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柞蚕抗菌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柞蚕,鼻咽癌,细胞,细胞株,流式,电子显微镜,链球菌。
柞蚕抗菌肽论文文献综述
方绍亮[1](2016)在《柞蚕抗菌肽Cecropin-like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柞蚕是一种重要的绢丝昆虫。本研究从大肠杆菌诱导处理的柞蚕转录组中筛选得到一新的抗菌肽Cecropin-like(ApCec)。利用软件EditSeq预测其ORF框含195个核甘酸。解剖得到大肠杆菌诱导的柞蚕幼虫组织并提取RNA再反转录得到cDNA模板体。通过扩增、连接、转化、测序以及核酸序列比对确定所发现抗菌肽ApCec基因在柞蚕体内真实存在且与转录组中对应的核酸序列一致。抗菌肽ApCec全长cDNA编码的肽含有64个氨基酸残基,这其中包括一个含22个氨基酸残基的预测信号肽,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肽和38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肽。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成熟抗菌肽ApCec与其他成熟抗菌肽Cecropin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利用已公开报道抗菌肽Cecropin的氨基酸序列以及预测的抗菌肽ApCec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显示总共聚为双翅目与鳞翅目两簇,抗菌肽ApCec归属于鳞翅目簇且与该簇内聚为更小一簇抗菌肽Cecropin同源性较高。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柞蚕24 h后通过定量PCR检测抗菌肽ApCec在脂肪体、马氏管、丝腺、中肠、血细胞以及表皮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抗菌肽ApCec基因在脂肪体、马氏管、血细胞以及表皮中表达水平均较高,而其在马氏管中表达水平最高。本研究中人工化学合成了两个肽:pro-ApCec(含前肽和成熟肽)和M-ApCec(成熟肽),且合成的两个肽都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以及用质谱检测其分子量。通过MIC实验和抑菌圈试验发现,抗菌肽M-ApCec抗大肠杆菌K12(Escherichia coli K12)或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活性都比抗菌肽pro-ApCec更强,同时抗菌肽M-ApCec抗菌具有剂量效应。以小鼠血细胞为抗菌肽M-ApCec作用对象,该溶血性实验表明成熟的抗菌肽M-ApCec对以小鼠血细胞为代表的哺乳动物细胞毒性较低。通过圆二色谱法检测抗菌肽M-ApCec在亲水环境和疏水环境中结构,结合曲线图和所算数据表明抗菌肽M-ApCec在亲水环境中二级结构呈不规则状态而在疏水性环境中二级结构为α-螺旋。用抗菌肽M-ApCec处理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K12和革兰氏阳性菌枯草杆菌,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K12和枯草杆菌细胞膜被破坏,说明抗菌肽M-ApCec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说明抗菌肽ApCec在柞蚕体内为抵御病原微生物对柞蚕的侵害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新发现抗菌肽ApCec的研究为后续更为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其在抗菌药物开发和疾病控制方面应用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耿艺介,张倩,王兴顺,李浩,杨小柯[2](2015)在《重组柞蚕抗菌肽AD的纯化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重组柞蚕抗菌肽AD毕赤酵母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抗菌肽纯品,并对其进行纯度、分子量和抗菌作用的鉴定。方法用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法对发酵液中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的纯度,再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对产物进行分子量鉴定,并结合传统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重组柞蚕抗菌肽AD纯品对E.coli敏感株及耐药株的抗菌作用。结果重组柞蚕抗菌肽AD经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纯化后的纯度达到98.40%,分子量为4068.15Da,与所设计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大小相近。所纯化出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的敏感株ATCC25922和产β-内酰胺酶耐药株株ATCC35218的抗菌作用均为MIC 8μg/m L,而头孢他啶和氨苄西林对耐药株ATCC35218的MIC的值分别为8μg/m L和>32μg/m L。结论成功纯化分离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其对E.coli敏感株和耐药株具有相同的抗菌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5年01期)
马淑慧,李亚洁,孙永欣,温志新,李学军[3](2014)在《柞蚕抗菌肽的性能及其对仔猪腹泻常见病原菌抑菌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柞蚕链球菌(1212菌)诱导柞蚕蛹制备柞蚕抗菌肽,根据药敏纸片法,检测抗菌肽的热稳定性及耐酸性能,并测定抗菌肽对仔猪腹泻常见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柞蚕抗菌肽耐热性和耐酸性效果较好,在100℃水浴15 min后或p H值为1.0时仍表现出对大肠杆菌E.Coli K-12 D31的抗性;其对仔猪腹泻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25mg/m L。同时考察了7个柞蚕现行品种的抗菌肽活性,表明不同品种的柞蚕蛹经诱导后抗菌活性不同,其中582表现活性最好,本研究为今后将其应用于仔猪饲料工业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2-04)
张倩,邓平建,王兴顺,李浩,杨小柯[4](2014)在《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抗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等技术手段,对重组柞蚕抗菌肽AD抗菌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用微量肉汤法鉴定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敏感质控标准菌株ATCC25922和产β-内酰胺酶菌株ATCC35218的抑菌作用后,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重组柞蚕抗菌肽AD处理前后E.coli超微结构变化,再用流式细胞Ca2+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经重组柞蚕抗菌肽AD处理前后E.coli细胞膜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微量肉汤法证明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敏感株ATCC25922和耐药株ATCC35218的MIC值均为8μg/m L;透射电镜观察到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破坏细菌胞膜的完整性;流式细胞Ca2+荧光探针检测发现,经重组柞蚕抗菌肽AD作用后,细菌胞内表面上的二价阳离子Ca2+浓度增高。结论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 i的抗菌机制可表现为膜完整性的破坏,并伴随胞内Ca2+浓度的增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4年11期)
廖富苹,钟杨生,邓平建,黄自然,刘建军[5](2005)在《转柞蚕抗菌肽D基因辣椒的目的基因及表达产物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对转柞蚕抗菌肽D基因辣椒第4代的目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所分离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与原设计的序列一样;辣椒组织中也含有抑菌物质,经与天然抗菌肽D对比,表明抗菌肽D基因得到了表达。(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廖富苹,山川稔,朝冈爱,石桥纯,黄自然[6](2004)在《柞蚕抗菌肽CA_1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FPLC、HPLC系统配合MALDI TOF MS等技术 ,分离得到一个以灭活的Escherichiacoli诱导产生的具有明显杀菌活性的柞蚕抗菌肽CA1。自动蛋白质序列分析仪测定其一级结构为WNPFKELERAGSRVRDAIISAGVAVATVAQATAILK ,含有 36个氨基酸残基 ,经联机检索 ,与cecropinD有 88%的同源性 ,仅有 4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 ,其中铰链区第 2 1~ 2 3位氨基酸为AGV ,与已知柞蚕抗菌肽A、D铰链区AGP有所不同 ,提示抗菌肽存在多态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04年07期)
张卫民,赖卓胜,何美蓉,许刚,黄文[7](2003)在《柞蚕抗菌肽对大鼠大肠癌的防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柞蚕抗菌肽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柞蚕抗菌肽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的杀伤作用。以二甲肼(DMH)诱发的Wistar大鼠大肠肿瘤为模型,观察柞蚕抗菌肽对大鼠大肠肿瘤的防治作用;DMH诱癌及柞蚕抗菌肽灌胃均18周,第33周结束实验。结果柞蚕抗菌肽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灌胃可明显降低大鼠大肠肿瘤发生率(65%,P<0.01),但大肠癌平均个数及肿瘤质量指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柞蚕抗菌肽对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具有预防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10期)
凌斌勋,李侠,王建宁,张红英,吴娟[8](2003)在《柞蚕抗菌肽抗裸鼠移植性人鼻咽癌CNE2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柞蚕抗菌肽体内抗瘤效果。方法 建立荷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裸鼠模型 ,通过腹腔注射和局部注射两种途径进行治疗干预实验。用药后第 10天取血计数白细胞 ,称量肿瘤大小 ,取肿瘤组织、心脏、肝脏、肾脏作常规病理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肿瘤明显缩小有显着差异 (P <0 .0 1) ,抗菌肽局部处理组癌瘤大面积出血坏死 ,较多炎细胞浸润 ,裸鼠心脏、肝脏、肾脏未见明显病变 ,外周血白细胞无明显下降。结论 提示柞蚕抗菌肽具有较明显的抗裸鼠移植性人鼻咽癌CNE2的作用 ,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肿瘤》期刊2003年05期)
凌斌勋,孟庆龄,王建宁,鲍伟宏,吴娟[9](2003)在《柞蚕抗菌肽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骨架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柞蚕抗菌肽对癌细胞骨架的破坏作用。方法 :用柞蚕抗菌肽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处理 12和 18h ,抗微管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细胞骨架结构的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抗菌肽处理后细胞骨架分布不均匀 ,形态不规则 ,散乱 ,卷缩。结论 :柞蚕抗菌肽具有较明显的破坏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细胞骨架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邓小娟,黄自然[10](2002)在《柞蚕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杀菌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肠杆菌 (E .coliK12 D3 1)诱导的柞蚕 (Antheraeapernyi)蛹血淋巴 ,经加热处理后 ,进行CM -Sepharose阳离子交换层析 ,FPLCPepRPC反相柱及HPLCHi-PoreC18反相柱层析 ,纯化得到一类抗菌肽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2 4 0 0 ,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富含赖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 ,摩尔分数分别为 18 6 %、15 5 %和 13 6 % ,不含甲硫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 .抗菌谱表明该肽对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柞蚕抗菌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从重组柞蚕抗菌肽AD毕赤酵母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抗菌肽纯品,并对其进行纯度、分子量和抗菌作用的鉴定。方法用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法对发酵液中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进行分离纯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产物的纯度,再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对产物进行分子量鉴定,并结合传统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重组柞蚕抗菌肽AD纯品对E.coli敏感株及耐药株的抗菌作用。结果重组柞蚕抗菌肽AD经离子交换和疏水层析纯化后的纯度达到98.40%,分子量为4068.15Da,与所设计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大小相近。所纯化出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的敏感株ATCC25922和产β-内酰胺酶耐药株株ATCC35218的抗菌作用均为MIC 8μg/m L,而头孢他啶和氨苄西林对耐药株ATCC35218的MIC的值分别为8μg/m L和>32μg/m L。结论成功纯化分离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柞蚕抗菌肽AD,其对E.coli敏感株和耐药株具有相同的抗菌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柞蚕抗菌肽论文参考文献
[1].方绍亮.柞蚕抗菌肽Cecropin-like的鉴定与功能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6
[2].耿艺介,张倩,王兴顺,李浩,杨小柯.重组柞蚕抗菌肽AD的纯化及鉴定[J].中国热带医学.2015
[3].马淑慧,李亚洁,孙永欣,温志新,李学军.柞蚕抗菌肽的性能及其对仔猪腹泻常见病原菌抑菌效果的研究[C].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4].张倩,邓平建,王兴顺,李浩,杨小柯.重组柞蚕抗菌肽AD对E.coli抗菌机制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4
[5].廖富苹,钟杨生,邓平建,黄自然,刘建军.转柞蚕抗菌肽D基因辣椒的目的基因及表达产物检测[J].蚕业科学.2005
[6].廖富苹,山川稔,朝冈爱,石桥纯,黄自然.柞蚕抗菌肽CA_1的分离[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7].张卫民,赖卓胜,何美蓉,许刚,黄文.柞蚕抗菌肽对大鼠大肠癌的防治作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
[8].凌斌勋,李侠,王建宁,张红英,吴娟.柞蚕抗菌肽抗裸鼠移植性人鼻咽癌CNE2的实验研究[J].肿瘤.2003
[9].凌斌勋,孟庆龄,王建宁,鲍伟宏,吴娟.柞蚕抗菌肽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骨架的作用[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
[10].邓小娟,黄自然.柞蚕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及杀菌效应[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