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作用下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变化,初步探讨针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中枢机制。方法:以20例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针灸疗法,以牵正、风池、攒竹、地仓、颊车、水沟、承浆、翳风、头维、四白、迎香、合谷为主穴,隔日1次,每周3次,1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针灸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临床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以评估临床疗效。另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志愿者入组时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ing-statef MRI,rs-f MRI)扫描,以左侧初级运动区(LMⅠ)、右侧初级运动区(RMⅠ)为感兴趣区对全脑磁共振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比较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前后与健康志愿者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差异。结果:针灸治疗后,患者Sunnybrook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健康志愿者相比,患者针灸治疗前双侧初级运动区(MⅠ)均与全脑的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的增强,且多位于运动前区(额中回、额上回)、中央后回、楔前叶、颞中回、颞下回、小脑叶。与治疗前相比,针灸治疗后患者LMⅠ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为左侧额下回;RMⅠ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无明显差异。与健康志愿者相比,针灸治疗后患者双侧MⅠ均与全脑的多个脑区存在功能连接的增强,且主要脑区与治疗前大部分一致。结论:(1)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2)难治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前脑功能已发生改变,可能是大脑的反应性代偿所致。(3)针灸通过促进LMⅠ与左侧额下回功能连接的增强,从而增强代偿反应,可能是针灸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瘫的中枢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马斌,杨骏,袁爱红,李传富,高婷,宋书婷
关键词: 难治性周围性面瘫,针灸,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静息态
来源: 中国针灸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中医学
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
基金: 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1604b0602020,杨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分类号: R246.6
DOI: 10.13703/j.0255-2930.2019.12.017
页码: 1321-1326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4767K
下载量: 371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难治性周围性面瘫论文; 针灸论文;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论文; 静息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