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水温(20.0±0.2)℃、pH值(7.66±0.03)、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非离子氨和亚硝态氮对平均体长(5.88±0.16)cm、平均体质量(3.42±0.22)g的鳙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受到非离子氨和亚硝态氮胁迫后,鳙幼鱼出现呼吸急促、游动失去平衡、抽搐、侧翻、体色变深、活力降低等中毒症状,直至最后死亡,其死亡率与非离子氨、亚硝态氮浓度和胁迫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非离子氨和亚硝态氮对鳙幼鱼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727 mg/L和79.180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73 mg/L和7.918 mg/L。相对于非离子氨,鳙幼鱼对亚硝态氮的耐受性更强。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伟,王琪,戚甫长,朱凌云,占明飞
关键词: 鳙幼鱼,非离子氨,亚硝态氮,半致死浓度,安全浓度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生物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水产和渔业
单位: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 S917.4;X171.5
页码: 228-229+234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42K
下载量: 129
相关论文文献
- [1].查干湖水体非离子氨浓度的多年演化趋势与驱动机制[J]. 吉林水利 2018(03)
- [2].渔业水体中非离子氨的危害及检测方法的研究[J]. 矿产勘查 2019(06)
- [3].非离子氨百分比浓度表应用[J]. 现代科学仪器 2013(06)
- [4].非离子氨对泥鳅的急性毒性试验[J]. 科学养鱼 2014(08)
- [5].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虾虎鱼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09)
- [6].氨氮对海水贝、鱼类的毒性研究[J]. 广州化工 2015(24)
- [7].不同溶氧浓度下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J]. 水产学杂志 2019(04)
- [8].辽河保护区表层沉积物风险污染物质清单筛选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8)
- [9].宿鸭湖水库渔业污染事故原因分析[J]. 河北渔业 2014(06)
- [10].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06)
- [11].测水养鱼[J]. 湖南农业 2012(09)
- [12].非离子氨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个体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5)
- [13].非离子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暗纹东方鲀稚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水产科学 2015(03)
- [14].池鱼氨氮超标、药物中毒与泛池的区别和防治[J]. 渔业致富指南 2011(20)
- [15].氨氮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弧边招潮急性毒性研究[J]. 四川动物 2013(04)
- [16].溶解氧、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代谢的影响研究[J]. 渔业现代化 2012(06)
- [17].高碱区氨氮对养殖鱼类急性毒性试验[J]. 科学养鱼 2017(11)
- [18].铵态氮对高体鰟鮍鱼苗的急性毒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16)
- [19].水产动物氨氮中毒症状和解毒[J]. 科学养鱼 2014(10)
- [20].氨氮对草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科学养鱼 2013(11)
- [21].铝厂二次利用水中氨氮和磷的去除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10)
- [22].氨氮对鲢鱼的毒性研究[J]. 湖南饲料 2013(06)
- [23].温度、盐度、非离子氨对不同驯化时间蒙古裸腹溞存活、生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0(06)
- [24].非离子氨和氨氮对不同规格史氏鲟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02)
- [25].养殖水体中非离子氨对鱼类的危害及控制方法[J]. 吉林水利 2009(09)
- [26].氨态氮对水产动物毒性的研究概况[J]. 河北渔业 2010(06)
- [27].氨氮对西伯利亚鲟的急性毒性试验[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03)
- [28].2010—2012年宁夏地区养殖池塘水质环境现状及评价[J].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7)
- [29].宁夏主要养殖池塘水质评价[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3(03)
- [30].温度突变和非离子氨对海水和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存活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