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超(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三台镇107社区学校)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地理知识中富含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思路,是地理教学中应当注意和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利用地理学史知识,拓展课本内容,借助时事,与别国对比,培养忧患意识等五个方面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教材;爱国主义;教育;学史;拓展;借助;时事;对比;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174-01
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的国魂。而教师是使一个国家的人民产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引导者,应充分发挥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中学地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营,其教育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都难以取代的,地理教材中有不少爱国主义内容可供挖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自觉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中,深入发掘中学地理教育与爱国主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一、利用地理学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知史方能明志”,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和补充地理学史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大洲和大洋”这一节中有一段阅读材料,介绍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过程。其中提到:公元前2世纪,我国汉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15世纪初,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足迹远及现在的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这两个例子说明古代中国人既聪明又勇敢,为世界的航海事业和促进东西方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史之辉煌,当时中国之强盛,要与别国交往国内必须是国富民安、政局稳定、人民生活富裕,才会有兴趣和精力去与外交往。
二、拓展课本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可以挖掘地理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拓展其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如在学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部分内容,在比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内容后,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待学生讨论探究后,教师适时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与剥削,资源被掠夺,致使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中国虽然也是发展中国家,清朝后期由于列强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贫苦不堪,但自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全球发展机遇,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了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现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最快的,由一个一穷二白的半封建半殖民的旧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我们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在学习“中国的主要产业”后拓展课本内容,畅谈中国产业的发展,许多工业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三、借助时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学生对时事的发展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地理教学中运用时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比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贴近现实,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课本中有一幅插图,是说在国际中长跑比赛中一些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来说明黑人选手体质好。教师可以举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刘翔的例子,说明只要科学训练,敢于吃苦,黄皮肤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实现历史的跨越,为国争光。再比如讲到“南海”时结合最近南海局势紧张,美国、日本及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南海领域进行骚扰,试探中国军事实力,中国在外交和军事上双管齐下,警告他们中国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和决心,发出“犯我中华者,虽远比诛”之强音。在学习“西亚——五海三洲之地”时,讲述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决策,告诉学生“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学习“台湾”“香港”等内容后,讲述香港回归祖国的动态、海峡两岸统一的问题等等,重点强调台湾、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应关心国内外时事,并把有价值的材料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四、与别国对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完印度这个国家以后,教师可以把中印两国在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印度三面临海,海上交通优于中国,大多数地方水热充足,而中国只有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能和印度相比,大多数地方水热条件较差,印度耕地比中国多,人口比中国少,两国都是文明古国,近代也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但独立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印度走资本主义道路。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工农业生产各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远远高于印度,而且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人民不仅实现了温饱,正在由小康向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迈进;而印度的粮食刚能自给,人口增长势头难以控制,有关专家预言,二十一世纪中叶,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从中印两国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实际,通过中国与别国对比,恰如其分地强调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优越性,向学生灌输真真切切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传授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地理课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要使学生爱国,必须“知国”,只有“知国”才能“报国”,在爱国主义熏陶下进行地理教学,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慕珍中学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新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Z2.
[2]潘秋华地理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成才之路,2013,9.
[3]余昌毅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