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

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

刘澍[1]2016年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研究》文中提出从1995年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城市合作银行(今平安银行)成立至今,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继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之后中国银行业的第叁梯队,是中国现代银行业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性金融力量的主体。在这期间,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上市之后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综合化经营稳步拓展、品牌形象逐步提升,这对于现有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银行选择在资本市场上市(截止2015年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有3家,香港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有7家),加上我国的上市政策逐步由审批制向注册制转变,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市发展问题成为了我国金融改革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选取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问题展开研究。本文认为,作为区域性金融主体的城市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发展来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不仅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自身有益,而且会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助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从宏观经济金融层面来看,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对于地方经济、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的知名度,还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直接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其第叁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增加其就业容纳能力并实现税收的可持续增长;从微观角度来考虑,城市商业银行上市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商业银行自身改革与转型的加速,还能够增加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增加信息透明度、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叁点:1、本文选题较新。由于现有的文献研究多局限于原有经济金融背景之下的相关研究,对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尤其是在叁期迭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以及股票发行由审核制逐步向注册制转变、多家城市商业银行赴港上市背景之下的城市商业银行上市问题研究较少。鉴于现有金融框架之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绝大部分已经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体系中的第叁梯队和区域性金融的主体力量,其上市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了这一主题进行研究;2、选取的研究角度较新。现有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观层次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具体指标的变化),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的具体发展情况,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问题展开研究;3、为了避免单一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来对选题进行综合分析。本文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上市过程中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用比较方法对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财务指标、业务指标和股价走势变化进行了分析,用经济增加值分析法(EVA)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前后绩效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用DEA和面板数据分析法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城市商业银行上市融资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不仅覆盖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还涉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相关调控与监管体系的转变。本文由于研究时间所限,对于涉及到的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与城市商业银行上市转型发展相协调问题、相关调控与监管体系的转变等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继续进行。本文共分为六章内容,具体行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并对其进行了概括总结。现有的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改进与效率提升问题;2、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问题;3、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发展问题等。文献中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市发展问题研究有限,尤其是将城市商业银行的上市问题上升到经济新常态和国家宏观金融改革背景之下的研究十分有限,因此本文选取这一角度,并综合运用SWOT分析、比较分析、EVA分析、DEA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尝试从宏观金融改革和微观金融转型两个层次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问题展开研究。同时还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进行概述。首先,对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发展现状做了分析与总结;其次,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历程进行了总结,截止目前,我国已有10家城市商业银行先后在大陆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再次,介绍了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目的,包括补充自身资本金、提升自身知名度、优化管理层架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的良性玎动和再融资等等;最后,介绍了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地点、模式及途径。地点主要介绍了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模式主要有单个银行上市模式、联合重组上市模式和银行控股上市模式,途径主要有申请上市和借壳上市。第叁章是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影响的分析,这一章是对本文研究内容的定性分析。首先,本章分析了上市对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1、资本资产的扩张,2、经营业绩的提升,3、品牌示范效应的确立;其次,分析了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之后,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进行了SWOT分析,深入阐述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自身地域优势明显,更加容易获得地方政府及财政支持,其特色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区域性客户的特殊需求等。其劣势主要表现在资本实力较弱和发展易受地方经济影响;最后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第四章是对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分析,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收入结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二是对财务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叁是对业务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四是对股价走势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从上市准备期开始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均取得了稳定增长,在大陆上市城市商业银行比在香港上市城市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增长更为均衡且速度更快,非利息收入上升也更为明显;通过比较已上市1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总资产利润率、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财务指标和资产业务总额、负债业务总额、中间业务总额等业务指标,本文认为已上市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尤其是在大陆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相对更好;上市后各城市商业银行股价走势总体较好,多数稳定在发行价之上,在大陆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相比之下股价波动更大,在香港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相比股价走势平稳。第五章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绩效与效率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运用经济增加值模型(EVA)分析上市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通过分阶段进行分析发现,2008年之前的EVA回报率与2008年之后的EVA回报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在大陆已上市的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叁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其上市之后的EVA值出现了更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7年之后的EVA值与2007年之前的EVA值波动性比较中可以看出EVA值在上市之后有加速上升的趋势,本文认为上市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其次,本文运用DEA模型并结合面板数据分析法分析了上市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并结合相关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展开研究,选取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不同指标。经过分析发现,在所选的样本城市商业银行中,上市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资产规模增长、不良贷款率控制、资本充足率提升、总资产收益率增长和收入结构改善等方面。第六章为未来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策略选择。首先,本文结合前文中的分析对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的时机、地点、模式和途径选择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宏观经济形势、实体经济和自身发展良好且政府支持的时机上市;认为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应当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首选,一些急于上市融资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在中国香港资本市场上市,具有国际化视角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选择在美国上市;不同实力的城市商业银行应当采用不同的上市模式,有实力的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应以单独上市为主,对于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尝试采取联合重组上市;认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途径应以申请上市为主,对于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尝试采取借壳上市的办法。其次,本文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应当采取的配套措施,其内部策略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进风险管理机制、规范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等;其外部策略包括:减少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制定合理的经济金融政策、稳定政策预期等。最后,对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做出总结并给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谢文[2]2003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金融市场将逐步直至全面对外开放,中国的金融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商业银行脱胎于城市信用社,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尤其是其组织结构,不仅仍存留着计划经济的色彩,而且仍存留着城信社的色彩,管理幅度大,部门设置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网点设置不合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中国金融业即将走向开放的今天,必须进行变革。 作为中小型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企业总体规模以及经营实力上不如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更不如国外大型跨国金融集团,在我国金融业中属于弱势群体。但在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它仍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城市商业银行应牢牢把握住“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这一市场定位,并围绕这一市场定位加快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 广义的组织结构变革涉及面很广,它既涵盖组织的治理结构也涵盖组织末段的劳动组合。但都可以分为纵向管理层次结构的变革与横向部门设置结构的改革。城市商业银行在纵向管理层次的变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资源、效率最大化原则;二是风险最小化原则:叁是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四是规模适度原则;五是市场退出原则。在横向部门设置的整合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原则;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叁是集约化经营原则;四是分工与协调原则。具体到本文作为案例的长沙市商业银行,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以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职能为重点,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是以推行“管辖行”模式为基础,科学合理设计管理层次;叁是以“以客户为中心”为准则,有效整合部门设置;四是以有效制衡为原则,完善授权管理和强化委员会作用;五是以精干高效为目标,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同时,还必须加强与刚性组织结构建设配套的诸如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组织软结构建设。

王海英[3]2016年在《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异军突起,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那些强调技术创新特质的观点有所区别,本研究试图以互联网金融为引子,将其发展放置到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长时段变迁进程中,探寻(包含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自198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起体制框架以来,其形态先后经历了叁个阶段的重要变迁:一是1984-2007年间从国有银行专业化分割垄断向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的转变;二是2008-2012年间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叁是2013-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叁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既有研究大致从叁个主要脉络展开分析研究:一是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角度辨析我国金融体制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从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争论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制变革的应然路径;叁是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二元对立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及变迁性质。从这些脉络出发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既有研究不能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制度逻辑,不能为我们理解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复杂或新兴的金融现象给予有洞见力的解释框架。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视角及推论工具,对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叁阶段的重要变迁提供一种制度性的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框架上,本研究主要从决策者认知、增量式战略构建、产业政治叁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维度出发,对不同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试图勾勒或揭示出从体制内银行的变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间内含的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本质上是由国家所主(引)导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从早期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到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或贯穿性地呈现出国家所主导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式变革的一致性历史制度逻辑。即第一阶段是以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变革发展实现了相对于国有银行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二阶段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叁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增量式变革。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增量式变革,国家试图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金融资源与服务需求。

李国庆[4]2015年在《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脱媒化是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金融行业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颁布了Q条例,该条例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对活期存款公开支付利息,并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设置限制。在大萧条时期,Q条例的实施有利于将融资成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助于恢复和重建美国的金融秩序,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十几年的恢复与发展,美国经济逐渐走上繁荣,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开始居高不下,甚至曾一度突破20%,而Q条例对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进行严格的限制,导致投资者饱受财产流失的折磨,公众对银行存款的信心逐渐丧失。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急于寻找其他投资渠道,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大批资金开始流出银行,这也是促使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以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也相继出现金融脱媒现象。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中国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整个社会资源均由国家统一分配,社会融资方式非常单一,中国金融业缺乏发展的土壤,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金融体制上,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积极推进由高度单一的金融结构向多元化的金融结构转变,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开始逐步趋于多样化,金融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和服务领域不断扩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商业银行开始在社会融资中占据绝对主体地位。此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蓬勃发展,中国金融业也开始呈现脱媒化趋势。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宏观角度的影响,包括对国家的金融体制和相关制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影响;又有中观的影响,包括对区域、行业和产业等的影响;也有微观的影响,包括对居民、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影响。论文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借鉴国际经验和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借鉴发达国家金融脱媒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脱媒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金融脱媒化可以分为资金供给端脱媒和资金需求端脱媒。从资金供给端来看,导致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资本的逐利性;技术进步;居民为了实现资产稳值、增值;投资理论的发展促使居民转变投资观念;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信用制度逐渐完善,资金借贷双方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大大拓宽了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垄断金融市场的局面,进一步刺激金融脱媒化的发展。从资金的需求方来看,导致金融脱媒化原因主要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企业融资可选空间大幅增加;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在企业发展初期融资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互联网融金融迅速崛起,企业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募集所需资金。中国金融脱媒化发展迅速。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中国的金融脱媒化也被赋予了中国特色。金融脱媒化的出现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发展至新的高度,预示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中国金融脱媒化出现的时间较晚,与国外金融脱媒化不同的是,中国金融脱媒最早是从资金需求端开始的,这也是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紧密相连的。随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金融脱媒逐渐从资金需求端蔓延至资金供给端。由于国内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金融脱媒化产生的原因也有自身的特点。资金供给端脱媒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存款利率低,导致大量存款资金流失;居民投资观念的转变;金融市场持续发展,金融产品日趋多样化,大大拓宽了投资渠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资金需求端脱媒的原因主要是:直接融资成本较低,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银行借款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规模要求较高,中小微型企业被迫转向其他融资渠道;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和完善,市场融资能力大大增强,直接融资渠道逐渐打开;PE/VC机构迅速崛起,创投快速发展;互联网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能够以众筹、P2P平台等方式获取资金。中国金融脱媒化主要表现在: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增加,直接融资占比逐渐提升;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速有所放缓;以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加;银行存贷款利差空间逐渐缩小;以互联网理财产品和P2P网贷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从居民的角度来看,组合投资理念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参与证券投资和互联网金融投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融资方式更趋多元化,银行、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互联网金融等都已成为企业融资的可选渠道;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增速下降,而中间业务增速不断加快,银行的非利差收入在银行收入总额中的占比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金融脱媒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影响,即金融脱媒程度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制约着金融脱媒化程度。金融脱媒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脱媒化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充分发挥投资拉动经济的作用;随着金融脱媒化的发展,直接融资重要性逐渐增强,有利于改善和优化社会融资结构,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脱媒化对银行业主导下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应影响。金融脱媒化也对政府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产生影响,通过政府行为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论文通过金融脱媒化对利率渠道的影响、金融脱媒对信贷渠道的影响、金融脱媒对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影响具体研究了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面对金融脱媒化,中央政府的应对策略是:在处理金融脱媒化的问题上,既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又要准确把握节奏、稳步推进;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鼓励金融企业更加重视培养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提升金融业的服务能力;通过政策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继续推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格局,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可选融资方式;采取政策措施,鼓励非银行金融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非银行金融在社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各地方政府应当适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发挥金融脱媒化的优势,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金融脱媒化的产生和发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一定的扭曲效应,从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因此,央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到金融脱媒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货币政策的效率和政策效果,以便更好的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金融脱媒化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与对策。论文对金融脱媒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是:第一,金融脱媒化程度对东部地区的积极作用显着大于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份外,金融脱媒化对东部地区省份的经济增长的总效应都在2%以上;对中西部省份的总效应较低,大多在1%以下的水平。平均来看,对于东部地区,金融脱媒化程度每提升一个百分点,将会拉动经济增长0.28个百分点;对于中西部地区,金融脱媒每提升1个百分点,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1个百分点和0.06个百分点。第二,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金融脱媒化的程度,进而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金融市场尚不成熟,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传统的银行信贷渠道依赖较大,金融脱媒化的积极促进作用尚不明显。而对于东部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的成熟度较高,企业和居民不断接受新的投融资观念,对银行信贷的依赖性逐渐下降;随着金融脱媒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融资成本不断下降,企业和居民的财务负担有所减轻,极大的刺激了社会投资和最终消费,进而对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金融脱媒化的出现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金融脱媒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促进各行业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为新兴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金融脱媒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环境下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机遇主要是:金融脱媒化倒逼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竞争力,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所面临的挑战是:商业银行在市场融资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金融脱媒化的出现意味着市场融资方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地位和功能;随着金融脱媒化的产生与发展,金融市场上的投资产品更趋多元化,银行理财产品、股票、债券、信托产品、基金等产品逐渐成为人们可接受的投资方式,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严重威胁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在金融脱媒化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也受到威胁;金融脱媒化会加剧银行存贷款期限不匹配,从而可能引发银行流动性风险。应对策略是:金融脱媒化环境下盈利模式的创新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出路;转变银行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培养产品和服务创新意识,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深化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金融脱媒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意味着企业融资渠道更加丰富、融资成本更低,有利于企业改善资本结构,特别是有利于解决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企业应对策略是:充分把握良好的融资机遇,合理调整发展战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注重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融资方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争取实现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到优的跨越式发展。金融脱媒化对企业和居民的影响与对策。金融脱媒化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冲击居民的投资理念,组合投资理念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为居民融资提供便利,极大的刺激了居民消费。居民应对策略是:选择合乎自身需求的投资产品并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通过分散化投资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树立科学的组合投资观念;比较多种融资方式优劣,选择最佳融资方式。

毕贺轩[5]2015年在《基于文化嵌入的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由城市信用社改革而来,走过了一段与传统商业银行不甚相同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企业、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结成了比较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要素,嵌入、影响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的一部分。比如,对于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地方政府从出资建设者变为大股东、控制干预者,政府利益通过董事会、地方融资平台、政府系存款客户等载体与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融为一体。又如城市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资产管理、房地产等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共享客户资源协议开展交叉销售,已经分不清谁是谁的客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主体多元化,边界更通透,为文化嵌入提供了更好的载体和渠道。于是,文化嵌入逐渐成为了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文化嵌入来研究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对于丰富和深化社会嵌入、文化嵌入、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完善关于客户网络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以DL银行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这对于DL银行系统认识其客户网络,更好地处理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地方政府制定金融改革政策,完善城市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嵌入理论、客户网络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为后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对一般客户网络的文化嵌入机理、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的文化嵌入机理进行了分析。其中,在探讨中国情境下的政商文化和共赢文化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地方政银文化、交叉销售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嵌入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的机理。叁是在对DL银行对公客户、个人客户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分析模型,并据此分析了DL银行客户网络的个体网规模与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关联性、中间人等结构特征。四是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利用DL银行客户网络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银文化变量、交叉销售文化变量对DL银行客户网络结构的影响,所有理论假设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五是基于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中的客户交易活跃度、交易强度、中心性、派系串联能力等,建立了客户价值测度模型,进而测算了DL银行客户网络的客户价值,并进行了客户价值的分区分析。最后,基于文化嵌入视角,从提升客户价值和增加客户业务资金量两个方面,给出了DL银行客户网络结构改进的营销策略。本文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政银文化、交叉销售文化以客户为载体嵌入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地方政银文化通过控制董事会、地方融资平台和政府系存款客户嵌入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交叉销售文化通过共享原有客户和共同发展新客户嵌入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二是对公客户在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中的重要性明显强于个人客户。DL银行是由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成,现为由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及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中,DL市政府占有最大股权,具有董事长、行长等部分高管的任命权。在DL银行发展过程中,DL市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帮助和协调。DL银行排名前20位的对公存款客户和对公贷款客户中,有8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客户、9家政府系存款客户、9家保险理财型公司、12家房地产及建筑类公司。由此可见,DL银行的大型对公客户多数是地方政银文化或交叉销售文化的嵌入载体。而且,DL银行客户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对公客户在客户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个体网规模、中心度、参与派系数、扮演中间人次数等网络结构指标均明显高于个人客户。叁是文化嵌入要素对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影响显着。其中,客户的业务资金量、股东成员客户对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变量具有正向影响;地方融资平台客户、政府系存款客户对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变量具有负面影响;交叉销售合作企业对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变量具有正向影响,但在个别方面,房地产公司与保险理财公司的影响存在差异。四是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改进有提升客户价值和增加客户业务资金两个方向。本文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中的客户价值比重与客户业务资金比重应该相匹配。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改进的基本原则是促使客户在价值分区中的位置以改进的方式向对角线靠拢。相应地,客户网络结构改进的方向就有两个:一是提升“低价值区”客户的客户价值比重;二是提升“高价值区”客户的业务资金比重。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界定了地方政银文化并对其嵌入城市商业银行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历史角度,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与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关系的形成背景,在此基础上将二者之间这种长期形成的关系、规则和秩序界定为地方政银文化。进而从动机、成因、作用途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地方政银文化嵌入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的机理。二是验证了文化嵌入对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的影响。现有文献很少将文化嵌入作为一种要素,来分析其对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的影响。然而,城市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地方政银文化和交叉销售文化都对其客户网络结构有较强的影响。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分析模型,得到了详实的客户网络结构数据,并且为文化嵌入因素找到了合理的衡量指标和数据选取方式。正是得益于此,本文顺利地实现了对文化嵌入因素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的实证检验。叁是构建了客户价值测度模型并基于此确定了客户网络结构改进方向与营销策略。本文认为,客户网络中的客户价值不同于一般情况下的客户价值,它受到客户交易活跃度、交易强度、中心性、派系串联能力等方面影响。基于这一认识,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中的客户价值测度模型,并据此形成了客户网络结构改进方向及营销策略。从而,使本文关于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分析、文化嵌入影响实证检验和网络结构改进分析,构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和紧凑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角度和方式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并不多见。当然,本文的研究也存在局限:一是关于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改进原则与方向的判断欠缺实证检验;二是对城市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的分析相对不足。在未来研究中,本文作者将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模型和客户价值测度模型,与其他评估模型相互印证,同时加强问卷调查和健全数据量表,丰富关于城市商业银行个人客户的相关分析。

艾仁智[6]2005年在《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性银行产权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地方性银行是整个金融组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支持地方城乡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其中,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当地农村、农业、农户的“叁农”资金服务上,更是有着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同时,金融监管力度的加强和同业竞争的白炙化,迫使地方性银行加强其自身的改革。因此,对地方性银行进行改革,加强其自身能力的提高,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产权改革是地方性银行改革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无论是创新还是变革,无论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或是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其首要前提是要有明确的产权结构和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这是微观金融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不完善的产权制度已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制度性瓶颈。也正是因为各自产权制度的缺陷,才带来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而没有产生应有的制度化和产权效应;农村信用社不合理的产权结构和扭曲的产权关系,导致了对合作制的背离以及合作制等于低效产权效用的论点。因此,对地方性银行的产权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更多地是集中在是否要进行跨区经营、以及如何通过购并、重组等方式实行跨区经营,也就是,做大做强的问题。对其产权制度的研究,大多数只是简单的“国退民进”或引进外资,而缺乏对其较为深入的探讨。与此同时,对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研究倒是较多。但是,主要是针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模糊、所有者缺位等问题展开探讨,但是,对如何增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效率上的

张银胜[7]2017年在《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单一城市经营制的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模式已经明显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对这样的模式进行一定的改革已经到了必要的时候了,对于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到目前为止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大体上是一致的即让城市商业银行走跨区域经营与发展道路。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具体以宁波银行为例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对城市商业银行在实践中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在当前背景下研究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与发展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显着的实践意义;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有关跨区域方面研究文献的整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者是举手赞成跨区域发展的;第叁章则是把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城市商业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的概况,得出了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的结论并指出城市商业银行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和能够实现跨区域经营的可能性和迫切性。第四章是在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面特地选取宁波银行为具体的案例进行有关跨区域情况的详细分析,得出宁波银行运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实现了在长叁角、京津翼、珠叁角范围内的跨区域发展,并指出宁波银行跨区域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第五章则是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总结得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的有关结论即跨区域发展应该量力而行。最后为了城市商业银行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能够更好符合中国实际,促进中国经济相对均衡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展望,希望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洛[8]2013年在《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体,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小微企业贷款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也愈来愈受到监管当局的关注。绩效模型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基础,对于金融企业也是一样,绩效的实现是商业银行追求卓越的发展目标。本论文运用系统生物的思想,将金融环境引入工作绩效中,力图构建小微贷款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总体模型,研究其本身的绩效结构维度、影响工作绩效金融环境因素以及绩效与环境互动过程,并加以实证检验。基于文献回顾和实践需要,本文采用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包商银行5家跨区域分行和其在全国发起2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抽取1155位从事小微企业贷款的客户经理作为样本进行测试,运用行为、结果和过程叁维立体视角,拓展结构维度。基于金融环境的内在性和外在性的特性,提出有别于传统金融环境的新概念,并对其与工作绩效的互动过程展开分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开展实证研究,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分别对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得出如下结论:(1)构建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们以往绩效研究的基础上,渐进式分析了任务型传统组织、持续性组织和稳健型组织的形态和特征,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分析小微贷款客户经理的工作特性,拓展小微贷款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结构。本文认为,工作绩效结构由胜任绩效、促进绩效、可持续绩效、安全性绩效和尽职绩效五个维度构成,这五个维度又包含十五个子因子,分别为:1)胜任绩效。包含经营业绩、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叁个子因子;2)促进绩效。包含职业操守、团队协作和努力奉献叁个子因子;3)可持续绩效。其包含培训、自我学习和创新叁个子因子;4)安全性绩效。包含由覆盖风险、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叁个子因子;5)尽职绩效。包含尽职工作、执行效率和把握政策叁个子因子。金融环境类似生物环境,同样具有生态的属性。本文运用生态学的思维,将金融环境划分为金融内环境和金融外环境两个层次,并拓展了金融内、外环境的内容结构。运用系统思想的方式,将工作绩效融入金融环境中进行探析,基于绩效本身和金融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大系统,以此构建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总体模型。(2)实证检验工作绩效结构维度。按照心理学问卷编制流程,经过深度访谈、项目收集、多次预试和科学检验,开发了一套“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量表问卷”。运用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检验了样本数据对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结构维度的支持。在验证过程中发现,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存在二阶因素结构,即结果绩效、行为绩效和过程绩效叁因子结构;在结构方程模型中,初始构想模型与实际调查数据的主要拟合指标均达到良好的拟合水平,说明实际调查数据很好地支持了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为二阶叁因子、一阶五因子的结构维度。(3)拓展并验证金融内环境内容结构以及金融内环境与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认为,基于金融环境的内在性,本文提出影响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金融内环境由五个因子组成,即组织架构、商业银行的技术水平、授权机制、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战略目标、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以及小微贷款客户经理的核心价值观。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结果检验了金融内环境为五因子内容结构。实证分析金融内环境各个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关系;相关性分析证实了金融内环境的变量与小微贷款工作绩效五维度之间的显着作用关系;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金融内环境各个变量对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五维度的影响程度。(4)拓展并验证金融外环境的内容结构以及金融外环境对工作绩效发生作用的路径。基于金融环境的外在性,本文提出影响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金融外环境由四个因子组成,即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经济政策取向、政府对小微小企业的重视程度、区域微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信用环境。本文开展的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检验了影响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金融外环境为四因子的内容结构。同时,本文研究了金融外环境相关变量对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发生作用的影响关系,这种影响作用通过复杂路径传导,一部分相关变量以单路径完全中介发生作用,而另一部分变量的影响是通过双路径部分中介作用实现的。最后,本文做了总结与展望,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并给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总之,研究结果证实,小微企业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包括工作绩效本身、金融环境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叁个方面。客户经理的工作工作绩效维度由结果绩效(称为胜任绩效)、行为绩效(下分为促进绩效和可持续绩效)和过程绩效(下分为安全性绩效和尽职绩效)构成,金融环境包括金融内环境和金融外环境,金融内、外环境的各个因素对小微贷款客户经理的工作绩效产生不同作用的影响。

孙勇[9]2014年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经济金融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利率市场化、金融深化加剧和国际金融监管逐步加强的情况下,本文集中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和发展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现有的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的文献,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的现状和问题,认为城市商业银行采用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需要进行差异化经营。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城市商业银行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同质化经营和差异化经营两种策略的经营效果。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因为比全国性商业银行更加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在当地也更具有各种关系,所以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更能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在实证方面,通过理论模型的研究,本文从资产和负债两个角度进一步采用中国市场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在零售业信贷、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比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更加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应当发挥这些优势,实现差异化的经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经营区位、金融创新和公司治理叁个方面来阐述城市商业银行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经营。在经营区位方面,以经营效率为视角,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采用同质化经营的策略——跨区经营之后的效率变化。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并没能带来经营效率的改进,反而在差异化发展方面更具备效率的提升,进一步说明城市商业银行需要施行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经营区位定位。在金融创新方面,研究了近两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差异化的同业金融创新。由于我国对商业银行采用存贷比、贷款规模等指标进行信贷限制,导致全国性商业银行通常是资金充足而遇到监管瓶颈,而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资金应用的机会。城市商业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之间通过同业业务进行了金融创新、规避了规模限制,有效的降低了资本的占用。同业业务创新包括同业代付、同业偿付、票据和信托收益权的返售回购等,这些创新在当前中国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的研究认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同业金融创新虽然能够提升资金效率,但是也会带来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会扩大货币的供给,值得城市商业银行和监管结构的注意。在公司治理方面,本文研究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的不同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在城市商业银行中能够有效的提升经营水平、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而在大型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则没能表现出相应的能力。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做出与全国性商业银行不同的股权结构安排,以差异化的股权结构来实现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本文针对城市商业银行与全国性商业银行差异化的研究,从经营的层面上看,旨在为城市商业银行实现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差异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金融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的发展也能够丰富我国的银行体系,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能够实现多层次的经营结构和经营体系,能够更好的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旨在丰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研究,讨论了城市商业银行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在理论和实证上的必要性,探讨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区位、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等方面差异化经营的议题。

何婧[10]2012年在《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服务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需要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促进经济平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本文基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发展中小银行的积极意义,围绕中小银行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挥,就中美中小银行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在借鉴美国中小银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实状况,提出促进中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可以总结出中小银行比较优势所在及其形成机理。金融中介理论说明了银行类金融中介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的积极作用,但金融中介的具体功能和特点随宏观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并受到银行业市场竞争的影响。银行业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的存在使得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业务特点、贷款技术、组织结构等方面形成了典型区别。由于中小银行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时存在软信息处理的优势,同时其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等公司治理特征更有利于减轻委托代理成本,因此奠定了中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上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小银行在关系型贷款领域的比较优势是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围绕以上理论基点,对中美中小银行的比较研究具体针对宏观环境、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四个方面分别展开。对中国地区金融差异与地区经济差异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缩小地区金融差异对于减少地区经济差异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减少地区经济差异和金融差异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的发展对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比国有大型银行的影响更加显着。因此,发展中小银行对于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解决二元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中小银行应定位于在当地经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美国中小银行长期以来在服务地方经济和减少地区差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来看,美国中小银行的经营比较稳健,服务地方的功能发挥良好,表明其发展模式具有可持续性。中国的中小银行发展迅速,在服务中小企业、增强农村金融供给、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依然明显,中小银行应利用其比较优势,为地方的中小企业和“叁农”更好地服务,为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做出更大的贡献。宏观环境和市场结构是影响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因素。通过中美中小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小银行的生产和发展基于特定的外部环境,受经济基础、制度约束、技术条件等宏观环境的综合影响;适度的市场竞争是中小银行形成比较优势的外部压力。美国中小银行在经济、制度、技术等宏观环境影响之下,奠定了以关系型贷款为核心的特色定位。美国银行业较为宽松的准入制度和完善的退出机制使中小银行能够较为充分地竞争,适度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中小银行发挥比较优势提供了条件。中国中小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同样受宏观环境的综合影响,根植于中国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土壤。随着中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在持续降低。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和逐步完善退出机制,将促进银行业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于增强中小银行的竞争意识和提高经营绩效有积极作用。特别是针对中国农村地区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现实,引入更多的农村中小银行业机构,加大金融市场竞争的力度,将促进中小银行关系型贷款的发展。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是中小银行比较优势形成的内因。对中美中小银行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小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以关系型贷款为核心,在客户对象方面应以社区居民、农户和中小企业为主;就经营地域而言应集中在当地及附近区域,便于对当地软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服务产品应在传统存贷业务基础上,突出人性化的针对性服务,与客户建立紧密和稳定的关系。中小银行的产权结构、组织层次、激励和监督机制等公司治理因素应利于银行对软信息的传导和使用,减轻代理成本,为关系型贷款形成支持。中小银行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发挥需要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的协调配合。通过对中美中小银行经营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宏观环境、市场结构、经营模式和公司治理四种因素对中小银行的经营绩效均存在显着影响。实证结果证明了这四种因素是中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为中国地方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充分条件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优化外部宏观环境,培育竞争型的银行市场结构,突出经营模式的特色定位,构建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上市研究[D]. 刘澍. 辽宁大学. 2016

[2]. 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D]. 谢文. 湖南大学. 2003

[3]. 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D]. 王海英. 上海大学. 2016

[4]. 中国金融脱媒化的经济影响与对策研究[D]. 李国庆. 武汉大学. 2015

[5]. 基于文化嵌入的城市商业银行客户网络结构研究[D]. 毕贺轩.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6].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性银行产权制度研究[D]. 艾仁智. 四川大学. 2005

[7].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与发展研究[D]. 张银胜. 安徽财经大学. 2017

[8]. 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工作绩效模型研究[D]. 刘洛.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9].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研究[D]. 孙勇. 天津财经大学. 2014

[10]. 中美中小银行比较研究[D]. 何婧. 湖南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