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君飞[1]2003年在《神经导航下经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碟岩斜区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蝶岩斜区解剖学的研究,为设计一种定位精确、微侵袭的蝶岩斜区手术入路提供详实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手术显微镜对经福尔马林固定、彩色乳胶灌注的国人成年尸颅进行手术巨微解剖、断层解剖,观察、测量蝶岩斜区的硬膜关系、神经与血管走行及与相邻结构的关系;并利用组织化学技术对硬膜、神经及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结果:在中颅窝,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包裹着蛛网膜与硬脑膜深入中颅窝硬膜之间,Meckel腔及叁叉神经节及其叁个分支包裹着后颅窝蛛网膜与硬脑膜像叁指的手套深入中颅窝硬膜之间,颈内动脉及颅内、外静脉亦穿行于其间。海绵窦及上述结构都位于中颅窝鞍旁两层硬膜形成的硬膜间腔内。在鞍旁硬膜间腔,上述神经及包裹它们的硬脑膜结缔组织组成一纵行板层样结构,我们称之为神经膈。神经膈将硬膜间腔分隔成叁个潜在的间隙:①硬膜间隙,是硬膜间腔最外的间隙,是不切断叁叉神经分支行硬膜外入路手术的解剖学基础;②血液间隙(即海绵窦);③床突间隙:位于前床突项层与底层硬膜之间;在颈内动脉床突段四周可有床突静脉丛,其与海绵窦静脉相通。弓状隆起与岩浅大神经延长线的夹角的平分线可定位内听道;耳蜗定位于此平分线与岩浅大神经夹角之间,距离交点1cm的叁角内。结论:对鞍区硬膜间腔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提出该区构筑学新概念,为颅底蝶岩斜区手术经硬膜间腔侧壁入路提 神经导航下经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摘要供了外科解剖学依据;我们构筑学新概念认为,在鞍旁,眶上裂、圆孔、卵圆孔连线内侧硬膜内、外两层相互分离,形成硬膜间腔;其又被神经隔分为叁个间隙,硬膜间隙是经硬膜间腔岩尖入路的解剖学依据;利用神经隔上的叁角间隙,可暴露海绵窦内结构,对脑膜、神经鞘、海绵窦等结构病变可直视下手术;并且通过岩骨的最大磨除,可扩大暴露岩尖部、桥小脑角、斜坡的鞍后区、上、中斜坡区的手术视野,这种手术入路由于是在中颅窝硬膜外操作,故可减少脑牵拉,避免颗底汇流静脉损伤,减少并发症。
付万新[2]2007年在《枕下远外侧入路到达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颈静脉孔(Jugular foramen,JF)位置深在,通行众多颅神经和血管。JF区疾患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外科挑战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借助某些特定的颅底入路,诸如耳后经颞骨入路(postauricular transtemporal approach)、远外侧入路(far-lateral approach)等,JF区的肿瘤已可经外科手术去除,但危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的风险犹存。迄今为止,对于JF区的解剖学研究已不乏文献报道,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毫无疑问,对JF区解剖学特征的充分把握是手术切除该区域肿瘤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在标本上模拟不同亚型的远外侧入路,对JF区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特点进行了探讨,以此寻求JF区恰当的显露方法,并同时可避免该区域重要的血管神经不受损伤。第一部分: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达骨性JF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目的:通过经枕下远外侧入路的骨性JF及毗邻结构显微外科解剖学特征的观察,试图寻求在此入路中可行的JF定位标志及显露方法。方法:在10例成人颅骨干燥标本及10例成人寰椎标本上,借助手术显微镜对骨性JF及其毗邻结构,包括枕髁、舌下神经管、乳突、茎突、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等的形态进行观察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尤其是对上述各毗邻结构与颈静脉孔内外口之间的距离。统计学软件对同一个标本的左右两侧的同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①颈静脉孔由颞骨岩部和枕骨髁部围成的不规则间隙,其前外侧边为颞骨岩部,后内侧边为枕骨,其长轴由后外至前内。骨性JF可分为前内侧较小的岩部和后外侧较大的乙状部两部分。两者之间借颞骨岩部和枕骨的颈静脉孔内突(intrajugular process,IJP)不完全分开。在所有标本上均可见到颞突,但枕突只出现在40%的样本中。1侧可见骨桥,占5%。骨性颈静脉孔的大小和形态差异较大,在大部分的样本中,右侧颈静脉孔大于左侧。颈静脉窝位于颈静脉孔内、外口之间,JF向颅外移行过程中静脉部膨大形成的骨性穹隆陷窝,容纳JB。颈静脉窝的深度在左侧13.75+2.30mm,右侧13.62+2.63mm,未见显着性差异。②JF前内侧有恒定存在的岩下窦沟,颈静脉孔后外侧接乙状窦(GSS)。16侧标本中,GSS的后壁有乳突孔,位于上下曲中点附近的后缘处者为80%(10侧),位于上曲、枕乳缝前者5%(1侧),位于下曲以下者为15%(5侧)。JF内侧有颈静脉结节,其厚度在左侧为7.55±1.57(4.67~10.26)mm,右侧为7.48±1.70(4.25~9.79)mm。JF前内侧部的前外上方、颞骨岩部后面内1/3处有内耳门。自颅底内面观察,内耳门、JF前内侧部、舌下神经管内口叁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③枕髁位于JF外口的下内方,形态多为肾形,枕髁在其长轴的长度、最大宽度、枕骨大孔后缘中点距枕髁后缘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同一标本的左右两侧均未见显着性差异。髁窝和髁管位于JF的后内侧,髁管的出现率为90%。舌下神经管位于颈静脉孔的内下前方,其内口可被不同程度分隔,其中一侧被分隔者2例,两侧均被分隔者1例,分隔都位于内口处,没有延至外口。颈静脉结节位于JF的内侧,上面后部有一浅沟,其内走行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颈动脉管在JF前方,内有颈内动脉通过,其与位于后外侧的的JF借助颈动脉嵴薄形骨板相隔。JF外侧为茎突、茎乳孔以及稍远处的乳突。寰椎位于JF的后方,其侧块上面有椎动脉沟。2侧的标本的椎动脉沟出现完全骨管化,另有6侧出现部分骨管化,其出现率分别为10%和30%。其余表现为浅沟。③除颈静脉孔外口的内缘与枕髁的最短距离以及茎乳孔与颈静脉孔外口之间的距离以外,其余的关于颈静脉孔内外口与毗邻结构之间的距离,在同一个体上的左右两侧差异不显着。上述两个指标的数据分别为6.39±1.32(4.27~8.17)mm(左)及5.70±1.46(3.29~7.30)mm(右)、6.21±1.43(4.05~8.93)(左)及4.81±1.23(3.61~7.15)(右)。结论:骨性JF与其毗邻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星点、茎突根部、乳突尖以及SS在体表的投影有助于处理JF区病变时准确定位。切除或磨除枕骨颈静脉突、乳突、颈静脉结节、寰椎横突及枕髁均有助于JF的显露。颈静脉结节的切除存在损伤后组颅神经的潜在危险。第二部分: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达JF区颅外软组织的显微外科解剖目的:观察JF区颅外部分软组织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的特征,从而为经枕下远外侧入路治疗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切口的选择、骨窗的形成、椎动脉与颈静脉球的处理等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动静脉分别灌注红色与蓝色乳胶。模拟经枕下远外侧入路的叁种亚型,在手术显微镜下对JF区相关的颅外部分的肌肉、血管、神经等进行观察并获取相关数据。借此比较上述入路在显露颈静脉孔区及周围结构的优劣。标本解剖步骤如下:(1)头位:头颅Mayfield架固定,侧位,乳突处于最高位置。(2)切口:倒“U”形切口,切口起自颈后中线,约在枕外粗隆下方5 cm处,直行向上达枕外粗隆,然后沿上项线转向外方到达乳突根部后,于颈外侧沿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折向下大约5cm,略低于寰椎侧块在颈侧部的体表投影。(3)分离肌肉:逐层切开枕下区叁层肌肉,暴露枕下叁角,显露位于叁角内的椎动脉及包绕其周围的椎动脉旁静脉丛、C1神经。(4)骨窗范围:以充分暴露JF区为目标,根据不同的远外侧入路的亚型,选择切除寰椎后弓和横突,磨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和枕髁。结果:①头侧直肌位于后组颅神经、交感干、颈内动静脉的前方,椎动脉及其周围静脉丛的后方。②椎动脉穿寰椎的横突孔,行于枕下叁角,该动脉于椎动脉沟处被骨膜鞘所包绕,周围可见丰富的椎静脉丛。椎动脉第叁段的垂直段的分支有肌支动脉、神经根动脉,本组发现神经根动脉出现恒定且发育较好(发现率为100%),多起自颈2神经前支上方的椎动脉后内侧壁,而肌支动脉出现不恒定,且多纤细。在10个标本中,有9个标本的左右两侧的椎动脉直径较接近,另一个标本上,左右两侧的椎动脉严重不对称,右侧椎动脉细小。在1例标本的左侧,可见椎动脉沟完全骨管化。椎动脉穿寰枕筋膜内缘距正中线的距离:左侧为15.64±1.41(13.64~17.54)mm,右侧为15.68+1.55(13.29~17.58)mm。SCS内缘至正中线距离:左侧为12.73±2.17(9.85~16.63)mm,右侧为12.63±2.18(9.64~16.37)mm。颈静脉球及邻近的颈内静脉部分收纳颅内及颅外的静脉回流,包括乙状窦、岩下窦、椎静脉丛、舌下神经管静脉丛以及髁后导静脉等。髁后导静脉的个体差异较为显着,16侧(80%)注入乙状窦末端后缘,4侧(20%)注入颈静脉球后上壁。本组未见髁管缺如,2侧髁后导静脉直径小于2mm(10%),17侧在2-5mm之间(85%),1侧大于5mm(5%)。在10例标本中的7例中,颈静脉球的最高点高于内耳道下壁的水平。上述的7例中,右侧的为5例,左侧为2例。③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共同行于颈静脉孔。离开颈静脉孔后,舌咽神经前行于颈内动脉外侧,至至茎突深面发出分支;迷走神经向下走行;副神经斜向外侧,行于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舌下神经行于舌下神经管的下外侧,出颅后与迷走神经毗邻较为紧密。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前行至腮腺。在腮腺内面神经干为一干者1侧(5%),分为2干者19侧(95%),未见3干者。结论:枕髁的切除对JF的暴露作用有限。切除颈静脉突、颈静脉结节、寰椎后弓及横突孔即可很好地显露JF区相关结构。颈静脉突可借头侧直肌辨认,并于枕骨大孔外缘磨除。颈静脉结节的切除应在骨膜外进行,同时应避免损伤后叁组颅神经。寰椎横突、侧块以及后弓切除时,应切实保护椎动脉及静脉丛。术中逐层削磨骨质并保留一薄片骨质于静脉壁上,有利于颈静脉球的保护。第叁部分: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达JF区颅内软组织的显微外科解剖目的:探讨经枕下远外侧入路至颈静脉孔区的颅内软组织的显微解剖学特征,从而为借此入路切除颈静脉孔区肿瘤术中硬膜的切开以及颅内的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10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动静脉分别灌注红色与蓝色乳胶。模拟经枕下远外侧入路的叁种亚型。解剖操作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其中,硬膜切开选择在椎动脉前方和后方进行,比较其优劣。在手术显微镜下对JF区相关的颅内部分的软组织,包括硬脑膜、颅内的血管神经等进行观察并获取相关数据。与第二部分结果结合,进一步比较上述入路在显露颈静脉孔区及周围结构的优劣。结果:①在颈静脉孔的内口,颈静脉孔借硬脑膜分为叁个部分,前内侧的岩部,后外侧的乙状部,以及两者之间的神经部。硬膜深入神经部将其分为舌咽道和迷走道两个部分,前者内有舌咽神经穿过,后者内行有迷走神经和副神经。18侧(90%)其间被一恒定的硬膜隔分开,其宽度因人而异,约在0.7-5.2mm之间,2侧以骨桥被覆硬膜作为间隔,16侧以纤维桥相隔,2侧未分隔。②20侧椎动脉均走行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根和副神经颅根的前方,其与舌下神经的关系存在个体差异。15侧(75%)椎动脉穿经舌下神经根的腹侧达桥延沟;有4侧(20%)穿舌下神经根丝之间;还有1侧(5%)经舌下神经根丝的背侧。起自椎动脉的小脑下后动脉为18侧,占90%,多发自椎动脉穿硬膜点远侧9.45-26.57mm处。另有2侧的小脑下后动脉起自于基底动脉的起始,起始处直径是左侧1.65±0.70(0.53-2.64)mm,右侧1.59±0.59(0.63-2.26)mm。该动脉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之间的毗邻关系较为复杂,在不同的个体上存在差异。穿迷走神经根丝之间向后的12侧(60%);穿副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向后的4侧(20%);勾绕副神经根下方向上的2侧(10%);勾绕舌咽神经的上面行向下的2侧(10%)。本组20侧均出现AICA,出现率为100%,每侧1支。其中19侧(95%)起自基底动脉中、下1/3,1侧(5%)起自VA。在10例标本中的8例中,右侧乙状窦较同一个体的左侧为大。12侧中发现乳突导静脉,其出现率占60%。③舌咽神经在JF内走行在颈静脉内嵴和JB内侧之间,其头端根丝距舌咽神经根丝约2.0mm,手术时由此可分离两神经。副神经由颅根和脊髓根两部分组成,脑根干和脊髓根干中14侧(70%)两干合并,6侧(30%)被包在迷走神经鞘内,与迷走神经有蛛网膜间隔。舌下神经穿经蛛网膜和硬脑膜后进入分隔开的或完整的舌下神经管,本组标本中发现双舌下神经管左侧发生率为6/10,右侧发生率为2/10,两束神经在舌下神经管内或管外合成一千出颅。结论:在不磨除枕髁的情况下,可在椎动脉后内侧切开硬脑膜,此时,椎动脉无需移位,并可充分显露JF区相关的颅内结构,包括脑干腹侧面的结构以及枕骨大孔,并可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应充分利用脑干外侧的血管神经间隙进行手术操作。全文小结: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远外侧经寰椎横突-髁上-髁旁入路具有以下优点:1.同时暴露JF内外口,以微创的方式弥补了以往入路的不足,可以满足一期全切哑铃型神经鞘瘤的要求;2.倒“U”形切口的使用,便于沿肌间隙分离肌层及术后肌层严密对位缝合,脑脊液漏的机会小;3.有助于血管神经的保护;4.手术步骤得以简化;5.多数情况下无需切除枕髁和侧块,有助于维持颅颈交界的稳定。
蔡恩源[3]2003年在《神经内镜辅助经前颅窝底“锁孔”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应用神经内窥镜经前颅窝底“锁孔”硬膜下入路对willis环及其附近结构,鞍区、海绵窦、岩斜区、纵裂和第叁脑室底进行局部解剖学研究,探索临床经此入路到达该区域的可行性以及对临床的使用价值。 方法 本组采用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用红色乳胶对颅内动脉进行灌注。用硬质神经内镜与手术显微镜交替配合使用,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前颅窝底的“锁孔”入路。用Mayfield头架固定尸头于手术台,尸头两侧分别按Perneczky报道的眶上“锁孔”硬膜下入路手术方法;中线按Jho报道的眉间“锁孔”硬膜下入路手术方法,在模拟手术条件下开颅,进行解剖学研究。手术显微镜在放大5~25倍下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借助显微手术器械以不同的入路解剖侧裂池低部、颈内动脉池、视交叉前池、终板池和脚间池的蛛网膜,依次显示两侧视神经、视交叉和ICA床突上段以及大脑中动脉近段(McA)、大脑前动脉(AcA_1、AcA_2)、大脑前动脉复合体(AcoA)和Heubner回返动脉复合体及其穿支。神经内镜通过视交叉前间隙、视神经与颈内动脉间隙、颈内动脉外侧间隙,观察Willis环后部、海绵窦、岩斜区和脚间窝内血管神经。开放终板池,通过前联合用神经内镜显示第叁脑室底的结构。最后,去掉颅盖骨,经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起始部切断颈内动脉和视神经,取出大脑,在手术显微镜下进一步测量Willis环解剖数据以及颅骨骨窗到血管神经的角度和距离。 结果 采取眉内外侧横行切口3.5~5cm,骨孔2.5-3.0cm,位置在额骨颧突后缘为主要钻孔点,向外达蝶骨嵴外侧部的表面凹陷处;手术通道在硬脑膜内,蛛网膜外,位于额骨眶部颅面骨嵴和蝶骨嵴缘之间,蝶骨大翼表面的平坦浅凹沟中文摘要内。这两种前颅窝底“锁孔”硬膜下入路通道虽然窄小,但辐射范围甚广,不但能达到Willis环、鞍区、海绵窦区、对侧颈内动脉池、岩斜区,而且能达到纵裂池和第叁脑室内结论“锁孔”技术是依据放射影像学,针对病人的解剖特点和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剖窗口和手术通道到达靶点,同时减少对周围结构的侵袭,降低手术副损伤。在硬膜下腔中窥镜进入的角度和深度不是准确到位的主要因素,而主要因素是窥镜按照定位标志或沿途定位路径前进,就不能迷失方向,就能准确地到达目标。在入路过程中应在蛛网膜壁层外进入,保证蛛网膜的完整性方面能保护脑组织,另一方面也防止破碎的脑组织涌入硬膜下腔遮档镜头。定位标志,即“路标”主要有额底骨蜻、蝶骨靖缘、蝶翼凹沟、前床突和视神经、ICA床突上段,并且要明确“锁孔”入路沿途手术解剖定位“路径”
王晓鸣[4]2009年在《额颞眶颧手术入路下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采用动脉血管灌注染色、显微解剖技术、模拟手术入路等方法在8具(16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人尸体头颅湿性标本上,模拟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手术入路,并对该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部位以及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和研究,为临床应用该手术入路治疗颅眶交界区肿瘤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第一部分额颞眶颧手术入路相关解剖学研究目的:模拟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手术入路,并对该手术入路中涉及的相关解剖学部位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该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8具(16侧)10%福尔马林固定国人成人尸体头颅湿性标本(动脉系统已经红色乳胶染料灌注)上模拟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手术入路操作,逐层解剖,明确相关解剖结构毗邻关系、测量相关数据。观察和测量该手术入路相关的眶上孔(或眶上切迹)、颧骨、眶下裂、MacCarty关键孔等解剖结构的相关数据。结果:MacCarty关键孔应用于眶截骨术,眶下裂的前外侧区应用于眶截骨术和颧弓截骨术,这使得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入路变得相对简单和安全。第二部分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对眶尖区进行显微解剖,了解其穿行结构,为临床手术治疗颅眶交界区肿瘤提供详尽的解剖学理论基础。探讨眶上裂外侧区的安全显露方法、眶上裂中央区Zinn总腱环的安全切开方法与最大程度显露眶尖区的方法。材料和方法:选用8具(16侧)10%福尔马林固定国人成人尸体头颅湿性标本(动脉系统已经红色乳胶染料灌注)上,采用显微外科操作技术,应用层次解剖,顺序解剖方法,研究眶尖区重要结构Zinn腱环,以及眶尖区神经、血管的分布规律。结果:总腱环附着于视神经管上、内和下壁,以及眶上裂外缘中点骨突,包绕视神经管的颅口和穿行眶上裂的结构,并将眶上裂分隔为叁部分。眶尖区的神经、血管结构在其穿行区域及位置较恒定,排列紧凑,熟悉该区域的显微解剖,可以有效的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结论:1.理解MacCarty关键孔和眶下裂的显微外科解剖是一次成形骨瓣额颞眶颧入路成败的关键。2.一次成形额颞眶颧手术入路能良好的显露眶上裂外侧区和中央区,对提高颅眶交界区肿瘤的切除率有较为积极的意义。3.眶尖区结构复杂,穿行神经血管、神经相对集中,熟悉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对手术治疗该区域肿瘤有重要意义。
刘全志[5]2011年在《颞下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颞下外侧入路(包括:眶颧额颞下入路;颞枕下经小脑幕入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相关显微神经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观察在手术操作中采用颞下外侧入路切除中颅窝底及岩斜区占位性病变的术式应用效果。探讨该入路的解剖层次关系和临床手术的适用范围、入路难点,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出相应的预防手段。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具(30侧),用10%甲醛固定,血管冲洗后行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红色乳胶灌注、颈内静脉蓝色乳胶灌注,模拟颞下外侧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各项重要解剖结构之间关系。结合9例采用颞下外侧入路术式病例资料,从每个患者采用开颅方法、体位、接近肿瘤情况、充分暴露并切除肿瘤及术后并发症的分析,总结颞下外侧入路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采用颞下外侧入路切除岩斜区及中颅窝底肿瘤手术视野显露清晰,肿瘤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1、眶颧额颞下入路离断颧弓后手术视野较离断前增加扩大手术视角,各组织结构间隙显露清晰,切除占位的手术路径缩短。2、颞枕下经小脑幕入路操作中对颞叶牵拉小,Labble静脉损伤小,术后脑水肿轻,幕上下结构显露清晰,剪开小脑幕能够避免神经损伤。3、颞下经岩前入路磨除Day菱形区使手术视野增加,面神经损伤几率减少,对脑干腹侧手术操作路径缩短。结论:颞下外侧入路能满足不同部位病变的暴露,对同时侵袭颅内外、硬膜内外的肿瘤切除较彻底。术中观察范围广,可在直视下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神经及血管,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该术式使用范围广,对颅中窝底、鞍区、斜坡区、脚间窝及海绵窦内的肿瘤均可获得良好的暴露,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岳立锋[6]2009年在《大脑外侧裂区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翼点-外侧裂入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入路,利用外侧裂这一自然解剖间隙,以对脑组织的最小牵拉,可对鞍区、前颅凹、中颅凹以及上斜坡等广泛颅底部位进行探查。本课题通过对外侧裂及大脑中动脉的解剖学研究,阐明术中对大脑中动脉及其穿通支保护的意义,为临床手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中国成人尸头标本10个共20侧,混有红蓝两色颜料的白乳胶分别灌注动静脉血管。模拟翼点入路开颅,在5倍至20倍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外侧裂,观察外侧裂形态及其中走行的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的情况,重点对豆纹动脉进行观察。取出脑组织对外侧裂的整体构成进行观察、测量。并重点对走行其中的大脑中动脉进行观察并测量注意它的变异情况。完全暴露岛叶,观察岛叶的组成、血运情况,测量各岛回及环状沟各部的长度。结果:外侧裂分为大侧裂和小侧裂,大侧裂占60%,小侧裂占40%。外侧裂的测量:外侧裂主干平均长35.0mm(28.3-47.1 mm),前水平支长10.8mm(7.6-24.3mm),前升支平均长度11.7mm(6.6-18.4mm) ,外侧裂后支平均长度为53.7mm(37.6-62.2mm)。外侧裂近点与中央前沟在外侧裂投影点的距离8.9mm(7.1-11.3mm),外侧裂近点与中央沟在外侧裂投影点的距离21.7mm(17.9-25.1mm)外侧裂近点与中央后沟在外侧裂投影点的距离26.5mm(24.1-30.5mm)。岛叶的形态及测量:岛叶呈金字塔形,周围有环状沟围绕与大脑皮质隔开。岛阈宽度平均21.3mm(16.3-29.8mm)。中央岛沟在70%大脑半球中由岛阈的边缘向后上延伸,30%的大脑半球中起自岛阈后方平均5mm(4.5-10.5mm)处。前界沟平均长18.3mm(13.1-24.9mm),上界沟平均长38.9mm(36.1-49.8mm),下界沟平均长32.6mm(26.5-43.7mm)。前穿质:前穿质位于岛阈紧内侧是重要的外科手术标志。最外侧穿动脉进入前穿质的点被看作是前穿质的外侧界。从穿动脉进入前穿质的最外侧点至岛阈最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11.2mm(范围7.8-18.3mm)。在20个大脑半球中最外侧穿动脉起源于M1段分叉前有7个,起源于下干8例,起源于上干5例。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的外径为平均3.2mm(2.1-3.8mm)。18例(90%)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位位于岛阈或岛阈远端,2例(20%)位于岛阈近端在前穿质的下方分叉。两分支17例占85%,上干为主占30%,下干为主占35%,上、下干相等占20%;叁分支3例占15%上干为主占10%,中干为主占0.5%,下干为主占0%。M1段平均长20mm(12-28mm),分叉前段平均长15.8mm(6.5-29.2)。豆纹动脉数量从2到18支不等,平均11支。10条大脑中动脉存在内侧组平均1-4支,起始部外径平均0.18mm(0.12-1.06mm);中间组出现在所有的大脑中动脉中平均1-8支,起始部外径平均0.48mm(0.14-1.02mm);外侧组出现在19条大脑中动脉中平均1-8支,起始部外径0.98mm(0.32-1.46mm)。外侧组豆纹动脉位于分叉前后不足平均4.3mm(3-5mm)的范围,有些直接起自分叉部。两分支大脑中动脉上干发出皮质支平均4.5支,下干平均4.0支;叁分支上干发出皮质支平均3.0支,中干平均2.0支,下干平均3.5支。M2走行于位于岛叶表面并向岛叶发出穿支供血岛叶皮质。M2段及其分支在岛叶表面形成血管屏障。M2段活动度小,术中不易分离。副大脑中动脉1例,起于左侧大脑前动脉A1段,向外侧裂走行过程中发出分支进入前穿质,并分成前、后两支沿外侧裂向外侧走行,前支成为外侧眶额动脉,后支成为额前动脉和中央前动脉。结论:外侧裂分为两型即大外侧裂和小外侧裂。前穿质位于岛阈紧内侧是重要的外科手术标志。最外侧穿动脉进入前穿质的点被看作是前穿质的外侧界。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部,不易暴露,其表面有血管屏障,充分了解岛叶的显微解剖及其表面的血管对岛叶的病变的手术至关重要。大脑中动脉的分叉可能发生在岛阈的近端。外侧豆纹动脉的起点集中在M1段分叉的前后,也是动脉瘤多发的地方,术中应注意保护。临时阻断如果是必需的尽可能在M1段的远端。大脑中动脉的暴露应该沿没有穿支或穿支最少的的前侧面边缘。副大脑中动脉是一种变异而不是Heubner返动脉的肥大,多起于大脑前动脉A1段,副大脑中动脉的出现使大脑中动脉的解剖更加复杂,也影响了前交通动脉的暴露。副大脑中动脉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增加了颅内动脉瘤发生的危险性。
段震映[7]2017年在《神经内镜下经眶内侧入路至眶尖区的相关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通过模拟神经内镜下经眶内侧入路至眶尖区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手术治疗眶尖区、前颅底病变、眶颅沟通病变提供解剖学参数及形态学依据,并对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可行性、适应症进行分析。方法:将9具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固定在尸头架上,充分灌洗动静脉系统,再经红、蓝色乳胶完成动、静脉血管的灌注,应用硬质成角神经内镜(卡尔史托斯内窥镜)模拟经眶内侧至眶尖区及前颅底手术,逐层解剖观察,对经眶内侧手术通路可暴露的范围、解剖结构、重要解剖标志在神经内镜下观察,并测量相关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4例成人颅骨干标本用于观察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视神经管、眶尖区、前颅底等重要骨性标志的距离。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结果:该组试验通过对骨性干标本的观察测量,了解重要骨性标志间的距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通过在湿尸头标本上模拟眶内侧至眶尖区手术入路,对标本进行逐层解剖、观察,对该入路所涉及的眶、眶内侧壁、前颅窝底、眶尖区重要结构等进行观察,探讨手术入路涉及的路径、可到达的范围等。视神经管颅口呈水平椭圆形,宽度和高度分别为:6.24±1.05 mm、4.10±0.68 mm,视神经管眶口呈竖直椭圆形,宽度和高度为:4.80±0.84mm、5.50±1.20 mm,眶口四壁较厚称为视环,上、下、内、外壁厚度为:2.30±0.90 mm、1.78±1.20 mm、0.66±0.30 mm、6.70±1.58 mm,眶顶壁、眶内侧壁前后径及眶内侧壁厚度:54.28±6.64 mm、48.60±5.04 mm、0.28±0.12 mm,眶内侧前缘距离筛前、后孔距离:19.80±3.56 mm、33.80±0.84 mm,筛后孔距视神经管眶口距离:6.28±1.64 mm,筛板长度、宽度:18.62±4.04 mm、4.96±2.12 mm,眶前缘距视神经管颅口距离:49.80±4.56mm,盲孔到蝶骨平台前缘距离:32.80±6.84 mm。辨认眼眶内解剖标志:滑车、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眶口等;识别前颅窝底的骨性标志:筛板、筛骨网版、嗅窝底、鸡冠、蝶骨平台;神经内镜下对蝶窦内视神经管隆凸、颈内动脉鞍旁段隆起、颈内动脉斜坡段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叁角、蝶骨平台、鞍底、斜坡等结构的辨识。结论:通过对眶尖区、眶内侧壁、蝶窦、筛窦、视神经管、前颅底等解剖学研究,对相关的解剖学标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及形态学参数能为眶尖区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神经内经下辨认蝶窦内的解剖标志有重要意义,视神经颈动脉叁角是内窥镜下手术定位非常重要的标志。神经内镜下经眶内侧入路视野清晰、创伤小,能够对术区、术野重要的解剖结构更好的暴露,符合目前提倡的微创外科的理念。
张岩松[8]2003年在《改良乙状窦前经迷路内侧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颅底侧后方外科解剖与经岩骨手术入路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充分了解与经岩骨手术入路密切相关的颅底后外侧解剖结构,探明颅骨表面标志与其下方重要结构的对应关系,为安全、合理地运用颅底侧后方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使用20例颅骨标本和17例尸头标本,按照手术入路将标本的侧后方颅骨切除,暴露横窦、乙状窦、岩上窦、窦硬膜角等结构,测量结构间的距离和角度,找出它们与颅底表面骨性标志的对应关系。结果:右侧横窦中段和外侧段的平均宽度大于左侧。乙状窦下曲的表面骨质厚度明显大于上曲与垂直段。横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对应,乙状窦的走向与颞鳞/顶乳缝交点和乳突尖的连线对应,两线构成的夹角为“窦间角”,左侧平均为102±17.3度,右侧平均为100±15.5度。乳突导静脉孔至乙状窦后壁距离左侧12.0±2.2mm,右侧12.3±2.5mm。结论:从右侧开颅时必须考虑到左右横窦宽度的差异。可采用新的乙状窦前入路钻孔定位方法:孔1位于颞鳞/顶乳缝交点前上方;孔2位于颞鳞/顶乳缝交点与枕外粗隆连线下方,前缘在乳突体后界;孔3、4位于星点内侧2~3cm,颞鳞/顶乳缝交点与枕外粗隆连线两侧;孔5位于颧弓中点的上方。乙状窦后入路应暴露横窦和乙状窦连接处,骨窗置于颞鳞/顶乳缝交点的后下方。
常书锋[9]2016年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目的:通过对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各段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观察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测量其显微解剖数值,探索其解剖学特征,明确其相互毗邻关系,定量研究该入路分开前、后对周边相关组织结构的显露范围和显微手术可利用的操作空间,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5具30侧正常成人湿头颅标本进行解剖:模拟手术状态下该入路操作,将尸头侧卧位固定在头架上,乳突后横(纵)切口,开2.5cm-3cm骨窗,切开硬脑膜,测量分开岩裂-桥脑裂前后时手术野显露范围变化,以及叁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暴露情况;显微镜下解剖岩裂和小脑桥脑裂上、下支;对岩裂、桥脑裂上、下支、岩静脉、小脑动脉、叁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等相关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照相。结果:该入路可显露的解剖结构上至天幕前侧缘,下到枕骨大孔颈静脉结节,内侧到桥脑和中脑的侧方。可显露桥小脑角区包括岩静脉、小脑上中下叁个神经血管复合体。岩裂-桥脑裂分离前后距离在统计学具有差异性。结论:该入路是对经典乙状窦后入路的补充和扩大,根据疾病及病变特点不同,按其在后颅窝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的不同位置,分别设计了手术切口,横(或纵)形切口,具有切口小、脑损伤小,充分利用小脑的自然间隙,不牵拉或少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增加了操作空间;该入路在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疾病方面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显露叁叉、面听、舌咽神经全程,减少对岩静脉及其属支的牵拉或切断,叁叉、面听、舌咽神经入脑干处显露充分,责任血管探查更全面,使减压更彻底。该入路在同等条件下使后颅窝相关区域的组织结构显露更大,为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提供了解剖学空间。第二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上支入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岩裂-桥脑裂上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251例叁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1例患者中231例发现责任血管,20例未发现责任血管,4例蛛网膜增厚粘连,16例无血管接触。219例获完全减压,13例未能完全减压,19例术中未能判断是否充分减压。术后疼痛消失244例,明显减轻6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9.6%;听力下降3例,面瘫2例。结论:该入路治疗叁叉神经痛,有利于显露叁叉神经全程,特别是叁叉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减轻岩静脉及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叁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上、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4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36例完全减压,12例未完全减压。术后痉挛消失134例,明显减轻14例;听力下降1例,面部轻瘫3例,脑脊漏1例。结论: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有利于显露面神经全程,特别是面神经入脑干区,有利于责任血管的探查、减压及减轻面、听神经的牵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四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小脑桥脑裂下支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估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改良后的手术切口、骨瓣设计、打开桥脑裂下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采用该入路手术治疗1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14例完全减压,3例未完全减压。术后14例疼痛消失,3例疼痛明显减轻。3例术后并发一过性吞咽困难。结论:该入路治疗舌咽神经,对显露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全程有帮助,特别是靠近脑干处的责任血管,便于探查、减压,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良的手术切口、骨瓣符合手术要求,可减少并发症。第五部分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该入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打开岩裂-桥脑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6年1月31例经该入路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3.0cm)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全切除,11例近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未能解剖保留,均于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该入路在有限的骨窗内,利用小脑自然间隙,在不牵拉或少牵拉的情况下,达到了手术操作所需的空间,创伤小、并发症少,降低脑组织、神经、血管的牵拉损伤风险,以较小的手术切口及骨窗范围使桥小脑角区肿瘤特别是大型肿瘤(直径≥3cm)的手术效果达到或优于传统开颅手术。
尹方明[10]2003年在《颅底神经及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颅底视束的解剖与血供以及视束供血动脉的解剖,尤其是脉络丛前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探讨手术以及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对视束及其血管的保护;研究后颅凹叁叉神经、岩静脉,经过内耳门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经过颈静脉孔的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的毗邻关系,在后颅凹手术时,寻找快速便捷的神经辨认方法以及神经的保护,探讨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方法 第一部分 视束血供的显微解剖与临床意义 取10具成人新鲜尸头(7例男性、3例女性)作颈总动脉、椎动脉红色乳胶灌注,以了解颅内动脉的分布;2例(1例男性、1例女性)新鲜尸头用墨汁经脑动脉灌注,以进一步观察血管之间以及毛细血管的吻合;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视束血供。 第二部分 颅后窝叁角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取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成人尸头12具,用红色乳胶灌注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8例男性、4例女性),采用旁正中直线切口、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后颅凹脑膜形成的叁角,以迅速确定叁叉神经、岩静脉,经过内耳门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以及经过颈静脉孔的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的位置。 结果 第一部分 视束血供的显微解剖与临床意义 1.大脑前动脉的视束分支的直接分支:左侧有5.9±1.8分支,右侧有5.7±2.4分支,分布到视束前段的背侧面。 2.大脑前动脉前穿质的间接分支左侧有4.3士1.7分支,右 侧有4.1士2.3分支,呈“鸦爪”状分布到视束前段背侧面。 3.Heubner返动脉左侧有1.6士2.0分支,右侧有1.5士2.0 分支主要分布到视束前段后部背外侧面。 4.大脑中动脉视束直接分支,左侧有1 .3士1.1分支,右侧有 1.5士1.4分支至视束前段后部背侧面及视束中段背侧面, 5.大脑中动脉视束间接分支左侧有6.9士3.4分支,右侧有 7.0士3.8分支,分布视束前段与中段交界部位的背外侧面。 6.后交通动脉至视束的分支,左侧有7.8士2.5分支,右侧有 8.0士2.3分支。 7.脉络丛前动脉视束的分支,分部于视束的前段后部、视束中 段和视束后段,左侧有9.3士2.1支;右侧有9.1士2.6支。 8.大脑后动脉的视束分支主要分布于视束后段内侧半,并与丘 脑膝状体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丛后外侧动脉相吻合,左侧:2.8士 1. 801分支,右侧:3.0士2.0分支。 第二部分颅后窝叁角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颅后窝脑膜皱璧反光形成了手术显微镜下的一个叁角形,有叁个顶点和叁条边。颅后窝叁角的外上顶点即“光点”。所谓“光点”,位于横窦与乙状窦移行处的前方,小脑幕附着于颖骨岩晴的岩上窦沟后端。50%的情况,“光点”上可见“韧带样”结构将岩上窦悬吊在颖骨上。小脑幕附着于颖骨岩上窦沟和岩晴上,而小脑幕正好沿此线由幕顶向颅后窝底反折,这就构成了颅后窝叁角的上边。切开上边脑膜,正是岩上窦。脑膜反折线的内上顶点恰是岩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同时也是叁叉神经越过岩晴的部位,上边的长度为:右侧25.nllun士4.89llun;左侧27.44llun士4.83llnn。颅后窝叁角外侧边恰为“光点”通过前庭水管外口至颈静脉孔的反光脑膜皱璧;颈静脉孔及其内容物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构成颅后窝叁角内下顶点,外侧边的长度为:右侧20.86llun士2.49Inln;左侧24. 73Inln士3.25Inln。内上顶点与内下顶点的连线构成颅后窝叁角的内侧边,内耳门及其内容物恰位于内侧边一5一中点的外上方,在颅后窝叁角形内;内侧边长度为:右侧17.68llun士4.10flun;左侧19.56咖士3.65朋。面神经、前庭窝神经距内侧边的距离(面一内距)为:右侧1.81朋士0.37Inln;左侧1.82二士0 .5 1 Inlno 结论 第一部分视束血供的显微解剖与临床意义1.根据视束的形态、位置将其分为叁段。供血动脉有大脑前动脉、 Heubner返动脉、垂体上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脉络丛前 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脉络丛后内侧动脉、 脉络丛后外侧动脉、丘脑膝状体动脉;2.视束前段背侧面的供血动脉有大脑前动脉的分支、Heubner返动 脉的分支、颈内动脉的分支、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而且他们相互之 间有吻合。视束前段前部背侧面主要有大脑前动脉的分支供血,而 且这些分支起源于大脑前动脉的第一段(A1段),并发自于Al段后 面;同时Al段的前面分支相对比较少,因此手术打开侧裂池至颈内 动脉,行鞍区手术,大脑前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等手术,需要分 离大脑前动脉时,可沿A1前面进行。这样可减少因血管损伤而造成 视野缩小。3.视束前段的背侧面前部,主要是大脑前动脉的视束直接分支供 应。视束前段的背侧面前部含同侧颖侧、对侧鼻侧的黄斑纤维,一 旦大脑前动脉的视束直接分支损伤或栓塞,会出现双眼同向对侧中 央视野缺损。如果仅仅是视束背外侧面分支供血障碍,出现双眼同 向对侧中央视野的上1/4缺损;如果仅仅是视束背内侧面分支供血 障碍,出现双眼同向对侧中央视野?
参考文献:
[1]. 神经导航下经硬膜间腔岩尖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D]. 邵君飞. 苏州大学. 2003
[2]. 枕下远外侧入路到达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付万新. 南方医科大学. 2007
[3]. 神经内镜辅助经前颅窝底“锁孔”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D]. 蔡恩源. 青岛大学. 2003
[4]. 额颞眶颧手术入路下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王晓鸣. 郑州大学. 2009
[5]. 颞下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D]. 刘全志. 河北大学. 2011
[6]. 大脑外侧裂区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D]. 岳立锋. 河北医科大学. 2009
[7]. 神经内镜下经眶内侧入路至眶尖区的相关解剖学研究[D]. 段震映. 桂林医学院. 2017
[8]. 改良乙状窦前经迷路内侧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D]. 张岩松. 苏州大学. 2003
[9].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经岩裂—桥脑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 常书锋. 郑州大学. 2016
[10]. 颅底神经及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D]. 尹方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