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了检验伊乐藻是否具有富集铀的能力,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伊乐藻在不同初始铀(U)浓度胁迫下对铀的富集特征与抗逆性。结果表明,随着初始铀浓度的上升,伊乐藻对铀的富集量上升,当水体中初始铀浓度为30 mg/L时,铀的富集量达到最大为14 mg/kg(DW),对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最为明显,其中SOD较对照组下降86.3%,POD较对照组上升202.4%,CAT较对照组上升291.6%,伊乐藻细胞膜受到严重伤害,其中MDA含量较对照组上升117.8%,光合色素影响最为明显,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分别较对照组下降27.7%、26.7%、35.6%,伊乐藻的PSⅡ受影响较为严重,其中荧光动力学指数Fv/Fm、PIABS、ABS/CSo、RC/CSo、TRo/CSo、ETo/CSo分别较对照组下降47.7%、83.8%、68.7%、90.0%、87.7%、87.3%,光合指数Pn、Ga、Ci较对照组下降82.1%、20.5%、6.4%。因此,从该实验可以看出伊乐藻对水体中铀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铀对伊乐藻的生理影响较为明显。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昊,罗学刚,丁翰林,王焯
关键词: 铀胁迫,伊乐藻,抗氧化酶,荧光指数,富集特性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16ZG6101)
分类号: X173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8-0773
页码: 39-46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743K
下载量: 114
相关论文文献
- [1].除草剂胁迫解除后的蟹塘伊乐藻根和芽生长规律试验[J]. 水产养殖 2020(02)
- [2].稻田伊乐藻的栽培与管理技术[J]. 科学养鱼 2018(12)
- [3].伊乐藻的种植方法[J]. 渔业致富指南 2018(18)
- [4].蟹塘伊乐藻高效生态管护技术[J]. 农村百事通 2017(21)
- [5].蟹池中的伊乐藻如何养护[J]. 农业知识 2020(10)
- [6].蟹池中的伊乐藻养护[J]. 农家致富 2009(14)
- [7].伊乐藻——螺蛳组合对模拟湖滨湿地水体净化效果的研究[J]. 渔业现代化 2018(04)
- [8].蟹池种值伊乐藻技术要点[J]. 黑龙江水产 2008(01)
- [9].种养伊乐藻的几点技巧[J]. 科学养鱼 2019(08)
- [10].伊乐藻的管理技巧[J]. 科学养鱼 2013(11)
- [11].伊乐藻在滨海盐碱地蟹池的利用及耐盐性试验[J]. 河北渔业 2012(11)
- [12].蟹池伊乐藻的控制管理[J]. 水产养殖 2009(08)
- [13].蟹池水草栽培——伊乐藻[J]. 农家致富 2008(02)
- [14].小型水库栽培伊乐藻用于养殖生产的试验[J]. 科学养鱼 2009(01)
- [15].河蟹养殖池中伊乐藻的养护[J]. 渔业致富指南 2009(16)
- [16].伊乐藻对水体磷浓度的生理响应[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S1)
- [17].中等强度收割对菹草和伊乐藻种间竞争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14(09)
- [18].河蟹池塘伊乐藻的种植养护技术[J]. 科学养鱼 2017(12)
- [19].蟹塘伊乐藻高效、生态管护技术[J]. 水产养殖 2017(02)
- [20].菹草和伊乐藻对水-沉积物界面磷迁移转化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9(07)
- [21].伊乐藻-高效脱氮微生物协同作用对污染水体氮素脱除机制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17(11)
- [22].滆湖底质特性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和伊乐藻(Elodea nattalii)生长的影响[J]. 湖泊科学 2011(03)
- [23].麦田处理蟹塘废弃物的能力与氮素污染风险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7)
- [24].伊乐藻和黑藻生理生化特征及其竞争优势比较[J]. 湿地科学 2017(05)
- [25].伊乐藻-固定化氮循环菌技术入湖河道修复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03)
- [26].基质类型对两种沉水植物种间关系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9(12)
- [27].伊乐藻-氮循环菌联用对太湖梅梁湾水体脱氮的研究[J]. 环境科学 2013(08)
- [28].蟹池种植伊乐藻养蟹效益高[J]. 科学养鱼 2010(10)
- [29].3种药物对青苔生长的抑制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2)
- [30].冬春季富营养化滆湖中沉水植被重建及净化效果[J]. 环境科技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