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及其控制

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及其控制

一、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及其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邢伟[1](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阮智杰[2](2020)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逐渐成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后备空间,政府也更加重视镇村地区的存量空间治理问题。北京乡镇统筹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下简称“乡镇统筹”)是存量空间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它聚焦了城乡制度的二元差异,在农村产权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由于忽视对制度成本的研究,乡镇统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空间治理的成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论文梳理了我国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和乡镇统筹等相关研究,指出当前研究鲜有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乡镇统筹系统性的制度研究仍然不足,因此确立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切入点。其次,基于乡镇统筹的历史回溯,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诱制性-强制性”变迁过程,指出制度变迁过程存在的路径依赖,因而形成了制度成本。通过阐述乡镇统筹对空间治理的作用路径,说明制度成本阻碍了空间治理成效。再次,通过北京市D镇的案例考察,详细分析制度运行的问题,提炼乡镇统筹存在的共性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制度成本。一方面,用博弈关系理论分析人的利益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制度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的建议,其中包括对乡镇统筹本身的思路调整和创新方向,以及对空间规划体系在规划制定、实施、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改进提升建议,并讨论了相关的政策配套。

莫智斌[3](2019)在《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文中认为产权不仅可以明确人与人之间关于物的关系还可以促进物品流通和进一步的社会分工(科斯,1994),即在维护公平和提升效率两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权安排的规则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亦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住宅用地由于其承载人类居所的特殊属性,则更加需要科学合理的产权安排,以实现居民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大部分时期仍处于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框架内,呈现出产权结构和权能的差异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否则将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2013)。我国城乡差异化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安排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至今,不可否认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城市房价增长过快而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城市居民居住保障缺乏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不足、城市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和乡村社会衰败等等。因此,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进行横向的内容比较和纵向的历史变迁比较,对城乡产权制度在各个时期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并结合不同阶段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分析现行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论文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主体内容由绪论和其后的八章组成。在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提纲挚领的表述。论文的第二章则主要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产权变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有效梳理和归纳,为后续研究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开始从法律政策的角度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则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差异所引致的权能差异进行分析,主要从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在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内容和权能差异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开始从政府行为目标和国家发展要求的角度对形成这种差异化产权安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发展的驱动力进行描述性的归纳总结。论文第六章则对当前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承认其对社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引发的城乡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关于其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设计失衡。第七章则引入小产权房问题对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失衡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描述和论证。在第八章,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提出“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和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的整体发展思路,并从人口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等外部影响因素发生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创新式的探索。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乡住宅用地在地方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民和农民两对权利主体所具备的资产权能和居住保障权能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由此也对城乡地域的发展和城乡居民自身幸福的实现产生了不同影响;(2)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变迁与不同时期政府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呈现出“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行为目标改变→制度变迁发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社会经济进步/衰退→新的外部环境变化发生”的国家发展导向下的住宅用地产权制度的渐进式动态变迁模式。(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制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和国家发展的效用并不是完全一致,在部分时期国家以牺牲城乡土地产权的居住保障/资产权能来实现国家的发展。(4)从新时期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安排已然不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不足和居住保障权能的过剩、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的过度和居住保障权能的不足两组问题。改革的方向则是:其一,城市住宅用地权能要实现居住保障权能的回归,降低流动人口城市化的难度、赋予城市现有居民长期稳定的居住环境、促使地方政府逐步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并最终实现城市包容、安全、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发展;其二,农村宅基地权能要实现资产权能的归回,盘活闲置的农村宅基地资源、提升农村居民的资产性收入能力、促进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王海荣[4](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陈春梅[5](2019)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引入民营资本,充分发挥公私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势,从而激发国企的活力和竞争力。随着经济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这种理念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公办高职习惯了“养尊处优”且担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有损公益形象或导致国有资本流失,而民办高职由于被视为“二等公民”难以吸引优秀企业合作,使得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是否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办学体制以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让不同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鼓励各类办学主体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多种要素参与办学,并明确指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从而拉开了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序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指由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以多种要素共同举办职业教育,具有多元产权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且不同产权主体共同治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特点。国务院倡导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旨在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参与办学,实现不同属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案例院校的调研,梳理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的现状并着重探究其内部治理。相比于国外,当前我国关于公私合作办学的实践较少,相关研究也有限。研究中选取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机构——社区学院(大都会学院)和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戴维瑞教育集团和阿波罗教育集团)的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研究发现:社区学院的公私合作不涉及产权。各方通过签订协议保护举办者权益;社区学院非常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企业为了人才培养愿意大力投入办学。研究还发现,大型营利性教育集团内部组织机构的构建相对完善。董事会是集团实现内部治理的载体,因此必须强调董事成员构成的科学性,包括董事成员学历背景、职业背景的多样化,且独立董事和女性董事应占一定比例。为了保障机构规范、有序运行,这些机构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保障制度。与国外公私合作办学不同,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涉及产权问题,且产权结构影响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然而,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权大小与话语权大小不一定呈正相关。政府的产权占比可能很小,但却拥有较大话语权。因此,不能完全套用经济的产权逻辑分析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类似,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核心在于构建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为教育组织,高职院校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其内部治理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应借鉴现代大学制度;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其内部治理又应借鉴现代公司治理的合理内核。本研究立足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分析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环境。与此同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其内部治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明确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法律地位和法人属性、保护各举办方的合法权益并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第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首先,提高董事会(理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董事(理事)成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且来自法律、财务、会计、管理及教育等多种职业背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友、教师、学生、中介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在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并实行监督权。此外,应增加独立董事(理事)和独立监事的比例。其次,职业校长(院长)由董事会(理事会)聘任,并实行任职回避制度。且职业校长(院长)的激励方式应多元化。还要正确处理董事会(理事会)、职业校长(院长)、党委及监事会等之间的关系;第三,制定、修订和完善学校章程、董事会(理事会)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严格执行,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依法依规治校、治学。今后,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内部治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制衡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当然,对这种新的办学体制的探索,一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如独立法人的问题、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待高职院校在后续的改革探索中,由学者进一步跟踪研究。

阳斌[6](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付文凤[7](2018)在《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大,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建设用地规模日益逼近资源环境承载的极限,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有效推进。而我国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巨大、挖潜乏力,城镇建设用地供不应求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浪费并存,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供需错位加剧了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城乡建设用地置换是破解其供需矛盾的重要路径。因此,2005年国土资源部正式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随后以试点先行的形式逐步推广实施,实现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数量不减少的同时保障城镇发展用地需求。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上而下实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以政府为主导、主体间收益分配失衡,农民(集体)土地权益受损,极易引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是增减挂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剖析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内涵,梳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分析增减挂钩利益主体成本-效益变化,识别利益主体所作贡献与承担的风险,探讨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机理。其次,从建新区农地征收出让和拆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两实践环节分析当前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分配现状,并结合实证评价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水平,探讨增值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总结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存在的问题。然后,遵循贡献与收益对等、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建立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模型,定量测度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在利益主体之间共享的比例。最后,基于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评价结果的问题导向和贡献-风险视角下共享比例测度结果的目标导向,结合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的制约因素和典型经验分析,以权利重构保障收益共享过程公平和利益调整提高收益共享结果公平为治理方向,构建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是指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在利益主体之间的公平合理分配,包括共享客体、共享主体、共享标准等内容,通过制度安排可以提高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水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质是农村建设用地发展权向城镇的转移,拆旧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建新区农地征收出让等实践环节中地价变化形成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区位变换与用途转变增值、供求变化增值、投资增值等是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的主要原因。政府主导是我国最主要的增减挂钩模式,政府、拆旧区农民(集体)、建新区农民(集体)是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分配的核心利益主体,增减挂钩实践引致政府、拆旧区农民(集体)、建新区农民(集体)等核心利益主体的土地权利及成本-效益变化,各利益主体在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中均作出贡献,包括资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等资本贡献、管理贡献或土地贡献,同时利益主体相应承担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效应、生活成本上升、基本生活保障、就业保障等风险。贡献分配理论、风险补偿理论及合作博弈论等为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综合考量主体贡献及风险修正的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策略具有较强的适用性。(2)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水平有待提高,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偏低,农户满意度不高、农民(集体)土地权利受损,收益共享过程欠公平等是当前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偏好比较明显,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均价不断上升,多数地区建新区征地补偿和拆旧区成本投入占土地出让收入比例相对偏低,土地出让纯收益主要归政府获得。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农民(集体)的产权实施能力不足,地位弱势,政府的产权实施能力更强,缺乏制衡。同时,政府与市场失灵中,农村土地市场价格难以实现,通过土地的征用垄断和供地垄断,政府获得了本该由农民分享的土地增值收益。从收益共享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两个维度构建包括知情权、决策权、货币补偿、新房安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非农就业等指标的农户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性评价指标体系,江苏省苏州、扬州、连云港等地711份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共享水平总模糊指数苏州(0.4804)>扬州(0.4656)>连云港(0.2422)。其中,扬州市项目区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过程公平评价最高(隶属度为0.5658),苏州市项目区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结果公平评价最高(隶属度为0.5084),连云港项目区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水平整体处于较差状态(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评价的隶属度均低于0.3)。此外,农户对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的总体满意度偏低,仅21.0%(其中苏州(约31%)>扬州(约25%)>连云港(约7%))的受访农户满意,增值收益共享满意度受成本效益和政策认知显着影响。(3)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比例测度结果具有较强合理性。运用合作博弈Shapley值法,梳理不同联盟收益变化衡量各利益主体的贡献程度,通过直接支出法、替代法等测算利益主体各类风险价值评估风险系数,综合考量主体贡献和风险定量测度利益主体共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江苏省5个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中,拆旧区农民(集体)所作贡献最大,建新区农民(集体)承担的风险最高。研究区拆旧区农民(集体)、建新区农民(集体)及政府应共享的增值收益比例分别在35%~50%、25%~40%及15%~30%之间。因为拆旧区农民(集体)以失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地上房屋等为代价生成增减挂钩指标,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具有较大的居住、畜禽养殖、出租经营等收益价值,因此拆旧区农民(集体)应该分享较多的土地增值收益。建新区农民(集体)以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为代价使增减挂钩指标得以落地,农用地具有农业产出收益及生活保障、就业保障等社会价值,因此建新区农民(集体)应分享一定比例的土地增值收益。政府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导者和管理者,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应以获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房地产相关税收等长期收益为主,让渡更多的直接经济收益。与现有收益分配格局相比较,新的增值收益分配方案能有效改善利益主体之间的土地收益格局,提高农民(集体)的土地财产性收入,使农民(集体)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符合“使用增减挂钩指标的土地增值收益要及时全部返还农村”的政策导向,基于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方案可为城乡建设用地置换中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提供方法支撑和标准参考,为农户补偿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有效指导政府和农民(集体)利益谈判。(4)应从治理结构优化、补偿机制改进、宏观制度完善等方面构建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首先,单一治理结构难以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应选择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公共治理结构,保障收益共享过程公平:通过政府主导,完善增减挂钩中制度和规则产品的供给;通过强化市场机制辅助,提高收益分配(补偿)标准的市场化程度,并提高公共事物处理效率;通过培育社会组织、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和平台等措施加强社会参与,扩大农民话语权,提高农民(集体)的收益地位和议价能力,并形成社会监督。其次,通过建立农村土地市场化价格机制,实施货币补偿、工作安置、社会保障提高等多元补偿形式,保障补偿程序执行公开公正等措施改进补偿机制,促进实现基于“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格局。此外,宏观制度完善包括:①通过明确产权主体、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的物权属性、加快集体土地登记发证等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②通过适当选择整理区域,合理控制增减挂钩规模,合理规划安置区选址和配套建设等强化增减挂钩的规划管控引导;③通过实施缩小征地范围、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进入土地市场自由流转、建立城乡土地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等措施完善土地市场机制;④通过强调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指标进行政绩考核制度改革;⑤通过调整中央和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分成、增加地方政府土地相关税种设置改革财政分配制度;⑥通过强化政策宣传、扩大信息公开范围、设立电话、网络、新闻等多种渠道推进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郭春华,陈晓平[8](2015)在《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国有土地收益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提出由于土地行政问责制实施既能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减少非法土地收益,又能够维持良好的土地市场秩序,增加正常的土地交易及收益。为了探析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国有土地收益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采用虚拟变量模型,以Stata为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土地收益影响显着,其影响包括2个方面:短期内,土地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抑制土地出让收益的增加,其中2009年因实施土地行政问责制使土地成交价款反而下降了约125.3亿元。但从长期来看,土地行政问责制规范了土地交易市场,合乎市场秩序的土地出让收入稳步增加。自2010年开始,湖南省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增加效应开始显现,而且这种效应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强。

蒋正举[9](2014)在《“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保护愈加严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向矿山废弃地要土地”“盘活矿山废弃地”“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已成为我国矿业城市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进行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所遵循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在“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属性相互转化理论和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研究基础上,基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转化路径,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的理论框架。围绕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在内容体系上,遵循“过程分析—能力评价—治理模式选择”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具体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然后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模型,最后以徐州市城北采煤塌陷地转化项目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矿山废弃地转化是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趋势,是集物质资源恢复、价值再生与转化于一体的过程。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论和对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包含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个过程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路径,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研究框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综合的认识基础和总体框架。(2)详细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揭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机理。在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中,归纳总结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技术、资源化类型,并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方向选择进行了探讨;在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价值评估、矿山废弃地产权明晰、矿山废弃地资产投资收益回报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资本化方式、矿山废弃地资本化价值以及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运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3)提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的概念,即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能力,进而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源资本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2个指标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群决策的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对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进行定量评价。(4)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的政府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混合治理模式三种典型治理模式,然后结合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并借助heckman两阶段计量方法,定量化地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过程。(5)应用研究表明,城北采煤塌陷地作为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生态住宅项目等用地,其资产化价值为671383万元,资本化价值为936262万元,生态环境资产资本溢价显着,其中商贸物流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转化能力最高,其次是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住区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转化能力较低,针对此区域,应采取以政府治理为主、市场治理为辅的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可以降低矿山废弃地交易费用,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了矿山废弃地转化问题,充分反映了矿山废弃地从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补充和丰富了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研究,以期为分析矿山废弃地化经济属性、合理安排矿山废弃地转化、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实现矿山废弃地高效再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借鉴。

罗湖平[10](2013)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财富之母的土地,能够尽快兑现其财富的“捷径”只能是改变用途或改变所有权。在中国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尽完善的土地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安排以及不尽规范的政府土地管制行为等共同作用,诱发着当事人在土地级差收益追逐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擅自走“捷径”以尽快兑现土地财富,由此,一种无序的、价格机制扭曲的、畸形发育的土地隐形市场在全国各地自发形成,成为当前的社会焦点和难点之一。所谓土地隐形市场,是指在我国特殊的土地产权制度下,各利益主体在土地产权权能流动过程中绕开现行土地法律法规擅自行动而形成的一切土地交换关系之和,通常是指当事人因利益驱使擅自改变原有土地用途或使用类型而形成的土地交易市场,它具有隐蔽性、自发性、非国家正式认可性、产权权能流动性和利益驱动性等特征。在我国土地资源配置中,主要包括农用地承包经营权隐形市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农地非农化隐形市场、国有划拨土地隐形市场和有偿性国有土地隐形市场等基本形态。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沿着资源配置效率改进路径,系统考察中国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中的治理结构效率和制度环境效率状况,发现曾经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或契约设计正逐渐成为无谓损失之源,土地隐形市场正隐匿于其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出现因应了政府的双层垄断性,土地市场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出现因应了产权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城乡建设用地隐形市场的出现因应了土地管制中的政府失灵。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既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对土地有形市场造成了消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而成为诱发土地制度创新或变革的动力源。因此,在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中,既要强化土地行政,对刚性执法型土地隐形市场进行严厉打击和坚决取缔,又要对柔性执法型土地隐形市场进行正面引导,诱致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由此,需要分层分类分阶段推进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一是在还权赋能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中优化土地制度环境,二是在打破政府垄断和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中优化土地治理结构,三是在规范政府行为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中优化政府土地行政系统。当务之急,是要积极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这是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效率选择的第一步。研究还通过动态建构无缝隙的产权制度变迁模型发现,我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的产权制度效率呈现出同一轨迹上“先增后减”的倒“U”型规律,同时又在不同轨迹上呈现出间断性的改进特征,有效率的无缝隙产权制度变迁周期将呈现出衰减规律。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没有一劳永逸的产权制度变迁,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变迁越来越依赖于产权制度变迁。在政府双层垄断的治理结构状态下,现行制度中带有模糊性质的所有权和相对独立的使用权等组成的土地产权结构早已陷入“路径锁定”的低效状态,呼唤着新一轮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到来。

二、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及其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 核心概念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与主要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与利用研究
        2.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北京乡镇统筹研究
        2.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演变梳理
        2.1.4 研究评述
    2.2 主要理论
        2.2.1 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理论
        2.2.2 博弈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历程回溯与制度安排
    3.1 北京乡镇统筹的历程回溯
        3.1.1 2014年前的自主探索
        3.1.2 2014年后的政府试点与改革
        3.1.3 探索经验的制度化修正
    3.2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安排
        3.2.1 北京乡镇统筹的主要内容
        3.2.2 北京乡镇统筹的主要阶段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变迁与空间作用分析
    4.1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变迁与制度成本
        4.1.1 乡镇统筹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4.1.2 制度变迁: 从诱制性变迁到强制性变迁
        4.1.3 制度成本: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4.2 北京乡镇统筹对空间治理的作用路径
        4.2.1 减量提质: 首都内涵的功能结构优化
        4.2.2 地权改革: 镇村联动的土地配置优化
        4.2.3 统分结合: 集中集约的土地利用增效
    4.3 北京乡镇统筹的空间治理内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案例考察与制度成本分析
    5.1 制度运行问题: 基于北京市D镇的案例考察
        5.1.1 弹性不足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
        5.1.2 过于单一的统筹工具和土地流转
        5.1.3 土地集体权属中的复杂利益诉求
        5.1.4 尚不健全的政策配套条件
    5.2 共性问题提炼与研究理论选择
    5.3 基于博弈关系理论的利益协调分析
        5.3.1 利益及其相关者界定
        5.3.2 博弈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目标
        5.3.3 乡镇统筹的博弈关系分析
        5.3.4 博弈关系分析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5.4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制度响应分析
        5.4.1 资产专用性
        5.4.2 交易不确定性
        5.4.3 交易发生的频率
        5.4.4 交易费用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空间治理建议
    6.1 创新规划统筹模式
        6.1.1 加强统筹的集中管理,稳定制度运行环境
        6.1.2 探索“分散统筹”模式,提高制度响应能力
        6.1.3 丰富统筹的用地类型,做大统筹利益总量
    6.2 健全规划编制机制
        6.2.1 对接空间规划体系,稳定各层级规划编制内容
        6.2.2 完善规划编制技术,弹性响应乡镇差异条件
        6.2.3 确立圈层管控目标,差异化引导功能品质提升
    6.3 完善规划管理体制
        6.3.1 完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审批主体
        6.3.2 创新用途管控制度,明确审批和实施管理办法
        6.3.3 执行产业发展全程管控,预留弹性更新路径
    6.4 拓展规划实施路径
        6.4.1 强化乡镇政府的规划管理动机
        6.4.2 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的创新利用
    6.5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6.5.1 土地确权和还权赋能
        6.5.2 金融支持和风险管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特色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2.国内外文献梳理
    2.1 产权与土地产权研究
    2.2 城市土地(住宅)产权制度研究
    2.3 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研究
    2.4 政府行为研究
    2.5 城市发展研究
    2.6 乡村振兴研究
    2.7 文献评述
3.城乡住宅用地产权差异比较
    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差异
        3.1.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主体与客体
        3.1.2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取得
        3.1.3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内容
    3.2 城乡住宅用地使用权差异
        3.2.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3.2.2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内涵及其主体和客体
        3.2.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
        3.2.4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取得
        3.2.5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期限
        3.2.6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期限
    3.3 城乡住宅用地处分权差异
        3.3.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处分权
        3.3.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3.3.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处分权
    3.4 城乡住宅用地收益权差异
        3.4.1 城乡住宅用地(所有权)之收益权
        3.4.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3.4.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用益物权)之收益权
    3.5 城乡住宅用地产权结构差异汇总表
4.城乡住宅用地产权权能差异比较
    4.1 城乡住宅用地资产权能差异
        4.1.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4.1.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资产权能
        4.1.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4.1.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资产权能
    4.2 城乡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差异
        4.2.1 城市住宅用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4.2.2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4.2.3 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4.2.4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居住保障权能
5.权能差异的逻辑演进:城乡住宅用地权能与政府目标
    5.1 土地权能的同质化与国家经济的恢复:1949—
        5.1.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5.1.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1.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1.4 权能安排施成效分析
    5.2 土地权能差异的萌芽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奠基:1979—
        5.2.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5.2.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2.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2.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5.3 土地权能差异的深化与国家住宅经济的崛起:1999—
        5.3.1 产权安排背景分析
        5.3.2 中央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3.3 地方政府发展目标分析
        5.3.4 权能安排实施成效分析
    5.4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的特征
        5.4.1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是渐进式的变迁
        5.4.2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的变迁是政府强制性的变迁
        5.4.3 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变迁受到政府目标的影响
6.现行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效应
    6.1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正面效应
        6.1.1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6.1.2 推动城市经济繁荣
        6.1.3 客观上实现了局部农村的被动城市化
        6.1.4 农村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
    6.2 住宅用地权能差异在城乡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6.2.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房价高企阻碍人的城市化
        6.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弱化:使用权续期未定“无恒产者无恒心”
        6.2.3 城市住宅用地资产权能过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地方财政危机
        6.2.4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机会困境下的城乡社会阶层固化
        6.2.5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效率困境下的农村资源配置低效
        6.2.6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失序困境下的社会治理成本增加
        6.2.7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正义困境下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7.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效应的缩影之一:小产权房问题
    7.1 小产权房问题简述
        7.1.1 小产权房概念及本文语境下的小产权房
        7.1.2 小产权房的发展情况
        7.1.3 政府对小产权房的态度
    7.2 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7.2.1 广州市白云区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7.2.2 湖南省永州市小产权房案例分析
    7.3 小产权房问题与城乡住宅用地产权能差异的联系
        7.3.1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保障权能弱势催生小产权房需求
        7.3.2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残缺诱致小产权房供给
8.面向未来:土地权能的本质回归与国家发展的转型需求
    8.1 新时代背景:城乡融合下的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
        8.1.1 城市发展带动和支撑乡村振兴
        8.1.2 乡村振兴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8.2 住宅用地权能回归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8.2.1 农村宅基地资产权能的回归与乡村振兴
        8.2.2 城市住宅用地居住权能的回归与城市发展
    8.3 以乡村振兴和城市发展为导向的住宅用地制度创新
        8.3.1 基于居住权能回归的城市住宅用地产权制度改革
        8.3.2 基于资产权能回归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改革
9.研究总结
    9.1 研究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9.2.1 不足之处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文献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国家空间理论
        (二)城市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混合经济”的发展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出
        三、“混合所有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可靠性
        五、研究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依据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产权理论
        四、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节 第三方视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公私合作及其内部治理的研究与启示
    第一节 社区学院公私合作探究
        一、概况简介
        二、案例分析
        三、特征归纳
        四、启示
    第二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公私合作
        一、概况筒介: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前景不乐观
        二、案例分析:普渡大学收购卡普兰大学
        三、启示
    第三节 营利性高等教育内部治理
        一、戴维瑞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二、阿波罗教育集团内部治理
        三、启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
    第一节 内涵、特征及其二元选择
        一、概念解读
        二、主要特征
        三、二元选择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一、企业的利益诉求
        二、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
        三、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及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相关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部治理的影响因素、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
    第一节 影响因素
        一、政府的支持
        二、校长的魅力
        三、产权的设计
        四、文化的交流
        五、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六、章程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
    第二节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运行
        一、董事会(理事会)决策
        二、校长(院长)及各职能部门执行
        三、党委及监事会监督
        四、运行制度保障
    第三节 激励约束机制
        一、校长(院长)年薪制
        二、管理层及骨干教师持股
        三、教师薪酬、发展空间及退休保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部治理的分析、发展趋势及“悬置”的问题
    第一节 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一、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指导文件缺失
        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三、运行保障机制不完善
    第二节 发展趋势预测
        一、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二、组织机构及其运行保障机制更为完善
    第三节 “悬置”的问题
        一、关于独立法人的问题
        二、关于举办者与校长(院长)关系的问题
        三、关于产权结构合理性的问题
        四、关于董事会(理事会)中教师和学生代表的问题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治理
        1.4.2 乡村治理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7)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归纳与理论演绎
        1.3.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3.3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可能的不足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
        2.1.1 增减挂钩政策形成机制
        2.1.2 增减挂钩实施模式
        2.1.3 增减挂钩影响因素
        2.1.4 增减挂钩效益评价
    2.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2.2.1 土地增值收益形成机理
        2.2.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策略
        2.2.3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
    2.3 研究评述
第3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
        3.1.1 农村建设用地
        3.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1.3 土地发展权
        3.1.4 成本和收益
        3.1.5 贡献与风险
        3.1.6 治理机制
    3.2 理论基础
        3.2.1 贡献分配理论
        3.2.2 合作博弈论
        3.2.3 风险补偿理论
        3.2.4 利益均衡论
        3.2.5 土地产权理论
        3.2.6 地租和地价理论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机理分析
    4.1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内涵
        4.1.1 收益共享目标
        4.1.2 收益共享特征
        4.1.3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内涵确定
    4.2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机理
        4.2.1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路径
        4.2.2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形成原因
    4.3 增减挂钩利益主体贡献-风险识别
        4.3.1 增减挂钩利益相关者分析
        4.3.2 核心利益主体贡献-风险识别
    4.4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逻辑
        4.4.1 贡献与风险分析在收益分配中的适用性
        4.4.2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思路
        4.4.3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思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评价
    5.1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分配现状
        5.1.1 建新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
        5.1.2 拆旧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
    5.2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水平评价
        5.2.1 收益共享现状总体判断
        5.2.2 农户收益共享水平测度
    5.3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5.3.1 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5.3.2 收益共享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5.4 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现状存在的问题
        5.4.1 农民(集体)土地权利受损,收益共享过程欠公平
        5.4.2 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偏低,农户满意度不高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比例测度
    6.1 收益共享原则
        6.1.1 贡献与收益对等
        6.1.2 风险与收益对等
    6.2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模型
        6.2.1 基于贡献的增值收益分配测算
        6.2.2 兼顾风险的增值收益分配修正
    6.3 基于贡献-风险的增值收益共享实证检验
        6.3.1 研究区增值收益分配现状格局
        6.3.2 基于贡献的增值收益分配结果
        6.3.3 兼顾风险修正的增值收益分配结果
        6.3.4 基于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结果与现状格局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
    7.1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的制约因素
        7.1.1 制度环境不完善
        7.1.2 利益主体非合作博弈
    7.2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的典型地区实践经验
        7.2.1 征地补偿安置的改革探索
        7.2.2 宅基地置换的创新举措
        7.2.3 实践经验总结
    7.3 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治理机制构建
        7.3.1 优化治理结构,保障收益共享过程公平
        7.3.2 改进补偿机制,促进“贡献-风险”的收益共享格局
        7.3.3 完善宏观制度,规范和引导利益主体行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致谢

(8)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国有土地收益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1. 人均GDP。
        2. 土地行政问责制度变量。
        3. 房地产投资额。
    (二)模型设定
    (三)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四)数据来源
三、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模型结果估计
    (二)回归结果分析
四、主要结论

(9)“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构建
    3.1 矿山废弃地属性认识
    3.2 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特征
    3.3 矿山废弃地转化内外部条件
    3.4 矿山废弃地转化路径
    3.5 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矿山废弃地转化过程分析
    4.1 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
    4.2 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过程
    4.3 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5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
    5.1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维度构成
    5.2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影响因素
    5.3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4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
    5.5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
    6.1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发展及类型
    6.2 矿山废弃地转化交易属性与治理模式
    6.3 矿山废弃地转化交易费用影响因素
    6.4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模型
    6.5 本章小结
7 应用研究
    7.1 研究区域
    7.2 矿山废弃地转化分析
    7.3 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
    7.4 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
    7.5 推进矿山废弃地转化的政策建议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隐形市场的研究
        1.2.2 关于土地市场的研究
        1.2.3 关于土地隐形市场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资源配置及其经济效率追求:理论解释框架
    2.1 资源配置:基本假设及理论回顾
    2.2 资源配置的原则及方式
        2.2.1 资源配置原则
        2.2.2 资源配置方式
    2.3 资源配置与效率损失
        2.3.1 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
        2.3.2 资源配置与政府失灵
        2.3.3 资源配置“双重失灵”下的路径思考
    2.4 资源配置的效率追求: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框架
        2.4.1 社会分析的四个层次
        2.4.2 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追求
    2.5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效率考察
    3.1 中国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3.1.1 土地资源及其优化配置
        3.1.2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
    3.2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二阶效率考察
        3.2.1 土地治理结构状况
        3.2.2 土地治理结构效率分析
    3.3 中国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的一阶效率考察
        3.3.1 土地产权制度结构状态
        3.3.2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效率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隐形市场形成分析
    4.1 中国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追求中的双重效应与隐形市场的形成
    4.2 中国土地市场治理结构中的隐形市场形成:政府垄断的产物
        4.2.1 治理结构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2.2 政府垄断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隐形市场形成:产权模糊的产物
        4.3.1 产权制度变迁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3.2 产权制度模糊与土地隐形市场分析
    4.4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管制中的隐形市场形成:管制失灵的产物
        4.4.1 管制失灵与城市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4.2 管制失灵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现实形态分析
    5.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5.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存在的基本形态分析
        5.2.1 农村集体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2.2 城市国有土地隐形市场形态及其细分
    5.3 中国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形态的地方实证
        5.3.1 样本点的选取
        5.3.2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土地隐形市场的主要表现形态
        5.3.3 长沙市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隐形市场形成的农户意愿分析
        5.3.4 进一步思考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选择
    6.1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基本思路
    6.2 中国土地隐形市场显形化的路径思考
        6.2.1 制度环境优化路径:还权赋能,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
        6.2.2 治理结构优化路径:打破政府垄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6.2.3 土地行政优化路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现实思考及研究创新
        7.1.1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现实呼唤
        7.1.2 本研究的有限回应和可能创新
    7.2 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7.2.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7.2.2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7.3.1 本研究中的不足
        7.3.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社会调查数据统计表
附件三:调查纪实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相关学术科研成果目录

四、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及其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2]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D]. 阮智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3]城乡住宅用地权能差异研究 ——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维度[D]. 莫智斌. 浙江大学, 2019
  • [4]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5]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及其内部治理研究[D]. 陈春梅. 厦门大学, 2019
  •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基于主体贡献-风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值收益共享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付文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8]土地行政问责制对国有土地收益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郭春华,陈晓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9]“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蒋正举.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10]中国土地资源配置中的隐形市场研究[D]. 罗湖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及其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