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消旋论文-宫瑞,姚培圆,陈曦,冯进辉,吴洽庆

去消旋论文-宫瑞,姚培圆,陈曦,冯进辉,吴洽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去消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缬氨酸,突变体

去消旋论文文献综述

宫瑞,姚培圆,陈曦,冯进辉,吴洽庆[1](2017)在《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合成d-缬氨酸》一文中研究指出D-氨基酸是合成许多药物、农药及食品添加剂的重要中间体,其中D-缬氨酸广泛存在于杀虫剂、兽药抗生素及药物中,如氟胺氰菊酯、沃尼妙林、青霉胺、放线菌素D、真菌孢肽、缬氨霉素等。此外,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D-缬氨酸,可选择性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目前报道的制备D-缬氨酸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拆分、化学不对称合成及生物转化,但是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前期对来源于氧化短杆菌(brevibacteriumoxydans strain)IH-35A的环己胺氧化酶(CHAO)进行半理性设计得到了对一级胺、二级胺有活性的突变体,但是单胺氧化酶对氨基酸酯的动态动力学拆分尚未见文献报道,且野生型CHAO对L-缬氨酸乙酯的活力较低(0.9U/mg)。针对此问题,我们根据己报道的CHAO与底物的共结晶,选取底物结合口袋附近的11个氨基酸残基作为突变目标,将其定点突变为位阻、极性各不相同的6种氨基酸(Ala、Ile、Phe、Trp、Thr、Tyr),通过对L-缬氨酸乙酯的活性筛选,发现突变体T198I、L199F、M226T与Y321I相对于野生型的活性显着提高;然后以活性最好的突变体Y321I为模板进行迭代突变,得到了活力提高30倍的突变体Y321I/M226T;进一步利用去消旋化策略,将突变体Y321I/M226T与硼胺结合,实现了D/L-缬氨酸乙酯或L-缬氨酸乙酯的去消旋化或构型翻转,经化学水解获得D-缬氨酸盐酸盐的收率分别为95%与91%,ee值大于99%;此外我们利用活力较好的突变体对其它类型的氨基酸衍生物进行了活性检测,发现其对苯丙氨酸乙酯的立体偏好性与缬氨酸乙酯的相反,并通过DS模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8)

曾浩,薛亚平,郑裕国[2](2016)在《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化合物是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去消旋外消旋化合物是生产光学纯手性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策略。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是目前制备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不仅简化了催化系统、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效率,而且经济环保。综述了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2-羟酸、氨基酸和醇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李斌[3](2016)在《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催化性能分析及其耦联催化去消旋手性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法制备手性醇,具有效率高、特异性和立体选择性好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本研究从多种不同微生物来源的酶出发,优化诱导条件,得到活性表达的重组酶,构建构建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工具箱。并以多种潜手性芳基酮、脂肪酮和酮酯类化合物作为底物,研究其催化性能和规律。以(R,S)-苯基乙二醇(PED)为模式底物,构建双酶耦联催化的去消旋体系,研究去消旋过程中辅酶自循环途径的构建方法,优化反应系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R,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DHTP)去消旋获得(S)-DHTP的体系构建,具体内容包括:(1)本研究收集了来源于8种微生物的20种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通过对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研究,优化重组酶的蛋白表达。研究发现,除SCR、CPAR1最佳诱导温度为30℃外,其他重组酶的最佳温度为17℃。CPAR5、CPAR8在2%乳糖的诱导下表达量最高,CR4、KRD、SCR在0.5 mmol×L~(-1) IPTG诱导下表达量最高,其他重组酶的最佳诱导剂为1 mmol×L~(-1) IPTG。对活性表达的重组菌进行破碎收集上清液,通过Ni离子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得到各电泳纯的重组氧化还原酶。(2)以纯化好的重组酶作为催化剂,进行不对称催化性能考察,用14种潜手性芳基酮、脂肪酮和酮酯类化合物为底物,进行底物特异性、动力学参数、立体选择性研究。研究发现每种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都对多种潜手性底物具有活性,从底物角度来看,对于选定的底物,20种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对底物2-羟基苯乙酮、2’-氯苯基乙酮、3’-氯苯基乙酮、4-溴苯乙酮、2-辛酮、乙酰乙酸甲酯的催化活力高于其它,而对于底物邻羟基苯乙酮、2-庚酮的催化活力相对较弱。本研究所构建的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工具箱具有较宽的底物谱、较优的催化效率和突出的立体选择性,可以比较理想的催化不对称转化反应。(3)以(R,S)-PED为模式底物构建的双酶耦联催化去消旋体系生成(R)-PED。此体系通过耦联两种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来构建,这两种酶分别是stereospecific carbonyl reductase 1(SCR1)和ketoreductase(KRD)。为平衡多酶体系中不同酶的活性和催化功能,优化SCR1催化的氧化反应和KRD催化的还原反应的条件。据此,构建出来拥有辅酶自循环体系生产(R)-PED的去消旋体系,在最优反应条件SCR1/KRD活力比为1:4、NADP+/NADPH比例为3:1、30℃、pH 7.0时,有95.50%e.e.光学纯度和91.62%的产率。这一去消旋体系构建方法可以用来构建基于酶学性质系统评价的多酶去消旋体系。(4)根据上文中构建去消旋体系的方法,在(R,S)-DHTP去消旋获得(S)-DHTP的体系构建中,首先筛选获得分别催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重组酶stereospecific carbonyl reductase 3(SCR3)和carbonyl reductase 2(CR2),并在对酶催化条件优化的基础上,选择去消旋体系的反应条件为叁乙醇胺缓冲液(pH 8.0)、30℃、1 mmol×L~(-1) ZnSO4。据此,构建出拥有辅酶自循环体系的去消旋体系,在最优反应条件SCR3/CR2活力比为1:2、辅酶添加比NADP+/NADPH为3:1时,可从反应体系中获得的(S)-DHTP,产率和光学纯度分别高达89.45%和91.71%e.e.。在底物浓度为4 g×L~(-1)时,产物(S)-DHTP的产率和光学纯度分别为78.29%和86.79%e.e.。(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夏仕文,熊文娟,韦燕婵,何从林,徐红梅[4](2015)在《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 4.1037全细胞催化(RS)-4-氟苯甘氨酸去消旋化为(S)-4-氟苯甘氨酸》一文中研究指出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 4.1037全细胞能够催化4-氟苯甘氨酸的(R)-对映体立体反转为(S)-对映体,相反方向的反应不能发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R)-4-氟苯甘氨酸立体反转的影响.在最优反应条件下,5 mmol/L(R)-4-氟苯甘氨酸和10 mmol/L(RS)-4-氟苯甘氨酸分别立体反转和去消旋化为(S)-4-氟苯甘氨酸,产率为52%和63%,ee为99.5%和99.2%.(RS)-4-氟苯甘氨酸的去消旋化过程是通过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 4.1037全细胞中的两个酶催化反应实现的.(R)-氨基酸氧化酶催化(R)-4-氟苯甘氨酸氧化脱氨形成4-氟苯甲酰甲酸,(S)-氨基酸转移酶催化4-氟苯甲酰甲酸转氨化为(S)-4-氟苯甘氨酸.讨论了4-氟苯甘氨酸两个对映体的代谢途径.(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5年04期)

陈颖[5](2015)在《芳基邻二醇的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及(S)-N-boc-3-羟基哌啶的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芳基邻二醇的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并对(S)-N-boc-3-羟基哌啶的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以芳基乙烯等作为原料在去离子水中反应合成了消旋的芳基邻二醇。然后对叁种酵母细胞的生长以及产酶活性进行研究,最终选择了埃切毕赤酵母Pichia etchellsii SIT2014在30℃,180rpm发酵培养24 h的条件下作为化学-酶法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可将2-羟基芳基酮还原为相应的S-芳基邻二醇,光学纯度值达到99%,产率为100%。其次在以水为溶剂的温和反应体系中,研究了温度、时间、氧化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以及β环糊精(p-CD)的量对消旋体芳基邻二醇的氧化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反应温度为60℃C,底物与氧化剂NBS、β-CD的比例为1:2.3:1,反应进行9h时,化学氧化转化率接近100%。为解决生物相容性的问题以实现化学-酶法一锅煮反应的偶联,本论文对氧化反应中可能会影响到生物还原剂活性的NBS,β-CD的量等因素进行了考察。最终顺利得到的光学纯芳基邻二醇即S-1-苯基-1,2-乙二醇、S-对溴苯乙二醇、S-对氯苯乙二醇和S-间氯苯乙二醇的产率达99%以上,光学纯度ee值分别是98.8%,97.3%,98.1%以及99.4%。最后探索了运用该埃切毕赤酵母催化对抗肿瘤药物手性中间体(S)-N-boc-3-羟基哌啶的不对称合成。通过对反应液pH值、底物浓度、反应溶剂等因素的研究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控制pH为7.0,磷酸盐反应液中添加5%的葡萄糖,可得到的(S)-N-boc-3-羟基哌啶的光学纯度值达到99%以上,产率为85.4%。(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期刊2015-05-25)

王鹏[6](2014)在《一个催化扁桃酸去消旋化的双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R-扁桃酸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可以通过外消旋扁桃酸的去消旋化获得。以FMN为辅酶的S-扁桃酸脱氢酶(SMDH)能够专一性地催化氧化S-扁桃酸生成苯乙酮酸,同时伴随着FMN的还原。被还原的FMN在体外可以通过铁氰化钾的氧化而实现其再生。漆酶可以催化氧化亚铁氰化物生成铁氰化物,同时消耗氧气并将其还原成水。用铁氰化物作为氧化还原媒介,将SMDH(?)漆酶偶联可以持续催化扁桃酸去消旋化,从而获得手性R-扁桃酸。将SMDH和漆酶通过席夫碱固定在戊二醛激活的壳聚糖颗粒上。测定了游离的和固定化的SMDH和漆酶的酶学性质。SMDH游离态和固定化后的最适pH分别为6.4和3.4,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45℃C,对扁桃酸的Km值分别为0.92mM和0.27mM,对铁氰化钾的Km值分别为3.87mM和0.77mM。固定化后SMDH的Km值有所减小,说明固定化增加了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漆酶游离态和固定化后的最适pH分别为3.0和6.0,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55℃,对亚铁氰化钾的Km值分别是0.12mM和0.99mM。固定化漆酶的Km值比游离酶高,说明固定化减小了漆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另外,SMDH和漆酶固定化后,热稳定性及存储稳定性均显着提高。分别将游离态和固定化后的SMDH(?)漆酶偶联组成双酶系统,催化扁桃酸去消旋化反应制备手性扁桃酸。与游离态双酶系统相比,固定化双酶系统的底物浓度提高了2倍,生产效率提高了近14倍,而且其催化稳定性更好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双酶系统生产的R-扁桃酸用手性HPLC检测,其对映体纯度超过了99%。(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1-01)

杨锦[7](2013)在《基于双酶体系的α-氨基酸去消旋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纯的氨基酸是化工行业合成手性药物和农用化学品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与外消旋体化合物相比,光学纯的手性药品通常效果更好,用量更少。使用光学纯的药物也意味着不会产生相反异构体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反应停事件”中,外消旋沙利度胺引起严重的致畸毒副作用,其中,(s)-对映体会引起致畸作用,而(R)-对映体没有毒副作用且具有镇静效果。本文通过生物催化的方法对外消旋的α-氨基酸进行去消旋化手性会聚。生物催化本质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内的酶的催化作用,促进反应进程的转化,其催化能力强,对底物或底物系列具有高度选择性。D-氨基酸氧化酶(DAAO)能特异性地催化D氨基酸,将氨基氧化为亚胺,亚胺在水相中自发水解成酮酸,还原态的FAD辅酶被O2氧化生成H2O2。转氨酶(ATs)能可逆地催化氨基酸(氨基给体)和酮酸(氨基受体)之间的氨基转移。许多细菌的ATs能以宽范围酮酸底物作为氨基受体,常用于生物催化制备氨基酸。本文实验过程主要分为叁个方面:1.以DL-Met为反应底物,寻找筛选合适的氨基给体,催化DL-Met的去消旋化2.通过多步实验研究探讨DL-Met的去消旋化机理3.选取99%的味精(以L-G1u表示)作为氨基给体,对hp0203催化Rac-氨基酸去消旋化的底物特异性进行研究,探讨取代基差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1-01)

徐红梅,夏仕文,何从林[8](2012)在《固定化D-氨基酸氧化酶催化DL-氨基酸去消旋化制备非天然L-氨基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氧化氢酶和氧气存在下,固定化D-氨基酸氧化酶(D-AAO)对映选择性催化DL-氨基酸中的D-对映体氧化脱氨为相应酮酸,L-对映体保留.研究了D-AAO的底物特异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D-AAO具有较宽的底物谱,能够催化疏水性α-氨基酸的D-对映体氧化脱氨.在最优反应条件下,D-AAO催化DL-2-氨基丁酸、DL-2-氨基戊酸去消旋化,L-2-氨基丁酸、L-2-氨基戊酸的收率分别为48%和47%,ee分别为99.5%和99.8%.进一步地利用Pd-C/HCOONH4催化氧化脱氨过程中产生的亚氨基酸原位还原,有效提高了L-2-氨基丁酸、L-2-氨基戊酸的收率并保持高的光学纯度.(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2年02期)

李云龙[9](2010)在《生物催化剂耦合法去消旋化芳基仲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和拆分已成为药物化工的研究热点和关键技术。手性仲醇有一个活泼的官能团“-OH”,使其成为非常有用的手性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天然产物、药物、农用化学品和功能材料等;外消旋混合物的去消旋化是合成光学活性手性醇重要且实用的方法之一。本实验室前期已经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氧化还原酶菌株:氧化微杆菌ECU2010和红酵母AS2.2241,前者能选择氧化(R)-1-苯乙醇生成苯乙酮,后者能选择性还原多种芳基酮生成(S)-醇,且二者发酵条件简单,容易制备大量的生物催化剂。本文首先研究了氧化微杆菌ECU2010的底物谱,发现其遵循反-Prelog规则,能选择性氧化一系列芳基仲醇,残留醇的对映体过量值(ees)>99%,从而拓展了该菌的应用范围;其次组合使用两株菌的整细胞进行耦联生物催化反应,建立了一条高效的去消旋化路径,对多种芳基仲醇实现了去消旋化(产物得率:86.5-99.0%,光学纯度:>99%ee);最后,对氧化微杆菌ECU2010粗提物的辅酶再生系统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合适、经济的辅酶再生方法,并对酶-酶耦合法催化反应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04-20)

许建和,谢谚,杨巍,徐毅,潘江[10](2008)在《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和去消旋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是自然界和有机体的重要现象,随着手性技术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一对映体被应用于药物、香精香料、农药和液晶产品。手性醇的手性中心接有一个活泼的羟基官能团(-OH),使该类(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不对称催化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去消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手性化合物是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去消旋外消旋化合物是生产光学纯手性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策略。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是目前制备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不仅简化了催化系统、提高了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效率,而且经济环保。综述了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2-羟酸、氨基酸和醇的研究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去消旋论文参考文献

[1].宫瑞,姚培圆,陈曦,冯进辉,吴洽庆.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合成d-缬氨酸[C].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2].曾浩,薛亚平,郑裕国.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偶联去消旋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6

[3].李斌.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酶催化性能分析及其耦联催化去消旋手性醇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

[4].夏仕文,熊文娟,韦燕婵,何从林,徐红梅.珊瑚色诺卡氏菌CGMCC4.1037全细胞催化(RS)-4-氟苯甘氨酸去消旋化为(S)-4-氟苯甘氨酸[J].分子催化.2015

[5].陈颖.芳基邻二醇的化学—酶法去消旋化及(S)-N-boc-3-羟基哌啶的生物催化不对称合成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

[6].王鹏.一个催化扁桃酸去消旋化的双酶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4

[7].杨锦.基于双酶体系的α-氨基酸去消旋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

[8].徐红梅,夏仕文,何从林.固定化D-氨基酸氧化酶催化DL-氨基酸去消旋化制备非天然L-氨基酸[J].分子催化.2012

[9].李云龙.生物催化剂耦合法去消旋化芳基仲醇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

[10].许建和,谢谚,杨巍,徐毅,潘江.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和去消旋化[C].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不对称催化分会场论文集.2008

标签:;  ;  

去消旋论文-宫瑞,姚培圆,陈曦,冯进辉,吴洽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