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旋转手法论文_高春雨,王宝剑,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腰椎旋转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腰椎,手法,坐位,椎间盘,力学,退行性,布兜。

腰椎旋转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春雨,王宝剑,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1](2019)在《运动捕捉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患者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1(52.33±2.34)岁;病程2~72(29.13±3.23)个月。应用运动捕捉技术,测量同一手法操作者向30例患者施者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对比术者左右手参数不同,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影响。结果: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对操作者的旋扳时间相关具有显着性(P<0.01);患者的身高对操作者的最大速度与最大加速度有显着的相关性(P<0.01)。结论: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有相近的力学参数,因此左右手的手法操作在临床应用上并无较大区别。经过研究发现,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的年龄、身高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伤》期刊2019年09期)

王海水[2](2019)在《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联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桂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0期)

陈忻,于杰,冯敏山,杨克新,高春雨[3](2019)在《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椎间盘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时椎间盘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初步探讨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采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L4-5 CT断层图片,应用Mimics 10.01软件与Abaqus 6.10软件建立退行性腰椎滑脱L4-5节段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向右侧进行坐位旋转手法,将手法分解后的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 6.10软件分析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下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椎间盘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髓核的应力较小,纤维环左后侧及左后外侧的应力最为集中,前侧、右外侧及右后侧的应力较为集中;椎间盘右后侧的位移最小,位移从此区域向四周呈层状递增,椎间盘右前外侧的位移最大,左后侧的位移较大,主要为向前上方的拉伸位移。结论: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节段时,旋转对侧的后外侧纤维环是应力分布最为集中区域,因此在手法操作中应把握好力度,切忌蛮力,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手法引起了旋转对侧椎间盘后侧向前上方的拉伸位移,可以改变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有利于松解神经根粘连;手法向两侧旋转都是可行的,而旋转向有症状的对侧可能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高春雨,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银河[4](2018)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在体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的在体力学参数并进行初步分析验证,对该操作手法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从而增加手法操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在体力学测量仪,对同一手法操作者对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1岁,平均(52.33±2.34)岁]施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操作过程进行动态记录,以测量其在体力学参数(预加载力、最大作用力、旋扳力、拇指最大推扳力),探讨并分析不同患者所具备的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带来的影响。结果:1)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在体力学参数平均值如下:预加载力(36.65±2.06)N,最大作用力(77.03±2.15)N,旋扳力(63.11±1.47)N,拇指最大推扳力(85.16±3.82)N.2)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有着相近的力学参数,左右手的手法操作在临床应用上并无较大区别。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受试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与操作者的预加载力有显着的相关性(R>0.5,P<0.05);受试者的身高、年龄对操作者的旋扳力与最大作用力有显着的相关性(R>0.5,P<0.05)。结论: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的年龄、体质量、身高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冯敏山,高景华,高春雨,朱立国,司江涛[5](2018)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运动捕捉技术量化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获取其运动学参数,总结手法操作的运动学特征,缩短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学习周期,为临床推广、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运动捕捉技术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动态实测,获取该手法操作过程的运动轨迹及运动学参数。结果:获得了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参数参考值:旋扳时最大角度为后伸21.82°±12.04°,侧屈68.62°±26.54°,旋转63.77°±23.39°,旋扳前后角度变化为后伸6.59°±3.26°,侧屈5.00°±2.49°,旋转5.84°±3.05°,旋扳时最大角速度值为(47.57°±21.25°)/s.操作者施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时,左、右手的运动学参数(前屈运动、旋扳时最大角度、扳动角度及旋扳最大角速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属于长杠杆的扳动类手法,其运动轨迹为"前屈-侧旋-后旋",整体操作具有运动幅度大的特点,而在进行旋扳发力操作时具有"高速低幅"的运动特点。左右侧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特征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李丽[6](2017)在《腰椎旋转手法对退变腰椎应力和位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腰椎坐位定点旋转手法和斜扳手法时退变腰椎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特点。2、通过二者对比,探讨腰椎旋转手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性、合理性及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1、有限元模型建立对1名32岁男性进行常规螺旋CT扫描,使用Mimics软件建立L4-5叁维计算机模型。通过改变材料属性、椎间隙高度、终板厚度等构建退变模型。2、手法的模拟和加载模拟向右侧进行手法操作,将腰椎坐位定点旋转及斜扳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叁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asys14.5进行计算和分析。3、有限元模型的验证L5底部固定,在L4上表面施加7.5Nm,测量各方向活动度和压缩位移,其结果与相应实验生物力学研究结果一致。结果:1、腰椎坐位定点旋转手法时,(1)正常及退变腰椎的主要应力分布于后部结构。轻度退变腰椎L4后部结构最大应力值最大。(2)正常与退变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于右前外侧纤维环,并向右上膨出移位。中度退变椎间盘的纤维环最大应力值、髓核内压最大。随退变进展,腰椎位移减小。2、斜扳手法时,(1)正常及退变腰椎的主要应力分布于后部结构。中度退变者L4后部结构最大应力值最大。(2)正常与退变椎间盘应力分布趋势大致相同,右前侧外缘应力最大。中度退变纤维环最大应力值最大,其髓核内压大于轻度退变者。椎间盘右侧的位移明显大于左侧。腰椎位移随退变进展减小。3、对同一程度退变,腰椎坐位定点旋转手法时腰椎单元应力大于斜扳法。前者在轻度退变腰椎后部结构最大应力值最大,后者在中度退变时最大。两种手法作用时,中度退变椎间盘应力均大于轻度退变者。不同程度退变,二者所产生的位移亦不同。结论:1、腰椎坐位定点旋转手法时,(1)不同程度退变椎间盘均未观察到出现突出物回纳现象。(2)中度退变椎间盘易出现纤维环破裂或椎间盘突出情况,而轻度退变腰椎容易损伤椎弓、关节突关节等。(3)不同程度退变椎间盘或椎间孔与神经根出现相对位移是主要的治疗机制。2、斜扳手法时,(1)不同程度退变椎间盘是相对安全的。但是,中度退变腰椎易出现椎间盘及后部机构损伤。(2)相对位移出现在神经根与相邻各腰椎结构之间,可能是治疗有效的原因,但是对不同程度退变腰椎所需手法力度、技巧不同。3、两种手法作用时,中度退变腰椎的椎间盘均易出现损伤,治疗时需谨慎。治疗机理可能是旋转引起神经根的相对位移,但如何使手法操作更为合理尚需进一步量化。(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7-09-08)

王红东,赵宝力,宋天文,李俊杰,赵琦[7](2017)在《电脑控制间歇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陈金凤,舒新农,唐树杰,吴英,张玉佩[8](2016)在《腰椎退变对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疗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对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L3-5正常模型、轻度退变模型与中度退变模型模拟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假定椎间盘突出发生于L4椎间盘左后方,行右侧手法操作。分析3个模型中L4椎间盘左后方的应力与位移。结果:手法作用下,L4椎间盘左后方发生向前的应力与位移,退变模型的应力与位移值小于正常模型,最小值见于中度退变模型;自正常模型至轻度与中度退变模型,位移值分别降低36%和59%,应力值降低22.3%和45.2%。结论:腰椎退变影响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退变越重影响越大。(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期刊2016年04期)

张慧[9](2015)在《腰椎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腰椎有限元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在临床探测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且无法通过客观指标检查说明其病因,以及因其病程波动较大,不同病程对腰背部肌肉状态及对手法治疗反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进一步分析比较手法在非特异性下腰痛不同亚组间差异,明确手法最佳干预时期与适应症。非特异性下腰痛主要病位在腰部软组织,在中医学中归属于筋伤范畴,中医对筋伤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扳法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关于其作用机制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基于临床总结和文献研究主要有叁方面作用效果:减轻疼痛、松解痉挛、恢复功能。本文以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软组织压痛/硬度计、腰屈曲范围值,从肌肉软组织生物力学层面和患者主观评价试阐释中医理筋手法在急性、亚急性、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中力学效应。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将脊柱内部应力应变及生物力学特征性的变化过程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目的]1观察非特异性下腰痛急性、亚急性、慢性叁组患者俯卧位放松状态下椎旁肌软组织硬度值、痛阈值和腰椎屈曲范围。2比较中医理筋手法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明确手法在非特异下腰痛治疗中的最佳干预期力和适应症。3数字化的方式初步探讨扳法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纳入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90例(NLBP组),其中急性期(25例)、亚急性期(29例)、慢性期(36例)。全部受试者均使用0E-220软组织硬度/压痛计,在俯卧位放松状态下测量两侧椎旁肌软组织硬度值和痛阈值;同时测量腰屈曲范围值。叁组NLBP患者测量结束后,运用腰部理筋手法治疗一次,治疗结束后再次测量以上指标。全部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服从正态分布者,用x±SD表示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值间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2基础研究采集正常中国男子志愿者MRI连续断层图片,采用Mimics10.01软件直接读取Dicom格式的MRI连续断层图像→计算3D模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叁维建模功能配合Mimics建立椎间盘→采用ADAMS软件细化模型完成腰椎仿真模型的建立→利用ABAQUS6.12动态仿真分析腰椎坐位旋转手法作用下模型各结构的应力和位移分布。[结果]1叁组间性别构成比用X2检验,X2=0.216,P=0.898,无显着差异,年龄、身高、体重、IBM之间F检验,P值均>0.05,因此叁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一般因素对痛阈值及硬度值的影响,男性35人痛阈值均值为25.71±5.34,女性55人,痛阈值均值25.29±5.46,经独立样本t检验,t=0.354,P=0.724,可认为痛阈值在不同性别见无显着性差异;硬度值比较,男性平均48.57±4.8042.女性平均47.07±5.97,经独立样本t检验,t=0.126,p=0.12,可认为硬度值在不同性别见无显着性差异。3手法治疗前后急性、亚急性、慢性叁组痛阈值的组间比较,经F检验,F=8.077,P=0.254>0.05,差异无有显着意义;手法治疗后组间经F检验,F=9.172,P=0.031<0.05,差异有显着意义。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手法治疗后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24<0.05和p=0.015<0.05,差异有显着意义;慢性组手法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248>0.05,但差异无显着意义。手法治疗前后痛阈值差值大小依次为亚急性组、急性组和慢性组,组间疼痛阈值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亚急性组与急性组、慢性组相比,P=0.027<0.05和P=0.03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P=0.03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手法治疗前后急性、亚急性、慢性叁组间硬度值的组间比较;经F检验,手法前叁组组间硬度值比较经F检验,P=0.0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法后叁组组间硬度值比较经F检验,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手法治疗后硬度值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29<0.05和p=0.022<0.05,差异有显着意义;慢性组手法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6>0.05,但差异无显着意义;组间差值比较,手法治疗前后差值大小依次为亚急性组、急性组和慢性组,硬度值差值比较,经多重比较检验得出,亚急性组与急性组、慢性组相比,P=0.030<0.05和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P=0.02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手法治疗前后急性、亚急性、慢性叁组间LFR值组间比较:经F检验,手法前P=0.083>0.05,叁者组间无显着差异;手法后叁组组间LFR值比较经F检验,P=0.032<0.05,叁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手法治疗后LFR值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3<0.05和p=0.021<0.05,差异有显着意义;慢性组手法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14>0.05,但差异无显着意义;手法治疗前后LFR差值大小依次为亚急性组、急性组和慢性组,经多重比较检验得出亚急性组与急性组、慢性组相比,P=0.034<0.05和P=0.01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组与慢性组相比,P=0.04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随着扭矩作用时间的推移,扭矩由L1椎体向S1椎体传播,导致各椎体间关节突的接触应力增大,最终应力最大值出现于L3与L4椎体接触的关节面上,其应力最大值为9.92MPa。7各纤维环的高应力区域主要集中于纤维环的后部(以向右转为例),同时由于扭矩的施加,使得腰椎左侧关节突关节的接触减小并逐步失去承载能力而有轻微右侧倾斜,椎体对各纤维环右侧的压力显着增大,从而各纤维环应力最大值基本出现于纤维环左侧后部。[研究结论]1研究手法对非特异性下腰痛中力学机制中,亚急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改善肌肉痉挛、降低软组织张力,提高局部痛阈值。2理筋手法治疗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中,腰椎活动度手法治疗前后比较,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存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证实了手法的缓解活动障碍效果好,患者亦会随之描述前屈活动明显改善。3腰椎坐位旋转手法过程中,椎间盘最大应力值远小于椎体后部结构最大应力值,可以认为该手法至少不会造成椎间盘后缘的损伤,因此腰椎坐位旋转手法对椎间盘是安全的。4腰椎坐位旋转手法过程中,关节突关节是高应力区域且随着扭矩作用时间的推移,关节软骨之间会发生相对滑移,腰椎活动度增加。极有可能此手法针对关节突关节活动度改善达到治疗效果。5扳动手法中椎间盘内压快速升高和腰椎活动度增大的联合作用,可能是手法治疗下腰痛的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5-05-28)

顾磊[10](2014)在《散瘀活血方剂联合坐姿旋转手法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散瘀活血方剂联合坐姿旋转手法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中医伤科门诊就诊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吲哚美辛口服及腰部牵引;观察组采用散瘀活血方剂+坐姿旋转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评分量表(JOA)评分及腰椎滑脱平行位移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滑脱平行位移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散瘀活血方剂联合坐姿旋转手法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相比西医常规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腰部疼痛,改善腰椎运动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4年18期)

腰椎旋转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联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桂散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腰椎旋转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1].高春雨,王宝剑,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运动捕捉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骨伤.2019

[2].王海水.腰椎定点旋转手法联合丁桂散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

[3].陈忻,于杰,冯敏山,杨克新,高春雨.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椎间盘力学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4].高春雨,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银河.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在体力学参数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

[5].冯敏山,高景华,高春雨,朱立国,司江涛.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学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

[6].李丽.腰椎旋转手法对退变腰椎应力和位移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7

[7].王红东,赵宝力,宋天文,李俊杰,赵琦.电脑控制间歇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8].陈金凤,舒新农,唐树杰,吴英,张玉佩.腰椎退变对坐位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疗效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英文)[J].JournalofAcupunctureandTuinaScience.2016

[9].张慧.腰椎坐位旋转手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腰椎有限元初步探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

[10].顾磊.散瘀活血方剂联合坐姿旋转手法保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4

论文知识图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在体力学测量试...一3体横韧带与神经根位置关系2 术后 3 天 CT显示:瘤腔已被骨水泥充...一7柱状椎间孔韧带的组织结构一3体横韧带与神经根位置关系一4椎间孔韧带出现的增厚、分叉等变异

标签:;  ;  ;  ;  ;  ;  ;  

腰椎旋转手法论文_高春雨,王宝剑,冯敏山,朱立国,高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