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磨论文_马娜,叶旭初,李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星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行星,卧式,动力学,粒度,效应,冲击力,量纲。

行星磨论文文献综述

马娜,叶旭初,李德[1](2016)在《基于PLC的卧式行星磨粉磨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某公司卧式行星磨粉碎滑石中试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同时对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卧式行星磨和选粉机进行了数据采集和监控,并对生产线进行了调试。结果表明,粉磨系统运行稳定,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粉碎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6年06期)

李德,叶旭初,蔡雪玲,马娜[2](2016)在《卧式行星磨水泥粉磨能耗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小型卧式行星磨粉磨水泥熟料,在不同行星因子和入料粒级的条件下,研究粉磨后粉体的粒度分布和粉磨能耗理论。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粉体粒度分布符合RRSB(Rosin-Rammler-Schuhmann-Bennett)分布,粉体的均匀性系数约为0.8;当行星因子为14并且粉磨120 s时,80μm筛余质量分数小于10%,45μm筛余质量分数小于30%,粒度分布符合国家标准GB 175—2007要求,此时单位产量能耗为332 J/g;通过对粒度与能耗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粉碎功指数为1.999 36,数值接近雷廷格粉碎功指数,比表面积增加量与粉磨能耗呈线性关系;在不同行星因子时的雷廷格粉磨能耗理论均适用于卧式行星磨。(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叶旭初,柏杨,陈川辉,蔡雪玲,方建强[3](2015)在《卧式行星磨筒内研磨过程的动力学相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卧式行星磨筒内研磨体的运动规律,通过相对运动方程理论求解出研磨体的脱壁分离条件、脱落轨迹方程及研磨体的抛落时间等运动学规律。结果表明:卧式行星球磨机磨筒内研磨体的相对运动与传统球磨机内研磨体的运动完全运动相似和动力学相似;行星因子为z时,相似球磨机的直径是行星磨磨筒直径的z1/4倍;运用相似原理证明了行星球磨机相对于普通球磨机的节能率为(1.29z3/8-1)/(1.29z3/8)。(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蔡雪玲,叶旭初,李德,马娜,丁燕华[4](2015)在《行星效应对卧式行星磨粉磨效果及能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行星效应对卧式行星磨粉磨效果及能耗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转速比、填充率和料球比对单位产量粉磨能耗的影响,研究出各行星因子下的最节能操作参数,并进行粉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行星效应的增强,粉磨熟料的单位产量能耗先减小后增大,在行星因子Z为10时能耗最低,为220.699 5 J/g;同时,随着行星效应的增强,粉体产品产量逐渐增加、粉体比表面积逐渐减小,特性粒径减小,粉体更细。(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5年04期)

张加官,吴琼,柏杨,叶旭初[5](2014)在《卧式行星磨内行星效应的探究(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冲击力、平均接触力和动能3个方面探究并验证卧式行星磨内行星效应Z、行星磨磨筒直径d及普通磨机磨筒直径D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1/4相对于D/d的最大误差值分别为10%、6.5%和14%;同时还探讨了行星因子Z分别与平均接触力及动能的关系,得出行星磨内钢球的平均接触力及动能均可由行星因子Z来确定,并推出相关公式。(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4年07期)

张加官,吴琼,柏杨,叶旭初[6](2014)在《卧式行星磨内行星效应的探究(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冲击力、平均接触力和动能3个方面探究并验证卧式行星磨内行星效应Z、行星磨磨筒直径d及普通磨机磨筒直径D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1/4相对于D/d的最大误差值分别为10%、6.5%和14%;同时还探讨了行星因子Z分别与平均接触力及动能的关系,得出行星磨内钢球的平均接触力及动能均可由行星因子Z来确定,并推出相关公式。(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4年06期)

陈金狮,钱海燕,杨杰[7](2014)在《操作参数对卧式行星磨粉磨水泥熟料功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卧式行星磨粉磨水泥熟料时操作参数对电机功耗影响规律的研究,分析影响电机功耗的主要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单一操作参数对粉磨功耗的影响,并确定Plackett-Burman实验各因素的高低水平。结果表明,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可以筛选出对粉磨功耗影响显着的4个因子,即自转与公转转速比、进料粒级、物料填充率和衬条厚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董海,张林进,陈君君,叶旭初[8](2014)在《卧式行星磨内物料的粉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制卧式行星磨对钢渣及水泥熟料进行粉磨特性及粉磨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粉磨后物料都满足Rosin-Rammler-Bennet粒度分布规律,钢渣及水泥熟料粉磨过程都可用一级Kapur函数描述,钢渣的粉磨速率小于水泥熟料的;在实验条件下,相对于水泥熟料,钢渣破碎更多地表现为摩擦破碎方式;钢渣进料粒级对粉磨后所得到产品的概率影响较大,粉磨前可将钢渣预破碎至粒径为1.7 mm。(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叶菊兰,董海,张林进,叶旭初[9](2013)在《卧式行星磨粉磨过程的无因次量及数学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卧式行星磨为研究对象,从选出的9个参变量中利用量纲分析法导出6个表征粉磨过程的无因次准数,利用决定性、非决定性无因次准数之间的关系,建立粉磨产量、粉磨能耗2个数学模型,并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关系数大于0.8,且实测值与模型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5%,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敖林,钱海燕,王飞[10](2012)在《行星磨中物料填充率对水泥熟料破碎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行星磨的粉磨效率,对卧式行星磨中物料填充率对水泥熟料的破碎速率和初始破碎分布函数进行研究。实验所用的物料填充率为0.07、0.08、0.09、0.10、0.12,物料为>2.36~3.35、>2.0~2.36 mm粒级的水泥熟料,对不同物料填充率下的破碎速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物料填充率下对水泥熟料进行粉磨遵循一级粉磨动力学方程,两个粒级的物料破碎速率都是在填充率为0.10时最大,此时的粉磨速率最快;初步研究认为物料填充率对初始破碎分布参数影响较大;>2.36~3.35 mm粒度的物料填充率为0.07时曲线下半段的斜率最小,下半段的截距和上半段的斜率在物料填充率为0.12时达到最大值;2.0~2.36 mm粒度的物料填充率为0.09时曲线下半段的斜率最小,下半段的截距和上半段的斜率在物料填充率为0.12时达到最大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技术》期刊2012年02期)

行星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小型卧式行星磨粉磨水泥熟料,在不同行星因子和入料粒级的条件下,研究粉磨后粉体的粒度分布和粉磨能耗理论。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粉体粒度分布符合RRSB(Rosin-Rammler-Schuhmann-Bennett)分布,粉体的均匀性系数约为0.8;当行星因子为14并且粉磨120 s时,80μm筛余质量分数小于10%,45μm筛余质量分数小于30%,粒度分布符合国家标准GB 175—2007要求,此时单位产量能耗为332 J/g;通过对粒度与能耗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粉碎功指数为1.999 36,数值接近雷廷格粉碎功指数,比表面积增加量与粉磨能耗呈线性关系;在不同行星因子时的雷廷格粉磨能耗理论均适用于卧式行星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星磨论文参考文献

[1].马娜,叶旭初,李德.基于PLC的卧式行星磨粉磨系统[J].矿山机械.2016

[2].李德,叶旭初,蔡雪玲,马娜.卧式行星磨水泥粉磨能耗理论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16

[3].叶旭初,柏杨,陈川辉,蔡雪玲,方建强.卧式行星磨筒内研磨过程的动力学相似分析[J].中国粉体技术.2015

[4].蔡雪玲,叶旭初,李德,马娜,丁燕华.行星效应对卧式行星磨粉磨效果及能耗的影响[J].矿山机械.2015

[5].张加官,吴琼,柏杨,叶旭初.卧式行星磨内行星效应的探究(二)[J].矿山机械.2014

[6].张加官,吴琼,柏杨,叶旭初.卧式行星磨内行星效应的探究(一)[J].矿山机械.2014

[7].陈金狮,钱海燕,杨杰.操作参数对卧式行星磨粉磨水泥熟料功耗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4

[8].董海,张林进,陈君君,叶旭初.卧式行星磨内物料的粉磨特性[J].中国粉体技术.2014

[9].叶菊兰,董海,张林进,叶旭初.卧式行星磨粉磨过程的无因次量及数学模型分析[J].中国粉体技术.2013

[10].敖林,钱海燕,王飞.行星磨中物料填充率对水泥熟料破碎参数的影响[J].中国粉体技术.2012

论文知识图

晶须的除碳制度(纵坐标单位)体系在不同球磨时间的XRD衍射...原始粉末的SEM照片凝胶注模成型样品Fig.2-3Thesamplesp...前驱体混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5-1 PVA 热分解反应示意图

标签:;  ;  ;  ;  ;  ;  ;  

行星磨论文_马娜,叶旭初,李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