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学,黄山,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
植被带论文文献综述
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1](2019)在《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山海拔870~1 760 m的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Ⅰ和Ⅱ以及高山草甸4种不同海拔植被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碳氮及其活性组分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酶活性、 pH值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等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全氮(T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质量分数存在显着差异(P<0.01)。不同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熵(MBC/TOC)、 DOC/TOC存在显着差异(P<0.01),且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高山草甸的土壤MBN/TN(5.79%)显着高于其他植被带(P<0.05)。土壤脲酶活性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弱,而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随海拔升高呈增强趋势。Pearson相关及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不仅依赖于土壤总有机碳(TOC)和TN,而且与土壤酶活性和pH值密切相关。溶解性有机氮(DON)对黄山土壤酶分布影响显着(蒙特卡罗检验,P=0.006)。综上所述,黄山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氮组分与植被类型直接或间接相关,且极大影响土壤酶活性。图2表4参29(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姜基春,王国强,郭宁,焦峰[2](2019)在《黄土高原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特征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至延安市富县的4种植被带,测定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结合研究区近2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草原-荒漠带数值最小,森林带数值最大,且都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值都出现在森林-草原带。(2)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均为草原-荒漠带<森林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它们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的拐点都出现在森林-草原带;地下/地上生物量与年均降水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陶光耀[3](2019)在《梵净山不同植被带AM真菌物种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生态系统稳定受到生物与非生物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微生物对植被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该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丛枝菌根(Arbua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为对象,采集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6个植被带(高山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竹林)林下根际土壤,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对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进行分离,利用形态学和nested-PCR技术对AM真菌进行种类鉴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对AM真菌的群落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梵净山AM真菌种类丰富,通过形态学鉴定出3目5科12属30种,分别占全球已知目科属的75%、45%和40%。包括球囊霉目Glomerales球囊霉科Glomeraceae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 12种、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1种、硬囊霉属Sclerocystis4种、隔球囊霉属Septoglomus1种。多样孢囊霉目Diversisporales巨孢囊霉科Gigasporaceae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3种;无梗囊霉科Acaulosporaceae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4种;多样孢囊霉科Diversisporaceae伞房球囊霉属Corymbiglomus1种、多样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原囊霉目Archaeosporales双型囊霉科Ambisporaceae双型囊霉属Ambispora1种。以AML1/AML2为引物,对所有孢子均进行nested-PCR扩增,获得8条序列,GeneBank登陆号分别为MK592809~MK592816,经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美丽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柯氏无梗囊霉(Acaulospora koskei)、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2、通过对梵净山AM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可知,球囊霉属为优势属,无梗囊霉属为亚优势属,其余属为伴生属和偶见属。3、梵净山AM真菌种类多样性与植被带密切相关。各植被带均没有优势AM真菌物种,各植被带重要值等级最高AM真菌物种和特有种均不同。高山灌丛中细凹无梗囊霉Ac.Scrobiculata和美丽盾巨孢Scu.Calospora重要值等级最高,落叶阔叶林为细凹无梗囊霉Ac.Scrobiculata,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褐色斗管囊霉Fu.Badium,常绿阔叶林为蜜色无梗囊霉Ac.Mellea,暖性针叶林为黄孢球囊霉G.flavisporum,竹林中为沙荒球囊霉G.deserticola。6个植被带的特有种分别是高山灌丛的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棒孢硬囊霉Scl.Clavispora、极大巨孢囊霉Gi.Gigantea、缩隔球囊霉Se.Constrictum;落叶阔叶林的微白巨孢囊霉Gi.albida;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两型球囊霉G.dimorphicum、扭型伞房球囊霉Co.tortuosum、聚丛根孢囊霉Rh.aggregatus、褐色斗管囊霉Fu.Badium;常绿阔叶林的多梗球囊霉G.multicaule、卷曲球囊霉G.Cconvolutum;暖性针叶林的加拿大球囊霉G.canadense、黄孢球囊霉G.flavisporum、微丛球囊霉G.microaggregatum、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沙生多样孢囊霉Di.Arenaria;竹林的台湾硬囊霉Scl.Taiwanensis、枫香硬囊霉Scl.liquidambaris。研究着力于梵净山AM真菌物种有那些,不同植被带AM真菌物种群落多样性特征这2个问题,研究结果将填补梵净山AM真菌物种多样性研究空白,扩大我国AM真菌物种地理分布格局。(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徐红伟[4](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植被恢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稳定性影响碳的分解与储存,对预测气候变化和保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和土壤易氧化碳组分进行研究,探讨土壤有机碳及其稳定性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的响应规律,以期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评价及土壤碳库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带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有机碳稳定性。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整体表现为草原带较高,1-10a和>20a年限段草地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SI)草原带比森林带分别增加了15.88%和84.28%;叁个年限段乔木类型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SI)草原带比森林带分别增加了37.92%、59.27%和118.89%。而森林带具有相对较高的粘粒和粉粒含量、乔木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基础呼吸、诱导呼吸、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较活性易氧化碳组分C1、活性易氧化碳组分C2和低活性易氧化碳组分C3)。而草原带具有相对较高的砂粒含量、微团聚体稳定性、土壤pH、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土壤有机碳稳定性。(2)植被恢复类型影响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整体灌木较高,0-10a和>20a年限段草原带灌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SI)分别是草地的1.53和1.57倍;0-10a年限段森林草原带灌木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SI)分别是草地和乔木的2.45和1.41倍。森林带乔木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基础呼吸、诱导呼吸、土壤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C1含量。而灌木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有机碳稳定性。(3)恢复年限整体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其中草原带草地和乔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SI)分别降低0.03和0.09;森林草原带草地、灌木和乔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SI)分别降低0.53、0.78和0.55。森林带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指数(SI)整体规律性较差。恢复年限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稳定性、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基础呼吸、诱导呼吸、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脲酶活性、土壤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C1、C2和C3)。(4)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与土壤粘粒和粉粒含量和pH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与砂粒组分含量、微团聚体稳定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和碳库质量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本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草原带整体高于森林草原带和森林带,而随恢复年限逐渐降低,这种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主要与土壤砂粒组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呼吸和土壤酶活性的增加有关。该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评价及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9-06-01)
李冬冬,方昭,杜好田,姚静,焦峰[5](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与土壤碳氮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黄土高原植被受水热因子作用明显,植被分布自东南向西北总体呈现出森林向草原过渡的地带性规律。本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从南向北形成的4种典型植被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和草原-荒漠带)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与土壤碳(C)、氮(N)的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为预测黄土高原植物的生长发育前景、生态系统的植物营养元素和土壤养分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富县、甘泉县、安塞县、靖边县、横山县以及榆林市榆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定研究区4种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和不同土层碳氮含量,最后利用方差分析研究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及土壤碳氮差异,并与全球、中国尺度等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相关分析,阐明4种不同植被带植物叶片和不同土层有机碳、全氮的相关关系。[结果]1)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0—10、10—20、20—40 cm各个土层中均表现出极显着的相关性(P<0.001),在0—40 cm土层中,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整体呈下降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草原-荒漠带,但不同植被类型的垂直变化规律差异较大。2)草本植物叶片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P<0.01),植物叶片碳含量平均值为442.9 g/kg,略低于全球492种陆地植物叶片碳含量的平均值464.2 g/kg;而氮含量平均值为25.8 g/kg,略高于全球水平20.6g/kg,说明黄土高原4种不同植被带在碳氮积累上存在差异,且该地区草本植物的C:N相对较低。3)植物叶片C、N、C:N与土壤SOC、STN含量表现出较为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总体来看与不同土层相关关系各不相同。[结论]不同植被带土壤C、N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且C、N含量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黄土高原由南向北,呈现植物叶片C含量降低而N含量升高的趋势,因此C/N呈现减小趋势。植物叶片C、N、C/N与不同土层的土壤C、N均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魏彦强,芦海燕,王金牛,孙建,王旭峰[6](2019)在《近35年青藏高原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状况被认为是指示气候及其变化的重要因子,历来受生态学及气候研究重视,而以植被带随气候暖化向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的迁移为视角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指示植被带生长状况的归一化植被指数(AVHRR/GIMMS-NDVI)为分析手段,选取在气候变化中较为敏感的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分析了1981–2015年35年间其植被带生长状况的时空差异,并与其对应的87个气象站点及同化数据的气温、降水气象资料以及经济统计数据等进行对比,以此来分析植被带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响应。结果显示:1)整个青藏高原在最近35年植被带生长状况总体上好转,这与气温及降水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以高原为整体的研究在原因解释上较为困难。由于高原内部区域间差异很大,以不同的分区来研究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及人为影响的响应无论在空间变化差异还是在原因解释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在高原中部及其西南部的高海拔地区,植被带出现了普遍的增长,暖湿化的气候趋势是其主要原因。即气候暖化使得高海拔地区严寒的植被生长环境改善,林线上升,植被带扩展,NDVI增加。3)在高原东北部、东部边缘区及其东南部海拔相对较低、气候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其植被带普遍出现了退化趋势,与缓慢的气候变化相比较,人口增加等人为干扰因素的增强是其主要原因。即气候变化使得一些地区适宜于人类游牧和定居,人口迁入,城市化发展,当对植被带的影响超过了其承受能力时则出现逆转现象,植被带退化,NDVI减少。(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枥丹,徐亮,谌利民,谭露,陈艳[7](2019)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生物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连续叁年采用样方法对唐家河4个植被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的草本植物种类、多度、盖度及其所在群落的乔木层郁闭度和灌木层盖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植被带的草本生物量存在显着差异(P <0. 001),落叶阔叶林的草本生物量最高,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草本地上生物量最低; 2)不同植被带的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草本盖度、乔木层郁闭度、以及灌木层盖度均存在显着差异(P <0. 001); 3)通过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出草本生物量主要受草本盖度(P <0. 001)、灌木层盖度(P=0. 018)以及乔木层郁闭度(P=0. 045)的影响.该结果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瞿晴,徐红伟,吴旋,孟敏,王国梁[8](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团聚体化学计量变化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人工刺槐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化学计量及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 2 mm和0. 25~2 mm粒径团聚体含量,机械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E_(MWD))和机械团聚体的几何平均直径(E_(GMD))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而0. 053~0. 25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和可蚀性因子K呈现相反的变化特点;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3个植被带整体表现为森林带显着高于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而全磷含量在各植被带间无明显变化规律;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草原带以<0. 053 mm和0. 25~2 mm粒径占绝对优势,在森林草原带以0. 053~0. 25 mm和0. 25~2 mm粒径为主,而森林带各粒径间均无显着差异;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0. 053 mm粒径全磷含量最高,而森林带全磷含量在各粒径间无显着差异;<0. 053 mm和0. 053~0. 25 mm粒径团聚体C∶N值以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高于森林带,而0. 25~2 mm和> 2 mm粒径在3个植被带间无显着差异;各粒径C∶P和N∶P值以森林带显着高于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综上可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团聚体化学计量在3个植被带间存在较大差异,团聚体稳定性和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整体表现为森林带显着高于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徐红伟,吴阳,乔磊磊,李袁泽,薛萐[9](2018)在《不同植被带生态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黄土高原从北到南不同纬度梯度分布的3个典型植被类型区域(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和森林带)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下的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带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影响显着,大于0.25mm团聚体含量(WR0.25)、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EWMD)、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EGMD)和有机质含量(SOM)整体上均表现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不同植被带下不同恢复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影响不一,森林草原带表现为灌木>草地>乔木,森林带则表现为乔木>草地.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大,各种恢复类型WR0.25、EGMD、SOM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团聚体结构破坏率(PAD)和可蚀性因子(K)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D)无显着差异.冗余分析表明,植被带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恢复年限,恢复类型与植被带和恢复年限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本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区域生态恢复过程机理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张青枫[10](2018)在《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油松人工林种实及幼苗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荒山造林和绿化树种,具有很好的持水固沙和涵养水源的功能。近年来,黄土高原油松造林面积逐年增加,但普遍存在林分提前结果或结实过量现象。由于良种基地的种子生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生产对种子需求,早采乱采种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进一步了解油松人工林种子的内在质量,本研究以油松种子为对象,在黄土高原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幼龄林和中龄林中选取典型样地和母树,通过分析球果、种子的形态、活力以及幼苗性状特征,对不同植被带油松人工林种子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采种区选择、良种基地选址和最佳适生区的划分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油松人工林球果和种子形态都有明显差异。中龄林球果和种子相对大于幼龄林,球果长41.88 mm~70.27 mm,种子长5.39 mm~8.56 mm。幼龄林球果和种子在森林带最大,森林草原带次之,草原带最小;中龄林森林草原带最大,森林带次之,草原带最小。(2)来自叁个植被带的幼龄林种子发芽性状差异显着,森林带幼龄林种子发芽性状最好,森林草原带次之,草原带最差;森林草原带中龄林最好,森林带次之,草原带最差。中龄林种子发芽性状和幼苗的根系特征在叁个植被带的表现均好于幼龄林,发芽率32%~99%,根系表面积2.19 cm~2~12.95 cm~2。(3)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幼龄林和森林带中龄林种子发育的幼苗生长状况表现相对良好,苗高分别为3.9 cm~6.4 cm和1.6 cm~8.1 cm。来自草原带幼龄林种子的幼苗性状表现好于森林草原带,森林带最差;中龄林森林草原带表现好于森林带,草原带最差。(4)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叁个植被带种子发育的幼苗的生物量差异显着。来自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幼龄林和森林带中龄林种子幼苗生物量相对较大,幼苗鲜重分别为0.21 g/株~2.35 g/株和0.31 g/株~2.61 g/株。来自森林草原带幼龄林种子幼苗生物量最大,草原带次之,森林带最小;中龄林森林草原带最大,森林带次之,草原带最小。(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植被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黄土高原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选取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至延安市富县的4种植被带,测定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结合研究区近2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分析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规律,以期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草原-荒漠带数值最小,森林带数值最大,且都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值都出现在森林-草原带。(2)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大小顺序均为草原-荒漠带<森林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它们随着年均降水量的增加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的拐点都出现在森林-草原带;地下/地上生物量与年均降水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带论文参考文献
[1].姚兰,张焕朝,胡立煌,王艮梅,方炎明.黄山不同海拔植被带土壤活性有机碳、氮及其与酶活性的关系[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
[2].姜基春,王国强,郭宁,焦峰.黄土高原4种植被带草本群落特征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J].西北植物学报.2019
[3].陶光耀.梵净山不同植被带AM真菌物种多样性[D].贵州大学.2019
[4].徐红伟.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植被恢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与土壤性质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9
[5].李冬冬,方昭,杜好田,姚静,焦峰.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草本植物叶片与土壤碳氮分布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6].魏彦强,芦海燕,王金牛,孙建,王旭峰.近35年青藏高原植被带变化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响应[J].草业科学.2019
[7].张枥丹,徐亮,谌利民,谭露,陈艳.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带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8].瞿晴,徐红伟,吴旋,孟敏,王国梁.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人工刺槐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J].环境科学.2019
[9].徐红伟,吴阳,乔磊磊,李袁泽,薛萐.不同植被带生态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以黄土高原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8
[10].张青枫.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带油松人工林种实及幼苗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