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污泥,核电厂,镀铜,铜箔,镀层,絮凝。
化学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虎,朱延玲[1](2019)在《碳纳米管预处理及表面化学镀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CNTs表面镀上一层均匀分布的铜镀层,以此优化CNTs在金属基体中的润湿性,提高CNTs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实现CNTs在金属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为制备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途径。方法首先对CNTs进行预处理,包括纯化、氧化、敏化、活化,再进行表面化学镀铜,从而在CNTs表面获得均匀分布的铜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方法对不同处理后的CNTs进行微观组织表征。结果 CNTs经过预处理后,实现了CNTs表面镀铜。同时,在化学镀铜过程中,铜镀层在CNTs表面的生长并不是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首先在活化程度较高的位置形核长大,再横向生长,最终覆盖整个CNTs表面。实验得到了CNTs镀铜的最佳参数:CuSO_4·5H_2O的质量浓度为18 g/L,镀铜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铜镀层的分布比较均匀,单根CNTs上不同部位的镀层厚度基本相同,铜镀层的平均厚度为25 nm。结论 CNTs经过预处理后,表面形成了含氧官能团,镀铜过程去除了CNTs表面的大部分官能团,并在其表面获得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厚度的铜镀层,改善了CNTs在金属基体中的润湿性,为CNTs应用到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洪亚军,徐祖信,冯承莲,徐大勇[2](2019)在《化学预处理-人工湿地联合处理污泥中重金属》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化学预处理联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泥重金属,考察了柠檬酸(CA)和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处理对人工湿地去除污泥重金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污泥对照相比,人工湿地对化学预处理污泥重金属Cd、Cu、Pb和Ni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60. 19%、34. 29%、37. 22%和25. 51%。方差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对重金属去除影响顺序依次为GLDA>CA>未处理,人工湿地对污泥重金属去除效果依次为Ni>Cu>Cd>Pb,CA和GLDA预处理系统中的植物量,在实验结束时较初始分别增长了158. 65%和172. 89%,大于对照组的89. 14%,说明化学预处理污泥有利于湿地植物生长,从而促进污泥重金属的去除。(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刘淼,王宝心,刘欣欣,高婧妍,温成荣[3](2019)在《化学预处理对焙烤马铃薯条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化学前处理对焙烤马铃薯条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化学处理后焙烤马铃薯条水分含量、水分状态、色度、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不同浓度醋酸钙、柠檬酸和苹果酸浸渍预处理马铃薯条,并采用蒸馏水浸渍作为对照。随后,采用LF-NMR分析焙烤后马铃薯条的水分状态;利用质构仪、测色仪对焙烤后马铃薯条质构、色度进行测定;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焙烤后马铃薯条微观结构,综合评价化学处理对焙烤马铃薯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化学前处理后,焙烤马铃薯条水分流动性和水分含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焙烤马铃薯条硬度和剪切力均呈显着上升趋势,且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焙烤马铃薯条L值升高,醋酸钙处理后焙烤马铃薯条a、b值升高,色泽明显加深。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焙烤马铃薯条细胞壁结构更完整,破损程度更低,这可能是处理后硬度和剪切力呈升高趋势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周鹏,张涛,王福会[4](2019)在《预处理对6061铝合金磷酸盐化学转化膜耐蚀性影响:表面相间电位差与高度差的协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铝合金因其密度小、成本低、力学性能优良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以及机械工业领域。然而,腐蚀问题是制约铝合金应用的一大瓶颈性问题。从合金设计入手,添加不同的元素来获得组织、性能不同的合金,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其耐蚀性。但是,不同合金元素的引入不仅仅改变了微观组织,同时也改变了合金微观电化学不均性,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刘湘祁,尹建成,林正得[5](2019)在《铜箔表面化学刻蚀预处理对CVD法制备石墨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铜箔上的杂质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石墨烯的过程中会形成氧化物颗粒,导致所制得的石墨烯质量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CVD生长石墨烯之前对铜箔表面进行预处理来去除铜箔表面杂质并降低铜箔粗糙度。本研究使用过硫酸铵溶液和稀醋酸溶液分别对铜箔表面进行轻微刻蚀,以此作为预处理手段,研究其对CVD生长制备石墨烯的影响,并对铜箔和石墨烯使用拉曼光谱和霍尔效应测试等方法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这一化学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铜箔表面杂质,从而使制备得到的石墨烯电学性能得到改善,质量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任秋慧,邹广彬,史吉平,颜薇芝,刘莉[6](2019)在《高浓度养牛废水化学絮凝预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浓度养牛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选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研究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及用量、絮凝搅拌速度、絮凝搅拌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养牛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预处理条件为:向养牛废水中投加1.2%的PFS 21%,300 r/min快速搅拌30 s,150 r/min中速絮凝搅拌5 min,然后投加40 mg/L分子量为1 2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150 r/min搅拌30 s,50 r/min搅拌5 min,静置1 h。离心过筛后,测得上清液的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分别为3.6 NTU和285.0 mg/L,浊度去除率为99.92%,COD去除率为94.51%。采用絮凝剂PFS和助凝剂CPAM配合使用对养牛废水预处理效果显着,为后续养牛废水的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处理工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赵楚云,李小伟,张鸿元,陈璐蓓,纪艳艳[7](2019)在《化学预处理对微塑料Pb吸附潜力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污水和污泥是土壤等生态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污水和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化学预处理通常被用于提高其中微塑料的提取及分析效率,然而至今关于化学预处理对微塑料的吸附潜力及表面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了5种预处理条件,即1 mol·L~(-1) HCl、1 mol·L~(-1) HNO_3、30%H_2O_2、1 mol·L~(-1) NaOH和5 mol·L~(-1) NaOH,对6种微塑料类型(PA、PE、PP、PS、PET和PMMA)Pb吸附潜力的影响,同时通过微塑料表面理化特性的分析,探讨了预处理影响微塑料Pb吸附的机理.结果表明6种微塑料对Pb吸附等温式符合Langmuir模型,Pb吸附能力大小顺序分别为:PA>PMMA>PET>PE>PP>PS,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922.9、699.3、584.8、549.5、510.2和277.8μg·g~(-1).与此同时,不同预处理条件对微塑料Pb吸附特性的影响不同,总体而言,碱预处理会导致微塑料Pb吸附量增加,且随着碱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酸预处理会引起Pb吸附量减小,其中硝酸预处理作用更加显着.进一步分析预处理前后微塑料质量、尺寸、表面官能团及表面形态等的变化情况,发现碱预处理对微塑料的腐蚀作用最大,其次为硝酸预处理组,最后为盐酸和过氧化氢预处理组.此外,与玻璃型(如PS)微塑料相比,预处理对橡胶型微塑料(如PE)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郭鲤,詹浩,游玉萍,岳伟,冯敏[8](2019)在《预处理及化学镀铜后碳纳米管的微观形貌及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碳纳米管(CNTs)依次进行纯化、敏化和活化预处理,再在不同pH(7~13)镀液中,以NaBH4为还原剂进行化学镀铜,研究了不同阶段处理后CNTs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了镀液pH对镀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处理后,CNTs表面杂质颗粒消失,物相为纯CNTs;敏化处理后,CNTs表面形成了由连续颗粒组成的敏化层,这些颗粒主要为Sn(OH)2、Sn(OH)Cl和SnO粒子;活化处理后,活化层由连续、相对细小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主要为钯和SnO粒子;随着镀液pH的增大,NaBH4的还原能力增强,CNTs表面铜颗粒增多,当pH为11时,形成了连续均匀的铜镀层,但当pH增大到13后,CNTs表面形成了不连续且尺寸较大的铜颗粒。(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余小丽,唐贇,康迪,杨雪,邹书珍[9](2019)在《不同化学试剂预处理后的水稻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的厌氧发酵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化学试剂预处理秸秆可以提高厌氧发酵效率。本研究利用NaOH、NH_3·H_2O、CH_3COOH和HCl四种化学试剂分别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后直接混合牛粪,进行35 d的厌氧发酵。测定发酵初始环境和发酵过程环境中的纤维素酶活力、还原性糖含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pH值,并分析不同化学试剂预处理对厌氧发酵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四种化学试剂预处理水稻秸秆均能提高其与牛粪混合物的厌氧发酵日产气量峰值和原料产气率,并且使日产气量峰值出现时间提前,其中NH_3·H_2O预处理组的原料产气率最高,为303 mL·g~(-1)TS,显着高于未经预处理组(CK组)(P<0.05)和其他预处理组(P<0.05),并且不同预处理方式之间的原料产气率差异显着(P<0.05);2、各预处理组发酵初始环境的纤维素酶活力和还原性糖含量均显着高于CK组(P<0.05),提高了发酵过程环境中纤维素酶活力和还原性糖含量的最大值,其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受预处理方式的影响;3、通径分析表明,发酵初始环境对最大产气比率存在直接和间接影响;4、因子分析表明,厌氧发酵系统各阶段受厌氧发酵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同发酵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并且不同预处理组的相同发酵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也不相同。本研究结果能为生产实践中厌氧发酵秸秆的预处理方式和条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廖能斌,毛莉,李斌[10](2019)在《核电厂放射性化学去污废液预处理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核电站热检修车间产生的化学去污废液成分复杂,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需要采用化学去污废液预处理工艺进行有效处理。该工艺主要利用UV/Fenton氧化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去除热车间化学去污废液中的有机物,还能显着降低废液中的核素和重金属离子。人们可以选用该工艺对化学去污废液进行预处理,从而简化工艺流程,其具有能耗低、二次废物量少、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06期)
化学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使用化学预处理联合人工湿地处理污泥重金属,考察了柠檬酸(CA)和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处理对人工湿地去除污泥重金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污泥对照相比,人工湿地对化学预处理污泥重金属Cd、Cu、Pb和Ni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60. 19%、34. 29%、37. 22%和25. 51%。方差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对重金属去除影响顺序依次为GLDA>CA>未处理,人工湿地对污泥重金属去除效果依次为Ni>Cu>Cd>Pb,CA和GLDA预处理系统中的植物量,在实验结束时较初始分别增长了158. 65%和172. 89%,大于对照组的89. 14%,说明化学预处理污泥有利于湿地植物生长,从而促进污泥重金属的去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虎,朱延玲.碳纳米管预处理及表面化学镀铜[J].表面技术.2019
[2].洪亚军,徐祖信,冯承莲,徐大勇.化学预处理-人工湿地联合处理污泥中重金属[J].环境工程.2019
[3].刘淼,王宝心,刘欣欣,高婧妍,温成荣.化学预处理对焙烤马铃薯条品质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周鹏,张涛,王福会.预处理对6061铝合金磷酸盐化学转化膜耐蚀性影响:表面相间电位差与高度差的协同作用[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5].刘湘祁,尹建成,林正得.铜箔表面化学刻蚀预处理对CVD法制备石墨烯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6].任秋慧,邹广彬,史吉平,颜薇芝,刘莉.高浓度养牛废水化学絮凝预处理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9
[7].赵楚云,李小伟,张鸿元,陈璐蓓,纪艳艳.化学预处理对微塑料Pb吸附潜力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9
[8].郭鲤,詹浩,游玉萍,岳伟,冯敏.预处理及化学镀铜后碳纳米管的微观形貌及成分[J].机械工程材料.2019
[9].余小丽,唐贇,康迪,杨雪,邹书珍.不同化学试剂预处理后的水稻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的厌氧发酵特性分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廖能斌,毛莉,李斌.核电厂放射性化学去污废液预处理新技术[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