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为观察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催乳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00名产妇为试验组。在产妇返回病房后即开始进行催乳治疗,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另随机选择10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哺乳。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乳汁分泌量增加。结论普林格尔治疗仪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
【关键词】普林格尔治疗产后催乳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不但易于消化,温度适宜,无细菌污染,经济方便,具有婴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免疫因子,还可以增进母婴感情。母乳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几率,保护母亲健康。目前国内外对母乳喂养非常重视,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要达到80。我国目前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16%-34.4%[1],如何有效的治疗产后缺乳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产后缺乳有着关阔的前景。我院自创建爱婴医院以来,实行母乳喂养,产后早开奶已成为常规,产后0.5h内帮助产妇及婴儿皮肤接触早吸吮是产科护士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如果做的不到位、错过早吸吮的时机,产妇24h下奶率会大大下降,从而导致纯母乳喂养率下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剖宫产率上升,以及妊娠期营养不足,精神过度紧张等诸多因素,产后缺乳有上升趋势,尤其在城市妇女中较为常见[2]。本人对普林格尔治疗仪用于产后催乳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阴道自然分娩产妇200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2岁,平均年龄32岁,孕周37-40周。随机将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营养状况、产前及产后教育方面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仪治疗方法产妇平卧,将超声耦合剂均匀涂抹于2个乳房专用治疗片上,然后将2个治疗片贴于双侧乳房,外加胸带固定好。开机选择催乳程序,按能量增大键,使能量逐渐增大至产妇可耐受的最大强度为止,使双侧乳房有麻麻针刺样的感觉,一般为100左右,再按时间键,调节至30min,到时间机器会自动停止。
1.3观察标准根据新生儿排尿次数,哺乳后睡眠情况和母亲哺乳前后的乳房胀满程度判断母乳是否充足。成功:接受治疗36h内乳汁分泌充足者;显效:接受治疗36-60h内乳汁分泌充足者;无效:接受治疗60h内乳汁分泌仍较少者。有效者为成功及显效之和。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结果:36h后试验组乳汁分泌足者97例(97%),对照组8例(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0h内试验组乳汁分泌足者99例(99%),对照组98例(98%),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1例无效,72h后乳汁分泌充足;对照组2例无效,均乳汁分泌不足,需要混合喂养。试验组产妇乳汁分泌量充足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详见表1。
表1两组乳汁分泌时间与结局
3讨论
孕妇分娩后,母体生理及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时体能消耗大,加上妊娠期和分娩期情绪紧张焦虑,容易造成产妇生理功能不协调,进而发生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严重影响母乳喂养。普林格尔治疗仪催乳的原理采用智化电磁能透射并调节人体电解质,最深可达皮下10厘米,专用的ACIS软件系统应人体电解系数的变化而相应改变,深层次智能排序人体细胞。通过婴儿吸吮乳头对乳房产生刺激反射性引起脑垂体产生催产素及泌乳素,泌乳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乳腺引起乳汁分泌。普林格尔治疗仪受程序控制,使乳房内部产生旋转作用,并带动乳头产生婴儿吸吮,对乳房的刺激比婴儿吸吮强6-10倍,乳房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腺管畅通,保证了乳房的良好泌乳条件,使产妇的泌乳提前,奶量增多,还能防止和消除乳房胀痛、乳汁淤积,使产妇有舒适感,减少因泌乳少而引起的焦虑情绪,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有效地促进产妇体内垂体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使乳汁分泌提前,达到乳汁分泌早而多的目的,并且催产素的产生可促进产后子宫收缩,从而预防产后出血。产妇的乳汁分泌提前,泌乳量增多,使婴儿尽早得到初乳,保证新生儿定量的母乳需求,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而且此治疗仪使用体外贴片,对身体无创,见效快,无副作用,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能促进产后母乳喂养,巩固了爱婴医院的成果。综上所述,普林格尔治疗仪能使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轻乳房胀痛,保证母乳喂养成功。此方法操作简便,产妇易于接受,催乳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军琴,陈宝英,古梅等.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及治疗现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93-95.
[2]周燕蓉,谢萍,毛利华等.产后缺乳的中西医认识[J].甘肃中医,2006,19(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