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昆虫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学,昆虫,研究进展,害虫,教学改革,多维,教学模式。
昆虫生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和,赵紫华[1](2016)在《昆虫生态学试验设计中时空转换的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时空转换最初是研究植物群落演替的方法,目前作为一种理论推断在社会科学、地理信息和地质分析等领域应用,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很少,本文介绍了空间换取时间与时间换取空间两种方法,能够巧妙地缩短很多昆虫生态学的试验时间,或增加研究范围内的样本数,在大尺度景观研究昆虫迁移、预测预报、栖境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时空转换的技巧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陆永跃[2](2015)在《研究生昆虫生态学课程多维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3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研究生昆虫生态学课程多维度教学模式,包括2类课程11种教学方式,其中理论课6种教学方式、实践课5种教学方式;经多年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为提升研究生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3](2013)在《昆虫生态学与农业害虫治理专家——门兴元 博士 副研究员》一文中研究指出门兴元,男,1974年生,山东省莱阳人,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学术专家,兼任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虫学会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昆虫学会理事。《昆虫学报》等刊物审稿人。1997年莱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汕头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目前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农业害虫综合治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8期)
郝立武[4](2011)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统计学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较系统地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统计学在昆虫生态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其未来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地理信息系统在昆虫生态学中主要运用时空分析和迭置分析来查明害虫发生的适宜生境及影响因子;地质统计学主要集中在害虫空间格局分布、空间插值和估计、种群时空动态以及爆发情况。(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期刊2011年03期)
谢立群,浦冠勤[5](2011)在《“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农林"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的差异、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及实践实验中的不足,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以学生成才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改革;选编教学内容,以农林害虫的生态学教学作为"昆虫生态学"课程的重点内容,错位发展;改进教学方式,合理优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改变学生成绩考核由教师单一评定为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定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期刊2011年17期)
宗世祥,温俊宝,骆有庆[6](2011)在《《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为培养研究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及从事专业研究的兴趣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秦小娃,陈勇,刘杰,张润杰[7](2011)在《广东省动物(昆虫)生态学叁十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近30年来广东省昆虫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0年来的代表性事件、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和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1年S1期)
黄艳君,浦冠勤[8](2011)在《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昆虫分子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信息生态学以及昆虫种群生态学这五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昆虫生态学的发展、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1年06期)
李为争,游秀峰,李坤,吴少英,原国辉[9](2010)在《《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昆虫生态学》传统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2方面,深入探讨了《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结果表明,教学改革是可行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14期)
袁忠林[10](2008)在《昆虫生态学及预测预报实验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昆虫生态学及预测预报实验教学在本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8年27期)
昆虫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13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研究生昆虫生态学课程多维度教学模式,包括2类课程11种教学方式,其中理论课6种教学方式、实践课5种教学方式;经多年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为提升研究生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昆虫生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军和,赵紫华.昆虫生态学试验设计中时空转换的技巧[J].应用昆虫学报.2016
[2].陆永跃.研究生昆虫生态学课程多维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5
[3]..昆虫生态学与农业害虫治理专家——门兴元博士副研究员[J].山东农业科学.2013
[4].郝立武.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统计学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1
[5].谢立群,浦冠勤.“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
[6].宗世祥,温俊宝,骆有庆.《昆虫生态学研究进展》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秦小娃,陈勇,刘杰,张润杰.广东省动物(昆虫)生态学叁十年[J].生态科学.2011
[8].黄艳君,浦冠勤.昆虫生态学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1
[9].李为争,游秀峰,李坤,吴少英,原国辉.《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
[10].袁忠林.昆虫生态学及预测预报实验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8
论文知识图
![陈常铭](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R20061104000000600001&suffix=.jpg)
![蔡邦华](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R20081101100000140001&suffix=.jpg)
![昆虫纲 Insecta-图23-66 昆虫的模式结构(仿...](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R20110607800002160001&suffix=.jpg)
![昆虫纲 Insecta-图23-67 隐翅虫口器的腹面...](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R20110607800002160002&suffix=.jpg)
![永兴岛的地理位置](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9885703.nh0002&suffix=.jpg)
![邹钟琳](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R20061010700007010001&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