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活力恢复研究

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活力恢复研究

李雪峰[1]2004年在《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活力恢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关于种子老化及劣变机理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在辣椒种子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探明辣椒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和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并寻求有效途径提高辣椒种子活力,为延缓贮藏中的劣变过程和提高种子活力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并比较了几种恢复老化辣椒种子活力方法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1、对于供试的叁个品种,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且这叁个发芽指标其不同老化天数之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老化2d时的发芽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例外)。由此可见,人工老化种子活力先于生活力衰退,老化时间越长,种子的生理劣变越深。 2、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而升高,说明老化对细胞膜系统影响较大,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大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强弱和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程度。 3、种子的脱氢酶活性在老化过程中变化不明显,说明老化对辣椒种子的脱氢酶活性影响不大。 4、供试的叁个品种种子的POD、SOD活性本身存在较大差异,并随种子老化的加剧而明显递减,因此POD、SOD活性下降可能是导致辣椒种子活力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5、种子内的贮藏物质如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老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可能是种子活力衰退的另一原因。 6、将包括相对电导率在内的六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指标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POD、SOD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它们是种子活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衡量种子活力的可靠指标,第二类是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 7、采用的吸湿-回干处理、PEG渗调处理、CaCl_2、AsA和GA溶液浸种处理五种方法都能明显恢复老化辣椒种子活力,其中以PEG和GA处理的效果最好。

韩瑞[2]2012年在《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生理生化变化、DNA损伤及活力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浙江省主栽品种浙优12和Ⅱ优7954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温高湿(43℃、100%RH)人工加速老化3、6、9天得到不同活力的水稻种子,模拟水稻种子劣变过程对其生理生化和超微结构变化和干种子DNA损伤进行ISSR标记分析并探索了水稻老化种子活力恢复的方法,从而为水稻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取得了如下结果1.随着老化程度加深,Ⅱ优7954和浙优12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渐降低,平均发芽时间逐渐延长。老化6天后,种子的活力下降变快,且与未老化种子有显着差异。除浙优12种子的发芽率外,两个品种老化6天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着低于未老化种子,平均发芽时间则显着增加。老化9天后种子的发芽指标最低。同时,随老化程度加深,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具体表现为萌发启动时间(IMT)和理论萌发时间(RGT)延长,萌发氧气消耗速率(OMR)降低。老化后种子的电导率、浸出液核苷酸含量和MDA含量与种子的活力呈显着负相关且随老化程度加深而明显增加,老化对细胞膜系统的损伤较大。随种子老化时间延长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下降。此外,老化后水稻种子的超微结构受损,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膨胀、膜破损及解体,脂肪体融合成大的脂肪团。2.Ⅱ优7954的POD、浙优12不同活力的种子萌发后幼苗POD、SOD、CAT、APX指标与对照比无显着差异,表明老化种子长成的幼苗保护酶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且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水稻种子老化时间延长,幼苗的整齐度降低,长势不均匀,老化9天出现大量短小幼苗。3.采用CTAB法直接从人工老化水稻干种子中提取DNA,进行ISSR标记分析。引物UBC886扩增谱带发现老化后Ⅱ优7954和浙优12与对照比在600-700bp条带数减少,UBC81]扩增谱带发现老化9天的两个品种扩增谱带与对照比在350-400bp条带明显缺失。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深,DNA条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4.吸湿回干和沙引发处理均能提高老化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降低平均发芽时间,恢复老化水稻种子的活力。两种方法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张兴志[3]2007年在《KNO_3处理对不同贮藏年限辣椒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辣椒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对辣椒种子活力的研究是目前辣椒种子生理研究的焦点。种子老化是辣椒产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老化种子生活力降低,发芽率下降,出苗不整齐,苗弱且生长缓慢,从而给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准确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及时了解种子的活力状况,可以指导我们生产和选用高活力的种子,帮助我们正确评定经营种子的质量等级和价格,掌握仓贮种子活力的变化,以改善种子贮藏条件。种子活力能从本质上描述种子的健壮度,能够反映种子在田间的出苗情况。因此研究室内活力测定方法与田间生产性能的关系非常有意义。对不同贮藏年限的辣椒种子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泡不同的时间,在相同温度、光照、培养基质条件下处理进行发芽实验。结果如下:1.硝酸钾对辣椒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渗调因素为:渗调浓度为0.2%~0.3%,渗调时间为12~24h。在该条件下明显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的整齐度。2.贮藏年限较长的种子需要较长时间的硝酸钾浸种才可以达到较高的相对吸水量,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3.渗透调节的种子的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下降。

王自霞[4]2008年在《玉米种子人工老化及其修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繁衍、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的妥善保存,为作物育种、生物工程及21世纪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种子仍会发生老化,由此影响到种质资源的安全贮存和适时更新。一定程度的老化种子,其活力是可以通过若干处理而获得恢复或提高的。本试验以玉米种子(478和Mo17)为材料,研究了玉米种子在正常萌发过程中和人工老化处理后一些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几种修复处理对老化种子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探讨种子老化及其修复的机制,为种质资源的安全贮存、适时更新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研究了玉米种子萌发初期(0~48h)胚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专一性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变化和SOD、POD、APX、淀粉酶(AMY)、酯酶(EST)同工酶及蛋白质电泳谱带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胚中SOD活性随着萌发的进程而缓慢下降:POD、CAT和APX活性呈升高趋势,其中POD和CAT活性升高较快,APX活性在萌发24h后才迅速上升。各种同工酶谱带变化的趋势与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一致,SOD同工酶相对活性随萌发时间延长而降低;POD、APX和AMY同工酶的相对活性都呈现升高的趋势;EST同工酶的相对活性变化不大。蛋白质谱带颜色的深浅也有变化,除少数谱带着色随萌发时间延长逐渐加深外,大多数谱带的着色都减弱。2、研究了58±1℃人工热水老化处理对玉米种子胚中SOD、POD、CAT、APX活性和SOD、POD、APX、AMY、EST同工酶以及蛋白质电泳谱带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老化的玉米种子胚中SOD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CAT、POD和APX活性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而下降;两种玉米种胚中的SOD和POD活性大小相近,但478种胚中的CAT活性高于Mo17而APX活性却低于Mo17。老化处理后的同工酶相对活性的变化趋势与相应酶活性变化的趋势也一致。SOD和APX同工酶酶带数没有变化,POD、AMY和EST同工酶酶带数有增有减。蛋白质电泳谱带的变化与正常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谱带变化相反。3、比较了聚乙二醇、氯化钙、抗坏血酸、青霉素、赤霉素和磁场处理对人工老化的两个玉米品种的修复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用0.015 mg/L氯化钙、100 mg/L抗坏血酸和100 mg/L青霉素处理老化的玉米种子,能明显提高中等老化程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方差分析达到极显着水平。种子活力提高的效应在种子老化程度和基因型之间有显着差异。对中活力种子的修复效果明显高于高活力和低活力种子,两个玉米材料中对Mo17的修复效果更明显。而20%聚乙二醇、500 mg/L赤霉素和1000GS磁场对老化玉米种子基本没有修复作用,这可能与各处理试剂的作用机制及种子的自身修复能力有关。各修复处理对SOD活性的影响较小或使其降低,对POD活性的影响与对活力的影响一致,活力的变化可能与POD活性的变化有关。

迟燕平[5]2008年在《高压脉冲电场对蔬菜种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种子是农业生产上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的活力影响到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通过不同途径保持和提高种子的生命力,不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生物学问题,而且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现实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发展,生物细胞的电磁特性及电磁效应逐渐明确,物理因素特别是外界电磁场对生物体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种子试验条件可控性强,费用低,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提高种子活力的方法。本研究首次将PEF技术应用到蔬菜陈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生长上,研究了电场强度、处理时间和种子的含水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PEF对于辣椒抗冷性和抗旱性的影响,并探讨了PEF对其作用的机理。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利用PEF处理蔬菜陈种子可以提高陈种子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种子膜的透性和膜脂的过氧化作用,促进陈种子的萌发。通过试验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最佳的参数组合,为PEF技术应用于蔬菜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邱倩倩[6]2009年在《蛭石引发对辣椒种子发芽及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我国蔬菜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设施栽培已经成为当代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工厂化育苗对种子发芽的一致性和出苗的整齐度有很高的要求。设施栽培中的土壤盐渍化以及冬春茬辣椒生产时受低温胁迫等问题影响了辣椒的产量及其商品性。种子引发是提高种子活力的一种处理方法,它能提高幼苗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诸多研究表明,种子引发处理可有效地提高多种蔬菜和大田作物种子活力与田间生产性能。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引发处理方法,但是很多方法可操作性不强,材料昂贵,步骤复杂。其中有关蛭石的引发处理效果的研究较少,国内尚未有报道。以未引发的辣椒种子为对照,本文首先比较了包括蛭石处理在内的几种方法简便,实用性强的引发处理方法对辣椒种子活力影响,得出蛭石引发处理的效果最好,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在盐胁迫和低温胁迫下蛭石引发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特性、幼苗生理生化变化、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以及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下蛭石引发处理的种子生活力的变化。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经过蛭石引发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鲜重均显着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蛭石引发显着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超氧阴离子(02·-)的产生速率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显着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同时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蛭石引发显着提高了辣椒幼苗的耐盐性。模拟冬春季节低温对对照和蛭石引发的辣椒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经过蛭石引发的种子发芽指标和幼苗干鲜重均显着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蛭石引发显着提高了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则显着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同时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显着高于对照。蛭石引发显着提高了辣椒幼苗的抗寒能力。对蛭石引发处理和未处理的辣椒幼苗进行低温处理,并使用便携式调制荧光仪记录辣椒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荧光动力数据,从而研究低温胁迫对蛭石引发的辣椒PSⅡ叶绿素荧光猝灭和光能分配的影响。在低温胁迫下,Fv/Fo、Fm/Fo、qP、ETR、Yield和ΦPSⅡ值下降,qN上升。在低温胁迫过程中,辣椒幼苗启动了光保护机制,低温处理8 d时,幼苗已基本适应了低温,各指标均有所恢复。在低温胁迫下,叶片中的P下降,D和Ex上升,且Ex上升尤为显着。其中蛭石引发处理的辣椒叶片中的叶绿素荧光数据变化幅度总体上小于未处理,较为稳定,表现出较强的抗性。人工老化后,辣椒种子活力降低,老化4d时,种子活力降低幅度最大。蛭石引发处理有效地保护了细胞的膜系统,减缓了外渗物质的增加,提高了老化种子的活力。将蛭石引发处理和未处理的辣椒种子在4℃下密封贮藏。贮藏270 d后,蛭石引发处理的引发效果逐渐消失,种子活力大幅度降低,并低于未处理的辣椒种子。

张晓燕[7]2017年在《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种子老化的研究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我国是辣椒种植产业大国,对外出口以及消耗所需的产量都非常巨大,为了提高产量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更高效种植,对辣椒种子的研究势在必行。

那潼[8]2007年在《两种锦鸡儿种子人工老化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基因组DNA损伤的ISSR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经过高温高湿(40℃,RH100%)和甲醇(50%)老化处理后的种子生理生化变化和基因组DNA损伤的ISSR指纹图谱的建立两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探讨了种子劣变的主要原因,探索了适宜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深入地了解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质量的分子基础,更好的认识锦鸡儿属植物种子质量的本质,同时也为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生产用种的贮藏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供试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着降低,在同等条件下与老化的短命牧草种子的发芽率比较接近,说明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种子活力的下降较为迅速。在同一发芽率水平,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后的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增幅明显高于甲醇处理后的种子,原因可能是高温高湿老化对种子膜结构的破坏更为严重。随着供试种子的老化,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显着变化,以及可溶性糖的大幅升高,表明种子老化使种子内部的代谢系统受到破坏。这可能是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种子活力衰退的一个原因。小叶锦鸡儿种子在发芽率、可溶性蛋白含量、酸性磷酸酯酶(ACP)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方面表现出活力高于柠条锦鸡儿种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对SOD和ACP活性有较大的负荷系数,说明包括相对电导率在内的七个指标中,SOD活性和ACP活性是衡量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种子活力的可靠指标。筛选出应用于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老化种子基因组DNA的损伤的引物,并建立了老化处理后两种锦鸡儿种子的ISSR指纹图谱。在100条引物中有24条可应用于老化种子的研究,并从中找出了6条引物U835,U857,U808,U811,U834及U868用来分析老化种子的ISSR扩增带型的变化。结果发现: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种子在人工老化过程中其基因组DNA的损伤是随机发生的。随着老化程度的加重,随机引物在基因组DNA上的特定结合位点被破坏,表现为ISSR扩增的DNA带的减少甚至消失。研究结果表明,老化种子DNA的质量对于ISSR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进行老化种子DNA提取时采用简易的SDS法,这种方法简便快速、经济节约,对DNA的机械损伤不大,适用于老化种子DNA的研究。

朱艳芳[9]2018年在《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eh.)种子老化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界绝大部分种子植物种群的维持和扩展都依赖于其自身产生的大量种子。种子活力的维持与丧失(即老化)特性是植物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决定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物种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和繁衍,且对于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的保护、植被生态系统管理及农林和园艺生产也具有重要意义。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eh.)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优良的多用途园林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南和西南湿润地区。本研究以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中的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处理、模拟在自然条件下因降雨等因素而经历干-湿循环的吸湿-回干处理、植冠种子库定期采种,检测生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主要抗氧化酶(SOD、APX、CAT、DHAR)活性和主要贮藏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含量等的变化,以期探明复羽叶栾树种子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理生态机制,并试图探讨复羽叶栾树及其他种子植物植冠种子库的生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若仅考虑最终平均萌发率的话,则复羽叶栾树种子在恒温条件下的最适萌发温度范围为15~25°C;而若同时考虑最终平均萌发率和萌发速率的话,则其最适萌发温度范围则为20~25°C。复羽叶栾树种子在春、夏、秋叁个模拟季节变温条件下的最终平均萌发率均高达80%以上,且萌发速率差异不大。2.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的种子,在较高的夏季模拟变温条件下培养时的最终平均萌发率下降较为迅速,而在较低的春、秋季模拟变温条件下培养时的最终平均萌发率下降则相对较为缓慢。这可能是因为较高的夏季模拟变温加剧了种子的老化,而较低的春、秋季模拟变温或许对老化种子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3.在人工加速老化处理下,质膜脂质过氧化比电解质渗漏对老化的响应更灵敏,即先发生脂质过氧化,随后发生电解质渗漏。CAT活性随着人工加速老化下降较为迅速,SOD和APX的活性则下降较为缓慢,而DHAR活性则在人工加速老化条件下无显着性变化,似乎表明SOD和APX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保护作用。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人工加速老化显着下降;粗脂肪含量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无显着性变化。4.在夏季模拟变温条件下吸湿不同时间后回干的种子更易丧失生活力,而在春、秋季模拟变温则有利于种子生活力的保持。MDA含量、主要抗氧化酶活性和主要贮藏物质含量的变化与之相对应,且春季模拟变温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几种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在较高的夏季模拟变温条件下,随着吸湿-回干循环处理次数的增加,种子生活力虽有所升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种子中MDA含量虽无显着性变化,但除了SOD之外,其他几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却均大幅度下降;相对而言,在较低的春、秋季模拟变温条件下,随着吸湿-回干循环处理次数的增加,种子生活力能够被较好地保持,种子中MDA含量也无显着性变化,几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也同样大幅度下降。或许,在本研究中,除了已研究的抗氧化防御机制之外,种子中还存在其他保护机制。5.在春、夏季模拟变温条件下,吸湿-回干循环处理对种子中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含量似乎均无多大影响,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却表现出显着影响。随着吸湿-回干循环次数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这或许是因为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呼吸先增强后减弱所致。6.由于本研究中对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的研究时间不够长(若从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时开始算起的话,仅监测研究了4个月),所以未能观测到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丧失,而本研究中植冠种子库中种子生活力的“升-降-升”的变化很可能是生理成熟、条件休眠及其解除等生理过程所致。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主要抗氧化酶活性及主要贮藏物质含量的变化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方玉梅[10]2007年在《甘蓝种子老化和修复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RAPD分析》文中指出本试验通过对叁个甘蓝品种(西园4号、西园6号、西园8号)的种子进行人工老化后,获得了中、中下、低叁组不同活力程度的老化种子,再用聚乙二醇(PEG)、赤霉素(GA_3)、磷酸二氢钾(KH_2PO_4)叁种化学药剂对老化种子进行L_9(3~4)正交设计处理,并从所筛选出的最佳药剂处理的正交组合处理结果中选择能体现老化种子活力逐渐提高的处理组合,然后通过对各选取组合点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甘蓝种子在活力提高的过程中,种子细胞膜透性、内部组分代谢与合成等动态变化趋势,并应用RAPD技术对人工老化和经PEG处理的甘蓝种子进行DNA的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1.甘蓝种子在人工老化条件下(40℃、RH100%),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活力下降的快慢与品种(基因型)有关。西园6号老化1、2、3天,西园4号、西园8号分别老化3、4、5天即可获得各自中、中下、低叁组不同活力程度的种子。2.本试验PEG、GA_3、KH_2PO_4叁种药剂处理方法均能提高甘蓝种子活力,PEG、GA_3处理效果要比KH_2PO_4处理效果好。PEG处理中因素C(浓度)对不同品种及不同活力程度种子而言均为主因子,GA_3、KH_2PO_4处理中因素B(处理时间)为主因子,在种子处理时应重点考虑。各种方法的最佳效果组合处理种子后,活力指数均极显着高于对照(未处理)。3.对PEG处理各选取点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甘蓝种子活力的提高,种子浸提液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SOD、POD、CAT活性增强,这些指标的变化百分比与种子活力指数提高百分比均显着相关。PEG对低活力的种子处理效果好,各指标变化幅度最大,变化趋势最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可溶性糖、蛋白、SOD、CAT、POD是影响甘蓝种子生活力的主要因子,种子浸提液相对电导率、MDA为次要因子,它们均是研究种子活力提高过程中的可靠因子。4.通过筛选优化,建立了应用于甘蓝种子基因组DNA的损伤与修复的RAPD-PCR反应体系。在对老化及活力恢复过程中的甘蓝种子进行RAPD分子标记研究后发现:甘蓝种子在人工老化过程中其基因组DNA的损伤是随机发生的。随着老化程度的加重,随机引物在基因组DNA上的某些结合位点被破坏,表现为RAPD扩增的DNA带的减少。而PEG渗调处理对甘蓝种子中损伤的DNA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表现为DNA带重新出现或者与对照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 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活力恢复研究[D]. 李雪峰. 湖南农业大学. 2004

[2]. 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生理生化变化、DNA损伤及活力恢复的研究[D]. 韩瑞. 浙江大学. 2012

[3]. KNO_3处理对不同贮藏年限辣椒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D]. 张兴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4]. 玉米种子人工老化及其修复的研究[D]. 王自霞. 山西大学. 2008

[5]. 高压脉冲电场对蔬菜种子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 迟燕平. 吉林大学. 2008

[6]. 蛭石引发对辣椒种子发芽及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 邱倩倩.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7]. 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J]. 张晓燕. 种子科技. 2017

[8]. 两种锦鸡儿种子人工老化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基因组DNA损伤的ISSR研究[D]. 那潼. 扬州大学. 2007

[9]. 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eh.)种子老化的生理生态学研究[D]. 朱艳芳. 湖北民族学院. 2018

[10]. 甘蓝种子老化和修复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RAPD分析[D]. 方玉梅. 西南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其活力恢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