濒危物种。应该在碧罗雪山南段开展更细致的以长臂猿为代表的灵长类资源调查,同时在该区域快速形成跨区域联合保护机构,设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小区,在国家自然保护地改革的契机下,将碧罗雪山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并迅速开展更加系统的本地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对该区域的濒危物种进行有效的保护。
韩锋,宁攸凉,赵荣[5](2019)在《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众多,与贫困地区在空间上高度重合,森林旅游不仅能够鼓励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也为社区提供了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生计方式,因此,森林旅游常被用作缓解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生计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手段。文章以云南省高黎贡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户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变化的影响。研究显示:(1)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高于非参与森林旅游经营农户的人均收入;(2)而经营农户的非旅游收入与非经营农户人均收入没有显着性差异;(3)经营农户的旅游收入高于非旅游收入,森林旅游带来的收入已经成为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最后,为更好地发展森林旅游,促进社区农户生计与保护区管理协调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和建华[6](2019)在《浅析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文中认为介绍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分析了保护区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解决保护区的困境:界定生态补偿的主客体,严格界定林地产权制度,构建高效的保护区管理机构,多渠道融资,项目形式补偿、积极争取国际资金支持,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专项基金等。建议核算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黄永强[7](2019)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推行使部分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壮大,以及区域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缩减,野生动物频繁活动到人类生活区域进而导致对居民经济财产甚至人身安全的侵害。为应对该问题,1988年制定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了对于野生动物致害情形的补偿措施,其后陆续出台的相应实施细则和地方性法规均纳入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内容,确立起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目前,野生动物致害情形仍频繁发生,野生动物生息繁衍与社区经济发展矛盾突出,2016年全面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通过增设野生动物致害预防、控制机制,扩大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范围,并注重对致害补偿工作的财政经费保障,力图回应野生动物致害补偿问题的社会关切。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制度内容和功能效应进行深入探析,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为解决当前严峻的致害补偿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首先,需要探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定义和内涵,辨析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法律性质,并在相关理论框架之下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探究,为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内容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梳理现行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体系,明确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法律渊源,进而理清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再者,通过实证考察地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的运行情况和实施效益,结合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探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现实困境和制度成因,为思考制度的完善进路提供实证基础和依据。此外,还需关注地方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总结切实可行的制度经验,如云南省首创野生动物致害公众责任保险制度、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社区共管制度,回应了致害补偿的现实问题,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治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有法律制度的疏漏,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镜鉴。最后,在明确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及生成原因、总结地方制度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应当从立法体系、制度设计、管制体系、公众参与等方面针对性地改进我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从而维护受害方合法权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邱成[8](2019)在《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文中提出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是保护生物学和保护区学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保护地管理和优化的重要基础。在区域宏观尺度上,很难针对每个保护地的保护对象开展详查去实施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目前也缺乏成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亟待探索。由于人为压力(或干扰)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生态系统是绝大多数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或为主要保护对象提供生境,人为压力指数和植被指数常被用来评估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状况,用以间接反映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已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较为成熟的保护地体系,取得较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但对其整体保护成效缺乏研究和认识,难以为云南省迫切需要开展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提供支撑。本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区,以云南省20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收集了 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云南省人口和经济(GDP)数据、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获取了云南省1998-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1 km、时间分辨率为年的SPOTVegetationNDV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为土地利用率三类人为活动因子来构建并计算自然保护区内部和外部(边界外2 km环形区域)的人为压力指数(1995、2000、2005、2010、2015年),利用SPOTVegetation-NDVI数据(1998-2015年)计算自然保护区内、外部植被指数,通过时序变化和空间(自然保护区内外)对比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单项指标、两者耦合的区域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揭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识别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并从区域宏观和局地(自然保护区)两个尺度上探索优化策略。主要的结论如下:(1)人为压力现状(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总体以低和较低为主;省级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较高或高的内、外部土地利用压力;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人为压力大致由高而低依次为地质遗迹类、湿地生态类、森林生态类、野生动物类、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压力来自土地利用,其次是人口,且两者相伴相生。(2)基于综合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综合人为压力变化趋势表明,云南省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1995-2005年较好、2005-2010年一般、2010-2015年明显变差。内外人为压力增长差异表明,1995-2010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好;2010-2015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差。从自然保护区级别来看,国家级比省级自然保护区要好,但2010-2015年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相对下降。从自然保护区类型来看,保护成效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生态类、野生植物类、野生动物类、湿地生态类、地质遗迹类,但2010-2015年时段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相对下降。(3)基于NDVI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1998-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保护成效较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总体上要好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较好,野生植物类和野生动物类保护成效一般,湿地生态类和地质遗迹类较差。(4)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58个自然保护区中,综合保护成效良、中、差的数量分别为14、28、16个;国家级相对比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要好;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和野生动物类综合保护成效较好,而其他类型综合保护成效为中等甚至差(湿地生态类);滇中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差,以滇中为中心向东(曲靖)、向西(大理)一带的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较差,是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5)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有17个需优先关注,其中苍山洱海、大山包和文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剑湖、珠江源和沾益海峰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应重点优先关注。本研究表明,人为压力指数、植被指数以及两者的耦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评估区域保护地的保护成效。前者能较好地揭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人为压力现状特征,后者能更好地揭示植被生态的保护成效,两者耦合能反映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这一研究为区域宏观尺度上的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探索提供了参考。
刁奕欣[9](2019)在《“三江并流”区物种保护优先区识别》文中指出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Biodiversity Priority Conservation Areas),系统规划区域保护地体系,从而将有限的保护资源分配到最亟需保护的地区,高效地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是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三江并流”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独特的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因此,该地区的保护区体系备受关注。在“三江并流”区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识别尤为重要。然而在“三江并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中,存在系统调查缺乏,特别是物种数据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一研究空缺,目前迫切需要开展“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物种空间分布信息库建立、物种分布适宜生境预测及以珍稀濒危物种为保护对象的物种保护优先区的识别。本研究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中国动植物红皮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名录、“三有动物”名录、华盛顿公约附录以及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名录为选择依据,结合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和相关文献,筛选出“三江并流”区的珍稀濒危动植物作为指示物种类群和保护对象,构建了“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动植物名录及地理空间分布信息库。基于物种名录及其空间分布数据,考虑气候、地形和土壤三类环境变量,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运算得到相关物种的适宜生境分布数据,并采用一定的阈值提取各个物种的分布范围数据。针对物种空间分布数据,以1 km × 1 km的规则格网为规划单元,采用系统保护规划软件Zonation首先生成保护价值指数图层,然后选择2020年爱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17%)、云南省生态红线划定目标(31%)和植物多样性保护目标(50%)三种保护目标,提取了“三江并流”区的物种保护优先区图层。最后,分析讨论了物种保护优先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与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构建了“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物种空间分布信息库,共包括852种植物物种和357种动物物种,有植物分布记录4762条,动物分布记录754条。动植物物种调查点位数据的垂直分布格局均呈现沿海拔梯度双峰分布,即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记录较多;其水平分布格局多呈集中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脉和大河周围。(2)将“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动植物分布数据与温度月均变差、月温度变化幅度、坡向辐照指数、土壤容重、土壤粘粒含量、土壤剖面厚度、土壤粉粒含量、干季降水、年降水变幅、年相对湿度、年蒸发量和海拔这12个环境变量一并放入最大熵模型中建模,得到的预测结果精度较高,说明珍稀濒危物种分布与这些变量存在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发现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粉粒含量是动物物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变量,分别在百分比贡献率中占24.32%和17.68%,在置换重要性中占23.89%和17.67%;海拔和年降水变幅是植物物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变量,分别在百分比贡献率中占25.73%和25.10%,在置换重要性中占26.09%和20.77%。在物种分布模型中,使用有效坐标数目为5个及以上的物种模拟其适宜生境。共包括动物29种和其分布点数据181条;植物261种和其分布点数据3691条参与建模。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平均值为0.91,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平均值为0.78,均高于0.7,说明可以在本地区使用此模型预测物种适宜生境分布从而完善区域物种数据。(3)在保护目标为17%、31%和50%时,本研究识别的物种保护优先区分别占已有自然保护区面积的37.80%、48.86%和66.40%;占植物保护优先区的28.68%、44.95%和64.62%;占荒野区的26.46%、42.35%和62.83%。本研究识别的物种保护优先区对德钦县西北部、贡山县中部(未被高黎贡山保护区覆盖的区域)、福贡县西部、泸水县全县、宾川县西部和部分东部带状区域及以玉龙县的拉市海和剑川县的剑湖保护区、宁蒗县的泸沽湖保护区为中心辐射的面状区域进行了补充。
廖凌云[10](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区域的管理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区域的管理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AHP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生态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评价指标体系及赋值标准 |
2.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2.2.2 构建判断矩阵。 |
2.2.3 确定各要素的权重。 |
2.2.4 一致性检验。 |
2.3 综合评价 |
2.4 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等级划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评价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3.2 指标层对应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 |
3.2.1 生物多样性。 |
3.2.2 典型性。 |
3.2.3 稀有性。 |
3.2.4 自然性。 |
3.2.5 面积适宜性。 |
3.2.6 脆弱性。 |
3.2.7 人为干扰。 |
3.3 综合评价 |
4 讨论 |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自然教育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地概况 |
二研究进展 |
三本底要素分析 |
(一)自然教育资源 |
1自然资源 |
2人文资源 |
(二)自然教育受众 |
四发展现状分析 |
五存在问题分析 |
六优化建议 |
七结语 |
(3)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及分化与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横断山脉概况 |
1.1.1 横断山脉地理位置 |
1.1.2 横断山脉气候特点 |
1.1.3 横断山脉生物多样性 |
1.2 蚯蚓分类与进化研究现状 |
1.2.1 蚯蚓分类研究进展 |
1.2.2 蚯蚓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2.3 蚯蚓群体进化研究进展 |
1.3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 |
1.3.2 RAD-seq在群体进化中的应用 |
1.4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与进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研究和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横断山脉地区物种组成分析 |
2.2.2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名录 |
2.2.3 横断山脉地区新物种描述 |
2.2.4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地理区系分析 |
2.2.5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地理分布格局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
3.2.2 基因序列饱和性分析 |
3.2.3 基因遗传距离分析 |
3.2.4 系统发育分析和分化时间估算 |
3.2.5 生物地理学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横断山脉地区蚯蚓群体进化分析(以规整远盲蚓为例)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数据统计和质量评估 |
4.2.2 群体系统发育分析 |
4.2.3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4 基因流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 采样点信息 |
附录二 已提交的基因序列登录号 |
附录三 基于5 基因构建横断山脉地区蚯蚓ML树 |
附录四 基于BI树估算的分化时间最大置信树 |
附录五 GROUP4 中各CLUSTER系统进化树和分化时间估算 |
附录六 Group 7 中各 Cluster 系统进化树和分化时间估算 |
附录七 Group 8 中各 Cluster 系统进化树和分化时间估算 |
附录八 RAD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附录九 RAD TAG统计 |
附录十 序列比对率和覆盖深度统计 |
(4)基于红外相机初探地面与林冠鸟兽多样性差异及志奔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
1.1.1 全球生物多样性现状 |
1.1.2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作用 |
1.2 生物多样性调查的重要性 |
1.2.1 监测技术的发展 |
1.2.2 红外相机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的应用 |
1.2.3 红外相机在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空间研究现状 |
1.3 碧罗雪山研究的必要性 |
1.3.1 碧罗雪山研究现状 |
1.3.2 志奔山区域黑长臂猿分类和分布尚存争议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域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区域气候及植被状况 |
2.3 研究区域动物资源研究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红外相机调查法 |
3.1.1 林冠层与地面层鸟兽差异红外相机布设方法 |
3.1.2 红外相机的检查维护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长臂猿调查方法 |
3.2.1 社区访查法 |
3.2.2 鸣声监测 |
3.2.3 红外相机调查 |
3.2.4 样线调查法 |
3.3 研究区域内鸟兽多样性调查 |
3.3.1 相机布设方法 |
3.3.2 常规样线调查法 |
4 结果 |
4.1 林冠层和地面鸟兽多样性差异 |
4.1.1 林冠层和地面鸟兽物种数差异 |
4.1.2 不同林层红外相机照片有效率 |
4.1.3 不同林层物种分布格局 |
4.2 长臂猿分布调查 |
4.2.1 社区访查结果 |
4.2.2 长臂猿红外相机调查 |
4.2.3 西黑冠长臂猿种群状况 |
4.3 鸟类与哺乳动物多样性状况 |
5 讨论 |
5.1 地面层与林冠层的监测差异分化 |
5.2 西黑冠长臂猿滇西亚种的分布研究 |
5.2.1 长臂猿为例的资源调查 |
5.3 碧罗雪山具有丰富的鸟兽多样性 |
5.3.1 高生物多样性 |
5.3.2 濒危物种资源状况 |
6 结论 |
6.1 红外相机监测森林生态系统不能忽视林冠层 |
6.2 志奔山是现生黑长臂猿分布最北端 |
6.3 碧罗雪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 |
7 保护管理建议 |
7.1 林冠层监测方法建议 |
7.2 长臂猿亟需大力保护 |
7.3 应加强对碧罗雪山的保护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表1 碧罗雪山南段鸟类名录 |
附表2 碧罗雪山南段哺乳动物名录 |
(5)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域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模型构建 |
3.3 检验假设 |
4 结果与讨论 |
4.1 计算结果 |
4.2 讨论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6)浅析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1.1 高黎贡山保护区区域概况 |
1.2 高黎贡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 |
1.3 高黎贡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2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3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
3.1 生态补偿的主客体界定 |
3.2 严格界定林地产权制度 |
3.3 构建高效的保护区管理机构 |
3.4 多渠道融资途径 |
3.5 项目形式补偿, 积极争取国际资金支持 |
3.6 设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
4 建议 |
(7)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严峻 |
1.1.2 野生动物致害情形频发 |
1.1.3 《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并实施 |
1.1.4 野生动物保护地方立法加快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一般概述 |
2.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定义 |
2.1.1 野生动物的范围 |
2.1.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概念 |
2.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性质 |
2.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逻辑基础 |
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体系与内容 |
3.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法律体系 |
3.1.1 国家层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 |
3.1.2 地方层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 |
3.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3.2.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责任主体 |
3.2.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范围 |
3.2.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标准 |
3.2.4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程序 |
3.2.5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资金保障 |
4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现实困境与制度成因 |
4.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实证考察 |
4.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问题探析 |
4.2.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责任主体不明确 |
4.2.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范围不明晰 |
4.2.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标准不合理 |
4.2.4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程序不完善 |
4.2.5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资金保障不充分 |
4.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问题的制度成因 |
4.3.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体系不完备 |
4.3.2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行政管制体系不健全 |
4.3.3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中公众参与制度缺失 |
5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地方经验 |
5.1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地方探索 |
5.1.1 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制度 |
5.1.2 野生动物保护社区共管制度 |
5.1.3 野生动物保护民间组织参与机制 |
5.2 地方先进经验总结 |
5.2.1 注重野生动物致害的预防、控制 |
5.2.2 兼顾野生动物保护与社区居民权益维护 |
5.2.3 应用环境私主体治理模式 |
5.2.4 重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
6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立法体系 |
6.2 理清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责任主体和补偿范围 |
6.2.1 确定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责任主体 |
6.2.2 界定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范围 |
6.3 合理设置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标准和补偿程序 |
6.3.1 调整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标准 |
6.3.2 完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程序 |
6.4 健全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资金保障 |
6.5 明确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行政监管责任 |
6.6 构建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公众参与机制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保护成效评价是保护地管理优化和区域保护地体系优化的重要基础 |
1.1.2 云南保护地体系优化亟待开展保护地体系保护成效研究 |
1.1.3 人为压力增长下的云南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和优化迫在眉睫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界定 |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
1.2.3 区域宏观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4.2 对比空间确定 |
1.4.3 基于人为压力的保护成效评估 |
1.4.4 基于NDVI的保护成效评估 |
1.4.5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与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 |
1.4.6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1.5 总体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河湖水系 |
2.1.3 气候 |
2.1.4 植被 |
2.1.5 土壤 |
2.2 社会经济情况 |
2.2.1 人口增长态势 |
2.2.2 经济发展态势 |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 |
2.3.1 物种多样性 |
2.3.2 生态系统多样性 |
2.3.3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
2.4 云南省已建自然保护区 |
2.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变化 |
2.4.2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及其覆盖率变化 |
2.4.3 云南省不同类型、规模及等级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变化 |
第三章 基于人为压力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自然保护区空间数据库 |
3.1.2 人为压力数据 |
3.1.3 人为压力指数构建与计算 |
3.1.4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判识 |
3.2 结果分析 |
3.2.1 当前人为压力状况 |
3.2.2 人为压力动态变化 |
3.2.3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分析 |
3.3 讨论 |
3.3.1 现状人为压力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启示 |
3.3.2 人为压力增长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影响 |
3.3.3 2010-2015年人为压力快速增长对保护成效的可能影响 |
3.4 小结 |
3.4.1 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现状 |
3.4.2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
第四章 基于NDVI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内外部NDVI计算 |
4.1.2 基于NDVI变化趋势的保护成效分析 |
4.1.3 基于内外部NDVI变化稳定性的保护成效分析 |
4.1.4 均值比较和检验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时段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
4.2.2 1998-2015年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
4.2.3 1998-2015年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
4.2.4 1998-2015年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
4.3 讨论 |
4.3.1 NDVI动态变化与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
4.3.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
4.4 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分析 |
5.1 方法 |
5.1.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模式构建 |
5.1.2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和排序 |
5.2 结果分析 |
5.2.1 基于单一指标评估的保护成效 |
5.2.2 基于综合评估的保护成效 |
5.2.3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 |
5.3 讨论 |
5.3.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的可信度 |
5.3.2 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 |
5.4 小结 |
第六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6.1 数据与方法 |
6.1.1 优化思路 |
6.1.2 基于保护成效评估的优化类型划分 |
6.1.3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 |
6.2 结果分析 |
6.2.1 不同保护成效类别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6.2.2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
附表2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表3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访谈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三江并流”区物种保护优先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 |
1.2.2 代表性保护对象评估与选择 |
1.2.3 物种适宜生境空间分布预测模型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5.1 代表性物种保护对象筛选及其分布数据采集 |
1.5.2 物种适宜生境空间分布预测 |
1.5.3 物种保护优先区识别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区域特征 |
2.1.3 保护地位 |
2.2 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2.3 物种保护对象筛选及其分布数据采集 |
2.3.1 保护物种筛选与名录信息 |
2.3.3 保护物种调查分布数据采集 |
2.3.4 物种丰富度计算 |
2.4 物种适宜生境空间分布预测 |
2.4.1 最大熵模型的假设前提 |
2.4.2 环境变量选择 |
2.4.3 物种分布数据处理 |
2.4.4 Maxent模型参数调整设置 |
2.4.5 精度分析和物种分布范围提取阈值选择 |
2.4.6 影响物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识别 |
2.5 物种保护优先区识别 |
2.5.1 系统保护规划模型Zonation |
2.5.2 物种分布数据输入文件处理 |
2.5.3 参数设置 |
2.5.4 物种保护优先区提取及分析 |
第三章 物种保护对象及其分布数据 |
3.1 物种保护对象名录 |
3.2 物种保护对象调查分布数据 |
第四章 物种适宜生境分布 |
4.1 环境变量选择及物种数据处理 |
4.2 模型精度分析和物种分布范围提取 |
4.3 主要影响变量识别 |
第五章 物种保护优先区 |
5.1 物种保护优先区分布 |
5.2 物种保护优先区对比分析 |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
6.1 “三江并流”区珍稀濒危与特有物种分布数据 |
6.2 非生物环境因子对珍稀濒危与特有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 |
6.3 模型中不同阈值的选择 |
6.4 物种保护优先区与已有优先区识别研究及自然保护区对比 |
6.5 结论 |
6.6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参与项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1 国际背景 |
1.2.2 国内背景 |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5.1 系统论方法 |
1.5.2 社会调查方法 |
1.5.3 空间分析方法 |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3.1 相关研究综述 |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
3.1.5 小结 |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
3.2.2 系统论 |
3.2.3 冲突理论 |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
3.4.1 研究对象 |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
3.4.3 研究方法体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
4.1 基本情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
4.2 社区概况 |
4.2.1 区内社区概况 |
4.2.2 周边社区概况 |
4.2.3 社区管理现状 |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
6.1.1 山上:茶林之争 |
6.1.2 山下:人地矛盾 |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
9.2 讨论 |
9.2.1 创新点 |
9.2.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周边区域的管理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HP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生态质量评价[J]. 周应再,余新林,徐聪丽,易传辉,楚原梦冉.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1)
-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片区)自然教育现状[J]. 崔庆江,黄莹,和敬萍,雀晓军,杨晓东,和佳鹏. 当代旅游, 2020(14)
- [3]横断山脉地区蚯蚓分类及分化与扩散研究[D]. 袁柱.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红外相机初探地面与林冠鸟兽多样性差异及志奔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分布[D]. 房以好.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 [5]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对社区农户收入影响分析[J]. 韩锋,宁攸凉,赵荣. 生态经济, 2019(08)
- [6]浅析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 和建华. 环境科学导刊, 2019(S1)
- [7]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 黄永强. 重庆大学, 2019(01)
- [8]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D]. 邱成. 云南大学, 2019
- [9]“三江并流”区物种保护优先区识别[D]. 刁奕欣.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