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书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书法,思想,艺术,儒家,天书,书道,书论。
书法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乔龙泉[1](2019)在《李百忍先生的艺术实践及书法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百忍(1927-1999),号蕴威,别署老汪湖人,斋名绿竹书屋,安徽宿州人。李百忍先生生擅长书法,对于行书、草书、篆体、隶体皆有极高的艺术造诣。是我国着名的书法艺术家与书法理论家,同时也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得益于沈子善教授真传,李百忍先生在书法艺术的造诣极为深厚,其书体更为全面,"善行书,、精狂草",为近现代书坛留下弥足珍贵的书法作品。文章以李百忍先生在世生平作品为研究范式,追忆先生艺术实践道路的历程,并从书法思想方面解读李百忍先生的作品魅力。(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杜启涛[2](2019)在《白蕉《论书立稿》书法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蕉是我国近现代书法史上杰出的帖学大家之一,其一生沉酣书艺,精研书论,直溯晋唐,打破了董其昌入晋唐无门一说。他在书法创作之余,为了帖学的复兴和书法的普及,曾开坛授课,并撰写了一批讲稿和书法论着,而《论书文稿》更是其一生论着的精华所在,短短数百字,却是字字珠玑。《论书文稿》作为白蕉晚年的书论之作,都是其一生学书的经验之谈,仅仅数百字,却囊括了对于书法中如何学习书法,书法中的笔与墨,间架、章法、动静、虚实等关系。正如米南宫所言:“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可见,历代的书论着作中大多只为遣词求工,注重的是文辞的华丽,对于后来的学者学习书法来说是没有帮助的。而白蕉《论书文稿》短短数百字则讲述了书法中如何学习书法的过程,以及书法中的笔墨关系和书写中理的叙述。可以说是达到了孙过庭所说的“文约理赡,睹迹明心。”对于书法理论的研究,白蕉的《论书文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我们在研究古人书论的时候,由于时代相隔甚远,在文字和字意的使用上会存在一定的隔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所表达的意思不同,解读上可能会存在误区。而白蕉距离我们时代较近,对于我们对前人的书论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其《论书文稿》相较于《云间谈艺录》等随笔散记而言,它是一篇系统的论书着述,可以说是字斟句酌,字字珠玑,有着很高的学习价值,是其一生书法理论着作的精华所在。由此可见,白蕉的《论书文稿》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白蕉的书法和理论以及通过白蕉作为桥梁来学习晋唐碑帖都具有着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及价值。因此,本文以白蕉的《论书文稿》为基,并结合历代前贤的书法作品和论着,从书法中用笔的顺逆进退,用墨在枯湿浓淡上的表现,一个字、一行字、乃至一篇字之中同“理”的关系的表现,通过书法中的“有形”和“无形”来说明“体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入帖到融会贯通,继而写出自我风格这五个部分来研究白蕉的书法思想。(本文来源于《大连大学》期刊2019-06-06)
吴国良[3](2019)在《刘咸炘书法思想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咸炘是我国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书法家,他对于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于书法历史有其独特公允的见解,其所着的《弄翰余沈》来源于自身书法教学的实践。他借鉴了传统诗话评论的方法来评论碑学与帖学以及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的叁家之说,指出"叁家之说"关于书法发展和演变上的错误所在,并且对汉代以来的着名碑帖作品进行点评;同时指出书法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这是书法进入民国以后对清代后期碑学兴起的冷静反思。他主张碑帖合一和真草隶篆并用的方法,对于当代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巩绪发[4](2019)在《论季羡林书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季羡林虽然不是职业书法家,但他热爱并关注中国书法,其纵贯一生的书法实践体现了积极而有建设性的书法教育思想和平淡清雅的书法创作风格。季羡林呼吁重视青少年在书法传承中的作用,关注高校的书法专业学科建设;他倡导学者书法,强调并积极推进书法文化建设;他推崇以平淡为美的书法创作观,书风自然恬淡、简静清雅。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在技法与形式创变之外,更需要学养与文化的助益,需要学者的文化支撑。(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许松[5](2018)在《傅山书法思想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傅山的书法思想,除了主要被学者关注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思想精华。在书法家主体修养上,主张"人奇字自古",揭示了人品对于书品的重要影响。在书法实践态度上认为专精下苦才能接近古人,反对浮躁的书法风气。他倡言复古,以先秦古文以及篆隶为取法的对象,以期借复古的手段臻于活泼、妙不可测的境界。至于傅山提出的"天"的内涵,不必求之过深,其核心在于文理自然与姿态横生。(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8年08期)
陆永建[6](2018)在《“静我神”品鉴——朱熹“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书法思想的美学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既是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也是一位重要的书法理论家。继程颐之后,朱子理学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的一系列着作强化和发展了宋代理学,影响了此后近千年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理论认为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哲学~(1),他书法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理学色彩和礼法精神,皆可归于朱子理学体系之下。本文试图以朱熹传世书法作品之"静我神"的艺术特色为切入点,还(本文来源于《学术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王继超[7](2018)在《坐觉风雷生謦咳——试从家学、从政和交游论叶恭绰的书法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坐觉风雷生謦咳,势与泰岱争雄尊"。在风云激荡的中国近现代史上,叶恭绰占有独特的一席之地。他是政治家,曾任清政府铁道督办,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被委任为广东革命政府的财政部长和建设部长,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和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代理馆长;他是教育家,筹建交通大学,(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18年04期)
成联方[8](2018)在《从政治哲学转向艺术审美:沈曾植上海时期书法思想的理学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晚清理学大师,沈曾植一生都在力推理学治国。但是,在晚清社会矛盾集聚的历史现实下,以及清朝政府的灭亡,沈曾植的这一政治抱负最终并没有实现。辛亥革命(一九一一)以后,沈曾植居住上海,便将其具有官方政治哲学色彩的理学思想,寄托到文学艺术上来。理学化特征因此成为沈曾植上海时期书法思想的一个重要现象,体现出沈曾植晚年对书法的反思与回归。沈曾植上海时期书法思想的理学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第一,锺繇是书法的"安身立命之所";第二,推崇朱熹书法的理学范式;第叁,韩愈古文道统与沈曾植书法思想的理学同构。这叁个方面,以一个共同的儒学精神,与叁种不同的外在形式相结合,共同建构了沈曾植上海时期理学化的书法思想。(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18年03期)
刘军[9](2018)在《孙过庭书法思想浅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朝孙过庭的《书谱》既是一部草书精品,又是一篇重要的书法理论文章。《书谱》中具有丰富的书法理论内涵,对于当代书法理论和美学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谢友国[10](2018)在《书与道——唐宋书法思想演变的一条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盛唐的张怀璀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提出书道概念,认为书与道合。而中唐的柳宗元,以儒家文艺观反思盛唐时的书法狂热,提出"道假辞而明,辞假书而传",使书与道分离,这一观点影响到宋代的思想家。其中石介走向极端,以不师古法自高,书法有走向灭亡的危险。这引起欧阳修的警惕,以书"不能无法"进行劝诫,终难说服以圣人之道自许的石介。直到"二程"创建理学,从儒家之道的高度,提出"作书应敬"的主张,才将书与道重新建立直接的联系。但这种新思想,实际脱离了书法艺术的规律,必然遭到晓书者的反对。苏轼认为圣人之道出于人情,又从道家思想汲取营养,以"信手"来打破"二程"的"敬"字,终于重新激活了书法的生命力。总之,书与道的关系,是理解唐宋书法思想演变的一条重要线索。(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8年02期)
书法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蕉是我国近现代书法史上杰出的帖学大家之一,其一生沉酣书艺,精研书论,直溯晋唐,打破了董其昌入晋唐无门一说。他在书法创作之余,为了帖学的复兴和书法的普及,曾开坛授课,并撰写了一批讲稿和书法论着,而《论书文稿》更是其一生论着的精华所在,短短数百字,却是字字珠玑。《论书文稿》作为白蕉晚年的书论之作,都是其一生学书的经验之谈,仅仅数百字,却囊括了对于书法中如何学习书法,书法中的笔与墨,间架、章法、动静、虚实等关系。正如米南宫所言:“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何等语?或遣词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可见,历代的书论着作中大多只为遣词求工,注重的是文辞的华丽,对于后来的学者学习书法来说是没有帮助的。而白蕉《论书文稿》短短数百字则讲述了书法中如何学习书法的过程,以及书法中的笔墨关系和书写中理的叙述。可以说是达到了孙过庭所说的“文约理赡,睹迹明心。”对于书法理论的研究,白蕉的《论书文稿》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我们在研究古人书论的时候,由于时代相隔甚远,在文字和字意的使用上会存在一定的隔阂,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所表达的意思不同,解读上可能会存在误区。而白蕉距离我们时代较近,对于我们对前人的书论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其《论书文稿》相较于《云间谈艺录》等随笔散记而言,它是一篇系统的论书着述,可以说是字斟句酌,字字珠玑,有着很高的学习价值,是其一生书法理论着作的精华所在。由此可见,白蕉的《论书文稿》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白蕉的书法和理论以及通过白蕉作为桥梁来学习晋唐碑帖都具有着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及价值。因此,本文以白蕉的《论书文稿》为基,并结合历代前贤的书法作品和论着,从书法中用笔的顺逆进退,用墨在枯湿浓淡上的表现,一个字、一行字、乃至一篇字之中同“理”的关系的表现,通过书法中的“有形”和“无形”来说明“体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入帖到融会贯通,继而写出自我风格这五个部分来研究白蕉的书法思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书法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乔龙泉.李百忍先生的艺术实践及书法思想[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
[2].杜启涛.白蕉《论书立稿》书法思想研究[D].大连大学.2019
[3].吴国良.刘咸炘书法思想探微[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巩绪发.论季羡林书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许松.傅山书法思想新论[J].中国书法.2018
[6].陆永建.“静我神”品鉴——朱熹“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书法思想的美学还原[J].学术评论.2018
[7].王继超.坐觉风雷生謦咳——试从家学、从政和交游论叶恭绰的书法思想[J].书法.2018
[8].成联方.从政治哲学转向艺术审美:沈曾植上海时期书法思想的理学化特征[J].书法.2018
[9].刘军.孙过庭书法思想浅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
[10].谢友国.书与道——唐宋书法思想演变的一条线索[J].中国书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