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生蔬菜论文-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黄修梅

沙生蔬菜论文-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黄修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沙生蔬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生蔬菜,斧形沙芥,新品种

沙生蔬菜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黄修梅[1](2019)在《沙生蔬菜斧形沙芥新品种“沙珍FJ-1号”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沙珍FJ-1号"斧形沙芥是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培育而成的常规栽培种。该品种叶色深绿、叶基部紫色,营养生长生育期为125 d,生殖生长期为130 d,属中晚熟品种,营养品质好、抗病能力强,产量18 023.6 kg·hm~(-2),适合在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种植。(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5期)

赵映雪,杨忠仁,郝丽珍,张凤兰[2](2017)在《甲基磺酸乙酯对两种沙生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沙生蔬菜种子的研究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斧形沙芥、地梢瓜作为试验材料,研究EMS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EMS诱变处理种子的适宜浓度,旨在为开展沙生蔬菜种子化学诱变研究,筛选突变体植株,并构建突变体基因库奠定基础,试验于内蒙古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进行,以本实验室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毛乌素沙地采回的斧形沙芥、地梢瓜2种沙生蔬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5个EMS浓度:分别为0%、0.2%、0.5%、0.8%、1.0%(将EMS诱变剂溶于pH 7.0的磷酸缓冲液),各处理浓度分别设置4、8、12 h浸种时间,以0%为对照。每种材料共计1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放置于铺有双层湿润滤纸的培养;中,于培养箱中进行萌发试验,以胚根突破种皮为标准记为萌发,并连续统计10 d发芽种子数。本试验以半致死剂量作为EMS诱变斧形沙芥、地梢瓜种子的适宜剂量。结果表明:1.0.2%的EMS浸种处理4 h可适当提高斧形沙芥种子的萌发能力,随着EMS浓度的增大,斧形沙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呈现显着下降的趋势;可见,低浓度的EMS可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的抑制种子的萌发;EMS诱变斧形沙芥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0.8%浸种处理8 h。2.0.2%的EMS,浸种时间为4 h的地梢瓜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可知,浸种时间较短,浓度较低的EMS可促进地梢瓜种子的萌发;EMS诱变地梢瓜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0%浸种8 h。(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9)

杨忠仁,翟学婧,张晓艳,郝丽珍,黄修梅[3](2017)在《沙生蔬菜——地梢瓜新品种沙珍DG-1号》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des(Freyn)K.Schum],为萝藦科鹅绒藤属的直立半灌木,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沙生蔬菜。在地梢瓜的驯化栽培中经过母系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出地梢瓜新品种,2016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农作物品种推荐小组办公室登记,命名沙珍DG-1号,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耐性强以及适应性广等特点。这一新品种的选育填补了国内外沙生蔬菜——地梢瓜的驯化、选育与大面积栽培的空白,丰富了蔬菜栽培品种。(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7年07期)

王国泽,高宁,崔秀琦,程成,李博华[4](2015)在《内蒙古地区沙生野生蔬菜沙葱耐旱生理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土壤沙漠化严重,沙漠化土壤治理对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沙葱是一种重要的沙生野生蔬菜,其耐旱研究对阐明植物耐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试验以沙葱为材料,采用不同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浓度PEG-6000对沙葱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干旱和PEG胁迫下,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随土壤含水量缓慢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PEG胁迫下,丙二醛含量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游离脯氨酸呈现"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将为沙葱耐旱能力的阐明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5年03期)

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张进文[5](2012)在《沙生蔬菜-沙芥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芥是集药用、保健、防风固沙为一体的多功能沙生蔬菜。本文在课题组多年来从事的引种驯化、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子生理、生长发育规律、营养成分、抗逆生理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基础上,从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及生产档案等方面提出了沙芥农田和沙地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沙芥规范化栽培提供指导,从而提高栽培沙芥的产量和品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杨忠仁,张凤兰,郝丽珍,张进文[6](2011)在《沙生蔬菜——沙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葱是一种集药用、食用和防风固沙于一体的多功能沙生蔬菜。本文在课题组多年来对其引种驯化、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种子生理、生长发育规律、营养成分及刈割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及生产档案等方面提出了沙葱农田、沙地和荒地无害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沙葱规范化栽培提供技术指导,从而提高栽培沙葱的产量和品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惠琅,李聪,申烨华,张弛,张应龙[7](2010)在《沙生绿色蔬菜沙芥的营养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芥不仅是一种治沙先锋植物,还具有解毒、促消化、镇痛、镇咳等药用功能,是一种具保健功能的绿色蔬菜。为了刺激人们种植沙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0-06-20)

张凤兰,杨忠仁,王萍,苗春乐,杨文秀[8](2007)在《沙生蔬菜—沙葱种子发育进程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生蔬菜-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又名蒙古韭,属于百合科葱属(包颖,2000), 为典型的多年生旱生植物,主要生长于蒙古高原的荒漠、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的沙地上,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赵一之,1994),也是沙地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已在沙葱组织(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杨忠仁,郝丽珍,张凤兰,王萍,王六英[9](2007)在《沙生蔬菜—沙葱种子萌发特性及萌发生理基础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又名蒙古韭,属于百合科葱属(包颖,2000)。为典型的多年生旱生植物,主要生长于蒙古高原的荒漠、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的沙地上,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赵一之,1994),也是沙地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对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沙(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徐世才,贺达汉,张治科[10](2004)在《沙生野蔬菜—沙芥的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芥(Pugionium cornutum)别名沙盖、山羊沙芥、山萝卜,蒙名为“额乐孙乐帮”,属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植物。沙芥属包括:沙芥,斧形沙芥和翅果沙芥。沙芥原本是一种山野菜、家畜饲料,近年来在我国宁夏、内蒙古、甘肃等地已把它作为沙生新型蔬菜来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果菜》期刊2004年06期)

沙生蔬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国内外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沙生蔬菜种子的研究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斧形沙芥、地梢瓜作为试验材料,研究EMS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EMS诱变处理种子的适宜浓度,旨在为开展沙生蔬菜种子化学诱变研究,筛选突变体植株,并构建突变体基因库奠定基础,试验于内蒙古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进行,以本实验室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毛乌素沙地采回的斧形沙芥、地梢瓜2种沙生蔬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5个EMS浓度:分别为0%、0.2%、0.5%、0.8%、1.0%(将EMS诱变剂溶于pH 7.0的磷酸缓冲液),各处理浓度分别设置4、8、12 h浸种时间,以0%为对照。每种材料共计1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将处理过的种子均匀放置于铺有双层湿润滤纸的培养;中,于培养箱中进行萌发试验,以胚根突破种皮为标准记为萌发,并连续统计10 d发芽种子数。本试验以半致死剂量作为EMS诱变斧形沙芥、地梢瓜种子的适宜剂量。结果表明:1.0.2%的EMS浸种处理4 h可适当提高斧形沙芥种子的萌发能力,随着EMS浓度的增大,斧形沙芥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呈现显着下降的趋势;可见,低浓度的EMS可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的抑制种子的萌发;EMS诱变斧形沙芥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0.8%浸种处理8 h。2.0.2%的EMS,浸种时间为4 h的地梢瓜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可知,浸种时间较短,浓度较低的EMS可促进地梢瓜种子的萌发;EMS诱变地梢瓜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1.0%浸种8 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沙生蔬菜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黄修梅.沙生蔬菜斧形沙芥新品种“沙珍FJ-1号”选育[J].北方园艺.2019

[2].赵映雪,杨忠仁,郝丽珍,张凤兰.甲基磺酸乙酯对两种沙生蔬菜种子萌发的影响[C].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2017

[3].杨忠仁,翟学婧,张晓艳,郝丽珍,黄修梅.沙生蔬菜——地梢瓜新品种沙珍DG-1号[J].种子.2017

[4].王国泽,高宁,崔秀琦,程成,李博华.内蒙古地区沙生野生蔬菜沙葱耐旱生理特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5

[5].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张进文.沙生蔬菜-沙芥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6].杨忠仁,张凤兰,郝丽珍,张进文.沙生蔬菜——沙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7].惠琅,李聪,申烨华,张弛,张应龙.沙生绿色蔬菜沙芥的营养成分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2010

[8].张凤兰,杨忠仁,王萍,苗春乐,杨文秀.沙生蔬菜—沙葱种子发育进程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

[9].杨忠仁,郝丽珍,张凤兰,王萍,王六英.沙生蔬菜—沙葱种子萌发特性及萌发生理基础的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

[10].徐世才,贺达汉,张治科.沙生野蔬菜—沙芥的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4

标签:;  ;  ;  

沙生蔬菜论文-张凤兰,杨忠仁,郝丽珍,黄修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