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震级预报模型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时间-震级预报模型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一、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型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佳琦,陈相兆,孙柏涛[1](2021)在《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及损失评估系统综述》文中指出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对于震前抗震防灾规划和震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地震工程、地球物理、社会科学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研究。目前,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按适用范围可分为全球/区域模型和本地模型2类。按影响因素可分为基于地震参数和基于建筑破坏概率的评估方法,也有学者在此基础上考虑了次生灾害、人口特性的影响。该文在阐述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全球典型人员伤亡传统评估方法,以及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空间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介绍全球典型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框架、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并探讨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和系统的发展方向。

方嘉奇[2](2021)在《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我国地震灾害在近二十年呈现出活跃的态势,频率和规模都大于往常。地震发生之后,应急物资特别是应急医药是保障地震灾区伤病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物资。如果不能精准、快速地将应急医药配送至灾区,则有可能影响伤病患者的救治。本文研究的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主要是指通过分析医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影响因素,预测灾区医药物资需求并动态地进行高效配置,即解决应急医药“配多少、何时配、如何配”的问题以实现供需匹配。由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实际决策过程变得尤为艰难。在地震发生初期,灾区应急医药需求信息混乱且不完备,增加了需求预测的难度;而灾后应急医药的需求及配置又迫在眉睫,需要依照时间窗序列快速地进行医药物流的供需适配决策;同时,随着应急救援工作不断推进,灾情也会发生变化,导致原来的应急医药适配决策出现不能适应需求的快速变化,需实时调整刷新适配决策以应对地震现场信息的更新。关于上述应急医药物流供需的复杂性适配决策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对医药应急物流决策问题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还缺乏医药物流动态配置的综合、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对此,本文提出的应急医药动态供需适配决策不仅符合地震的实际救援情况,同时能更加快速、精确地进行医药物资配置,最终达到供需适配。针对应急医药物流中需求信息完备性、配置时间紧迫性和灾情演化动态性这三大关键性问题,本文以适量、适时、适运为目的,分析了医药应急物流供需适配相关问题,综合考虑了震后应急医药的实际供需情况和供需适配特征,对适配场景进行了分析,将适配模式选定为基于全局考虑的多目标多阶段协同适配模式以构建供需适配决策模型。首先,通过构建基于地震疾病谱的多源数据融合需求预测模型以解决信息完备性问题;随后通过建立基于时间窗序列约束下供需适配决策模型,在实现供需适配的同时,以解决时间紧迫性问题;最后建立滚动时间窗序列,并应用贝叶斯决策理论,综合应用历史信息、现场样本信息和预测信息,建立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以解决灾情演化动态性问题。通过三大模型的构建,能够有效实现应急医药的供需适配。同时,本文还以汶川地震数据为背景分别对需求预测模型、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以及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医药应急物流需求预测问题,并得出科学合理的医药应急物流动态适配决策方案。该决策方案确保适配效用损失最小,提高适配效率。另外,通过滚动时间窗序列、贝叶斯决策理论及群组刷新技术等使得适配过程更加贴合地震实际情况,实时更新以达到决策最优,使有限的救援医药物资发挥最大效用。由此可见,本文研究震后应急医药的供需动态适配决策能够为地震救援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图53幅,表44个,参考文献186篇。

杨家鑫[3](2021)在《基于改进GWO优化SOM-SVR算法的地震震级预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作为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难之一,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而有效的地震预报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导致地震的因素繁多但其因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使得机器学习模型解决复杂的、非线性的问题广泛进入应用。本文使用MATLAB和python平台,在地震震级预报这一领域内使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SOM)和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提高预报精度。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学习模型在地震预报领域的研究现状,针对地震数据差异性较大且分散,利用SOM和SVR两种模型相结合以提高震级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灰狼算法(GWO)优化SVR参数,改进的灰狼算法解决了在参数寻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在对研究地区的选取上,本文详细地介绍四川是一个多震地区并说明了多震的原因。对于提取模型的输入特征向量,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选取了部分前兆地震预报因子作为模型的输入,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确保模型的收敛和预测精度。针对地震数据样本的分散性大问题,本文采取SOM进行聚类确保组合模型的精度。SVR模型作为从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导师学习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尽可能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SVR模型在解决小样本和非线性样本都表现出较强的优势,针对地震数据样本少,选择SVR模型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它不仅满足了对训练样本规模的要求,又保证了预测的精确度。虽然SVR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是SVR参数C和g对于预测影响结果较大,得到一个最优参数对输出结果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提出改进的灰狼算法对SVR参数C和g进行全局寻优。利用改进GWO算法对SVR模型的参数寻优处理得到一个最优的参数,保证了组合模型输出结果。最后将组合模型(SOM-GWO-SVR)的输出结果经过反归一化处理,同时与传统的SVR的输出结果相比较,得到几种模型的输出结果误差图,一方面,说明本文提出组合模型在地震预测研究是可行;另一方面,验证本文提出的模型与其他组合模型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同时本文还讨论将该模型通过迁移学习应用到地震较频繁的我国台湾地区,验证了该模型的外用能力。

李晨旭[4](2021)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云南省地震巨灾保险定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地震发生频率非常高的国家,地震损失严重且分布不均匀。其中,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有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华北北部地区、云贵川地区、陕甘地区等。云南也是遭受地震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除2008年汶川大地震外,云南省每年因地震造成的损失几乎占全国因地震造成损失的一半。目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由居民自留、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地震巨灾风险基金、政府兜底的五级地震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险公司承保地震巨灾保险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但是,因为地震灾害发生频率小、损失程度大等特点,阻碍了地震保险定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从目前云南省试点情况看,以地震震级作为触发条件的地震巨灾指数保险存在着较大的基差风险,即实际损失与保险赔付方案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影响地震损失的要素有很多,包括地域因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当地地震带分布等,使得针对地震巨灾损失准确预测较为困难。为降低基差风险,有必要准确评估地震巨灾损失。目前针对地震巨灾风险的研究大多是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展开,即通过现有的地震巨灾损失数据拟合损失的分布,或者分析与地震相关的解释变量对地震损失的影响,从而对地震损失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来进行地震巨灾保险的精算定价。这种方法受制于地震小样本数量的限制,并且无法考虑各地之间地震风险的异质性,进而难以做到公平的精算费率厘定。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地震巨灾损失评估以及地震巨灾指数保险定价方法。首先,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地震损失预测模型,采用标准化均方误差(NMSE)作为预测精度评价指标,与目前常用的POT模型进行对比;然后,本文以现行大理地震指数保险方案为基础,将赔付责任扩大为因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并重新计算了不同震级下各州市地震巨灾保险的赔付值;最后,利用随机模拟方法测算了云南省各州市每年地震巨灾保险保费以及云南省每年的地震巨灾保险保费规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随机森林算法在地震损失的预测精度上要显着高于当前主流定价方法(POT模型),并且随机森林算法可以充分利用与地震损失相关的各种变量,实现区域化、精准化的地震巨灾保险费率厘定;第二,云南省内各州市之间地震风险差异巨大,保费最高地区与保费最低地区相差近13倍,高风险地区自北向南呈“Y”字型分布。具体来讲,楚雄、昭通、普洱、丽江为地震高风险地区,迪庆、临沧、红河、文山为地震低风险地区。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相关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和方法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云南省地震风险与地震巨灾保险;第三章主要介绍巨灾保险定价理论(POT法、分位回归法、随机森林算法)及其优劣势分析;第四章主要介绍POT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拟合精度比较研究;第五章主要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下的云南省地震巨灾保险定价研究;第六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亓凤娇[5](2021)在《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震活动频繁、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取灾区受灾情况,确定人员伤亡数目对地震灾害等级划分和地震灾害响应级别划分、以及救援物资和救援力量拨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66-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数据,归纳地震灾害特征、地震人员死亡规律以及次生地质灾害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地震灾害分布差异比较大,每年约有一半的地震造成灾害,地震灾害数量相对稳定,随着震级的增大,地震造成灾害事件的概率成倍数增长。(2)地震人员死亡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约每30年到达一次死亡峰值,7.0级以上的强震对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起主导作用。(3)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中西部,造成死亡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地形复杂的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四省,云南、四川存在多例完全由次生地质灾害致死的小地震。在对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分类、计算影响因素与地震死亡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按照建模参数(影响因素)不同的原则,选取典型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当地震小于5.5级时,不同模型的评估值与地震死亡人数十分相近,可以用于地震后快速盲评估;当地震处于5.5-6.5级时,各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处于同一数量级;当地震大于6.5级时,各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人数差别比较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2)目前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地形条件较差且建筑物抗震性能较低的区域或者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时,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目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灾区环境、经济、人口分布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实用性,综合考虑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评估特点和地震后短时间内缺乏灾区面积数据的问题,尝试将基于烈度衰减公式计算的影响场面积用于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在西北、西南、东部地区触发模拟地震,利用烈度衰减公式计算模拟地震的影响场面积,带入李雯模型计算死亡人数,分震级讨论影响场面积修正参数的取值范围,建立不同震级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除此之外,基于次生地质灾害致死信息,建立次生地质灾害致死人数与地震死亡人数的线性关系,修正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并用次生地质灾害致死的地震进行验证。

段博儒[6](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董宝伟[7](2021)在《大地震磁偏角数据异常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地磁要素中,地磁偏角受磁暴影响较小,受地震影响较大;故本文以国家地磁台网记录的7级以上大地震的地磁偏角秒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地磁偏角观测模型,研究出用于提取地磁异常信息的关键要素:地磁偏角限异常值和异常程度。从而为大地震预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本文结合大地震地磁偏角数据观测的特点,非震异常数据即缺数的分布情况及分布特点;在地震预报预测中,地磁数据缺数问题比较常见,为了保证地磁序列的连续性和易于提取分析地磁信息,研究了多种插值算法后,设计了针对不同缺数情况下不同的插值算法;将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预测模型,用于地磁非震数据插值处理,并设计插值实验和均值插值、线性插值的插值效果对比分析。由于地磁数据属于非平稳数据,本文在数据处理之前,用一阶差分消除随机干扰,用二阶差分使非平稳数据达到平稳。本文研究认为地磁异常持续时间、空间范围与震级大小有一定关系,由此建立大地震地磁偏角的限异常值和异常程度分析模型。主要采用改进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预测地磁偏角D,并和实际观测值构建异常识别算法;考虑到各个台站的数据特性可能不同,为降低地磁干扰,探索适用于地磁偏角合理的异常判别区间,本文采用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结合限异常值和异常程度并用连续阈值法综合判定大地震地磁偏角异常。本文主要采用自汶川地震以来国家地磁台网中心记录的5次7.0级以上大地震共70个地磁台站的地磁偏秒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取地磁偏角限异常值和地磁偏角异常程度时发现,大地震震级越高,异常时间段出现的次数越多,地磁限异常持续时间越长,异常程度持续时间也越长,且异常程度值较大。本文所采用的地磁偏角异常分析法结合限异常值、异常程度和连续阈值法,并用所有地磁台站进行地磁异常分析,克服了单个分析方法的不足,更容易找到地磁偏角的异常,从而提高分析地磁异常的可靠性。后续可增加地震数据分量,更进一步将方法综合运用于水平分量H、垂直分量Z、总场强度F,可望为大地震的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谢卓娟[8](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侯金欣[9](2020)在《断层失稳前后小震活动的时空演化 ——从实验室到野外观测》文中认为天然地震中断层滑动与地震成核及余震触发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地震学家关心的问题。对此不同学者从实验室断层尺度、数值模拟、天然地震观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天然地震观测角度来看,观察大地震前后小震活动时空演化是分析地震成核、余震触发等科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从实验室尺度断层实验来看,分析实验室尺度断层失稳前后声发射的时空演化也为研究实验室尺度断层滑动与地震触发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因此小震活动性时空演化分析是研究断层失稳(大地震)机制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将新近发展的模板匹配技术应用于研究从实验室(~米)到野外(数百千米)尺度断层失稳前后小震活动性研究,进而分析不同尺度下断层滑动与地震成核、余震触发的关系。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已有观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二章重点关注介绍研究方法,小震信号识别,以及小震和声发射事件定位。室内实验部分,针对目前声发射多采用触发接收或传统方法识别,从而造成微弱声发射信号缺失的问题,本论文第三章通过声发射信号的自动识别、定位及震级的估算来构建模板目录,进而利用模板匹配技术来进行连续记录信号中微弱声发射信号的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出的新声发射事件约为模板声发射数量的5倍。这表明模板匹配技术能有效提高声发射目录的完备性,为后续声发射时空变化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本论文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优化了声发射接收器分布,结合检测目录与断层滑移数据,研究了断层失稳前后声发射时空演化与断层滑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断层失稳前,粘滑事件破裂起始点处于断层滑移较少区域,且周围存在明显增加的声发射活动。此外,断层滑移和声发射活动在时间上表现出正相关幂律增加的特征,这表明断层预滑造成的应力变化可能是失稳前声发射产生的主要机制;2、断层失稳后,早期声发射事件表现出随对数时间沿断层扩展的特征,且多数声发射事件分布在断层滑移量较大区域。因此,本研究推测这种扩展特征可能与断层的滑动相关;3、较晚期声发射累计数目和失稳后断层滑移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这表明断层较晚期持续滑移产生的应力变化在近断层或断层上声发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天然地震部分,本论文在第五章及第六章利用模板匹配技术分别完备了2008年Mw7.9汶川地震震后49天内的余震目录及2017年Ms7.0九寨沟地震前7天至后5天内的序列目录,并发现两次地震余震沿断层走向和断层不同区域深度方向上均表现出随对数时间扩展的特征,这表明余滑在这两次地震的余震产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汶川地震区域断层较为复杂且震后形变等研究相对丰富,本论文第五章重点分析了汶川地震余震与震后形变的关系,断层几何结构及汶川地震区域影响古登堡-里克特公式b值与大森公式p值的主要因素。从汶川地震余震与同震破裂、震后形变的关系来看,余震大多发生在同震破裂较少的区域,且余震数量和震后滑移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与余滑触发余震机制相一致;结合早期余震时空演化与地表破裂,可以推测断层不同区域映秀-北川断裂、灌县-江油断裂、小鱼洞断裂及汶川-茂县断裂的地下几何产状;地震活动性参数方面,青川、理县区域低b值可能与余震扩展或断层余滑造成的断层端部差应力增加有关,较深区域的低b值可能与震源加深导致的差应力增加或介质的不均匀性较弱有关;p值与余震数量及震后形变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这表明震后断层形变或与之相关的摩擦生热可能是影响p值的关键因素。另外,在余震数量分布相似的情况下,p值随震源深度增加而变大的特征可能与深度增加造成的温度升高有关。

王宇彤[10](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余震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一次较大地震发生后,常常紧随着一系列的余震。强余震会造成建筑结构的二次损伤甚至倒塌,导致附加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准确的余震预测可指导后续救援及重建工作,有助于做出准确的救灾决策,降低余震的不利影响。本文从世界范围内挑选了多个主震及其对应的余震事件,从主震对余震触发影响角度考虑,基于应力触发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可预测余震位置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基于主震地震信息与余震震级的统计分析结果,设计了可预测余震震级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主要研究内容为:(1)本文根据相关定义及主震与余震在时间、空间上的相关关系,从SRCMOD数据库及ISC数据库中挑选了世界范围内1968年至2012年间的历史地震及其余震事件,建立了本文的余震预测数据库。计算了各个主震对应的应力场,为后续研究做数据准备。(2)分析了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动态库仑破裂应力对余震位置的预测效果。基于动态、静态应力综合触发作用,设计了一个8层深度学习网络可对走滑型主震的余震位置进行预测。定量评估了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3)研究余震最大震级与主震震级、震源机制、断层特征的相关性,确立了网络的输入,提出了一个3层深度神经网络预测余震最大震级。在该网络基础上,增加了位置、时间等输入参数,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所有余震的震级预测神经网络。对上述两个网络的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二、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型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型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文献回顾性分析
        2.1.1 数据来源
        2.1.2 文献统计分析
        2.1.3 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2 医药应急物流内涵
        2.2.1 医药应急物流
        2.2.2 医药应急物资
        2.2.3 医药应急物资的特征
    2.3 应急物流需求预测研究
        2.3.1 应急物资需求特性
        2.3.2 应急物资需求影响因素
        2.3.3 考虑需求特性的预测方法
    2.4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研究
        2.4.1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概念
        2.4.2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特点
        2.4.3 应急物流资源配置模式
    2.5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决策研究
        2.5.1 供需适配决策研究
        2.5.2 带时间窗约束的决策研究
        2.5.3 基于动态信息更新的决策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问题分析
    3.1 应急物流供需适配概念与特征
        3.1.1 供需适配概念
        3.1.2 供需适配特征
        3.1.3 供需适配原则
    3.2 供需适配结构及效用分析
        3.2.1 供需适配场景分析
        3.2.2 供需适配结构
        3.2.3 供需适配效用分析
    3.3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分析
        3.3.1 供需适配系统目标
        3.3.2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过程
        3.3.3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模式
        3.3.4 供需适配系统运作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不完备需求信息下医药物资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模型
    4.1 需求信息完备性问题
        4.1.1 考虑信息完备的重要性
        4.1.2 需求信息完备性分析
        4.1.3 需求信息完备性优化方法
    4.2 地震疾病谱变化规律分析
        4.2.1 地震医学救援阶段划分
        4.2.2 震后疾病谱变化表现
        4.2.3 地震疾病谱变化影响因素
        4.2.4 震后医药物资需求及其变化规律
        4.2.5 地震疾病谱数据分析
    4.3 不完备信息下地震疾病谱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模型
        4.3.1 多源数据融合预测技术
        4.3.2 需求预测模型假设
        4.3.3 多源数据融合过程
        4.3.4 基于地震疾病谱的多源数据融合预测
        4.3.5 对比分析
    4.4 多源数据融合需求预测模型仿真分析
        4.4.1 预测模型仿真背景
        4.4.2 预测模型仿真过程与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紧迫状态下医药应急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
    5.1 配置时间紧迫性问题
        5.1.1 考虑时间紧迫的重要性
        5.1.2 配置时间紧迫性分析
        5.1.3 配置时间紧迫性优化方法
    5.2 紧迫状态下时间窗序列供需适配分析
        5.2.1 时间窗序列的概念
        5.2.2 时间窗序列的生成
        5.2.3 时间窗序列下的医药适配方式
    5.3 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决策模型
        5.3.1 符号与假设
        5.3.2 时间窗序列的协同适配决策
        5.3.3 单时间窗口的综合适配决策
        5.3.4 求解方法
        5.3.5 对比分析
    5.4 供需适配时间窗序列模型仿真分析
        5.4.1 时间窗序列适配模型仿真背景
        5.4.2 时间窗序列适配模型仿真过程和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灾情演化下医药应急供需动态适配决策模型
    6.1 灾情演化动态性问题
        6.1.1 考虑灾情动态演化的重要性
        6.1.2 灾情演化动态性分析
        6.1.3 灾情演化动态性优化方案
    6.2 灾情演化下滚动时间窗序列供需适配分析
        6.2.1 滚动时间窗序列的概念
        6.2.2 滚动时间窗序列的生成
        6.2.3 滚动时间窗序列下的医药适配方式
    6.3 供需动态演化适配决策模型
        6.3.1 符号与假设
        6.3.2 动态适配决策概念界定
        6.3.3 动态适配决策
        6.3.4 求解过程
    6.4 供需动态适配模型仿真分析
        6.4.1 动态适配模型仿真背景
        6.4.2 动态适配模型仿真过程与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医药相关数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改进GWO优化SOM-SVR算法的地震震级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地震预报技术研究现状
        1.2.2 机器学习的发展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震级预报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
    2.1 人工神经网络
        2.1.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2.1.2 人工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2.1.3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特点
    2.2 SOM神经网络
        2.2.1 SOM基本思想
        2.2.2 SOM训练规则
        2.2.3 SOM学习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改进GWO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3.1 SVR模型选择
        3.1.1 拟合决定系数R~2
        3.1.2 交叉验证
        3.1.3 模型选择
    3.2 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
        3.2.1 支持向量机算法基本原理
        3.2.2 影响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的因素
        3.2.3 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的应用与特点
    3.3 灰狼优化算法简介
        3.3.1 灰狼现象
        3.3.2 灰狼优化算法
        3.3.3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OM-GWO-SVR在地震震级预报中的应用
    4.1 实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4.1.1 数据选取
        4.1.2 地震预报因子选取与计算
        4.1.3 数据归一化处理
    4.2 地震震例应用
        4.2.1 构建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
        4.2.2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寻优SVR参数
        4.2.3 地震预测结果
        4.2.4 模型外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贡献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云南省地震巨灾保险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跨学科分析法
        三、统计分析法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云南省地震巨灾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 云南省地震巨灾风险
        一、云南地震灾害特点
        二、影响地震损失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 云南省地震巨灾指数保险
        一、指数保险概述
        二、大理州农房地震指数保险实施方案
        三、大理州农房地震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地震巨灾保险定价方法
    第一节 传统损失分析方法
        一、POT模型
        二、分位数回归模型
    第二节 风险测度及定价
        一、风险测度值
        二、地震巨灾保险定价
        三、损失评估方法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随机森林算法
        一、随机森林算法简介
        二、随机森林算法的原理
        三、随机森林的应用
第四章 地震损失预测方法比较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第二节 地震损失预测
        一、POT模型拟合地震损失
        二、随机森林地震损失预测
    第三节 比较分析
第五章 云南省地震巨灾保险定价
    第一节 地震巨灾保险保费测算方法
        一、测算思路
        二、方法说明
    第二节 云南省地震巨灾保险保费规模测算
    第三节 地震巨灾指数保险运行效果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5)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数据与特征分析
    2.1 数据来源
        2.1.1 历史地震数据
        2.1.2 人口数据
        2.1.3 其他数据
    2.2 地震频次特征分析
        2.2.1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区域特征
        2.2.2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时间特征
        2.2.3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震级特征
    2.3 地震人员死亡特征分析
        2.3.1 地震人员死亡的时间特征
        2.3.2 地震死亡人员的震级特征
        2.3.3 地震人员死亡的区域特征
        2.3.4 次生地质灾害与死亡人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
    3.1 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概述
        3.1.1 地震因素
        3.1.2 承灾体
        3.1.3 环境
    3.2 地震人员死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对比
    4.1 模型选取
    4.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以甘肃省中强震为例
        4.2.1 基本情况
        4.2.2 结果分析
    4.3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全国)
        4.3.1 不同震级分析
        4.3.2 不同地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
    5.1 分区分震级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5.1.1 震级分档
        5.1.2 统计分析
        5.1.3 分震级的模型修正
    5.2 次生地质灾害修正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2 论文的内容
第二章 方法介绍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2.1.1 方法具体内容
        2.1.2 方法的应用
    2.2 PI算法
        2.2.1 方法实现过程
        2.2.2 方法的应用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4.1 计算参数选取
    4.2 计算结果分析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4.2.3 其他地震
    4.3 总结和分析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5.1 关联现象解释
    5.2 震例分析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5.3 震例分析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大地震磁偏角数据异常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磁异常分析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地磁预测和研究现状
        1.3.1 国外地磁观测预测研究现状及动态
        1.3.2 国内地磁观测预测研究现状及动态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地震地磁偏角D数据异常分析理论模型
    2.1 地磁偏角D数据观测模型
    2.2 地磁数据异常分析理论模型
        2.2.1 非震地磁异常数据处理ARMA模型
        2.2.2 地震地磁数据异常分析ARIMA模型
    2.3 地磁偏角数据异常分析观测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RMA模型的地磁非震异常数据处理方法
    3.1 地磁非震异常值插值研究
    3.2 地磁偏角D插值方法
        3.2.1 均值插值
        3.2.2 线性插值
        3.2.3 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
    3.3 地磁数据插值实验设计
        3.3.1 地磁插值数据处理
        3.3.2 地磁插值实验方法设计
    3.4 分析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RIMA模型的地磁偏角数据异常分析方法
    4.1 一阶差分消除背景场
    4.2 地磁偏角D二阶差分
    4.3 基于ARIMA模型的地磁数据异常分析方法
        4.3.1 连续阈值法提取地磁偏角数据异常方案
        4.3.2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滑动预测的地磁异常分析算法
    4.4 地磁偏角数据异常分析算法测试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5 次大地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验证
    5.1 地磁偏角限异常和异常程度识别判定和提取分析
    5.2 5次7.0 级以上大地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
        5.2.1 2008年5月12 日汶川地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
        5.2.2 2010年4月14 日青海玉树地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
        5.2.3 2013年4月20 日四川雅安地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
        5.2.4 2014年2月12 日新疆于田地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
        5.2.5 2017年8月8 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
    5.3 7 级以上大地震地磁偏角D异常的几个特点
    5.4 本文地磁偏角异常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5组国家地磁台网14个国际交换台站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8)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2.1 引言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2.2.1 空间范围
        2.2.2 时间范围
    2.3 资料来源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2.6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引言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3.2.2 回归方法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3.3.2 计算方法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4.4 删除前、余震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5.1 引言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9)断层失稳前后小震活动的时空演化 ——从实验室到野外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1.1 前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1.1.2 余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1.1.3 实验室断层失稳前后声发射研究现状
    1.2 断层失稳前后地震活动性观测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方法介绍
    2.1 信号的识别
        2.1.1 基于能量比的信号识别方法
        2.1.2 AIC信号识别方法
        2.1.3 模板匹配技术
    2.2 天然地震和声发射事件定位
        2.2.1 绝对定位方法
        2.2.2 双差定位方法
第三章 实验室尺度地震检测和定位方法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介绍
    3.3 声发射模板目录的构建
        3.3.1 声发射信号的识别
        3.3.2 声发射定位
        3.3.3 相对震级与绝对震级的测定
    3.4 声发射目录的完备
    3.5 小结
第四章 米尺度岩石断层失稳前后声发射时空演化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介绍
    4.3 数据处理
        4.3.1 构建模板声发射目录
        4.3.2 声发射目录的完备
        4.3.3 位移数据处理
    4.4 结果
        4.4.1 失稳前声发射活动性时空演化
        4.4.2 失稳后声发射活动性时空演化
    4.5 讨论
        4.5.1 失稳前声发射活动特征及其与断层滑移的关系
        4.5.2 失稳后声发射活动特征及其与断层滑移的关系
    4.6 小结
第五章 2008年Mw7.9汶川地震余震时空演化及地震活动性参数分析
    5.1 研究背景
    5.2 数据处理
    5.3 震后早期缺失模板目录的构建
    5.4 遗漏事件检测
    5.5 结果
        5.5.1 余震沿断层走向及深度时空分布
        5.5.2 余震垂直断层走向时空分布
        5.5.3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变化
    5.6 讨论
        5.6.1 余震时空分布及其触发机制探讨
        5.6.2 余震时空分布及其发震断层讨论
        5.6.3 b值空间分布与余震空间分布的关系
        5.6.4 p值空间分布与余震空间分布的关系
    5.7 小结
第六章 2017年Ms7.0九寨沟地震前后小震时空演化
    6.1 研究背景
    6.2 数据处理
    6.3 遗漏事件检测
    6.4 结果
        6.4.1 发震断层几何产状分析
        6.4.2 地震时空分布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工作总结及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10)基于深度学习的余震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余震位置预测研究现状
        1.2.2 余震震级预测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余震预测数据库
    2.1 引言
    2.2 主余震事件挑选
        2.2.1 主震事件挑选
        2.2.2 余震事件挑选
    2.3 主余震相关信息的计算与选取
        2.3.1 断层滑动分布模型
        2.3.2 静态应力
        2.3.3 动态应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余震位置预测
    3.1 引言
    3.2 静态和动态库仑破裂应力
        3.2.1 库仑破裂应力的定义
        3.2.2 库仑破裂应力预测效果分析
    3.3 深度学习位置预测网络
        3.3.1 数据准备
        3.3.2 模型的建立
    3.4 预测结果分析
        3.4.1 预测结果
        3.4.2 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余震震级预测
    4.1 引言
    4.2 最大余震震级预测
        4.2.1 输入参数的确定
        4.2.2 模型的建立
        4.2.3 预测效果分析
    4.3 余震震级预测
        4.3.1 输入参数的确定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预测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时间-震级可预测模型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及损失评估系统综述[J]. 闫佳琦,陈相兆,孙柏涛. 工程力学, 2021(12)
  • [2]震后医药应急物流供需动态适配决策问题研究[D]. 方嘉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基于改进GWO优化SOM-SVR算法的地震震级预报研究[D]. 杨家鑫.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4]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云南省地震巨灾保险定价研究[D]. 李晨旭.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D]. 亓凤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6]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7]大地震磁偏角数据异常分析方法研究[D]. 董宝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9]断层失稳前后小震活动的时空演化 ——从实验室到野外观测[D]. 侯金欣.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10]基于深度学习的余震预测研究[D]. 王宇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时间-震级预报模型在中国大陆强震中期预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