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4年—2015年我院72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分析2014年—2015年我院72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宣汉县南坝中心卫生院四川达州636165)

【摘要】目的:探讨2014年-2015年间我院7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72例溶血病新生儿进行研究,对患儿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就血清学检测结果而言,所有患儿均为阳性,有66例(91.67%)ABO新生儿溶血病,5例(6.94%)Rh新生儿溶血病,1例(1.39%)不规则抗体。结论:通过对患儿进行血清学检验,有利于尽早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及时为患儿采取治疗措施。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新生儿溶血病;抗体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036-02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2014-2015,ourhospital72casesofneonatalhemolyticdiseaseoftheserologicaltestresults.MethodsSelect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4toDecember2015were72casesof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forchildrenwithserologicaltestresultsareanalyzed.ResultsIntermsofserologicaltestresults,andallthechildrenareallpositive,with66cases(91.67%)ABOnewbornshemolyticdisease,5cases(6.94%)oftheRhnewbornshemolyticdisease,1case(1.39%),irregularantibodies.ConclusionsByserologicalexaminationpre-operation,beneficialtoneonatalhemolysisdiseasediagnosisassoonaspossible,forchildrenwithtreatmentmeasuresinatimelymanner.

【Keywords】Serologicaldetection;Neonatalhemolysisdisease;Theantibody

新生儿溶血病在新生儿科内比较常见,该疾病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感染、红细胞酶缺乏、同种被动免疫等[1]。胎儿血型由其父母决定,若母亲无胎儿从父亲遗传来的血型抗体,则当红细胞进至母体之后,便会导致母体内形成相应抗体,当抗体进至胎儿体中,可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引起新生儿溶血[2]。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包括核黄疸、贫血、黄疸等,通过尽早给予诊断,有利于及时提供治疗方案,改善患儿病情。本文主要分析2014年-2015年间我院7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收治的72例溶血病新生儿(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为研究对象,女30例,男42例,取患儿的血液标本送检。

1.2仪器与试剂

仪器:离心机、孵育器、HZS-H水浴振荡器。试剂:抗B血型定型试剂、抗A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D。

1.3方法

根据说明书进行释放试验以及游离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等试验。不规则抗体鉴定:于微柱孔(3个)上做好标记,取1%~2%相应筛检红细胞50ul,加入反应池内,然后取待检测血清50ul,置于孵育器内进行孵育,将温度调整为37℃,孵育时间为10min。完成上述操作后,给予离心处理,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阴性:红细胞均下沉至微柱底部;阳性:部分或者全部红细胞在微柱凝胶孔滞留。

1.4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标准

(1)母婴血型不合;(2)新生儿有高胆红素血症;(3)释放试验结果呈现为阳性、游离抗体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阳性、溶血三项为阳性,上述均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2.结果

从患儿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上看,阳性标本共有72例,其中ABO新生儿溶血病为66(34+32)例,比例为91.67%。Rh新生儿溶血病有5(1+1+1+2)例,比例为6.94%。不规则抗体为1例,比例为1.39%。

3.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所指的就是胎儿母体IG抗体攻击父源性红细胞抗原,从而破坏了胎儿红细胞,诱发肝脾肿大、水肿、贫血、新生儿黄疸等溶血病症状的一种疾病,可能引起新生儿死亡、死胎等不良事件[3]。尽早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治疗,降低后遗症发生风险。母婴常规血型检测是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常用方式,胎儿刚分娩出时,因时间因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无法及时确诊为病理性黄疸,往往当黄疸症状加重后,才意识到新生儿病情的严重性,此时,患儿身体的损害程度明显加深,治疗难度增加。

为了及时诊断溶血病患儿的病情,临床要选取更合理的诊断方式,研究表明,直抗试验在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中应用价值非常高。将新生儿血型卡中设置一孔,作为直抗试验孔,若检验结果为阳性,则医师可根据胎儿具体状况,决定是否接受后续的检测,便于尽早确诊病情,提高新生儿质量。新生儿红细胞并未发育完全,与成人相比,其ABO反应性较弱,研究表明[3],新生儿的红细胞数量、质量与成人相较具有显著差异,其红细胞抗体结合并不多,可能会导致直抗试验结果呈现为假阴性,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为了获取更理想的诊断效果,临床医师还需为新生儿进行抗体释放、游离抗体试验。

释放试验可选取酸放散法,同热放散法相较,酸放散法的操作更加简单,敏感性高,无需耗费太长时间,不过这种方法对操作过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如果离心处理不当(时间太长、离心力控制不合理等),则会引起红细胞溶血现象,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结果为假阴性,不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ABO新生儿溶血病所占比例最高,其中lgG-B34例、lgG-A32例,比例分别为47.22%、44.44%,这表明新生儿溶血病大多发生于ABO血型系统。

还有研究表明[4],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效果,做好于新生儿出生后4d内对其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高,随着新生儿出生时间的延长,阳性率也会逐渐降低,这提示母体lgG抗体效价与半衰期存在关联。另外,如果标本采集时间超过4d,此时游离抗体消耗量非常大,红细胞也遭到破坏,采用放散试验、游离试验,均难以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检测。因此,临床医师要在4d内对新生儿血清学指标给予检测,尽早采集血液标本,提高诊断效果,便于及时为患儿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在产前检查中,孕妇可接受孕期抗体检测,例如不规则抗体筛查、lgG-B、lgG-A效价测定等,有利于及时发现新生儿溶血病,并采取措施处理。目前针对新生儿溶血的治疗,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光照疗法、纠正贫血、对症处理为主,对症处理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低血糖等,尽早接受治疗,可缓解新生儿的不适症状。在新生儿出生早期,临床可对其胆红素进行监测,若患儿达到光疗标准,则需给予光疗。

综上所述,通过检测新生儿的血清学指标,有利于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诊断,医护人员需在4d内为新生儿采血并检测相关指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便于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改善新生儿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考文献】

[1]夏世勤,周晓璐,王竹英,等.15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01:22-24.

[2]卢焕兴,黄悦兰,温俊杰.某院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11:1325-1326+1328.

[3]陈倩,张志亮,唐秋萍.212例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5,13:1932-1934.

[4]李雪梅.血型血清学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刍议[J].中国伤残医学,2013,10:279-280.

标签:;  ;  ;  

分析2014年—2015年我院72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