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等植物的启动子是构成基因表达载体的重要元件,影响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启动子的序列中包含着许多顺式作用元件,在转录水平上能够调控相应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物对外界复杂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植物启动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基因转录调控表达模式及其调控机制,还可直接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中提高或改进外源目的基因的表达。AP2/EREBP转录因子在抗寒、抗旱、耐高温、耐盐等逆境胁迫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可调节植物对激素如乙烯(ETH)和赤霉素(GA3)等的应答反应,在植物抗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WRINKLED1(WRI1)转录因子,含有2个AP2结构域,属于AP2/EREBP家族一员。WRI1转录因子在调控脂肪酸代谢过程中也起到关键作用,控制着种子中从糖到油合成的碳源流。本课题组前期从大豆中克隆GmWRI1a基因,该基因通过调控大豆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的相关基因BCCP2、FAE1、KAS1、ACP1等和糖酵解代谢途径相关基因Pl-PKβ1、PDHE1α等提高大豆种子含油量,此外该基因还参与了大豆抗旱和耐盐碱胁迫反应。而通过对该基因启动子的研究,能够进一步鉴定该基因的功能。所以为了探究GmWRI1a基因的功能,本研究提取大豆东农47基因组DNA,分离大豆GmWRI1a基因的启动子pGmWRI1a,定向替换CAMV35S(Cauliflower mosaic virus35S)组成型启动子,驱动下游GUS基因的表达。并通过5’端缺失法构建pGmWRI1a启动子缺失片段表达载体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对GmWRI1a基因启动子分子结构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初步阐明了pGmWRI1a启动子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基础,探究了pGmWRI1a启动子在植物生长中的调控作用,为深入研究GmWRI1a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PCR技术克隆了大豆GmWRI1a基因的启动子pGmWRI1a,通过在PLACE网站上对启动子全长1669 bp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启动子不仅含有TATA-box、CAAT-box核心启动子区域,还存在多种顺式作用元件,如含有与乙烯有关的基序(ERE),与赤霉素有关的基序(P-box、GARE-motif),与茉莉酸有关的基序(CGTCA-motif),ABA响应元件CE3和光响应元件G-box、GA-motif、ACE、AE-Box、ATC-motif、CATT-motif和GT1-motif等。2.构建了GmWRI1a基因的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在正常培养条件下,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试验发现,GmWRI1a启动子能够驱动GUS基因在拟南芥的根、茎、叶、花中表达。在转基因拟南芥幼苗时期的下胚轴表达较弱。在花瓣、雄蕊和雌蕊柱头都有表达。结果表明:GmWRI1a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整个生育期均能驱动GUS基因表达。3.根据pGmWRI1a启动子主要顺式元件的分布,采用启动子5’端缺失法,分别扩增得到4个pGmWRI1a启动子5’端缺失片段1138 bp,1087 bp,690 bp和437 bp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利用花序法转化拟南芥。通过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的预测和各启动子缺失片段驱动GUS报告基因的表达结果,初步确定pGmWRI1a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位于-690~-437 bp之间。并分别利用2 mM赤霉素、0.1 mM茉莉酸及0.2 mM乙烯处理转基因拟南芥,通过GUS酶活性检测,初步确定乙烯的响应元件位于-1138~-1087 bp之间,茉莉酸的响应元件位于-1087~-690 bp,赤霉素的响应原件位于-690~-437 bp之间,干旱的响应原件位于-1087~-690 bp之间。4.利用2 mM赤霉素、0.1 mM茉莉酸及0.2 mM乙烯处理大豆DN47植株,经过qRT-PCR检测发现GmWRI1a基因受赤霉素和乙烯的正向调控,而茉莉酸对GmWRI1a基因没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邵宇鹏
导师: 王志坤
关键词: 大豆,启动子,基因,组织化学染色,功能鉴定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农作物
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分类号: S565.1;Q943.2
总页数: 73
文件大小: 3442K
下载量: 446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物人工启动子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22)
- [2].启动子的类型及应用[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1)
- [3].哺乳动物可变启动子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4)
- [4].谷氨酸棒状杆菌新型诱导启动子的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5].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2)
- [6].植物启动子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 2015(22)
- [7].通过串联启动子实现纳豆激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J]. 现代食品科技 2016(11)
- [8].植物受病原物诱导启动子概述[J]. 植物保护学报 2014(02)
- [9].串联双病原物诱导启动子驱动基因表达的特性[J]. 植物病理学报 2013(04)
- [10].双启动子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10)
- [11].粗糙集理论在启动子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8(04)
- [1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启动子转录的调控作用[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2)
- [13].植物基因工程中人工启动子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1(02)
- [14].一个硫化叶菌病毒启动子的分离与鉴定[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02)
- [15].大豆组织特异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06)
- [16].高等植物启动子研究概述[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5)
- [17].耐盐小麦中TaSC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调控功能分析[J]. 作物学报 2018(04)
- [18].启动子结构、功能预测和验证方法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18(12)
- [19].大肠杆菌染色体上严谨型启动子的构建[J]. 微生物学通报 2018(08)
- [20].植物逆境相关启动子及功能[J]. 遗传 2010(03)
- [21].启动子的潜在语义索引差异识别算法[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0(03)
- [22].山羊角蛋白14基因启动子分析及其多态性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08)
- [23].细菌启动子识别及应用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10)
- [24].报告基因法比较两种放线菌启动子的活性[J]. 微生物学报 2009(11)
- [25].筛选脱氮假单胞菌启动子提高维生素B_(12)产量[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8)
- [26].启动子替代构建克雷伯氏菌普鲁兰酶高产菌株[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10)
- [27].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启动子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2)
- [28].植物人工启动子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6)
- [29].基于一致序列多样性分析的启动子预测方法[J]. 生物信息学 2012(03)
- [30].IL-10启动子-592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J]. 现代医院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