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进
(江苏省东台市新街镇卫生院江苏东台224234)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急救药品是医院必备的急救设施之一,其质量对病人的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患者的抢救质量,医院急救药品务必保持良好的备用状态。但是,目前由于急救药物管理上存在保存不当、相关人员管理疏忽、药物放置等问题,导致乡镇卫生院急救药物管理十分不完善,同时也耽误了抢救病人的时机和机会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乡镇卫生院急救药品管理的现状以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急救药品管理;现状;措施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急救体系的最基层救急站,承担着农村紧急医疗救援的工作,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急救药物的管理,同样也反映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当前,由于我国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乡镇卫生院急救药物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文首先对于急救药物管理的现状做出阐述,其次对急救药物管理提出措施。
一、急救药品管理的现状
(一)药品管理知识缺乏
由于某些医护人员,对急救药品的别名不太熟悉,并且没有掌握急救药物相关的存放等措施,同时对不太了解的药物没有进行详细的查阅和询问,故而致使药盒放错位置,导致耽误患者急救。且由于药物如果不按照存储要求存放,容易导致变色、沉淀或者析出结晶等情况出现,使得药物过期、失效或者对患者身体产生副作用。
(二)药品未注明有效时间
按照药品管理有关规定,没有对药品注明有效时间或者对有效时间进行更改,未注明药物生产批号都会导致药物不合格。急救药物关系着患者的生命,由于卫生院出现对药品有效时间的疏忽,并且忽视药物对低温、避光的存储要求,未按照急救药物规定进行存放,从而十分容易导致患者使用了过期药物。
(三)药物放置问题
目前,卫生院将内用药物和外用药物分开摆放者较少,时常出现摆放凌乱的情况,并且相关人员将药物摆放后不将柜门锁好的事件时有发生。某些药物由于使用剂量相对较少,但是其更新时间间隔较差,雨季时比较容易出现潮解的现象发生,相关人员很少注意,一般在列行检查时才发现。
(四)特殊药物管理不当
许多卫生院存在高危药物、毒麻急救药物没有专门的柜子进行保管,且标识也未写清楚,交接的时候制度不够严格,某些医护人员为了能够及时下班,在进行交接的时候未对药物做现场清点,只是简单口头交接。并且存在一些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每日未对急救药物进行清点,没有及时进行补齐,从而导致急救药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二、急救药品管理措施
(一)规范急救药物摆放位置
把所有的急救药物都进行归类,(例如①硝酸酯制剂)贴在药盒上,并且依照顺序进行摆放,将位置固定,避免杂乱,并且不得随意改变药物放置位置。并且对于使用药物的顺序尽量按照先使用近期内失效药品,再使用远期类失效的药品进行使用。可以在药物失效前做好类似“近期失效药品”的字样,对药物用完后及时进行补充,确保药物的正常使用。
(二)落实药物检查制度
卫生院对于急救药物规定一周检查一次,严格依据检查标准进行。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改正,并且对于每一次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对于检查时出现的问题在开会时进行讲解,避免问题再次发生。这样一来,每周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清点,不但能够减少急救药物管理工作中所花地大量时间,并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保证急救药物的质量。
(三)特殊药物的管理
对于特殊药物,如麻醉药物、精神类药物、毒性药物等,依照我国有关规定,每日医护人员交接前,进行清点。对于高危药物需要标记醒目字样,设立独立专柜,且在柜子上贴上相关字幕告知其味特殊药物,并且严格管理特殊药物,避免使用错误。
(四)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由于某些医护人员对急救药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欠缺,并且各医护人员对急救药物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时常会导致错拿或延误患者抢救时间。因此,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教育,强化其专业知识,卫生院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使医护人员切实了解急救药物的管理、使用、摆放情况,提高医护人员正确使用药物,避免出现医疗纠纷所产生的后果。另外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自律性和责任心,不是急救患者不能擅自使用急救类药物。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乡镇卫生院急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规范药物检查制度、落实药物检查制度、对于特殊药物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培训,让急救类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化、统一化,以确保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保证患者安全使用急救药物,进一步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新桃,严芳琴.急救箱内急救药品的存放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2,24(1):80.
[2]李月兰,李维荣,陈殿芳等.一种保证急救药品安全有效使用的管理方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1(5):27.
[3]王美兰,詹健,潘晓云等.医院病区急救药品的规范化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