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类风湿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类风湿,抗体,因子,关节炎,氨酸,多肽,蛋白。
类风湿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陈明,姚婕,覃晴,李士忠[1](2019)在《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在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开展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治疗的早期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1例以及患病2年以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5例设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联合检测以及单项检测,对比其检测效果差异。结果:联合检测阳性率显着高于单独抗CCP抗体、RF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抗CCP抗体和RF两种试验联合检测阳性率高,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罗玲,李慧妍,林海雄[2](2019)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抗CCP抗体、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正常体检者,83例RA患者,分别检测抗CCP抗体、RF、CRP、ESR,并根据临床检查与CRP计算RA患者的DAS28值。结果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5.54%、75.90%,特异度分别为82.50%、78.75%。RF、CRP、ESR在RA低活动组与高活动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RA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灵敏度、特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CRP、ESR水平对RA的病情活动度评估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夏科君,干冬梅,单淑琴[3](2019)在《血清中ASO、类风湿因子、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检测在猩红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中ASO、RF、ESR、CRP检测在猩红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就诊的60例猩红热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猩红热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对比不同病情分级患者血清指标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中ASO、RF、ESR、CRP与猩红热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各型患者ASO、ESR、RF、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ASO、ESR、CRP水平逐渐升高,而组间R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患者ASO、ESR、CRP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无效组,各组间R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O、ESR、CRP均与病情、病程、治疗效果呈负相关。结论血清中ASO、ESR、CRP水平与猩红热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代丽怡,巩丹丹,赵金霞[4](2019)在《类风湿因子或抗环瓜氨酸化多肽抗体阳性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或抗环瓜氨酸化多肽(cyclic-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阳性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 A)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共纳入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叁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Ps A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银屑病关节炎的分类诊断标准》或《Moll和Wright标准》,并进行了RF及抗CCP抗体检测,根据血清中是否检测到抗CCP抗体或RF将所有患者分为抗CCP抗体或RF阳性组15例、抗CCP抗体或RF阴性组62例;根据血清中是否检测到抗CCP抗体将所有患者分为抗CCP抗体阳性组7例、抗CCP抗体阴性组7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比较RF或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Ps 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单独比较了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Ps 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结果:在77例患者中,RF或抗CCP抗体阳性者15例,其中仅RF阳性者8例,仅抗CCP抗体阳性者2例,两者均为阳性者5例。RF或抗CCP抗体阳性组Ps A患者年龄较阴性组大[(58. 2±14. 8)岁vs.(46. 69±12. 27)岁,P=0. 002],更易出现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受累。抗CCP抗体阳性组Ps A患者较阴性组年龄大[(62. 43±14. 34)岁vs.(47. 59±12. 75)岁,P=0. 005],RF阳性率高,血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抗CCP抗体阳性组Ps A患者均为多关节炎,阴性组患者中有68. 6%的患者为多关节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或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以及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组Ps A患者在腊肠指/趾表现、关节骨质破坏、指/趾甲改变、附着点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Ps A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RF或抗CCP抗体; RF或抗CCP抗体阳性Ps A患者更易出现掌指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受累,年龄更大;抗CCP抗体阳性Ps A患者年龄更大,RF阳性率、纤维蛋白原水平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冯明扬[5](2019)在《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及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112例疑似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临床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66例患者为RA组,非类风湿关节炎的46例为非RA组。所有患者均经联合检测确诊,且在确诊前接受抗CCP抗体、AKA、R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比抗CCP抗体、AKA及RF单独和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及其诊断效能。结果抗CCP抗体、AKA、RF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RA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R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抗CCP抗体、AKA、RF单独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低于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CCP抗体、AKA及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可为明确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赵婧[6](2019)在《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及对临床症状 类风湿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效果及对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60例RA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塞来昔布治疗)、B组(美洛昔康治疗)各3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以及压痛关节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RF表达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和压痛关节数均低于B组(P<0.05),TNF-α和RF表达水平低于B组(P<0.05);A组、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以显着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TNF-α和RF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29期)
唐笛娇,孙贵凤,罗鹏,邹麟[7](2019)在《类风湿因子分型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分型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综合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住院患者174例,分为RA活动期组、RA非活动期组和OA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ti-CCP、RA33、RF-IgA、RF-IgG、RF-IgM,免疫比浊法检测ASO、RF、CRP、C3、C4、IgA、IgG、IgM,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ESR。结果:①AKA、Anti-CCP、RA33、RF-IgA、RF-IgG、RF-IgM的灵敏度分别为10.77%、66.92%、13.85%、52.31%、63.08%、66.15%,特异度分别为97.78%、 86.90%、84.78%、76.09%、86.83%、82.95%,RF-IgA、RF-IgG、RF-IgM叁项指标联合诊断灵敏度为71.54%,六项指标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3.08%。②Anti-CCP、RF-IgA、RF-IgG、RF-IgM、ESR、RF、IgA水平在RA非活动期组、RA活动期组和OA组间有差异(P<0.05),而RA33、CRP、ASO、C3、C4、IgG、IgM水平在叁组间无差异(P>0.05)。③RA活动期组中,RF-IgA、RF-IgG、RF-IgM与Anti-CCP、CRP、RF、IgM呈正相关关系(P<0.05),RF-IgG、RF-IgM与ESR呈正相关关系(P<0.05),RF-IgM与C4呈正相关关系(P<0.05);RA非活动期组中,RF-IgG、RF-IgM与RF呈正相关关系(P<0.05)。④RF-IgA、RF-IgG、RF-IgM表达水平在关节受累个数<5个组低于其在关节受累个数5~10个组和关节受累个数>10个组(P<0.05)。⑤多关节受累组的RF分型叁项同时升高比率高于少关节受累组,RF分型叁项均未升高的比率低于少关节受累组(P<0.05)。结论:RF分型联合其他指标检测能够提高RA的检出率,RF分型与RA活动度、关节受累个数等一些经典指标相关,且RF分型同时升高时病情更重,因此RF分型是诊断RA较优秀的新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于得泓,战艺,石红[8](2019)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分析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采取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关节疼痛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量、关节肿胀数量、关节疼痛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16期)
陈士军,张晓艳,罗田,王凯[9](2019)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7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HF)、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L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C3、补体C4]、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及炎症因子(RHF、CRP及IL-17)的变化,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疗程结束后,2组Ig A、Ig M、Ig G、ESR、Scr、24 h尿蛋白定量、RHF、CRP、IL-17显着降低,C3、C4显着上升(P <0. 05),观察组疗程结束时Ig A、Ig M、Ig G、ESR、Scr、24 h尿蛋白定量、RHF、CRP、IL-17显着低于对照组,C3、C4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LN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下调RHF、CRP、IL-17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倪承香,刘安明[10](2019)在《AKA、CCP、类风湿因子在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在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2月治疗的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2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治疗的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1例,设为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8名,设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完成CCP测定;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完成患者AKA测定;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完成患者RF测定;绘制ROC曲线分析AKA、CCP及RF在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CCP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KA、CCP及RF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F及AKA阳性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AKA、CCP联合RF在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AKA、CCP及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KA、CCP及RF在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呈高表达,叁者联合测定用于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5期)
类风湿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并探讨抗CCP抗体、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活动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正常体检者,83例RA患者,分别检测抗CCP抗体、RF、CRP、ESR,并根据临床检查与CRP计算RA患者的DAS28值。结果抗CCP抗体和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5.54%、75.90%,特异度分别为82.50%、78.75%。RF、CRP、ESR在RA低活动组与高活动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RA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灵敏度、特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RF、CRP、ESR水平对RA的病情活动度评估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类风湿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明,姚婕,覃晴,李士忠.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9
[2].罗玲,李慧妍,林海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3].夏科君,干冬梅,单淑琴.血清中ASO、类风湿因子、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检测在猩红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
[4].代丽怡,巩丹丹,赵金霞.类风湿因子或抗环瓜氨酸化多肽抗体阳性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5].冯明扬.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
[6].赵婧.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及对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
[7].唐笛娇,孙贵凤,罗鹏,邹麟.类风湿因子分型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综合应用评价[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8].于得泓,战艺,石红.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9
[9].陈士军,张晓艳,罗田,王凯.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17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10].倪承香,刘安明.AKA、CCP、类风湿因子在双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价值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