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教养论文_许谦

导读:本文包含了救济教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教养,抗日战争,保育院,抗战时期,权利,大后方,劳动教养。

救济教养论文文献综述

许谦[1](2016)在《烽火摇篮:抗战时期浙江难童的救济与教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各种慈善救济事业也得到了政府的关注。抗日战争时期,浙江省作为背靠大海又邻近长江的膏腴之地,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南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形势错综复杂,战火蔓延频仍,处于前线和后方交接区域,数以百万计的手无寸铁平民的家园被毁于一旦,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百姓更是嚎啕大哭,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一大批衣衫褴褛的儿童流浪街头,孤苦无依。1938年国民政府成立振济委员会,它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难民救济与安置的最高机构,各省市县均设有分支机构。依靠政府的推动,浙省难童才有了归宿。难童主要来源于战区,分布范围广,类型复杂,管理难度大。那么,如何救济难童?如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强韧的体魄?如何培育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民?这些都是当时国民政府和社会有识之士所必须面临的紧迫难题。而国民政府作为救济教养难童的主体,结合当时的条件和环境,竭尽所能地颁布和实施救济儿童政策。如浙江第一儿童保育院采取的特殊教育模式:基教班与职教班并存,同时践行“保教合一”的教育方针,使得难童的文化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而从制度设计上看,难童救济教养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总之,在烽火中生存下来的幸运儿童,无不是遭受了严重的劫难,但对他们而言又是幸运的。对于抗战时期浙江省难童的救济教养工作,我们着眼于当时正处于抗战这样一个大背景,本着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态度去分析,对其贡献不会过分夸大,对其不足也无需遮掩。抗战时期浙江的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不仅为我国延续了民族命脉,而且还培养了大量的建国人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王洋,袁彩霞[2](2014)在《民国时期的贫儿救济——以南京第一贫儿教养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第一贫儿教养院是民国时期第一所专门的贫儿教养机构,是近代慈幼事业常规化、持续化、秩序化的重要开端。无论是从组织机构、经费来源,还是从管理机制、教养模式来说,该院都凸显了我国近代慈幼事业的社会转型。但囿于历史条件所限,该院救济范围十分狭窄,教养管理存在缺失,救济水平相对低下,深刻地反映了我国近代社会救济事业的历史困境。(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刘建华[3](2013)在《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的难童救济与教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界关于抗战时期难童的研究,无论是宏观的整体描述,还是微观的个案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些问题,如处于中部地区的江西难童救济与教养工作地区就全国性的难童救济教养论述中几乎在处于忽略的地位,其难民史尤其是难童史研究,并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如难童救济政策的演变、关于从社会史了解难童在保育院的生活的真实场情也没有论到、更为值得一说的是救济教养的难童成长性格的养成,亲情归属和成长的价值尚没有人研究。再次在史料的挖掘也有拓深,以往的档案材料和报刊资料仍为主流,但是其中一些当时一批幸运生存下来的难童回忆材料,价值可谓相当保贵,因此,就目前对抗战时期的难童情况的研究有诸多不足,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笔者试图从社会史和心理学角度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江西难童的成长经历及成长的过程和价值。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无情的战火、天灾与疟疾等灾难,这一切使得作为东南抗战大本营重要组成部分的江西,成为难童靡集的集中地区。“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孤儿、无力抚养者、流浪儿和遗弃儿”的大量涌现,其主要来源于战区,分布之广,类型复杂,如何救济难童并给予其必要的救济与教养?使其成长为合格的国民?是国民党政府和有识之士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严重的难童问题引起了国民党和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国民政府当局立即制定和调整难童救济与教养政策,以适应省情难童的救济与教养。江西省遵奉中央颁布的《非常时期难童救济办法大纲》及相关的难童教养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改组、调整,以利于战时的专门性难童救济。与此同时,民间社会有识之士的一些救济组织也因战而生。它们共同走上了难童救济与教养的战线,因战时环境和现有的条件下难于完成难童救济所有政策。各救济团体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形成了特有的战时难童教育模式,例如量才量兴并举施教、半读半工施教方式,取得了显着成绩,尤其是江西第一保育院走出一条“自产自救,求生图存”的成长道路,形成了有抗战烽火特色的难童救济与教养路线,是中国东南地区难童救济与教养的典型,她的工作展现了难童绝处生存的历程,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和支援。期间,难童们养成了勇敢、意志坚强、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的性格,找到了亲情的归属,其成长价值受用一生。(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3-06-01)

王荣菊,李兴祥[4](2013)在《清末社会救济观念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时期,在西方社会工作及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我国传统的社会救济观念经历了一场变革。伴随着近代"西风东渐"的进程,西方的社会救济思想及制度开始传入中国。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是清末社会救济观念的重大变化,而正是"教"功能的加强,推动了我国传统慈善事业向近代性质的转化。(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阚玉香[5](2012)在《抗战时期大后方难童救济教养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由于日军残酷迫害产生了数量众多的难童,国民政府救济机构和民间救济团体在大后方建立教养保育院收容难童。在后方的难童救济中,具有政府救济机构为主导、民间救济团体广泛参与,教与养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等特点,适应了抗战特殊时代的需要,难童教养事业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魏娜娜[6](2011)在《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及陈腐思想的影响,江西产生数目众多的难童,形成了难童潮。难童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他们不仅对难童进行积极的救济,还给予适当的教养,使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本文以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档案、期刊等原始资料及相关着作,结合社会救济、儿童教育、儿童福利等理论,探究了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背景、机构概况、教养的具体内容,并对其工作作出客观评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加深人们对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认识。论文第一部分从难童问题的由来、政府及社会对于难童的关注分析了难童救济教养的背景,指出战争是难童形成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是难童产生的温床,陈腐思想则加剧了难童的形成。政府和社会对于难童问题的关注,形成了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政府与社会通力合作的局面,使难童救济教养工迅速有效地开展起来。第二部分从难童救济教养机构、经费来源、机构管理、教养人才培训来阐述难童救济教养机构的概况,指出这一时期的难童救济教养机构众多、经费来源广泛、内部管理科学、注重教养人才培训。第叁部分说明了难童教养的具体内容,指出难童教养不仅关注养育,还要注重教育,其内容丰富,包括难童养育、教育、社会服务、升学、婚配几个方面。第四部分则是对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评析,总结了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的特点及影响,并指出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之,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且出现了新的救济方式和教养观念的结论。虽然由于救济机制的不完善,这一时期的难童救济教养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能抹杀其历史功绩。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不仅延续了民族命脉、培养了国家建设人才,还对于江西儿童福利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有深远的影响,并有力地支持了抗战。(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1-05-01)

许雪莲[7](2009)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难童救济教养工作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百万儿童沦为难童。大规模的难童潮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民政府行政院振济委员会及社会部等部门组织人力抢救了大量难童,并在后方广设难童教养院实施教养。其难童保育工作虽因种种原因未达到理想效果,但这一工作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09年03期)

贺柏林[8](2008)在《论劳动教养相对人的权利保障与救济》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养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巩固国家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在法治化和人权保障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成为必然。劳动教养相对人的权利保障与救济制度的完善是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的明晰将对推进劳动教养工作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劳动教养相对人享有权利的主要内容,着重从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和劳动教养实践工作对劳动教养相对人权利保障方面存在的实然缺陷入手,依据当前劳动教养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构想,探讨对劳动教养相对人权利的应然保障与救济。劳动教养相对人的权利保障与救济制度的完善,必须适应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条件,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因此,劳动教养相对人的权利保障与救济制度的健全,必须突破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从立法上对现行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法治化革新,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合理地平衡社会控制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预防犯罪、教育挽救处在犯罪边缘的违法者的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10-01)

熊志灵[9](2008)在《试论抗战时期广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广西作为西南大后方,吸引了大量的难民涌入,其中有超过30万的难童也夹杂其中,如此大量的难童存在给社会安定带来重要影响。这期间广西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难童的救济教养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较好解决了广西境内的难童问题,同时稳定了后方,培养了人才,支持了民族抗战。(本文来源于《传承》期刊2008年12期)

苏新有[10](2007)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难童救济述论——以赈济委员会儿童教养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战事的扩大,中国军民的伤亡也越来越大,导致许多儿童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庭的关爱,难童救济成为抗战时期难民救济的一项重要内容。赈济委员会儿童教养院(所)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办的官方救济难童的重要机构之一,这里仅以中央赈济委员会儿童教养院为例,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难童救济活动简要论述。(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7期)

救济教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京第一贫儿教养院是民国时期第一所专门的贫儿教养机构,是近代慈幼事业常规化、持续化、秩序化的重要开端。无论是从组织机构、经费来源,还是从管理机制、教养模式来说,该院都凸显了我国近代慈幼事业的社会转型。但囿于历史条件所限,该院救济范围十分狭窄,教养管理存在缺失,救济水平相对低下,深刻地反映了我国近代社会救济事业的历史困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救济教养论文参考文献

[1].许谦.烽火摇篮:抗战时期浙江难童的救济与教养[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王洋,袁彩霞.民国时期的贫儿救济——以南京第一贫儿教养院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刘建华.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的难童救济与教养[D].江西师范大学.2013

[4].王荣菊,李兴祥.清末社会救济观念从“重养轻教”到“教养并重”的变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

[5].阚玉香.抗战时期大后方难童救济教养的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12

[6].魏娜娜.抗战时期江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研究[D].郑州大学.2011

[7].许雪莲.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难童救济教养工作述论[J].中州学刊.2009

[8].贺柏林.论劳动教养相对人的权利保障与救济[D].湖南师范大学.2008

[9].熊志灵.试论抗战时期广西难童救济教养工作[J].传承.2008

[10].苏新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难童救济述论——以赈济委员会儿童教养院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7

论文知识图

—21931年7月—1932年6月妇女教养所支出...民营无线电台为上海时疫肆虐播音筹款资...2-3,老残院学员在学习困2-4,老...2-3,老残院学员在学习困2-4,老...乞丐收容所的乞丐正在做工乞丐收容所的童读班正在上课

标签:;  ;  ;  ;  ;  ;  ;  

救济教养论文_许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