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

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

蒋新葆[1]2007年在《甘肃省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核心能力。本文对甘肃省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制度缺陷进行分析,针对企业面临的制度性约束,提出从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制度、管理制度叁个方面进行创新,使民营企业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民营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这叁者的关系是:产权制度是前提、治理制度是保证、管理制度是基础,论文围绕这叁个方面讨论民营企业的制度缺陷和创新问题。论文第二章分析民营企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讨论民营企业目前的制度选择以及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制约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瓶颈”因素,然后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确定了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重点。论文第叁章讨论甘肃省民营企业存在的产权制度问题以及创新的方向和途径,提出甘肃省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方向:产权清晰、结构合理、可流动性。论文第四章讨论甘肃省民营企业治理模式的缺陷、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指出治理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与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治理结构模式,对家族制民营企业治理制度的创新提出建议。论文第五章引用典型案例分析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共性,提出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战略管理,现代管理制度与家族伦理有效结合,健全决策管理机制,坚持人本管理。在上述四章的论述中,首先界定相关概念,介绍可供借鉴的国外模式与理论,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创新建议。

张衡义[2]2006年在《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为获得更大的收益或利润而进行的以新的企业制度取代旧的企业制度的变革活动,是对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着眼点。制度是企业实现利润的保证。制度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确定制度框架,对企业的产权、管理、激励等进行创新,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因此,制度创新是实现民营企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企业制度缺陷日益突出。如产权制度模糊、产权结构单一封闭,这是民营企业向现代制度跨越的主要障碍;管理制度不合理,在管理上表现为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管理规章的缺位;激励制度不健全,缺乏压力传导机制,人才流动率接近50%。基于此,本文提出只有进行企业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陈述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本章对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制度创新的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制度创新的五个阶段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作了介绍。第叁章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现状。概述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在面临的经营环境、主要组织形式,和存在的制度缺陷如产权制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缺陷,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分析了制约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约束因素。第四章论述了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驱动力量,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以及制度创新应遵循的原则。第五章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实施对策,主要包含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激励制度创新和提高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执行力。构建了一个动态的民营企业制度创新体系,主张民营企业制度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形包括发展状态、组织形式、存在问题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途径。第六章结束语部分对本文的整体情况做出自我评价,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希望能给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研究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并对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践有所启示。

何茂涛[3]2005年在《民营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企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民营企业的创新可从叁个层面加以分析:技术、制度、管理。要进行技术创新须有制度及其相应的组织创新作保障。制度及相应的组织创新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保障和技术进步的前提和动力,而技术创新又为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企业发展的提供了持久动力。制度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不仅有利于拓展管理创新的空间,同时又给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管理创新则是制度创新的表现形式,是制度创新在实践上的实现。在制度创新中,文化的创新(包括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前提。 本文意在通过以下六部分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变迁与创新作些必要探讨。在第一部分的序言里,强调了制度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第二部分,结合民营企业及其发展历程对事关民营企业制度变迁和发展的深层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论述了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包括相互联系的叁个方面:作为企业创新前提和动力的产权制度创新,作为保证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以及作为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制度实现过程的管理创新。第四部分介绍了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制度创新模式。第五部分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背景进行了分析,指明了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在结束语里,再次强调了在新形式下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附录部分列举了相关案例以便进一步印证有关制度变迁和创新的上述观点。 本文在论述中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有效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为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我国民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和获得稳定持续发展,必须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没有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其它创新活动就不会是有效的,也不会是持久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功能表现为在成本与收益、激励和约束、稳定与发展、公平与效率、整体和局部等二维关系上达成均衡,从而使企业作为一个富有效率的组织得以稳定和持续发展。本文在进行民营企业制度变迁和创新分析时采取了历史分析法并注重借鉴国外模式。本文高度重视文化创新对于制度创新的意义。

马嵩[4]2016年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引起理论界与实践层的高度关注。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药方”是要靠改革激发东北的内生动力,尤其是切实消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东北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我国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以东北经济下行为切入点,以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理论为指导,概述东北民营经济演进发展,从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国内典型发达地区和全国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作用的差异或差距;在此基础上,基于新常态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要求,明确民营经济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的目标定位,尝试构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模型,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提出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路径与对策。本研究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在概述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从经济增长动力、民营经济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制度约束及变迁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理论及其实践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第二章,相关理论分析。通过对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民营经济发展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制度变迁以及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梳理分析,总结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动力要素;同时,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发育程度、制度变迁等又是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动力要素。第叁章,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本章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为时间划分基点,分析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及趋势,论述了新常态背景下东北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方向,即制度和技术的创新驱动、需求结构协调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民营经济发展推动,进而提出了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求。第四章,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动力分析。从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采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民营经济增长贡献、就业拉动贡献以及税收增加贡献等指标,比较分析东北地区与环渤海、长叁角、珠叁角等发达地区以及全国范围下民营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差异或差距,揭示民营经济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换中的发展潜力及动力提升空间。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选择。概述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形成要素,探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及其组合形成的动力机制。基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模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需要制度、政策、金融、技术、人力等动力系统相互作用。笛六音.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大战动力转换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制度约束和非制度约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探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动力机制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发现,“黑土地”文化、“铁饭碗”意识、“关系寻租”、市场化程度、资源环境状况、民营企业自身问题等,是障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机制等途径,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第七章,研究结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表现在:一是理论层面,尝试构建民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模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需要制度源动力系统、政府外生推动力系统、创新驱动力系统与资源要素承载力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负熵流”,进而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提出新常态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以产权制度、金融配置、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为动力要素的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二是实践层面,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东北民营经济的经济增长贡献远不及发达地区显着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拉动就业的相关系数最低,税收相关系数显示其并没有成为区域税收增长中的倚重力量,揭示出民营经济制度源动力系统滞后、政府外生推动力系统动力不足、创新驱动力系统作用有限、低端生产要素提供的“负熵流”能级降低,引发系统走向无序,无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叁是对策层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目标及路径选择。在比较分析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叁角地区和珠叁角地区民营经济贡献率的基础上,对四大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结构进行比较,揭示了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以及动力结构转换的条件和规律;基于此,提出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即通过规范政府行为、完善产权制度、鼓励技术创新、优化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从实践层面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同时,本研究的不足表现在: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历史数据的整理和运用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经验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运用不足,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和设计还有待于验证。

卢文娟[5]2004年在《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文中提出民营企业的崛起是我国体制改革的最大创新。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民营企业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壮大的。由于产生和成长的特殊性,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产权制度,呈现出产权主体的超经济性、产权结构的一元化和封闭性、产权关系的模糊性等特征。这种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企业初创时期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部环境的逐渐变化,其弊端开始显现,突出表现在这种制度安排方式无法实现现代产权制度安排中存在的诸多外部利润。因此,变革现有产权制度,成为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克服制度供给的制约,进行产权制度创新。要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建立法人财产所有权;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开展资本运行,促进产权的流动;开放企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以上途径,逐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解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产权问题,不仅涉及到企业本身,还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诸多外部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因此,要使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变迁顺利进行,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施条件,需要企业家和政府等要素的支持与配合。

赵雪凌[6]2007年在《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文中提出从重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到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遇到了难得的机遇。民营建筑企业是我国建筑业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很多民营建筑企业已经走过了艰苦的初创期进入到迅速扩张的成长期,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也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产权纷争,还是资源分配不均匀,乃至人才问题和发展问题,我们都能找到隐藏在背后的组织问题。组织是企业运行的载体,很多问题都能从组织中找到根源,也可以通过组织状况的改善来得到解决。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组织结构的角度入手,揭示阻碍民营建筑企业成长的组织层面的原因,找出问题,发现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对处在成长期困惑中的民营建筑企业有所借鉴。本文根据对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主要研究探讨处在成长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存在着怎样的组织问题和困惑,结合学术界关于组织的主要理论(包括西方传统的组织理论、组织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和组织变革理论)及其基本思想,为研究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基于系统论、组织经济学、组织社会学和生命周期理论对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动因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影响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思路。为此,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民营建筑企业生命周期进行了划分。本文将民营建筑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同时,本文还根据民营建筑企业的发展特点,将其成长期进一步细分为成长初期、成长中期和成长后期。叁个时期的特征分别是:①成长初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刚刚走过艰苦的初创期,企业谋求的是生产规模稳步上升,进一步占领市场。在这个阶段,企业不宜过于冒进,首要任务是明晰产权关系,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管理组织的变革适宜做小幅度调整。②成长中期的企业要突破地域和行业的限制,谋求大规模和多元化发展。在这个阶段,企业可以通过管理组织变革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比如横向、纵向或混合性的联合。③成长后期的企业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已经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这时为了谋求更稳定的发展,顺利步入成熟期,必须对管理组织的集权和分权程度进行调整,适当分权。第二,对企业组织变革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理论成就进行了综述。包括:西方传统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组织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组织社会学、组织经济学和组织变革理论的基本思想。第叁,对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存在的组织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从组织制度、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等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组织制度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组织的机械化,实行集权化管理;二是民营建筑企业高层管理幅度过大;叁是部门设置混乱;四是基层组织管理效率低下。产权制度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投资主体单一化,产权结构封闭化;二是企业产权的界区仍不清晰,产权结构模糊化。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高度集权的家长式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手段、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协调机制和岗位职责不明。第四,对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动因进行了剖析。基于组织系统论的解释:我国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外在动因包括: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宏观政策是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首要因素;外部市场环境是推动民营建筑企业变革的重要因素。根据系统理论,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外部诱因,同时,外部环境中竞争压力也会输入到组织中,迫使组织进行变革。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在动因归纳为克服传统层级组织的弊端、通过并购或者联合获取优质要素、通过组织变革增强核心能力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四个方面。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解释:根据总体生态论,我们很容易理解民营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是其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生物性本能,在变革的过程中要注意组织惯性的障碍;制度理论较好的解释了组织趋同的现象,并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中制度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则从管理资源的角度较好的解释了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不同行为。基于组织经济学的解释:主要是依据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假定企业是寻求交易成本节约的,在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时,企业会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控制结构。如果想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基本思路就是将外部交易内部化,这种内部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扩大企业经营范围或者寻找合作伙伴,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基于此理论,合理解释了民营建筑企业横向、纵向和混合型的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力。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根据格雷纳的五阶段模式的结论,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主要矛盾和危机,而这种主要矛盾和危机将决定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方向。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为避免进入过早多元化和过于集权化的陷阱,必须对组织进行适时的改革和创新。第五,对影响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梳理。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外部市场、社会文化和技术变迁;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是既有可能成为推动力量,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力量,只有认识到它们的存在及作用机制,才能够更好的为民营建筑企业组织变革所用。第六,对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①企业上层建筑即财产组织的重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制度的变革,主要通过产权清晰化和产权多元化来实现。产权清晰化的主要途径是尽快“摘帽”、自然人之间产权的清晰化和自然人与法人之间产权的清晰化。产权多元化的主要途径是外部产权的融合及内部产权的融合;二是治理模式与治理结构的变革,内生型的民营建筑企业公司治理模式是逐渐演进的,核心是家族经营,变化趋势是股权结构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日趋完善,决策由专制集权向科学发展。外生型民营建筑企业的突出特点是由非家族式治理模式向股份制治理模式演进。因此,构建股份制治理模式,实现科学决策是当前的治理模式变革的目标。治理结构的实现要通过外部和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来实现。②管理组织结构的治理与创新,按在成长期所处阶段划分为叁类:处于成长初期的民营建筑企业,要朝向大型企业这一端发展,可以考虑朝综合性的工程建设总承包公司或者专业的承包公司发展。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首席项目经理制这种强矩阵结构。处于成长中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应以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通过兼并、合并、控股、参股等形式,形成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等四个层次的建筑企业集团,使成员企业形成生产经营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关系。处于成长后期的民营建筑企业,可以建立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根据公司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建立事业部的划分维度和部门维度。③基层组织的重整与再造,主要是从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责任制两个角度入手。项目经理部是否固定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要同企业主要的组织架构紧密结合。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项目经理部的设置可以采用强矩阵式结构,即项目经理部依据需求临时组建,项目部成员来自于各个职能机构。但是设置专人负责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对各个临时项目部的管理以及协调项目部和职能机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对于处于成长中期的企业,项目经理部的设立要立足于施工管理,实行两层分离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对于处于成长后期的企业,项目经理部的设置要同事业部的划分结合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调整是通过建立复合考核指标体系、激励机制创新和监管机制的实现的。

郑凌云[7]2004年在《股权激励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从激励理论的一般文献分析入手,通过简要回顾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关于激励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认为股权激励是激励理论的创新表现。所谓股权激励指的是公司与部分员工或全部员工之间进行某种股权安排,其理论渊源于西方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风险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股权激励最早产生于美国,其股权激励机制与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紧密相连。 民营科技企业的治理结构特点在于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具有十分明显的双重依赖性,但是人力资本在企业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现代高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分布日益多极化。因此,其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在进一步强化物质资本投入者权益的基础上相应提高人力资本投入者的利益份额,根据人力资本在高技术企业中的相对地位和风险状况给予人力资本投入者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股权激励机制能够完善民营科技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强化人力资本激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股权激励的实践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激励对象,购股规定,售股规定,权利义务,股权管理。根据实践内容的区别,企业激励实践模式有以下九种: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股票奖励、延期支付、业绩股票、股票期权、期股、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等。根据不同标准,股权激励模式分为两大类别五个系列,两个类别:基于历史贡献和基于未来业绩;五个系别:持股系、业绩系、增值系、期权系和延期系。本文比较分析了各个系别股权激励模式的特点和联系,并从企业股权结构特点(或者说企业类型)、企业所属行业特点、企业发展阶段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以持股系(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股票奖励)和期股系(股票期权、期股)为主。 明晰的产权界定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产权边界清晰的条件下,才能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较好地解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的问题。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叁种典型的模式:北京中关村模式、深圳模式和浙江温州模式。按照产权特征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中关村模式以公有民营为主,如四通集团、联想集团等;浙江温州模式以民有民营为主,如正泰集团等。不同产权特点的民营科技企业,其股权激励实践具有不同的特点,通过对四通、联想的持股激励和正泰的限制性期权激励案例研究,本文探讨了上述企业集团持股激励和期权激励实践对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启示。 股权激励机制内在的缺陷、我国外部市场环境的不完善和相应的服务体系不健全,是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制约因素。具体包括:股权激励中的政府干预、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及弱有效性、激励股票的来源、购股资金来源、股票的流通、股权激励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公司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处理方式等)等。基于上述思路,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基本原则和战略对策。

张媛[8]2006年在《产权制度创新与民营企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凭借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面临着长不大、做不强的困境,在当前形势下,只有从民营企业自身找出阻碍其发展壮大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探索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途径,是民营企业突破成长障碍的关键,也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发展壮大的。由于产生和成长的特殊性,民营企业初创时期普遍采用古典家族企业的产权制度,这种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企业初期的发展,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部环境的逐渐变化,其弊端也日渐显现,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变革古典家族企业产权制度成为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寻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产权制度,我国多数民营企业进行了公司制改制,以建立公司产权制度,克服原有产权制度的各种弊端,充分发挥产权制度的作用。但是,纵观我国民营企业改制后的产权制度现状,问题依然存在,多数民营企业的改制仅仅是一种形式,自身并没有按规范的法人公司运作,没有健全的企业法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权仍深受家族所有权的干扰和控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基本仍由家族内部成员决定,企业很难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存在,个人财产权和法人财产权分离不彻底,企业内部产权结构一元化现象依然明显,阻碍产权流动的一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鉴于此,民营企业的公司产权制度仍须进一步完善。针对公司制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存在的上述不足,即:个人财产权与法人财产权分离不彻底;企业产权结构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民营企业产权流动受到种种限制等问题,本文从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化以及产权可流动性的实现叁个角度提出了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并结合公司产权制度有助于民营企业明确法人财产权、保障企业各个产权主体的收益分配以及在解决民营企业信用问题上所起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从实践角度阐述了实现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化、产权流动的具体途径,旨在为民营企业公司产权制度的早日完善提供一种参考。当然,笔者并不是说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就可以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所有问题,民营企业在关注产权制度的同时,还应重视企业自身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等的健全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总之,我国民营企业要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和运用产权制度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进行产权制度创新,建立法人财产权,优化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促进产权流动,逐步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产权制度,发挥其协调民营企业成员关系,完善收益分配,提高企业信用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现实意义。

刘义圣[9]2005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市场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其功能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和完善过程中愈发占据支配性的地位,也是各种矛盾的集中所在。深化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对中国资本市场功能进行准确、科学的定位,对于解决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功能视角”下的中国资本市场。一般认为,使用规范性方法抑或实证性方法,与所研究的目标问题有关,目标层次越高越具有规范性,目标层次越低越具有实证性。所以,本文在研究资本市场及其相关经济制度等问题时采用规范性方法,而在研究资本市场实际功能时采用实证性方法。另外,本文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不仅应用纯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尝试从社会、心理以及文化等多视角加以诠释。 本文共有九章内容,在谋篇布局上刻意求工,力图做到主次分明,先后有序,文理清晰,连属成篇。 第一章资本市场泛论: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现代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与“资本市场”进行概念的回顾与界定,然后根据现阶段中国经济的运行特征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实质性内涵做出解释,并从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变迁中确定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资本与资本市场的概念与功能内涵是历史的、动态的。 第二章资本市场功能琐考,开始切入正题,研究资本市场的功能一般。由于资本是资本市场运行的载体和核心内容,理解资本的功能将直接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识,因此本章内容安排上先考察资本功能,再考察资本市场功能。在考察资本市场功能中,依照一般逻辑,先考察资本市场微观功能,再考察资本市场宏观功能。 第叁章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初级实证,比较系统地考察包括证券市场、产权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和创业资本市场等主要子市场及其各种功能的现状和问

谢小军[10]2007年在《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文中指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制度环境、制度创新主体、路径依赖、创新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制度供给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诱因和阻滞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主要路径。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 蒋新葆.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2]. 我国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 张衡义.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3]. 民营企业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 何茂涛. 山东大学. 2005

[4].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D]. 马嵩.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D]. 卢文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6]. 成长期民营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研究[D]. 赵雪凌.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7]. 股权激励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研究[D]. 郑凌云. 武汉大学. 2004

[8]. 产权制度创新与民营企业发展[D]. 张媛. 山西财经大学. 2006

[9]. 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功能定位与发展方略[D]. 刘义圣.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0]. 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J]. 谢小军.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论我国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