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科163001)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131-02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胃癌患者64例分为营养组和对照组各32例,营养组于术中将肠内营养管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内,术后24小时予以肠内营养,维持7-10天,患者能较正常地口服营养液或进食半流饮食后停止;对照组于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肠蠕动完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分别于术前1日和术后7日测量患者体重,检测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记录肛门排气时间,观察术后有无吻合口漏、肺部及术野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结果肛门排气时间营养组为(48±4)小时,对照组为(72±6)小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36,P<0.05);营养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体重维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食管癌、胃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和患者体重的维持,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食管癌胃癌外科手术早期肠内营养
自开展食管癌、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胃癌患者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51-72岁;其中食管癌25例,胃癌39例,所
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分为营养组对照组各32例,两组年龄、性别、术前体重、手术方式、临床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方法营养组术中置十二指肠或空肠营养管。吻合完毕后,将事先捆绑在胃管上的营养管随胃管送入胃或代胃空肠内,调整好胃管后固定,再将营养管随胃壁或空肠壁切口拖出,其头端系上装有直径1.0-1.5cm的水果糖球的胶皮套,并以此作为牵引,挤捏糖球过幽门,至其下方10cm处固定或送至空肠侧侧吻合口下方10cm处输出袢内固定,也可用卵圆钳将营养管送达要求位置固定。空肠造瘘者则置入营养管,在置入10cm处做肠壁固定,并将其外侧端从左上腹戳口引出。术后24小时滴入温生理盐水250ml,患者无不适后开始滴注自制肠内营养液,先以米汤、菜汤、豆浆、果汁滴入,以后可用鱼汤、肉汤100ml,每6小时1次,逐步增加至200-300ml,每2小时1次,速度由快到慢,以患者未感到明显腹胀为宜。每日滴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道。不足部分给予5%葡萄糖或糖盐溶液从静脉补充。一般术后第7-10天开始经口进食后拔出肠内营养管。对照组于术后进行常规输液治疗,全静脉营养,肠蠕动完全恢复以后才开始进食。
1.3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前1日和术后7日测量患者体重,检测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记录肛门排气时间,观察术后有无吻合口漏、肺部及术野感染、腹胀、腹痛等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术野感染等并发症出现。营养组有2例出现腹胀、腹泻,调整营养液的温度和灌注速度后消失,肛门排气时间为(48±4)小时,明显早于对照组的(72±6)小时(t=2.236,P<0.05)。两组体重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体重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t=2.867,P<0.01;#t=3.254,
P<0.01;^t=3.301,P<0.01。
3讨论
食管癌、胃癌患者由于有不同程度进食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加之原发肿瘤的消耗,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术后禁食等诸多因素导致患者机体负氮平衡,因此,能否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关系到患者术后的顺利康复。肠外营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营养方法,但其操作复杂,有导致脉管炎、败血症的可能,且不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患者由此承担的经济负担也较大;术后常规外周静脉输液,提供营养支持,至肠蠕动完全恢复,肛门排气以后开始进食全流,逐步过渡到半流、正常饮食,常常需要1-2周,不仅易致肠失用,黏膜萎缩,通透性增高细菌移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而且营养多不全面与充分,难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和热能的需求;利用肠道自身生理功能的肠内营养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引入我国,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一直发展缓慢,“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采用肠内营养”的观点虽然早已被人们接受,但真正认识术后胃肠功能的变化,还是20世纪末期的事。1992年BaskinWN报道腹部外科手术后,胃的功能在术后1-2天恢复正常,大肠的功能于术后3-5天恢复正常,而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开腹手术后数小时即恢复正常[1]。BragaM等测得标志着胃肠动力恢复的胃肠移行运动复合波(MMC)在腹部中等手术后6小时即可出现[2],为术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出现了开始于术后6-24小时的“早期肠内营养”概念,促进了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与探索。研究表明[3],早期肠内营养在可行时提供营养支持方面完全可以取代肠外营养,在肠道功能的恢复方面也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本组试验研究以术后常规外周静脉输液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营养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短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体重及前白蛋白、白蛋白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术后患者机体恢复,效果明显优于术后常规外周静脉输液。
参考文献
[1]李江,刘斌,侯宇,等.腹部外科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与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3):355-357.
[2]BragaM,GianottiL,GentiliniO,etal1Feedingthegutearlyafterdigestivesurgery:resultsofanine2yearexperience[J].ClinNutr,2002,21(1):59.
[3]冯刚,甘崇志,丛伟,等.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医学,2003,24(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