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折弹性模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弹性模量,混凝土,强度,抗压,水泥,无机,路面。
抗折弹性模量论文文献综述
尚志远,王选仓,汪日灯[1](2008)在《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对常用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与抗折强度关系进行了回归,根据回归方程对其抗折弹性模量与抗折强度进行了预测。(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08年06期)
杨洪利[2](1998)在《石墨电极抗折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对多种规格石墨电极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电极抗折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只要测出其弹性模量就可推算出抗折强度,从而实现石墨电极不取小样检查产品质量并控制生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炭素技术》期刊1998年06期)
黄政宇[3](1993)在《影响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若干因素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Ew)是机场混凝土道面、公路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和板内温度应力验算的重要参数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机场和道路工作者关心并研究的问题。自七十年代中期“交通部第二勘察设计院”(简称“二院”)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以来,国内不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来源于《混凝土》期刊1993年05期)
韩以谦,李华,黄熙[4](1992)在《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与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提出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正确的仪器设备和合理的试验方法,分析了影响抗折弹性模量的因素,推荐了可信的抗折弹性模量的取值范围。(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1992年01期)
陈巧珍[5](1990)在《混凝土静力抗压、抗折弹性模量试验及简化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1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及简化计算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建研院建材室1965年编着的,逐级预压累计55次的卸荷模量试验法。该种方法既繁琐又费时,且材料试验机连续使用时间太长,马达发热,不少试验人员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该项试验。 为使该项试验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中的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已由国家计(本文来源于《中南公路工程》期刊1990年01期)
马国靖[6](1985)在《道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述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E_w是计算机场混凝土道面、公路混凝土路面应力应变以及设计其厚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国内有关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的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受到重视,以往在计算机场道面厚度时,都引用苏联的抗折弹性模量数据。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在试验研(本文来源于《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期刊1985年03期)
蒋法林[7](1983)在《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试验实践,分析总结了测试方法、加卸荷载的选择与循环次数、加卸荷的稳定时间等对测定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套较为简便的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东公路》期刊1983年02期)
音[8](1982)在《“叁分点加荷和叁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折弹性模量试验装置”的科研成果通过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机床厂与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共同研制的“叁分点加荷和叁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折弹性模量试验装置”,于1982年4月24日至25日,在河北省高教局主持下,通过了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中国建筑科学院混凝土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设计研究所、我院公路工程教研室等16个单位,共25名代表。(本文来源于《河北工学院学报》期刊1982年02期)
周俊卿[9](1982)在《混凝土叁分点加荷式抗折强度与抗折弹性模量试验装置试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机场跑道、以及静不定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修建中,均须保证混凝土质量,主要是保证抗折强度和抗折弹性模量的质量。目前,这两种试验方法已经制订,但其相应的试验手段则尚未很好地解决,以致不能正确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为此,交通部(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1982年06期)
抗折弹性模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相关回归分析,对多种规格石墨电极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电极抗折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只要测出其弹性模量就可推算出抗折强度,从而实现石墨电极不取小样检查产品质量并控制生产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折弹性模量论文参考文献
[1].尚志远,王选仓,汪日灯.高抗折强度路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研究[J].公路.2008
[2].杨洪利.石墨电极抗折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炭素技术.1998
[3].黄政宇.影响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若干因素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1993
[4].韩以谦,李华,黄熙.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的试验方法与数值分析[J].公路.1992
[5].陈巧珍.混凝土静力抗压、抗折弹性模量试验及简化计算[J].中南公路工程.1990
[6].马国靖.道面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试验研究[J].混凝土及加筋混凝土.1985
[7].蒋法林.水泥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试验方法的研究[J].华东公路.1983
[8].音.“叁分点加荷和叁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折弹性模量试验装置”的科研成果通过鉴定[J].河北工学院学报.1982
[9].周俊卿.混凝土叁分点加荷式抗折强度与抗折弹性模量试验装置试制成功[J].公路.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