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粒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粒径,碎石,硫化锌,辉绿岩,骨料,沉积物,溶胶。
粒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明,李诗凯,唐佳杰,周南,钟美娥[1](2019)在《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的形貌及粒径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i_3V_2(PO_4)_3因其突出的理论比容量和较高的工作电压,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实验以Li OH,NH_4H_2PO_4和NH_4VO_3为反应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LVP)正极材料。探讨了原料的添加顺序,溶剂的种类和比例,反应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LVP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和粒径,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溶剂对LVP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显着影响。当选择乙二醇与水混合物(EG∶H_2O=1∶1)作溶剂,在200℃下反应6 h时,可获得粒径小而均匀的LVP微球。(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段浩宇,李海旺,陶智,由儒全[2](2019)在《旋转通道条件下示踪粒子粒径控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论述了使用PIV测量技术时示踪粒子的选取原则,并依托旋转通道实验台,以Laskin喷嘴为基础设计制造示踪粒子发生系统,将粒子与实验气流掺混通入旋转通道,利用激光粒度仪对示踪粒子粒径分布进行测量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对PIV图像产生主要影响的示踪粒子粒径范围在0.5~1μm,喷嘴前压强与示踪粒子浓度呈正比例关系,实验掺混气流雷诺数与示踪粒子数目成反比,喷嘴孔径在不同条件下对示踪粒子浓度影响不同。(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许泾川,赵铭荟,朱跃华,齐晓亮[3](2019)在《苏阿皮蒂项目辉绿岩开采爆破粒径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阿皮蒂水电站工程项目砂石骨料为辉绿岩人工骨料,开采石料的粒径对人工砂石工骨料加工系统粗碎设备的生产效率影响很大。经多次爆破试验,优化选择石料开采爆破参数,获得了较好的石料开采粒径控制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人工砂石骨料加工系统粗碎设备的生产能力。(本文来源于《水电与新能源》期刊2019年07期)
张思亮[4](2019)在《沉积物再悬浮下磷在不同粒径颗粒物间的分配过程与控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沉积物传统磷形态提取和吸附分配的方法结合颗粒物的粒径分离,探索悬浮扰动情况下外源磷输入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配过程和驱动机制。通过藻类培养实验进一步验证不同粒径颗粒物的生态风险,为进一步细化沉积物磷内源风险的评价和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和科学依据。调查了扰动悬浮强烈的镇江-无锡段京杭运河水质和沉积物,并以京杭运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离出五组粒径颗粒物(50-150μm,30-50μm,10-30μm,5-10μm和<5μm),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理化性质,磷吸附-解吸能力和藻类对其的生长响应做了相关研究;同时设计叁组扰动悬浮实验装置(Column 1:扰动悬浮,Column 2:扰动悬浮加磷,Column 3:扰动悬浮加磷加碳源)进行为期90 d的实验,对装置内上覆水,孔隙水铁、磷和沉积物不同粒径组颗粒进行磷形态进行监测和分级提取,研究磷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配过程。结果如下:(1)运河上覆水呈弱碱性,DO含量较高,氮磷污染较为严重,整体水质处于IV水标准。悬浮物中值粒径处于10μm左右,沉积物TP污染从上游的343.4mg/kg上升到下游的2703.1 mg/kg,污染物主要富集在沉积物上。(2)粗颗粒组(10-150μm)矿物组成主要是二氧化硅,细颗粒(<10μm)含有比粗颗粒更多的矿物和有机质组分。并且铁、铝和有机质组分随着分离颗粒物粒径的减小呈上升的趋势。五组粒径颗粒物的磷分级提取结果也同样表明,细颗粒上富集更多的活性态磷,各个粒径颗粒物在厌氧状态下都具有释放磷的风险。(3)在90 d扰动分配实验中,五组粒径颗粒物(50-150μm,30-50μm,10-30μm,5-10μm和<5μm)上的生物有效磷(BAP)比例,好氧状态下分别为14.7%,17.0%,16.6%,22.9%和28.8%;厌氧状态下分配比例分别为9.6%,19.5%,19.5%,25.4%和26.0%;铁磷和铝磷是颗粒物上主要富集形态,并且在持续悬浮沉降过程中,铁磷有向铝磷转化的趋势。但受有机质调控的氧化还原条件,在微生物作用下又重新活化了沉积物上铁、铝矿物,增加了对磷的赋存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悬浮磷的爆发释放风险;磷在颗粒物上的分配过程主要受各个粒径颗粒物上铁、铝矿物和有机质的调控,受钙化合物的影响不明显。(4)细颗粒(<10μm)具有更强的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在中性水体中对磷有更强的富集能力,具有较低的释放风险;<5μm颗粒物在pH=10时磷的释放量达到404.3 mg/kg是30-50μm颗粒物的释放量的10倍,表明细颗粒磷释放对环境pH的升高极其敏感;通过藻类培养实验发现,细颗粒对藻类的供给能力要远强于粗颗粒,<5μm颗粒物做磷源导致藻类的生长是30-50μm颗粒物做磷源的5.6倍。主要是藻类生长导致环境中pH升高,使富集在细颗粒上大量的铝磷释放出来,导致藻类爆发生长,致使水体富营养化。图37表11参92(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郭栩堃,张凯,徐国敏[5](2019)在《聚脲微球粒径与形态结构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沉淀聚合制备聚脲微球,主要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单体添加量对聚脲微球粒径、粒径分布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时间在80~110 min时,聚脲微球的粒径分布呈现双粒径分布,120min时体系为单粒径分布,微球平均粒径由2. 1μm增加到5. 9μm;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温度在30~45℃时,粒径由5. 9μm增加到7. 0μm,粒径变异系数(CV)控制在5%以内。当温度到达50℃时,微球CV大于5%;其他条件不变,单体投入量在2%~5%时,微球粒径由5. 8μm逐步增加到8. 4μm,CV小于10%,当质量分数为7%时,CV为52%。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单体添加量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制备粒径及形态可控聚脲微球的规律,为制备出粒径及形态可控的聚脲微球奠定实验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白雪岭[6](2019)在《抗裂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控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铺筑大粒径稳定碎石基层,碎石最大粒径达53mm,从结构上形成嵌锁型骨架结构,有效解决了水泥稳定碎石开裂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从大粒径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方面分析,以供同类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晓勇,陈振华,蔡怀勋,卢泉轩,姜澜[7](2018)在《悬浮聚偏氟乙烯树脂形貌及粒径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悬浮聚合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树脂,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搅拌以及油水比对树脂颗粒形貌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黏度分散剂更利于得到形貌规整的树脂;分散剂用量越多,树脂粒径越小,但存在一个临界量,超过该量后,分散剂用量的增加对树脂粒径的影响已可忽略;搅拌速度的增加有利于树脂粒径的减小,但搅拌速度太快又会破坏树脂的颗粒形貌;油水比的增加导致树脂粒径的增加,油水比太高,单体液滴聚并严重。(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赵绪,秦双莉,蒋毓文[8](2018)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ZnS纳米颗粒及粒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硝酸锌、硫脲、乙二醇以及氨基乙酸等为原料,运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了尺寸和形貌均一性较好的ZnS多晶纳米颗粒.经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表征发现合成的ZnS纳米颗粒具有闪锌矿结构,其平均粒径为160nm且每个纳米颗粒均由约10nm的晶粒组成,且样品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其能带带隙为3.46eV.还详细研究了前驱物中组分比例对ZnS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前驱物中n(乙二醇)/n(氨基乙酸)是影响ZnS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基于自燃烧法的可靠的ZnS纳米颗粒合成工艺,并且实现了利用n(乙二醇)/n(氨基乙酸)独立优化纳米颗粒粒径均一性,有利于基于此工艺的功能材料设计和光电性能优化.(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1期)
蒙翠琼[9](2018)在《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结合那阳至百合公路某标段灾后重建工程实例,针对旧路原有路面的损坏程度,介绍了新建路面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的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方案,分析了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杜虹,高乐旭,曾清平[10](2018)在《滤料粒径优化对海上油田生产污水水质控制的探索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污水过滤器对于污水回注水质控制至关重要,油田现场以行多从滤器的过滤、反洗、再生角度出发研究水质的控制。现改为从过滤机理研究出发,通过阐述滤料粒径与污水回注水质中悬浮物固体含量的关系,提出粒径优化方案,并立足于矿场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粒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论述了使用PIV测量技术时示踪粒子的选取原则,并依托旋转通道实验台,以Laskin喷嘴为基础设计制造示踪粒子发生系统,将粒子与实验气流掺混通入旋转通道,利用激光粒度仪对示踪粒子粒径分布进行测量分析。通过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条件下对PIV图像产生主要影响的示踪粒子粒径范围在0.5~1μm,喷嘴前压强与示踪粒子浓度呈正比例关系,实验掺混气流雷诺数与示踪粒子数目成反比,喷嘴孔径在不同条件下对示踪粒子浓度影响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德明,李诗凯,唐佳杰,周南,钟美娥.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的形貌及粒径控制研究[J].广州化工.2019
[2].段浩宇,李海旺,陶智,由儒全.旋转通道条件下示踪粒子粒径控制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3].许泾川,赵铭荟,朱跃华,齐晓亮.苏阿皮蒂项目辉绿岩开采爆破粒径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J].水电与新能源.2019
[4].张思亮.沉积物再悬浮下磷在不同粒径颗粒物间的分配过程与控制机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5].郭栩堃,张凯,徐国敏.聚脲微球粒径与形态结构控制研究[J].塑料工业.2019
[6].白雪岭.抗裂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控制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7].周晓勇,陈振华,蔡怀勋,卢泉轩,姜澜.悬浮聚偏氟乙烯树脂形貌及粒径控制方法研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8
[8].赵绪,秦双莉,蒋毓文.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合成ZnS纳米颗粒及粒径控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蒙翠琼.大粒径级配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8
[10].杜虹,高乐旭,曾清平.滤料粒径优化对海上油田生产污水水质控制的探索研究与应用[J].天津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