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兴桥小学224300
摘要: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将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探索数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数学数学魅力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归根结底又服务于生活实践。如果,数学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以生活实践为媒介,就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的探究中来,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从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味到数学自身的魅力。
一、凭借生活经验,培养问题意识
案例:在教学“平均数”时,以前绝大部分教师都是首先复习一些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然后出示例题、分析、列式计算。从学生的思维来看,学生对求平均数列式不成问题,但这样重复地做只是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却没有达到应用数学的效果,导致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求平均数问题时无从下手。如果这样来设计,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跳绳比赛,课上出示两个小组的比赛成绩,然后请同学们做判断:哪组同学跳绳的本领大?同学们提出多种意见:
第一种:求出两组中每个同学的和进行比较,但由于人数不同,这样比不公平。
第二种:两组同学一一对应比较,如第一组的1号和第2组中的1号比,2号和2号比……看哪组获胜的次数多,由于7号无法比较,也不合理。
第三种:让第二组去掉一位同学,再和第一组比,用上面任何一种方法进行比较,但又有同学不同意,认为既然是组与组比较,集体不能随便抛弃个人。
……
同学们提出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方法来反映两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基本目标所在。这样,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真实理解了求平均数的意义。
二、依托生活实际,内化数学知识
案例: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结合教学内容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分蛋糕”的故事:一天,小华过生日,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四块,准备把四块蛋糕分给爸爸、妈妈、小华和弟弟每人一块。弟弟看到自己只分得一块,急了,说:“我要两块。”妈妈笑了笑,把蛋糕平均分成八份。这样,每人都分得两块蛋糕,弟弟高兴地吃起蛋糕来。故事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以上两种分法,哪种分法弟弟吃得多?”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很快地判断出两种分法每个人吃的同样多。我接着问:“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弟弟的要求的?你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知道了。”这样,新课的导入水到渠成,而且学生直观地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真正含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借助生活题材,培养应用意识
案例: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间长5米,宽4米的客厅,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9元。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7元。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每块8元。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买地砖,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1)价格适中,总价在800元以内。(2)质量较好。那么,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pide;甲(乙或丙)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丙种的价格太贵,甲、乙规格适中,价格均在800元以内,但乙的价格太便宜,可能质量不够好,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能将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参加生活实践,探索数学方法
案例: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带领学生到麦场帮农民伯伯积麦子。先让老农堆了一个圆锥形的麦堆,然后指导学生测量麦堆的高度和底面的直径。一切完成后,我们又帮助老农积麦子。老农是用专用的“积子”(竹子制作的长条状用来积存粮食的工具)围成与麦堆直径一样的圆柱体,然后我们帮着把麦子倒进圆柱体。划平后量得高度。最后,我让学生计算麦子的体积,不一会就全部算出来了。并且得出了“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的结论,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总之,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惟有这样,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探索数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