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丽[1]2003年在《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投资银行作为特殊的知识产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角色,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在我国构建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在推动经济结构尤其是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过程中负有特殊的史命。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既可为确立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战略和策略提供依据,同时又是充实深化投资银行理论研究所不可或缺的。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通过投资银行国际比较,探索投资银行发展规律,预测投资银行发展方向;通过中外投资银行比较,寻找我国投资银行的差距,提出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对策。围绕该思路,笔者分别就投资银行产生规律、发展模式、传统业务、并购业务、内部风险控制及外部监管等六大重要问题进行国际的或中外的比较研究。 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论述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总结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投资银行产生、定义和分类。首先,比较发达国家投资银行产生的历程,揭示投资银行产生的规律;其次,比较分析目前学术界投资银行定义的缺陷,重新界定投资银行的内含;最后,分析归纳投资银行业务分类方法,定义投资银行业务结构概念,提出将其作为分析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的工具。第叁章,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国际比较。本章主要分析了美国式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形成的背景、规律及德国式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分析这两种不同模式质的差异及其对投资银行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对我国投资银行模式演变过程、演变趋势及今后我国对待“两业”关系问题应正确处理的关系,遵循的原则,采取的对策等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四章,投资银行传统业务国际比较。本章从比较分析不同发行、经纪制度及其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入手,进而比较分析不同发行、经纪制度下投资银行证券承销、经纪业务发展状况,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分析我国内容提要证券发行、经纪制度改革实践,探讨我国证券承销、经纪业务发展对策。第五章,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国际比较。本章在对并购概念和并购理论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评析后,侧重考察比较发达国家并购史,概括和总结并购活动及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规律,揭示并购业务的实质,提出发展并购业务是我国投资银行的历史史命和发展方向的重要观点并加以论证。第六章,投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国际比较。本章深入探讨并充实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同时对国际大型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经验进行比较和归纳,并比照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强化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策略。第七章,投资银行外部风险监管国际比较。本章首先对西方国家外部监管的必要性理论进行评析,对各国投资银行外部监管的共同目的和基本原则进行归纳;其次对不同类型的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监管体制国际发展趋势,提出完善我国投资银行监管体制的基本思路和建议;再次把投资银行监管的具体内容分为准入监管和运营监管两大部分,并对不同准入监管模式进行比较,对各国运营监管的普遍做法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银行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归纳,对投资银行保险制度的特殊功能及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分析。 本论文的主要特色在于率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专门的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主要成果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构建了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等。(2)比较梳理并重新界定了一些重要概念,如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等。引入了一些新概念,如块式分类法、核式分类法,现代混业等。形成了一些创新的观点,如关于投资银行产生的直接原因的观点及关于我国投资银行历史史命和发展方向的观点等。对建立投资银行并购理论体系和构建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提出了具体设想。(3)比较不同模式、制度、体制的区别、利弊,分析其发展趋势及对投资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揭示投资银行发展的一般模式,总结投资银行产生、投资银行传统业务及并购业务发展的一般规律。归纳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及风险监管 内容提要·3的基本经验和普遍做法。(4)就我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历史史命、业务发展方向及风险管理与监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但是,由于本论文涉及的内容广,且有些资料尤其是有关国外投资银行的资料目前尚难于收集,加上笔者研究能力上的局限性,本论文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还有待于今后研究中不断补充和完善。
潘竞飞[2]2007年在《投资银行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认为投资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随着中国入世后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如何对投资银行进行有效监管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本文从严格界定投资银行及监管的含义入手,分析了投资银行的缘起及监管的历史演进,并对美、英、德等国的投资银行监管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全面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论述了我国投资银行及其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欧美成熟的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提出了改进我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的若干条意见和建议,以试图找出一条适合我国投资银行的未来监管之路。
金骏[3]2003年在《中国券商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一个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加入WTO,我国金融业将面临全面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有可能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另一方面扩大开放将对我国金融体制和金融制度产生重要影响,使我国面临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提高国内券商竞争力、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和提高本国金融体系竞争力等多方面的矛盾。我国证券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同业的竞争,还有国际强手的挑战。因此,如何客观评价我国券商的竞争能力,引导我国证券业抓住机遇,迅速提高竞争力,保证平稳过渡,将是一个重要课题,不仅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意义。 本文从竞争力理论的脉络入手,首先阐述了券商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企业竞争力理论,提出了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券商竞争力的概念,构建了影响券商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券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根据构建的券商竞争力指标体系,立足于中外比较,本文叁至五章分别从证券市场的产业结构、券商的现实竞争力及券商的潜在竞争力叁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券商的整体竞争力状况。首先,利用波特竞争力模型,从现有券商的竞争、潜在进入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和卖方议价能力分析了中国券商各方面的产业环境并运用SPSS模型对中国14家券商进行了排名。其次,从券商的经营能力、业务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分析了中外券商现实竞争力的差距。第叁,论述了构成券商竞争力的制度因素,即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研发能力等,并指出我国券商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改进的方向。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第六章从内外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即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大经营规模、开拓券商业务体系,转变盈利模式;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
郭明新[4]2005年在《证券发行与上市制度国际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证券发行与上市制度是一国资本市场的准入制度, 对证券市场实现其基本功能一筹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不同, 证券市场结构和监管模式不同, 证券发行上市制度亦不相同。本文建立了一个证券发行与上市制度的比较研究的框架, 分析了内部的运作机理, 研究总结了各国的制度特点; 并从管理体制、审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定价制度四个方面, 以历史和发展的视角分析各国证券发行上市制度的结构和内容, 考察其管理手段和运营方式, 揭示了制度差异及原因。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目前处于转轨阶段, 证券发行上市制度存在缺陷, 根源是政府主导下的赶超型发展战略。提出应在充分考虑我国证券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推进发行上市的市场化进程和制度创新,提高制度效率。
高俊勇[5]2007年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文中提出时光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的迅速全球化又推动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区域经济体都难以游离于其外不受到其影响。同时,又恰逢中国区域经济体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工业化程度逐年提高、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加快、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特殊历史时期,尤其是时逢着中国区域融资市场对外的全面开放,作为区域融资市场纽带的中国投资银行业,如何适应中国区域经济体正在发生的这种内、外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剧烈变化,以应对来自国际投资银行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加快发展中国区域经济体的直接融资市场,以调整中国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完善中国区域金融体系、提高融资效率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均衡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摆在中国投资银行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面前的“绕不开的一道梁”。以国际成熟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演进模式为参照,以国内外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检验为依托,寻求中国投资银行的管理和发展模式,从而使投资银行的发展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促进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快速和协调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既是一个经济学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课题。所以本文意在通过对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产生、发展的历史演进规律的探索来分析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发展道路,从而为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经验和实践借鉴。全文共九章,约十五万字。第一、二、叁章主要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和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第四、五、六章分别对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第七章主要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第八章则主要对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全文分析和论证可见,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性。中国区域经济体要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和协调发展就要保持投资银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周立[6]2013年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银行业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快速国际化发展阶段。中国银行业需优化资产质量,提供优质产品和金融服务,改造业务流程,完善银行治理机制,提高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效益,进一步降低成本投入和资本消耗,转外延粗放式增长为内涵集约化增长,将规模与增长、风险与收益、稳健与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等方面全盘结合起来,从银行治理机制上引导和规范中国银行业基于长期优质增长而非规模粗放扩张,真正做到经营方式的转变。中国银行业全球化布局需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要敢于直面与各国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全面的业务竞争,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银行业从“大”到“强”的转变。对国际银行业来说,改革、兼并、重组一直是其主要的发展旋律,更是一流大型商业银行阶梯式成长的基本路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美诸国或对危机银行部分股权国有化,或注资银行业,或大银团之间业务重组,或资金充沛、经营尚可的银行收购濒临倒闭的银行,以此来推动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则抓住经济强势增长的机遇,不断深化和推进银行业改革,以此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并加速拓展海外业务和机构布局,如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商业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及国际银行业的深刻变革,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转变依靠国家金融政策保护和外延粗放式的发展思路,深切地认识到提高银行经营水平、国际化经营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性。随着中国银行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脱媒发展的态势、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体制其他方面的深化改革,在竞争性的国际银行业市场中,中国商业银行需要能够持续地比外资银行更有效率地向金融市场提供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持续的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中国银行业的资金效率和资本充足率、改善银行治理机制、坚持市场主导和创新发展的经营原则,建立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商业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工程,不仅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全面整合和补充,更能够为商业银行业国际竞争力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指明路径;不仅为大型商业银行制定异质性的竞争策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够为政府部门(央行、银监部门等)的宏观决策、政策制定和监督管理提供综合性的评价标准和理论依据。构建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各因子要素进行实证检验,能够较为明晰地了解决定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面对一流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强有力的外部竞争时,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做出理性的应对措施,巩固和发展自有市场、客户和业务,并逐步迈入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队列。同时,能够为中国大型企业走出去和海外投资战略服务,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和全球影响力提升。科学而全面地评价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取英国《The Banker》以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前50强大型商业银行(剔除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和另外5家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大量文献、资料及研究方法,进而较为全面而准确地界定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体系。整个研究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章主要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介绍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对研究的基础概念予以说明,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述;第叁部分,介绍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实践和构成要素;第四部分,介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国际化进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第五部分,介绍各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国际化经营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强弱;第六部分,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并对国际银行业绩效与混业经营、竞争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混业经营和国际化发展对于提升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是有益的结论,重点探讨了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模式的类型和其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第七部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从理论框架出发、介绍研究样本和评价指标选取、指标标准化及模型的建立。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排名、各具体指标细项得分,并为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理论上分析。第八部分,介绍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建议。通过理论的演绎和实证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际银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其次,中国大型商业银行优势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高盈利性和规模增长优势明显,包括总资产收益率较高、资本收益率较高和经营成本较低等叁个方面的优势明显;再次,中国银行业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国家注资国有商业银行、组建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大力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IPO募资和扩股再融资、政策保护下的高额盈利、内生性跨越式发展和行业内并购整合等手段并举,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实力迅速增强;另外,中国银行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需要加强,经营的稳健性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最后,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品牌竞争力不强,在国际银行业市场难以俘获国外客户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全球意识,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坚持创新发展,保证稳定盈利水平;(3)加强基础设施,提升管理体系效率;(4)实现综合经营,提供全能银行服务;(5)整合业务流程,打造强大银行品牌。另外,在国际银行业的排名中,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得分逐年上升,竞争实力逐步提升,但竞争实力上升趋势能不能持久,还得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进和自身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
龚谊[7]2006年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文中提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在我国理论界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而在国外理论界却已经经历了漫长的理论演变过程,但这并不是说我国银行业不存在资产配置实践,只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体制,从而没有有意识地把银行资产配置作为一个经济理论来研究。本文在提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概念后,以资产配置理论的演变为研究起点,回顾了国外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轨迹,并基于资产配置模型的要求,介绍了资产组合的理论基础,Markowitz模型和VaR方法。效率是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追求的目标。银行的效率表现为银行自身的经营绩效,是资产配置水平的集中体现。从长远来看,银行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效率。为此在整个理论分析的最后介绍了银行效率理论。理论的阐述既为研究奠定了基石,也为研究思路的进一步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启示。随之,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本制度模式进行了评析,具体考察了美、英、日、德的资产配置实况,总结出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共性特点。进行资产配置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的目的无非是为我国资产配置寻求可资借鉴的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在国外运行得较好的制度直接移植到我国,因为制度比技术具有更强的“资产专用性”,一种新的制度的传播或移植,不仅受既定的利益格局的制约,而且还受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基于这种考虑,对建国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认识到信贷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取向是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基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变迁的考察,认识到制度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基础性内容,是一种潜在的资产配置,该因素对资产配置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内在制度是银行支撑资产配置行为的基础和配置效率的来源,与现实资产配置能力之间有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其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创造一个银行资产配置持续发展的平台。由此,探讨了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产权效率,指出了产权安排从根本上规定着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规定着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从而深刻地影响着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与竞争力。相比金融制度,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其变化决定了银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化,从而决定了资产配置的变化。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深层次识别是成功进行资产配置决策的基石。为此,阐述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针对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由于金融制度和金融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商业银行作为身处其中的中枢企业,具有与其他产业部门中的企业不同的特殊性质。描述商业银行的理论模型,必须能够较好地解释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资产组合选择、资本价格(利率)决定、风险规避、不确定性预测等不同的银行资产配置行为方式。基于这种情况,以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资产配置模型化管理的发展过程和方法,研究了每一模型建立的思想、方法和具体应用。模型化管理是针对银行的所有资产的管理,对于其中占比最大资产——贷款而言,资产配置中的一项重要决策,就是需要对贷款组合结构进行优化,对目前采用分业经营制度的我国来说,银行持有一个具有尽可能高的收益率和尽可能小的风险的贷款组合,更具有重要性。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了贷款组合的二次规划模型,给出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另外,通过建立模型得到了在VaR约束下贷款组合的有效边界,并且求出了对应的每种贷款权重。不管采用何种资产配置方式,其最终要体现在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上,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商业银行是一个在安全性、流动性、合规性约束之下的、以盈利性为最终目标的一个系统。资产配置效率评价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金流为控制对象,因而资产配置效率评价是实现这一系统目标的基本手段。本文运用系统方法中的层次分析原理设计综合评价模型,找出了综合评价时科学排序的具体方法,解决了银行资产配置综合评价不能合理排序的难题,从而有利于考核资产配置效率,提高资产配置水平。研究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在更广阔的视野内探讨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效率提供理论思路和政策选择、因此,在理论探讨、历史考察、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作为落脚点,概括出了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质量的对策。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个详尽的和可直接实施的操作方案,而是力求使对策性规范研究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前瞩性,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提供切实的理论参考。
王姝[8]2009年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生成演变、风险控制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业全球范围内的自由竞争,引发新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兼并以及金融组织制度和交易工具不断出现,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制度开始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发展轨迹呈现趋同,混业经营的趋势明显。混业经营的典型组织模式是以德国为蓝本的全能银行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实践发展中,以德国为蓝本的全能银行模式也逐步呈现出控股公司的部分特征。这表明,在混业经营大潮中,美国的金融控股模式逐渐成为混业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世界各国金融业经营制度和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在演进上的这种部分趋同性表明,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混业经营的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内在的必然性。作为一种金融业经营制度模式,金融控股公司代表着随着金融业社会分工的演进所产生的对金融业务多元化的需求、对银行经营制度变革的需求,它比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综合化经营的需求,并且与现代金融业的经营特点相适应。作为一种金融企业组织模式,金融控股公司以股权连接为纽带的控股关系和法人分离的组织形式是力求处理金融企业“提高效率”、“增加利润”和“控制风险”叁者冲突的一种探索,它决定了控股公司模式在金融业务整合、风险控制方式和效率上较其他组织模式的优势。但是,从实践发展来看,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轨迹在这种趋同背景下,又显示出了相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仅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在金融业经营制度的选择上并没有整齐划一,并且都选择金融控殷公司作为混业经营模式的不同国家在具体制度安排上也体现了相当的差异。这说明,一方面,金融业经营模式从原始的混业经营、到严格的分业经营、再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混业经营叁个阶段的演进路径,符合哲学“否定之否定”的事物螺旋发展轨迹,也解释了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轨迹在普遍的、一般意义上的趋同。可以说,混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控股公司是经济金融化、金融产业化、金融市场化背景下长期演进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和经济金融基础条件的不同,各国在金融业经营模式和路径选择上体现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对一国而言,依据本国的制度结构与制度环境对金融业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进行设计、移植和选择,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金融业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混业经营和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选择是在一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客观经济条件下做出的,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以及经济金融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之上。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监管水平,都是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非常重要、必须考虑的前提条件。对市场发育水平较低、监管能力和金融机构自控能力较弱的国家,特别是转型国家,在短期内急速照搬混业经营制度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并不是好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原有的制度结构与环境,采用渐进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次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俄罗斯、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等国的一系列危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从管理学角度来看,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组织形式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是现代金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它在理论上也确实存在很多潜在的经营优势,因而许多金融企业已经选择或有意选择发展成为控股公司。但是,金融控股公司理论潜在优势的实现程度紧密受制于现实中一国金融监管水平的高低,以及独立金融机构的自我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从实践效果来看,金融控股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与金融企业亏损和倒闭并无一定的相关性,但它确实也没有成为解决和避免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在某种程度上,金融控股公司确实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确实为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风险源和新的不稳定性,一定意义上增加了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自混业经营和控股公司发展以来,金融业的违规现象频频发生,即使是一些全球着名的金融控股集团,也存在伴随业务高度综合化和多元化而生的违规操作问题。这些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一旦发生危机,其会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的破坏性影响难以估量。因此,金融控股公司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对一国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企业的发展而言,最关键的仍然是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金融业经营制度和经营模式。对我国而言,一方面,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金融业面临来自外部的强大竞争,迫切要求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确保我国金融产业的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金融经济结构的变化,金融机构自身对利润的追求、消费者对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也都对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提出了需求。现实中,虽然我国金融业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制度框架,但是,已经出现了一批具备金融控股公司雏形的金融机构,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尝试综合化经营,有意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我国“十一五”金融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发展控股公司的战略。但是,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在参与综合经营、实现制度创新的同时,其潜在风险也不可小视。在我国经济金融基础性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何稳妥地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成为当前金融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2007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起点爆发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危机不仅重挫了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动摇了人们对长久以来以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思想为指导的经济金融发展模式的信心,也给我们进一步考察经济发展的基础制度、金融业发展的大方向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反思空间。花旗、美林、AIG等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深陷危机的现实表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当局同样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治理问题,金融机构的综合化经营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危机中,为争取得到美国政府的救助和美联储的流动性注入,一些大型金融控股公司纷纷放弃金融控股公司身份,进行战略收缩,接受严格的监管,转而成为银行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为了谋利而不顾行业风险的表现自然引发了相当的质疑和思考。对我国而言,国家层面上倡导的金融综合化经营战略刚刚起步,本次金融危机及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表现又提供了教训和启示,这更加有利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熟发展。为了说明以上问题,本论文从金融业经营制度演进与企业组织模式创新两方面入手,从历史的(动态的)、理论的(静态的)角度推导了金融控股公司这一金融混业经营组织模式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总结和分析了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差异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风险控制是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绝对必要前提,并且立足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产业结构、金融机构自身叁方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全方位视角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战略,此外,论文还深入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的重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问题。因此,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论文从结构及逻辑关系上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一、二、叁、四章构成,是金融控股公司生成演变的基础理论研究。从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和组织模式优势两个层面分析论证了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必然性;通过国际比较,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第二部分由第五、六章构成,重点研究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及其控制。强调了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叁方面对于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的意义。第叁部分由第七、八、九章构成,以论文第一、二部分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战略及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具体框架,并反思了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启示。,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基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理论研究框架、主要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安排。第二章金融控股公司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在明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潜在经营优势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控股公司这一创新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和风险递减四个方面存在的优势,并对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全能银行与金融控股公司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从静态的、理论的角度阐释了金融控股公司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第叁章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与金融控股公司产生。本章在梳理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需求、风险与效率博弈、现代金融业的行业特点叁个方面总结了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的一般规律,从内在动力与外部条件两方面阐述了金融控股公司在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进程中产生的必然性,从而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解释了金融控股公司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本章还结合现代金融业经营方式的新特点,从效率与稳定、风险分散、资本市场运作叁方面的需求出发,进一步论证了金融控股公司作为现代金融业创新金融机构组织模式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第四章金融控股公司的国际比较。本章概括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和现状,在此基础之上,从金融结构、政府在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确立中的作用和影响金融控股公司制度选择的基础性条件叁个方面入手,分析、论证和总结了主要国家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的异同。此外,本章还结合混业经营大潮以来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一些趋势,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前景做出了趋势性判断。第五章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与控制。本章在一般金融风险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了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特殊性,阐述了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的实质性意义及其具体作用机制。第六章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本章在对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体制进行一般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叁种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理论模式和以美国伞形监管、英国的牵头监管、澳大利亚双峰监管和目前逐渐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改革方向的综合监管模式为代表的四种主要国家的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组织架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还研究了法律体系、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公共媒体等其他监管力量对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现实意义。第七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金融业经营的发展轨迹及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在这一进程中的产生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了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并从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叁方面入手,揭示了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还以中信和德隆一正一反两个例子为例证,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第八章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制度构建。本章首先对我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基础分析,得出了在金融综合经营大趋势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基本结论。在此基础上,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业市场结构、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叁个方面,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指导原则,即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在宏观上,必须依据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以国家金融运行的稳定为前提,以金融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在中观上,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鼓励金融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倡导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经营,鼓励其培育核心竞争力,以保持金融市场结构的多样性,保持金融业的良性竞争和适度活力,从而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微观上,提出了相比较利润目标,有效控制并降低风险和稳健经营才应是金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提出了金融企业控股公司战略的选择要以有利于突出自身经营优势、有利于形成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基本原则。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以成熟金融机构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循序渐进的具体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最后,从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及其他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制度的全方位构建。第九章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新思考。本章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从金融控股公司在危机过程中的表现、监管者的角色定位以及金融政策环境叁个方面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的新金融监管改革蓝图出发,考察了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对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和重构设想,并对其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思考。论文在观点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之处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论文将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以产权为纽带形成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联合体,从组织形态上定义为一种具有“二重性”的中间组织,具有创新性。显然,金融控股公司与单个企业不同,其内部既存在着母公司与子公司(企业)之间按类似于“层级(科层)制”原则来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成本,又存在相互之间,特别是关联企业之间按类似于市场关系来进行交易的交易成本。换句话说,整个控股公司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既存在一定程度的科层属性,又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属性。控股公司既不同于单个企业,又不同于纯粹的市场,它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兼有科层属性与市场属性,具有“二重性”。二、论文将金融控股公司的最显着特征总结为“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特殊化”具有创新性。“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多元化”特征衍生出金融控股公司金融服务功能的新特点,而“企业组织结构的特殊化”衍生出金融控股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功能的新特点。由此引申出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与现代金融业的总体适应性的论述,即从业务范围上看,金融控股公司代表着随着金融业社会分工的演进所产生的对金融业务多元化的需求、对银行经营制度变革的需求;从企业组织形式上看,金融控股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制度是力求处理金融企业“提高效率”、“增加利润”和“控制风险”叁者冲突的一种探索。叁、论文提出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可能导致经济虚拟化和对资本的过度追求”、“应慎重对待类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观点具有创新性。论文认为,经济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金融业只有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整个经济健康发展,才能最终有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金融“倒金字塔”现象,即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金融资本过度虚拟化和膨胀的倾向,非常值得深思。在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如果过度依赖金融力量支撑经济增长,则一旦经济前景发生不利变化,经济崩溃的可能性和速度都会增大。因此,进一步提出,经济的虚拟化以及资本对资本的过度追求以至于脱离了实体经济,可能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产生的最大问题。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如果是以对更多资本的追逐为目的,‘必将导致投机和经济的过度虚拟化,从而走向经济和金融危机。因此,应慎重对待“类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四、论文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层次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指导原则具有创新性。即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在宏观上,必须依据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以国家金融运行的稳定为前提,以金融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在中观上,在发展金融控股公司、鼓励金融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倡导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经营,鼓励其培育核心竞争力,以保持金融市场结构的多样性,保持金融业的良性竞争和适度活力,从而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微观上,提出了相比较利润目标,有效控制并降低风险和稳健经营才应是金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提出了金融企业控股公司战略的选择要以有利于突出自身经营优势、有利于形成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基本原则。五、论文对后危机时代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具有创新性。论文认为,混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控股公司是经济金融化、金融产业化、金融市场化背景下长期演进的必然结果。虽然在次贷危机中,金融控股公司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混业经营制度和金融控股公司本身并不是次贷危机的根本和直接原因。导致次贷危机的是新自由主义自由放任思想下的过于宽松的金融监管、过度的资产证券化和资本的贪婪。六、论文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矛盾分析的方法应用于金融控股公司研究也具有创新性。1.论文提出,近百年来西方国家金融发展史、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利润和风险的矛盾。一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进其核心内容就是处理风险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一国金融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具体经济、金融条件下风险与效率博弈的结果。在鼓励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确保金融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线贯穿金融业经营模式演进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动力。对金融企业而言,与生俱来的强烈的追逐利润的动机与生存和经营环境日益窘迫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金融企业经营方式与组织模式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并最终促使金融控股公司产生。2.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提出需求,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创造条件。论文提出,如果说资本的增值压力与竞争加剧导致的利润空间缩小的矛盾是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内在动力,那么促使金融控股公司产生的最主要外部条件就是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迁,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资本国际流动的趋势提出了金融业经营制度变革的需求,技术进步和金融管制的放松。3.论文在分析推动金融业管制放松的主要力量时指出,金融利益集团,包括各类金融机构,持有金融资产较多、或者需要大规模融资的产业集团是推动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创新的主要力量。在对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中,分析了多方利益主体博弈对金融控股公司生产的最终作用。论文还从金融控股公司在危机过程中的表现、监管者的角色定位以及金融政策环境叁个方面对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了政治经济分析。4.论文运用趋势融合的分析方法,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深化的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金融结构呈现出趋同融合的趋势。金融结构上的这种变化趋势使不同的混业经营模式的特征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混业经营模式之间出现了不断的融合。一方面,全能银行与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不断出现了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中的银行机构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中介功能,呈现出全能银行的部分特征。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也出现了趋同化的潮流,出现了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和目标监管过渡的趋势,出现了金融监管模式的综合化趋势。此外,论文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的国际比较,分析不够全面深入;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不够透彻,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提出的对策建议不够全面和具体。等等。这些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继续改进不断完善。
姚殿莉[9]2006年在《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与监管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业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客户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金融机构开始向其他金融服务领域渗透,金融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金融功能也逐渐趋于融合。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已在上个世纪中后期或末期先后开始以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转向混业经营。在金融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混业经营的趋势对中国金融业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和研究实践表明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分散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也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目前,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各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五花八门,有以中信、光大等为代表的金融类控股公司,也有以山东电力集团、海尔集团等为代表的企业集团类控股公司等。这些现存的金融控股公司并不规范,也需要尽快研究相关的约束和监管制度予以解决。否则,名义上坚持分业经营实又放纵混业经营,银行、证券、保险叁个监管部门不能有交往沟通和配合,会埋下巨大的金融风险隐患。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上几个典型国家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国内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对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及监管提出对策建议。文章大体可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本文第一章,是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概述部分,介绍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模式、特征以及其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经济学效应分析;第二部分是对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研究。其中第二章是研究美、英、日叁个典型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及发展状况,第叁章介绍了国际上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情况,同时分析出这些国家金融控股公司实践与监管的一些共性的东西,以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本文最后一部分是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第四章对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中国现存几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构建属于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及如何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是本文探讨的关键之一。最后,第五章是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立法仍相对比较落后,监管体制也存在一定问题。尽管中国目前的银行业法律体系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预留了法律空间,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专门的法律对金融控股公司做出规范。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对我国监管法律、监管模式框架设计以及未来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希有助于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成功构建。
曹晓飞[10]2014年在《投资银行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投行的启示——基于中信证券与高盛集团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投资银行的竞争力日益重要。文章选择中信证券和高盛集团作为代表性投行,对中美投行竞争力进行全面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投行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投资银行国际比较研究[D]. 方秀丽. 厦门大学. 2003
[2]. 投资银行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潘竞飞. 暨南大学. 2007
[3]. 中国券商竞争力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一个实证分析[D]. 金骏. 浙江大学. 2003
[4]. 证券发行与上市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 郭明新. 吉林大学. 2005
[5].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银行研究[D]. 高俊勇.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 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 周立.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7].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研究[D]. 龚谊. 中南大学. 2006
[8]. 金融控股公司的生成演变、风险控制与发展研究[D]. 王姝.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9].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与监管的国际比较研究[D]. 姚殿莉.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10]. 投资银行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投行的启示——基于中信证券与高盛集团的比较分析[J]. 曹晓飞. 生产力研究. 2014
标签: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混业经营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投行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资产配置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投资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金融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基础资产论文; 中行论文; 企业资产论文; 风险资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