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道德论文-李聪

启蒙道德论文-李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启蒙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育,以美育人,幼儿园教育

启蒙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1](2019)在《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进行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呢?课程优化,建构幼儿道德体系;环境美化,激发幼儿道德情感;活动深化,巩固幼儿道德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8期)

周斌,李力[2](2019)在《从苏格兰启蒙运动探讨道德认同的实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认同表现为群体道德规范与个体自我意志的统一,即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与个性化的主体需求的统一。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道德思想,一方面从情感主义出发,论证始基的、交互的且具身式的情感是道德认同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从社会实践着手,阐述互报式的市场经济社会、互助式的社会传统以及交互式的情感社会是道德认同实现的现实条件。通过对苏格兰启蒙运动中道德认同思想的研究,探讨基于情感主义和现实生活条件下,道德认同的实现路径。(本文来源于《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杨冰[3](2019)在《从古代儿童启蒙读物透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与其他民族相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人道德人格产生的源泉、良序美俗的创造(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7-05)

夏云[4](2019)在《滋德育法 儿歌启蒙——浅谈儿歌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品德课程教材名称由"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社会)"又改为"道德与法治","更名改姓"的背后蕴含深意。统编版教材讲求"德",也重视"法",体现了对党关于"把法制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精神的贯彻。刚入学的儿童懵懂又活泼,遇到中规中矩,看似严肃、生涩的教材,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笔者试以一年级的儿歌运用为例,进行分析。一、初识教材,儿歌跃然一年级统编版教材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儿歌多了,内容丰富了。全册共编排了13首儿歌,主要涵盖(本文来源于《新教师》期刊2019年01期)

吕微[5](2019)在《“日常生活—民间信仰”自觉的相互启蒙者——对“罗兴振—陈泳超公案”的康德式道德图型论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站在实践民俗学与民俗实践的同一性立场,依次从理论理性的方法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目的论,过渡到实践理性的目的论及方法论,给予普通民众(包括学者)的"日常生活—民间信仰"以康德式道德图型论的正当性辩护,进而讨论普通民众自觉的自我启蒙,以及民众与学者之间自觉的相互启蒙,建设"人格权"社会的必然可能性与可能的现实性。(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冯闵亚[6](2018)在《浅谈幼儿园课程资源促进幼儿道德启蒙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环境立美、活动立美、生活立美各个角度逐渐形成特有的课程资源。"以美育人",积极挖掘蕴含其中的教育资源,使教育成为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使教育对象拥有美、显现美,成为美的主体,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认知、思维想象、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诸方面的发展,为幼儿道德启蒙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综合版)》期刊2018年12期)

柳青[7](2018)在《周迅:用身体和情感扭转了影视文本的精神气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延禧攻略》还是《如懿传》,登场的嫔妃大致类似游戏里的角色,按照战斗力和等级分类,顺理成章地出现了各种人设壳子和表情包式的表演。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陈冲、邬君梅和周迅这些人,贡献了在小屏幕上濒临绝迹的、极度老派且规矩的表演,并因此“兜”住了《(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8-31)

苟枭[8](2018)在《《声律启蒙》德育思想对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声律启蒙》是古代蒙学经典着作之一,成文难易适中,行文结构一致,内容丰富实用,蕴含音律节奏。原着中的字、词、句大多出自古代经典诗、词、文、赋,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及德育思想,在培养儿童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理念、诚挚勤学的学习观以及爱国主义的情怀方面发挥着支柱作用。以《声律启蒙》作为儿童启蒙读本,合理利用文本中的德育思想并进行解读,有利于儿童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及人格魅力的提升。同时,践行"孝悌"观念并转化具体的"孝悌"行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传授有国才有家的理念,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实现爱国主义文化生生不息地传承。(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8年08期)

陈茹[9](2018)在《论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幼儿时期是重要的启蒙阶段,道德教育要从幼儿抓起,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如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道德启蒙教育,旨在为幼儿未来道德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1期)

李秋祺[10](2018)在《后启蒙时代的普遍人权论证——从道德直觉论到建构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后启蒙时代的背景下,人权的"普遍性"问题和西方学界的理性主义批判融合在了一起。理性主义的式微使人权无法在哲学上被论证为"普遍性"的,同时道德直觉论承担了人权实践的解释和补充作用。近叁十年来,西方学界兴起的建构论开始批评道德直觉论的不足,并提出了人权的"主观普遍性"理论。为了避免产生过于激进的人权观念,德沃金和哈贝马斯分别从司法传统和共识的角度,对"主观性"的人权理论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8年03期)

启蒙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道德认同表现为群体道德规范与个体自我意志的统一,即普遍性的道德规范与个性化的主体需求的统一。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道德思想,一方面从情感主义出发,论证始基的、交互的且具身式的情感是道德认同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从社会实践着手,阐述互报式的市场经济社会、互助式的社会传统以及交互式的情感社会是道德认同实现的现实条件。通过对苏格兰启蒙运动中道德认同思想的研究,探讨基于情感主义和现实生活条件下,道德认同的实现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启蒙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李聪.幼儿的道德启蒙教育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9

[2].周斌,李力.从苏格兰启蒙运动探讨道德认同的实现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

[3].杨冰.从古代儿童启蒙读物透视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N].文艺报.2019

[4].夏云.滋德育法儿歌启蒙——浅谈儿歌在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新教师.2019

[5].吕微.“日常生活—民间信仰”自觉的相互启蒙者——对“罗兴振—陈泳超公案”的康德式道德图型论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19

[6].冯闵亚.浅谈幼儿园课程资源促进幼儿道德启蒙教育[J].新课程(综合版).2018

[7].柳青.周迅:用身体和情感扭转了影视文本的精神气质[N].文汇报.2018

[8].苟枭.《声律启蒙》德育思想对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价值[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

[9].陈茹.论如何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J].文存阅刊.2018

[10].李秋祺.后启蒙时代的普遍人权论证——从道德直觉论到建构论[J].道德与文明.2018

标签:;  ;  ;  

启蒙道德论文-李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