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生物修复技术是实现石油污染土壤净化与功能恢复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探究石油污染土壤中高效降解菌群落变化,以及在基因水平上评价不同修复条件下石油难降解组分关键功能基因代谢的差异性,对进一步提高生物修复效果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渭河阶地粉质壤土和黄土台塬粉质壤土为供试土壤,以扁穗冰草和狗牙根草为修复植物,分别在石油污染浓度:0 mg·kg-1、3000 mg·kg-1、7000mg·kg-1及10000 mg·kg-1的条件下,进行石油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模拟实验。主要研究内容:(1)利用高通量技术对不同实验条件下24组土壤样品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测序,通过OTU、稀释度曲线、香浓指数、热图、PCA、RDA等分析,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2)对石油难降解组分关键功能基因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O)基因、苯酚羟化酶(QHM)基因、芳烃双加氧酶(Ahd)基因的检测、克隆,从分子水平阐明石油降解机理;(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构建标准曲线,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实验条件下12组渭河阶地粉质壤土土壤试样进行功能基因表达定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实验条件下,石油污染植物修复土壤中门水平主要细菌群落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WS3、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迷踪菌门(Elusimicrobia)。(2)土壤石油污染浓度、修复植物及不同土壤组分性质都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有影响,且石油污染浓度和修复植物比不同土壤性质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石油浓度的增加,土壤中优势菌群细菌数量随污染浓度呈阶梯式增加,较高浓度的石油污染土壤有利于大多数细菌的生长;不同修复植物对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大的影响。(3)对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苯酚羟化酶、芳烃双加氧酶石油难降解组分关键功能基因进行检测,三种功能基因均符合目的基因的大小,分别约为470bp、85bp、310bp,说明修复土壤中含有以上石油难降解组分关键功能基因。(4)利用SYBR配置反应体系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分别建立了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芳烃双加氧酶基因、苯酚羟化酶基因功能基因定量分析标准曲线(扩增效率E)为:y=-3.77x+38.2(E=84.30%);y=-3.78x+39.72(E=83.9%);y=-2.97x+37.13(E=117%)。(5)根据12组不同实验条件修复的土壤功能基因绝对荧光定量分析发现,狗牙根植物可促进石油污染土壤中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O)基因、芳烃双加氧酶(Ahd)基因的拷贝,但狗牙根植物修复可能抑制了苯酚羟化酶(QHM)基因的拷贝。在中、高浓度(7000 mg/kg、10000 mg/kg)的石油污染土壤环境中,可促进细菌芳烃双加氧酶(Ahd)功能基因的拷贝。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姬雨
导师: 李春荣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实时荧光定量,功能基因
来源: 长安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长安大学
分类号: X53;X172
总页数: 62
文件大小: 2783K
下载量: 157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种类食细菌线虫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1)
- [2].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J]. 江西农业 2020(04)
- [3].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20(07)
- [4].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7)
- [5].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发展[J]. 江西化工 2016(06)
- [6].探析石油污染土壤问题及修复技术[J]. 石化技术 2016(05)
- [7].石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降解菌的分离[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S1)
- [8].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花苜蓿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潜在作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5)
- [9].微生物协同降解深层石油污染土壤研究[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6(05)
- [10].腐植酸对石油污染土壤特性和生物修复效果的影响[J]. 腐植酸 2017(02)
- [11].生物与胞外聚合物偶联降解石油污染土壤中常见有机物[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4(12)
- [12].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14(10)
- [13].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8)
- [14].微波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广东化工 2012(17)
- [15].微波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升温特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04)
- [16].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20)
- [17].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05)
- [18].黄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其修复[J]. 商洛学院学报 2008(02)
- [19].石油污染土壤综合治理修复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24)
- [20].电解液对直流电场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3)
- [21].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J]. 环境与生活 2014(14)
- [22].石油污染土壤可培养放线菌遗传多样性分析[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03)
- [23].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4(08)
- [24].石油污染土壤治理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3)
- [25].石油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J]. 广东化工 2010(12)
- [26].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技术浅析[J]. 科技资讯 2009(10)
- [27].预制床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应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8].植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20(07)
- [29].化学洗涤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现状[J]. 油气储运 2019(01)
- [30].克拉玛依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特征[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5)
标签:石油污染土壤论文; 植物修复论文; 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论文; 实时荧光定量论文; 功能基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