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目的:分析了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都接受产前需求护理调查问卷,之后对两组实施护理。结果:高危妊娠孕妇100例的产前护理需求,当中100例高危孕妇产前护理需求最高的一项是胎儿情况,为75%的需求率,第二是孕妇身体情况、为56%的需求率,最低为8%的社会支持、需求率。观察组高危妊娠孕妇达89%的总满意率,高于63%(P<0.05)的对照组。结论: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关键为胎儿情况,标准化全程干预护理能让孕妇的心理应激能力有效的提高,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265-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患者,为20~40岁的年龄,平均为(24.9±3.2)岁的年龄,为35-40周的孕龄,平均孕周(38.9±1.2)周,当中51例经产妇,49例初产妇。全部患者依照不一样的护理形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孕妇入院时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胎儿体重的估计、测量骨盆结果、孕产次等基线特点大体相同(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精心产前护理干预;在进行孕妇的产前健康状态和心理活动的评估时,对孕妇的自身特点、孕期综合症及家族性遗传病史、精神病史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孕妇清楚的明白定期护理和教育;不论在心理上或者生理上,都要经常鼓励孕妇给予支持,然后通过心理指导、健康指导、正确的孕妇饮食及健康活动等,使得孕妇的妊娠适应性提高,还要让孕妇家属了解孕妇的最新情况,并对孕妇家属进行教育指导。最后再进行两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了解。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都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实施统计学分析,使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而且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
见表一。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在孕妇护理需求排在最高的一项就是胎儿状况的护理需求,为75%需求率,然后才是孕妇自身的情况,为56%的需求率,而排在最后一项仅有8%,是社会支持。
表一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调查
3讨论
什么是高危妊娠,就是孕妇和胎婴儿都存在着比较高的危险系数,而且难产的几率非常大,极大可能会危及母婴的情况;例如孕妇自身患有各种急慢性病,或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都有可能会给孕妇及胎儿造成宫内迟缓生长、胎儿早产或死亡、或者是胎儿先天畸形等,这些因素将可能组合为较高的危险性,也会使得围产期间孕妇和胎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加大。据相关资料显示,高危妊娠的新生儿和围生儿都是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出现,其中就有45%左右的围生儿都是由高危妊娠导致胎儿死亡的。因此,如何做好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产前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全面了解产妇的各项指标,有些产妇会在分娩阶段产生不良情绪,这个时候需要对产妇进行妥善的处理。可以加强对产妇的知识教育、分娩过程的讲解、劝导孕妇心情放松、临床陪护等,提高产前护理的效果,减少分娩过程中意外的发生,保证产妇分娩率的提高。另外,医护人员还有仔细分析了解,孕妇高危妊娠的存在原因,将有可能影响到高危妊娠的原因进行有效控制,从最根本原因上保证产妇分娩的成功。
这次实际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仔细研究了护理组产妇的详细情况,发现影响到孕妇高危妊娠效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孕妇自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危险情况;二、孕妇心理压力较大,明白自身的高危妊娠就不愿意和他人交流,从而产生了焦虑、恐惧等情绪,同时也将各种风险加大;三、孕妇对医院环境的满意度较低,也不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性,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其中心脏病和高血压是造成孕妇妊娠风险加大的最重要原因,将直接影响到孕妇的妊娠情况。以上的症状都会导致孕妇出现血压升高、心率不正等,都会加大孕妇出现生存质量的风险。
总体来说,对于高危妊娠孕妇,孕妇和胎儿的情况要及时掌握,认识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需求,对高危妊娠孕妇增强产前护理,使孕妇的身心健康情况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张素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05):87-89.
[2]游景红.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0):4788.
[3]吴艳霞.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J].北方药学,2014,1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