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柏君[1](2021)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以马鞍山市博望区县乡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发展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大刀阔斧的建设美丽新农村,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与融合,乡村特色旅游和绿色农业成为了时下的热潮。“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乡村道路作为乡村风貌的“骨骼”,是联系乡村内部和外部的重要渠道。提升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是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的关键环节,也是评估乡村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乡村道路景观存在着管理缺失,均质化严重,质量偏低等问题。乡村道路景观是展现乡村文化风貌的前沿展廊,对于当地农民和乡镇政府来说,良好的乡村道路景观能有效促进发展要素向乡村流动,对改善人居环境,创造生态和谐的乡村风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理论和提升策略研究值得深入探索。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首先辨析了乡村道路景观的相关概念,对道路和景观类型进行梳理,界定本文所研究的乡村道路类型;再分别对国内外乡村道路景观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反思我国乡村道路景观现状问题。(2)通过融合景观生态学、视觉设计理论、景观美学、生态网络学等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分析归纳乡村道路景观构成要素、景观功能和设计原则。从线性布局、节点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三个方面探讨不同立境下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与策略,加强乡村道路与周边环境的联系。(3)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分析了马鞍山市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发展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博望区具有典型性功能的县乡道的调研研究发现:博望区乡村公路发展中存在视觉景观单薄,植被丰富度低,竖向设计受限,缺乏管理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从植物景观的营造方面对乡村道路景观进行提升设计,将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成为融于自然,又不失地域特色的生态绿廊,为乡村发展提供契机。
李琳[2](2021)在《西安市东三环绿地景观调查分析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步提升,对生存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政府部门对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愈加重视,城市绿地系统对景观设计的重视程度也是与日俱增。西安市三环路作为西安的“绿色项链”,不仅美化街景给城市带来了生机改善城市面貌的,还人们增添了一份视觉上的绿色艺术,使人感到柔和舒适。本文重点对西安市东三环绿地景观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搜集和实地调查研究,以及近十年绿化工作中的实践学习,在国内外道路绿化提升改造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三环路环城绿地植物景观的现状,分析其景观存在的问题,并对东三环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提出建议。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1.因地制宜,以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景观协调性作为植物选择的主要依据选择乡土树种,提高苗木的成活率。2.多采用彩叶植物,丰富环城道路色彩,营造四季皆是景的景观效果。3.道路绿化景观应保障其安全性,通透性原则。4.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以美学为基础设计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整个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感。5.智慧养护,生物植保,利用互联网技术科学养护。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养护意识和创建意识,维护城市整洁美观。
龙光红[3](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文中提出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承载了一座城市的门户形象作用,其整体质量的高低对市容市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影响。然而现有景观的营造中,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存在诸如树种选择单一、常绿落叶比例不合理、植物景观大同小异、缺乏养护管理等问题,且目前关于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重庆市中心城区47条道路,共计54个调查样段为研究对象,分现状调查和景观评价两部分内容展开。首先,实地调研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树种组成结构、生长情况及特性、景观配置、管护情况、种植规范性及植物景观满意度,并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在前半部分调研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大量道路植物景观评价相关文献内容分析与专家意见咨询,构建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并对54个调查对象进行评价分级。最后,基于调查与评价结果对不同类型道路的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日后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建设与优化提供一些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调查统计,样段内应用的植物共有84种,隶属于50科73属,其中乔木、灌木、草本分别有31种、32种、21种;虽然总体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是就单条道路而言,约有35.19%的样段其应用植物不超过3种,个别样段甚至仅有1种植物,且有62.96%的样段使用了黄葛树、小叶榕,植物种类丰富度较低、物种选择过于集中,草本地被植物较少。木本植物的常绿落叶比约为2.71:1,常绿植物占比过多,不利于冬季采光,季相变化不够丰富。乡土与外来植物之比为4.25:1,乡土树种应用充分,地带性特征较明显。观花和观叶植物种类较丰富,观果和其它类型较为匮乏,冬季景观萧条。(2)植物景观的竖向层次不够丰富且缺乏层次间的过渡与衔接,单、双层结构达到55.17%;平面种植形式则以树池式为主,约占46.30%。在生长情况上,行道树倾斜、根系露土、有枯落物、枝下高不达标的现象较为严重。分不同道路等级来看,乔灌草多层结构及树带式、组合式的应用频率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生长不佳现象表现为支路>次干路>主干路。(3)植物景观的管护质量以及种植规范性有待提升,在管理养护方面,除树干刷白、树池覆盖、修枝截干应用程度较高外,其它措施应用不足,且维护成本中人工费占比大;在种植规范性方面,存在株距偏小、种植池宽度不达标的问题,并且随道路等级降低而越发严重。市民普遍认为目前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的效果一般,存在常绿树过多、景观配置单调且疏于管理等问题。(4)从景观性、生态性、经济适用性三个方面出发,下设11个评价指标,包含6个定量指标和5个定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了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模型。指标层中权重排名前4位的因子依次为观赏特征多样性、植物的生长势、环境协调性、景观安全性,它们是提升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对54个调查样段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后,等级属于“优秀”的有6个,“良好”的有17个,“一般”的有18个,“较差”的有11个,“极差”的有2个。整体上为中等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分不同道路等级来看,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质量效果表现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综合调研和评价结果对植物景观提出优化策略如下:优化常绿落叶比,各生活型统筹兼顾;丰富植物种类,挖掘优秀乡土植物资源;注重观赏特征与季相景观的营造;丰富竖向层次,选择适宜的搭配形式;增加草本地被植物的应用,融入花境、草境;重视管理养护,设立长效维护机制;建立并完善重庆当地的行道树植物景观建设规范;重视原有景观较差道路的绿化提质工作;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营造特色优质景观街道。
汤晓宇[4](2021)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现阶段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对小城镇绿地的重要性意识缺乏,在土地利用规划上同样也缺乏合理性。这些都需要预先进行有效、科学的建设规划,才能有效完善小城镇绿地体系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进行优先规划。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城镇绿地发展的现实背景,以苍南县藻溪镇为例,对目前绿地系统规划方法进行多层次的地深入研究。试图解决藻溪镇在绿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期为同类具有山地平原地貌特征的小城镇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指出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未来趋势,其中融合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规划前景广阔。对藻溪镇绿地建设现状以及小城镇现状绿地系统规划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城镇绿地分类、绿地布局和绿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藻溪镇2018年卫星影像等资料,对藻溪镇绿地现状进行景观格局研究,分析藻溪镇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并提出空间要素优化建议,提出了优化“连接通道”建设,加强构建生态林网络构建的方法。(3)选择藻溪镇面积不小于0.5hm2的公园绿地,利用GIS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并结合藻溪镇人口分布特点,综合评价小城镇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优化建议。提出通过新建公园绿地等措施来消除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和优化藻溪镇绿地布局方法。(4)根据藻溪镇现状条件,结合景观格局、绿地可达性及绿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对策,确定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并针对镇域“中心控制区”、“连接通道”和“节点”提出具体的绿色空间优化方案。
罗妮妮[5](2020)在《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路在城市中扮演无法取代的空间环境角色,是为人们指示地理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城市形象。于城市景观而言,道路是为了处理城市景观轴线、点状景观构筑关系。目前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城市道路景观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状况和地域形象,具有调节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够将城市大气污染、城市内涝、热岛效应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由于西安市目前的道路设计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缺乏整理性原则,一直将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放在解决交通拥挤问题上,忽略了对景观植物的设计和建设,原有少数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更是缺乏后期的养护措施。城市道路景观的整体设计不仅不能够满足生态与经济协调共生的发展需求,而且所展现出的城市道路景观并不能够推动人的使用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综合提升。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海绵城市的加速推广,城市改造和更新备受重视,强化城区道路的提档升级,进而提升城市品质迫在眉睫,因此,目前的整改重点之一是城市的提升与改造,而城市道路景观则是市政景观设计的重点。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特选择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五类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作为具体参考,提出了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提升改造的方法和策略,并以西咸新区思源环南路为例,在整改之前,将本地自然环境和文化脉络进行系统整理,提出了一系列围绕海绵城市开展设计和建设的方案,为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提供参考,为提升西安市整体道路景观水平和品质提供借鉴,从而整体上提升本市生态功能,为其他城市的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提供经验和借鉴。
王彬[6](2020)在《广州市增城区中心城区道路绿化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道路绿化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视觉效果的构建、生态环境的维护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广州市增城区地处广州东部,致力打造成为广州市“后花园”,绿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着。但受早期道路绿化建设相关指导性经验不足和缺乏长远规划等因素影响,现状部分道路存在植物生长立地条件较差、植物群落搭配较乱和区域植物多样性景观较为缺失等问题,降低了城市道路绿化的景观视觉效果和生态环境效益,同时也对道路沿线城市居民和绿化的后期养护管理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探寻解决之策。本文根据不同城市区域道路绿化建设现状特点,将增城区中心城区道路分为旧城区次干道、旧城区主干道、新城区次干道、新城区主干道4种类型,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调查的方式对增城区城市道路绿化现状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从道路绿化立地条件、断面形式、垂直结构、植物应用频度、生长状况、观赏特性及道路绿化对居民影响情况、养护管理现状等方面综合对增城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类型道路绿化现存问题的总结,发现不同城市区域的绿化现存问题有所差异,其中旧城区道路绿化主要存在景观视觉效果较差、绿化结构相对简单、部分品种使用不恰当、行道树木修剪难度大及与城市居民矛盾凸显等突出问题;新城区相较旧城在对城市居民的干扰减少,但也存在景观较为雷同、植物配置过密、边分绿化带与道路附属绿地开发不足等问题。基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相关理论知识研究,结合增城区道路绿化建设现状情况,对增城区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适地适树、制定合理的植物保育规范及打造区域特色道路植物景观的优化指导思想,并对不同城市区域内的不同类型道路提出了优化绿化结构、增加小体量绿化空间、合理植物选用等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最后,通过对增城区已实施的园圃路沙园路绿化改造项目的实例分析,根据增城区“旧城区紧凑,新城区宽裕”现状情况,提出因地制宜构建“三环多绿轴多节点”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的设想,且通过园林景观路、普通绿化路的级划分,分别从行道树绿化带、中分绿化带、侧分绿化带、边分绿化带、交通岛绿地、道路附属绿地的角度对增城区城区中心道路绿化的优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指引,以期在对增城区城市道路绿化提出优化策略的同时为增城区城市道路绿化日后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安晓娇[7](2020)在《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城镇化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外延扩张与提升存量开发强度的城市建设方式同时并存。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土地等各种资源的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紧凑发展、精明增长不失为一种城镇化可持续的良方。高密度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市政设施等高度密集,可用于绿化建设的空间资源非常有限,绿色空间营造与改善城市整体环境品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市民缺乏休闲场所等问题密切相关。如何在高密度城区用地稀缺条件下,满足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稀缺,高密度城区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国内外高密度城区和绿色空间营造的相关理论基础、实践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绿色空间是解决高密度城区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的重要载体;基于高密度城区的主要特征,从点、线、面等方面提炼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对绿色空间的功能、绿色空间与用地的关系及用地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出高密度城区普遍采用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1、区域连接策略,即通过绿道分级、分类和绿道游径,构建多级绿道体系;2、服务覆盖策略,即通过加密绿色空间用地,缩短市民与绿色空间的距离;3、功能复合策略,即在功能上兼具生态、景观、交往、科普、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又满足高密度城区居民心理和生理需求;4、微绿拓展策略,即利用边角空间,增加可利用绿色空间用地;5、立体生长策略,即充分利用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公共空间设施、道路用地的附属空间等进行绿色空间营造。本文以典型高密度城区—澳门特区为实例,首先基于澳门的基本情况,对澳门高密度空间形成的原因和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发现澳门特区绿色空间要素构成特点,并对其主要要素绿色廊道、绿地斑块、道路绿化、立体绿化等营造模式进行系统发掘;最后结合现状建设问题及发展愿景,明确澳门绿色空间营造原则,提出富有针对性的绿色空间营造策略,具体包括: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保护生态斑块、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和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等4大策略。通过澳门实证研究,尝试系统构建和验证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以期为内地城市的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规划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陈家齐[8](2020)在《山东省中东部地区村庄绿化空间配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城市与乡村制度的不同导致农村发展速度、质量都远落后于城市。农村人才为了更好地发展与更高的福利待遇,选择投身大城市发展,农村人口流失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只有防止农村人口过度流失、防止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的产生,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够顺利实施。优先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强乡村振兴经济上地供给,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新农村的建设将会给乡村绿化美化带来巨大变换,这对“宜居农村”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绿化建设收到到正确法律法规的引导和技术上的规范应用,使得乡村绿化进入科学性、规范性的建设当中,我国广阔的乡村空间将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本次调查将所抽取村庄按照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将其分为农业产业村庄、林业产业村庄、工业化村庄和第三产业村庄。分析不同产业先装绿化的特点和绿化模式并对其绿化方案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产业结构村庄的绿化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从树种组成类型来看,林业产业村庄的优势树种以经济树种为主;农业产业村庄的优势树种观赏性树种占绝大多数;工业化村庄的优势树种以经济树种和观赏性树种为主,第三产业村庄的优势树种以生态生产兼用树种为主。(2)不同产业结构绿化空间组成结构不禁相同,其中道路空间中绿化形式主要以行道树绿化带为主。停车场绿化空间仅在工业化村庄和第三产业旅游型村庄出现频度较高。公共活动空间构成中四种类型村庄都含有公共活动广场,但小游园在工业化村庄和第三产业村庄出现频度较高。围村林在林业产业村庄中出现频度达到了100%,在第三产业村庄围村林的出现频度达到了66.67%,在农业产业村庄和工业化村庄中只有29.41%和33.33%。近水防护带绿化空间的出现频度与村庄内是否有水源有关,其应用频度除了农业产业村庄外皆达到了50%以上。(3)在目前村庄绿化空间的建设中,道路绿化空间的建设在农业和林业产业村庄中村民不太满意的占多数,在工业化和第三产业村庄的建设中村民持基本满意的态度的占多数;公共活动绿化空间的建设在林业产业和工业化村庄中村民不太满意的占大多数,农业产业村庄村民持基本满意的态度的占大多数,第三产业村庄村民持非常满意态度的占大多数;在宅间绿化空间的建设中林业产业、农业产业、第三产业村庄村民持基本满意的占大多数,工业化村庄村民持非常满意态度的占大多数。村民对于村庄内绿化空间不满意的点集中在村庄内道路绿化空间内树种的后期管理养护太差;村内公共活动绿化空间缺乏且设施陈旧。村民对于公共绿化空间的需求偏向于提供交流和活动环境的空间,村民对于树种的选择偏向于观赏型和经济价值高的树种。(4)对山东省不同产业类型农村绿化模式进行打分,山东省农村乡村绿化模式总评分都处于及格分以上,良以下。其中评分从高到低为:第三产业、工业化村庄、林业产业村庄、农业产业村庄。四个不同产业类型村庄名胜古迹丰富度因子评分都较差。(5)从现阶段的绿化空间整体情况来看各村落对于绿化空间的后期管理和养护的认识不足,造成了植物生长不良和缺乏修建等多种状况,同时对于路面和公共活动绿化空间铺装的维持性也比较差。(6)对不同产业农村进行总体优化方向进行梳理,目前来看农业产业、林业产业和工业化村庄的发展思路有二,一是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对产业进行规模化生产,二是构建多元产业类型,在开展主要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对于乡村绿化空间提出优化方案。
余玉磊[9](2020)在《山东省村庄绿化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前正处于实施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工程的重要阶段,村庄绿化是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不同类型村庄的合理绿化规模如何确定,村庄绿化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多大贡献,群众对村庄绿化的需求是怎样的等,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研究对村庄绿化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乡村振兴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为地方具体的村庄绿化工作开展提供参考。因此,论文采用典型抽样法,在山东省抽取80个代表性村庄,根据地形地貌、建设类型、经济模式、与城市间距离将村庄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通过实地调查村庄绿化状况、对村民进行随机访问,获得了村庄绿化的基本概况数据,并获得有效问卷388份。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村庄的绿化现状、影响村庄绿化水平的主要原因、乡村涉林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乡村涉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形地貌、建设类型村庄的绿化状况存在显着差异,山地村庄的森林覆盖率明显高于平原和沿海村庄;新建村庄的道路绿化率显着高于改造型,保护型村庄的公共游憩空间个数明显高于新建型和改造型。(2)目前的村庄绿化基本上能够满足村民的需求。有超过80%的村民对村庄总体绿化状况和街道绿化状况表示满意,有不到70%的村民对庭院绿化状况表示满意,70%以上的村民对围村林建设状况表示满意。处于不同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模式村庄的村民对村庄绿化总体状况的满意度均差异显着。村民不满意于村庄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首要原因是街道绿化太简单,其次是庭院绿化不够美观,水岸绿化不美观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缺乏政府部门的造林绿化资金补贴、缺少提供绿化规划等技术指导是制约村庄绿化的主要原因,并且制约村庄绿化的原因受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差异显着。政策执行情况和人均年纯收入是影响村庄绿化水平的重要原因,尤其以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程度较高。(3)村民对村庄绿化的树种使用观点差异较大。多数村民倾向于使用常绿阔叶树种、观花类树种及观赏花草,构建休闲游憩性游园和有益于观光旅游的绿化景观,但生活于不同建设类型、经济发展模式村庄及不同文化程度的村民对绿化树种种类的需求差异显着,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对村庄绿化林类型的需求存在显着差异。(4)村民的村庄绿化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有57.10%的村民对村庄绿化有迫切需求,其中,男性村民对村庄绿化的需求明显高于女性。村民对改善道路、庭院绿化、乡村绿道及游园建设的需求较高,但不同城镇距离、建设类型村庄中的村民对绿化的总体需求均差异极显着。(5)产业发展仍是目前村庄绿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有52.3%的村民对乡村涉林产业发展状况表示满意;涉林产业中对促进乡村居民增加收入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果树种植>发展涉林企业>苗圃种植>发展乡村旅游;涉林产业中对促进乡村居民就业的贡献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发展涉林企业>果树种植>发展用材林。对于林下经济发展需求,村民更加倾向林果、林花,其次是林菜、林草、林禽。(6)村民对涉林产业总体发展状况的不满意原因间差异极显着,经济林收入较低是首要原因,其次是缺乏旅游收入、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较少。引起乡村涉林产业发展困难的首要原因是资金支持不够,其次是政策扶持不到位、产业规模小。市场需求预测不到位是影响经济林发展的首要问题,而经济林品种落后、栽培技术推广普及不到位是经济林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困难。
胡梦佺[10](2020)在《贺胜桥镇过境公路段沿线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交通设施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过境公路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城镇过境公路逐渐出现了街道化、市政化现象,过境公路穿城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但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对过境公路的通行和安全有着极大的干扰,无法满足城镇化城市道路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沿过境公路发展不仅破坏了城镇的形象,还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迫切需要对其做出回应,对小城镇过境公路景观进行升级改造,处理好对外交通与城镇内部交通的组织协调,在满足道路安全及运输功能的同时,改善小城镇形象并使其良性发展。论文整合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路线,对小城镇、过境公路、道路景观的概念、特点进行概述,以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采集法、综合分析法,对国外小城镇道路设计进行案例研究,并得出适合我国小城镇过境公路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用来改善过境公路景观存在的问题。基于对理论的研究学习和设计方法的总结,提出符合过境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安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人本主义原则为基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为核心,结合贺胜桥镇过境公路景观设计的实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验证小城镇过境公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影响。对小城镇过境公路段景观设计的研究,可以为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善、符合人居环境标准的过境公路景观提供参考价值,为小城镇过境公路段的景观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城镇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镇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以马鞍山市博望区县乡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辨析 |
1.1.1 景观与景观设计 |
1.1.2 乡村道路 |
1.1.3 乡村道路景观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乡村道路景观现存问题 |
1.3.1 景观规划设计方面 |
1.3.2 配套设施方面 |
1.3.3 植物景观方面 |
1.3.4 管理维护方面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创新点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检索查阅法 |
2.4.2 交叉学科法 |
2.4.3 比较分析法 |
2.4.4 实践检验法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基础理论及方法研究 |
3.1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基础理论 |
3.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2 生态网络理论 |
3.1.3 景观美学理论 |
3.1.4 视觉设计理论 |
3.2 乡村道路景观构成要素 |
3.2.1 硬质景观要素 |
3.2.2 软质景观要素 |
3.2.3 人文景观要素 |
3.3 乡村道路景观功能 |
3.4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
3.4.1 整体性原则 |
3.4.2 以人为本原则 |
3.4.3 景观与功能相结合原则 |
3.4.4 可持续原则 |
3.4.5 生态建设原则 |
3.5 乡村道路景观设计策略 |
3.5.1 乡村道路景观的线性布局 |
3.5.2 乡村道路景观节点设计 |
3.5.3 乡村道路景观植物营造 |
第四章 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概况 |
4.1.2 规划范围 |
4.2 现状概况 |
4.2.1 澄湖路现状概况 |
4.2.2 薛向路现状概况 |
4.2.3 长裕路现状概况 |
4.2.4 护林路现状概况 |
4.2.5 石臼湖路现状概况 |
4.2.6 博望区乡村道路景观特征及现状总结 |
4.3 设计目标及原则 |
4.3.1 设计目标 |
4.3.2 设计原则 |
4.4 澄湖路(X008)道路景观设计 |
4.4.1 规划范围 |
4.4.2 设计策略 |
4.5 典型性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
4.5.1 薛向路(山地道路)景观设计 |
4.5.2 长裕路(产业连接道路)景观设计 |
4.5.3 护林路(生态防护道路)景观设计 |
4.5.4 石臼湖路(旅游风景道路)景观设计 |
4.6 道路节点景观设计 |
4.6.1 节点一——梅落缤纷 |
4.6.2 节点二——湖光山色 |
4.6.3 节点三——林舒风清 |
4.7 乡村道路景观网络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西安市东三环绿地景观调查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环城道路绿化景观理论设计原则 |
2.2.1 环城绿地景观安全性原则 |
2.2.2 保持环城绿地景观与城市道路的统一性原则 |
2.2.3 适地适树原则 |
2.3 环城道路绿化景观的作用 |
2.3.1 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 |
2.3.2 划分组织道路 |
2.3.3 美化城市,宣扬城市文化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研究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
3.1 国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研究现状 |
3.2 国外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案例分析 |
3.2.1 墨西哥查普尔特佩克文化长廊 |
3.2.2 澳大利亚堪培拉宪法大道 |
3.3 国内城市道路绿化研究发展研究现状 |
3.4 国内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案例分析 |
3.4.1 武汉东湖东湖绿道 |
3.4.2 西安市曲江新区雁塔南路道路绿化景观 |
第四章 西安市东三环道路绿化现状分析 |
4.1 概况 |
4.2 目前东三环现状分析研究 |
4.3 目前东三环绿化所存在问题 |
4.3.1 植物的种植方式影响植物生长。 |
4.3.2 植物的种植环境影响苗木成活率低。 |
4.3.3 道路绿化景观单调,整体造型不能与时俱进。 |
4.3.4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所需知识欠缺 |
4.3.5 大众参与养护管理意识不够 |
第五章 针对东三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与建议 |
5.1 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科学选种 |
5.2 多采用彩叶植物,丰富环城道路色 |
5.3 注重环城绿地景观的通透性,保障安全性原则 |
5.4 提升整个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感 |
5.5 智慧养护,生物植保 |
5.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绿化养护意识和创建意识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需要 |
1.1.2 行道树绿化的重要性 |
1.1.3 重庆市推进行道树绿化建设的实践情况 |
1.1.4 重庆市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行道树绿化树种选择的研究 |
1.3.2 行道树绿化配置的研究 |
1.3.3 行道树绿化价值功能的研究 |
1.3.4 行道树绿化评价的研究 |
1.4 研究范畴界定 |
1.4.1 街道 |
1.4.2 行道树绿化带 |
1.4.3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 |
1.4.4 植物景观评价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森林生态学与园林植物学 |
2.2 园林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美学 |
2.3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设计 |
2.4 植物景观评价 |
2.5 层次分析法 |
第3章 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现状调查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
3.1.2 植被资源及绿化建设 |
3.1.3 行道树绿化概况 |
3.2 调查对象 |
3.2.1 选取原则 |
3.2.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3.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3.3.1 调查内容 |
3.3.2 调查方法 |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4.1 植物组成结构分析 |
3.4.2 植物生长情况及特性分析 |
3.4.3 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
3.4.4 植物景观管护分析 |
3.4.5 植物景观种植规范性分析 |
3.4.6 植物景观满意度调查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指标确定 |
4.2.2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
4.2.3 指标赋权 |
4.2.4 指标量化与综合计算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1 总体评价结果分析 |
4.3.2 不同等级道路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3 不同层次结构的评价结果分析 |
4.3.4 新旧道路的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 |
5.1 存在问题分析 |
5.2 优化策略 |
5.2.1 总体优化策略 |
5.2.2 不同等级道路的优化策略 |
5.2.3 不同层次结构的优化策略 |
5.2.4 新旧道路的优化策略 |
5.2.5 设计思路与植物推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道路基本信息补充表 |
附录2 植物名录统计表 |
附录3 景观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道路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使用频次统计表 |
附录5 评价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6 评价指标赋权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7 定性评价指标打分问卷 |
附录8 各样段评价结果 |
致谢 |
(4)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困境 |
1.1.2 温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构建“1650”新格局 |
1.1.3 苍南县“大花园”建设的积极推动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绿色基础设施 |
2.1.2 小城镇 |
2.1.3 小城镇绿地 |
2.1.4 小城镇绿地系统 |
2.1.5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
2.1.6 景观生态学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1.1 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
2.2.1.2 国外城镇发展历程 |
2.2.1.3 国外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现状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2.1 国内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
2.2.2.2 国内城镇发展历程 |
2.2.2.3 国内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现状 |
2.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绿地系统规划 |
2.3.1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容及构成 |
2.3.2 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 |
2.3.3 绿色基础设施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 |
2.3.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步骤 |
2.3.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的优势 |
2.3.6 小结 |
3 藻溪镇概况分析 |
3.1 地理区位 |
3.2 自然条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土壤条件 |
3.2.3 河流水系 |
3.2.4 气候条件 |
3.2.5 森林植被 |
3.3 社会经济条件 |
3.3.1 行政区划与人口 |
3.3.2 国民经济现状 |
3.3.3 交通现状 |
3.4 历史人文 |
3.4.1 历史发展沿革 |
3.4.2 旅游资源 |
3.5 藻溪镇绿地建设现状 |
3.5.1 镇域范围绿化现状 |
3.5.2 建成区范围绿化现状 |
3.5.3 优势因素评价 |
3.5.4 劣势因素评价 |
4 景观格局分析研究 |
4.1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4.1.1 研究数据来源 |
4.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与计算 |
4.1.2.1 指数选取及生态意义 |
4.1.2.2 指数的软件处理 |
4.1.3 景观格局斑块分类 |
4.2 景观格局分析 |
4.2.1 景观斑块数据库的建立 |
4.2.1.1 数据预处理 |
4.2.1.2 数据库的建立 |
4.2.2 斑块构成分析 |
4.2.3 空间特征分析 |
4.2.4 多样性分析 |
4.3 景观格局分析总结评价 |
4.4 景观格局优化建议 |
5 可达性分析研究 |
5.1 可达性分析方法 |
5.2 可达性分析 |
5.2.1 建立数据库 |
5.2.1.1 道路数据库 |
5.2.1.2 公园绿地数据库 |
5.2.1.3 人口数据库 |
5.2.2 网络分析模型构建 |
5.2.2.1 构建道路网络数据集 |
5.2.2.2 构建公园绿地服务区 |
5.2.2.3 不同出行方式对可达性分析的影响 |
5.2.2.4 等时面数据分析 |
5.2.3 人口密度分析 |
5.2.3.1 构建人口密度分布图 |
5.2.3.2 地形及人口对可达性分析的影响 |
5.2.4 识别服务盲区 |
5.3 可达性分析总结评价 |
5.4 可达性优化建议 |
6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 |
6.1 规划范围 |
6.2 规划分析 |
6.2.1 藻溪镇景观格局分析 |
6.2.2 藻溪镇可达性分析 |
6.2.3 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
6.2.3.1 绿地系统规划局限性分析 |
6.2.3.2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绿地系统规划优化内容 |
6.3 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 |
6.3.1 规划目标 |
6.3.2 规划原则 |
6.4 规划布局结构 |
6.5 中心控制区规划 |
6.5.1 生态林建设规划 |
6.5.2 森林防护规划 |
6.5.2.1 有害生物防治 |
6.5.2.2 森林防火 |
6.5.2.3 森林资源监测 |
6.5.3 特色产业规划 |
6.5.4 湿地公园规划 |
6.6 连接通道规划 |
6.6.1 绿色通道规划 |
6.6.1.1 镇域绿色通道建设规划 |
6.6.1.2 建成区绿色通道建设规划 |
6.6.2 生态水网建设 |
6.7 节点规划 |
6.7.1 森林村庄建设规划 |
6.7.2 古树名木保护 |
6.7.3 公园建设 |
6.8 树种规划 |
6.8.1 树种选择原则 |
6.8.2 树种选择及分类规划 |
6.8.2.1 公园绿地树种选择规划 |
6.8.2.2 道路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
6.8.2.3 水系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
6.8.2.4 农田林网树种选择规划 |
6.8.2.5 附属绿地树种选择规划 |
6.8.2.6 景观林树种选择规划 |
6.8.2.7 湿地树种选择规划 |
6.8.2.8 荒地树种选择规划 |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城市道路的组成 |
2.1.2 城市道路分级及其分类 |
2.1.3 景观 |
2.1.4 城市道路景观 |
2.1.5 城市道路景观空间的类型 |
2.1.6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 |
2.1.7 城市道路景观的特征 |
2.2 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 |
2.2.1 辅助道路交通安全功能 |
2.2.2 景观功能 |
2.2.3 社会功能 |
2.2.4 生态需求功能 |
2.2.5 微型活动场所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海绵城市理论 |
2.3.2 线性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2.3.3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2.3.4 道路生态学相关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3.6 景观美学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现状调研 |
3.1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
3.2 交通性道路景观设计——以科技路为例 |
3.2.1 道路概况 |
3.2.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2.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2.4 配套设施 |
3.2.5 特色节点 |
3.2.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2.7 总结 |
3.3 生活性道路景观设计——以翠华路为例 |
3.3.1 道路概况 |
3.3.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3.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3.4 配套设施 |
3.3.5 特色节点 |
3.3.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3.7 总结 |
3.4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以雁塔西路为例 |
3.4.1 道路概况 |
3.4.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4.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4.4 配套设施 |
3.4.5 特色节点 |
3.4.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4.7 总结 |
3.5 立交桥道路景观设计——以二环南路东段为例 |
3.5.1 道路概况 |
3.5.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5.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5.4 配套设施 |
3.5.5 特色景观节点 |
3.5.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5.7 总结 |
3.6 商业街道路景观设计——以小寨东路为例 |
3.6.1 道路概况 |
3.6.2 道路交通结构分析 |
3.6.3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现状分析 |
3.6.4 配套设施 |
3.6.5 特色节点 |
3.6.6 道路雨水系统现状分析 |
3.6.7 总结 |
3.7 西安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1 道路景观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
3.7.2 规划缺乏前瞻性,后续发展不足 |
3.7.3 景观设计缺乏人本意识 |
3.7.4 行道树的种植和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
3.7.5 功能性服务设施缺乏系统性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策略及方法 |
4.1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原则 |
4.1.1 安全性和功能优先的原则 |
4.1.2 以人为本原则 |
4.1.3 植物配置原则 |
4.1.4 生态性原则 |
4.2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目标 |
4.2.1 强调道路与沿线环境的整体感 |
4.2.2 完善参与性与统一性 |
4.2.3 建立序列性和导向性 |
4.2.4 回归城市慢行生活 |
4.3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设计 |
4.3.1 植物设计 |
4.3.2 路面与铺地 |
4.3.3 节点景观设计 |
4.3.4 步行道 |
4.3.5 道路景观小品 |
4.3.6 道路功能服务设施 |
4.4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的设计方法 |
4.4.1 道路标准化设计 |
4.4.2 通过微型活动场所推动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联 |
4.4.3 加强交叉口道路节点的特色 |
4.4.4 路面设计 |
4.4.5 加强景观带的人文关怀 |
4.4.6 海绵城市的融合设计 |
4.4.7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
4.4.8 服务设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应用研究——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思源环南路 |
5.1 项目背景 |
5.2 现状分析 |
5.2.1 功能设施不健全 |
5.2.2 景观质量差 |
5.2.3 缺乏人性化 |
5.3 改造设计的理念 |
5.3.1 功能定位 |
5.3.2 周边用地性质 |
5.3.3 交通规划 |
5.4 场地特征 |
5.4.1 道路空间特征 |
5.4.2 设计依据 |
5.4.3 思路解读 |
5.4.4 设计理念 |
5.4.5 设计目标 |
5.4.6 设计范围及面积 |
5.4.7 改造原则 |
5.5 重要节点改造设计 |
5.5.1 道路标准段 |
5.5.2 联系周边用地的微型活动场所设计 |
5.5.3 道路分区及节点设计 |
5.5.4 路面设计 |
5.5.5 海绵城市道路景观设施设计 |
5.5.6 道路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
5.5.7 服务设施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广州市增城区中心城区道路绿化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城市道路绿化相关理论简析 |
1.2.1 城市道路的分类及其空间特征 |
1.2.2 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及其构建形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论文研究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增城区道路绿化现状调查及特征分析 |
2.1 研究区域背景分析 |
2.1.1 城市基本概况 |
2.1.2 道路绿化建设现状 |
2.2 调查对象分类划定 |
2.3 调查方法 |
2.3.1 实地调查 |
2.3.2 问卷调查 |
2.3.3 座谈调查 |
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1 道路绿化景观视觉效果分析 |
2.4.2 道路绿化对居民影响情况结果分析 |
2.4.3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情况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增城区道路绿化现存问题总结与分析 |
3.1 旧城区主干道绿化现存问题总结与分析 |
3.1.1 未能凸显城市主干道的主体地位 |
3.1.2 道路绿化的服务功能开发利用不足 |
3.1.3 道路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存在困难 |
3.2 旧城区次干道绿化现存问题总结与分析 |
3.2.1 道路绿化植物与其所处生长环境矛盾明显 |
3.2.2 道路绿化植物景观视觉效果较差 |
3.2.3 部分绿化植物品种不符合场地使用需求 |
3.3 新城区主干道绿化现存问题总结与分析 |
3.3.1 道路绿化植物景观未能凸显新城区特色 |
3.3.2 边分与侧分绿化带与居民通行矛盾明显 |
3.3.3 街道附属绿地开发利用不足 |
3.4 新城区次干道绿化现存问题总结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增城区道路绿化优化策略研究 |
4.1 道路绿化优化指导思想 |
4.1.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
4.1.2 始终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
4.1.3 制定合理的植物保育规范 |
4.1.4 打造区域特色道路植物景观 |
4.2 道路绿化具体优化措施 |
4.2.1 旧城区主干道绿化优化措施 |
4.2.2 旧城区次干道绿化优化措施 |
4.2.3 新城区主干道绿化优化措施 |
4.2.4 新城区次干道绿化优化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城区道路绿化优化建设指引 |
5.1 增城区园圃路沙园路绿化改造项目 |
5.1.1 项目背景介绍 |
5.1.2 道路绿化优化改造概况 |
5.2 增城区道路绿化优化建设指引 |
5.2.1 优化总目标 |
5.2.2 道路等级分类 |
5.2.3 优化建设指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增城区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对居民影响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广州市增城区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名录 |
附录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资源紧缺带来城市高密度化发展 |
1.1.2 高密度化发展带来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澳门 |
1.3.2 高密度城区 |
1.3.3 绿色空间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证分析法 |
1.4.3 数据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数据来源 |
1.5.3 研究基础 |
1.5.4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居环境学 |
2.1.2 紧凑城市 |
2.1.3 景观生态学 |
2.1.4 城市生态学 |
2.2 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案例分析 |
2.3.1 香港 |
2.3.2 武汉江汉区 |
2.3.3 广州天河区 |
2.3.4 新加坡 |
2.4 评议 |
第3章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营造策略 |
3.1 高密度城区的特征 |
3.1.1 人口高密度 |
3.1.2 建筑高度高 |
3.1.3 土地高价格 |
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 |
3.2.1 绿色廊道(线状) |
3.2.2 绿地斑块(面状) |
3.2.3 小微绿地(点状) |
3.2.4 立体绿化 |
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3.3.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功能 |
3.3.2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要素间的作用机制 |
3.3.3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用地与其它用地间的关系 |
3.4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营造策略 |
3.4.1 区域连接策略 |
3.4.2 服务覆盖策略 |
3.4.3 功能复合策略 |
3.4.4 微绿拓展策略 |
3.4.5 立体生长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澳门绿色空间的营造实践 |
4.1 澳门概况 |
4.1.1 澳门基本情况 |
4.1.2 澳门城市空间的演变及高密度空间的形成 |
4.1.3 澳门绿色空间的演变 |
4.2 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要素与突出问题 |
4.2.1 澳门绿色空间的要素 |
4.2.2 澳门绿色空间的突出问题 |
4.3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策略探索 |
4.3.1 营造原则 |
4.3.2 构建多层次绿色空间体系 |
4.3.3 保护生态斑块 |
4.3.4 建立与保护生态廊道 |
4.3.5 注重人性化立体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1.1 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的构成要素和营造策略 |
5.1.2 澳门绿色空间营造的实践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山东省中东部地区村庄绿化空间配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乡村绿化、乡村人居林相关概念 |
1.2.2 国际上主要开展的乡村绿化工作 |
1.2.3 乡村绿化空间优化研究 |
2 研究地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调查村庄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村庄绿化模式调查 |
3.1.1 样带设计与样村选择方法 |
3.1.2 调查内容 |
3.2 绿化模式合理性评价方法 |
3.2.1 评价指标 |
3.2.2 评价方法 |
3.3 绿化模式优化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3.4.1 村庄分级 |
3.4.2 树种使用频率分级方法 |
3.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乡村绿化总体状况分析 |
4.1.1 村庄产业结构分析 |
4.1.2 绿化植物物种结构分析 |
4.2 山东省村庄绿化结构 |
4.2.1 道路及附属空间绿化结构 |
4.2.2 公共活动空间绿化结构 |
4.2.3 防护带绿化空间绿化结构 |
4.2.4 宅旁和庭院绿化空间结构 |
4.3 绿化空间绿化模式 |
4.3.1 道路及附属空间绿化模式 |
4.3.2 公共活动空间绿化模式 |
4.3.3 防护带绿化空间模式 |
4.3.4 宅旁和庭院空间绿化模式 |
4.4 山东省村庄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道路绿化空间存在的问题 |
4.4.2 公共空间绿化存在问题 |
4.4.3 宅旁和庭院空间绿化存在问题 |
4.5 村庄绿化质量评价 |
4.5.1 林业产业村庄绿化质量 |
4.5.2 农业产业村庄绿化质量 |
4.5.3 工业化村庄绿化质量 |
4.5.4 第三产业发展型村庄绿化质量 |
4.5.5 小结 |
4.6 绿化环境建设需求性分析 |
4.6.1 绿化建设认知度 |
4.6.2 绿化现状满意度分析 |
4.6.3 乡村风情认可度 |
4.6.4 树种选择分析 |
4.6.5 绿化空间需求 |
4.6.6 村民对于本村绿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
4.7 绿化模式优化方案 |
4.7.1 现阶段存在问题 |
4.7.2 不同产业类型村庄优化方向 |
4.7.3 村庄内绿化空间优化方案 |
4.7.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山东省乡村绿化环境建设和满意度问卷 |
附录 B 山东省乡村绿化常用植物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山东省村庄绿化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乡村绿化技术 |
1.2.2 乡村绿化水平的影响因素 |
1.2.3 乡村绿化、涉林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1.2.4 乡村绿化的研究展望 |
1.3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村庄抽样 |
3.2 村庄绿化指标的选取 |
3.3 问卷设计 |
3.4 数据处理 |
3.4.1 主成分分析 |
3.4.2 单因素方差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 |
3.4.3 卡方检验 |
3.4.4 简相关分析 |
3.4.5 逐步回归分析 |
3.5 研究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村庄类型划分 |
4.2 村庄绿化状况分析 |
4.2.1 村庄绿化标准分析 |
4.2.2 村庄绿化总体状况分析 |
4.2.3 不同类型村庄的绿化状况分析 |
4.3 村民对村庄绿化状况的满意度分析 |
4.3.1 对村庄绿化总体状况的满意度 |
4.3.2 对庭院绿化状况的满意度 |
4.3.3 对街道绿化状况的满意度 |
4.3.4 对围村林建设状况的满意度 |
4.4 村民对村庄绿化的需求分析 |
4.4.1 村民对村庄绿化需求的迫切性 |
4.4.2 村民对村庄绿化林类型的需求 |
4.4.3 村民对村庄绿化树种种类的需求 |
4.4.4 村民对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需求 |
4.4.5 村民对涉林产业总体发展状况需求 |
4.4.6 村民对村庄绿化进一步建设的需求 |
4.5 村庄绿化对经济收入和就业的贡献 |
4.5.1 村民对涉林产业发展状况的满意度 |
4.5.2 村民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需求 |
4.5.3 涉林收入、就业水平与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关分析 |
4.5.4 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涉林收入的影响 |
4.5.5 经济发展模式对乡村居民就业的影响 |
4.6 村庄绿化水平综合排名 |
4.7 影响村庄绿化水平的原因 |
4.7.1 制约村庄绿化发展的现实原因 |
4.7.2 村民认知的制约村庄绿化发展的原因 |
4.8 村庄涉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山东省村庄绿化工作的若干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村庄绿化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调查表 |
附录 B 村庄绿化及涉林产业发展需求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贺胜桥镇过境公路段沿线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小结 |
第2章 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小城镇 |
2.1.2 过境公路 |
2.1.3 公路景观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 |
2.2.2 景观美学 |
2.2.3 环境心理学 |
2.3 国外小城镇道路设计实践案例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小城镇过境公路沿线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
3.1 小城镇过境公路段沿线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安全性原则 |
3.1.2 整体性原则 |
3.1.3 人本主义设计原则 |
3.2 小城镇过境公路段沿线景观设计建议 |
3.2.1 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
3.2.2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
3.2.3 打造城镇门户景观 |
3.2.4 满足大众的行为需求与情感需求 |
3.3 小城镇过境公路段景观设计内容 |
3.3.1 道路改造提升 |
3.3.2 道路绿化设计 |
3.3.3 沿街建筑物立面改造 |
3.3.4 道路空间调整 |
3.3.5 公共设施设计 |
3.3.6 景观节点设计 |
第4章 案例应用——以贺胜桥镇107 国道段景观设计为例 |
4.1 案例概况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贺胜桥镇概况 |
4.2 现状调查 |
4.3 设计理念及目标 |
4.3.1 设计理念 |
4.3.2 设计目标 |
4.4 贺胜桥镇107 国道段景观设计构架 |
4.4.1 平面设计 |
4.4.2 立面设计 |
4.5 专项规划 |
4.5.1 道路及铺装 |
4.5.2 沿街建筑 |
4.5.3 绿化设计 |
4.5.4 开放空间设计 |
4.5.5 公共设施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城镇道路绿化植物选择配置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道路景观设计 ——以马鞍山市博望区县乡道为例[D]. 宋柏君.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西安市东三环绿地景观调查分析报告[D]. 李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重庆市中心城区街道行道树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与优化[D]. 龙光红.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的藻溪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汤晓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5]西安市城市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罗妮妮. 长安大学, 2020(06)
- [6]广州市增城区中心城区道路绿化优化策略研究[D]. 王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澳门高密度城区绿色空间营造策略研究[D]. 安晓娇.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8]山东省中东部地区村庄绿化空间配置模式及其优化研究[D]. 陈家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山东省村庄绿化状况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 余玉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贺胜桥镇过境公路段沿线景观设计研究[D]. 胡梦佺.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