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祝兴[1]2007年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细管电泳是80年代初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消耗少、操作简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药物和环境分析等领域。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拓展了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范围,由于许多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电化学活性,因此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方法分析药物有效成分是可行的。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本论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首先简单回顾了毛细管电泳(CE)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CE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对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介绍了安培检测理论、CE-ED分析范围的拓宽和发展动向等。就药物分析在西药类、体内药物分析、手性分离和中药分析四个方面分别作了介绍。其中重点综述了CE-ED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CE-ED在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生物碱类、黄酮类、酚酸类、蒽醌类、香豆素类、苷类及其它活性物质的分离检测及其中药指纹图谱分析中的应用。并简单介绍了本论文的目的意义。本章共引用文献208篇。第二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中药四季青中的活性成分中药四季青为冬青科植物,广泛地分布在中国南部地区,尤其是在江苏、浙江和安徽省。四季青对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炎、溃疡、烫伤和冻疮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对中药四季青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异香草酸、龙胆酸、山奈酚、槲皮素、咖啡酸和原儿茶酸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分别研究了工作电极电位、pH值、运行缓冲液的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5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9.0)为运行缓冲溶液。工作电极为直径300μm的碳圆盘电极,检测电位为+0.95V(vs.SCE)。被测物的线性范围超过3个数量级,检测限(S/N=3)从3.0×10-8g.mL-1到2.0×10-7g.mL-1。该方法成功的被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第叁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测定中药黄药子中的表儿茶素、异香草酸、香草酸和杨梅素中药黄药子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为薯蓣科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块茎,又名黄药脂、黄药根、黄独、黄药等。药黄药子具有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癌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和多种肿瘤均有一定疗效。但是,如果过量使用中药黄药子,会对人体的肝脏有损伤。本文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对中药黄药子的主要活性成分表儿茶素、异香草酸、香草酸和杨梅素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分别研究了工作电极电位、pH值、运行缓冲液的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40mmol/L硼砂缓冲溶液(pH=8.7)为运行缓冲溶液。工作电极为直径300μm的碳圆盘电极,检测电位为+0.95V(vs.SCE)。四种组份在叁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3)从3.0×10-8g.mL-1到1.0×10-7g.mL-1。该方法成功的被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第四章牛至及其复方制剂中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研究牛至为唇形科牛至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及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生于海拔2000米的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上,该属我国仅一个种。牛至具有抗癌及抗肿瘤的功效。牛至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表、利尿消肿之功效。临床用于预防流感、治疗黄疸、小儿疳积、中暑、感冒、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积食腹胀、腹泻等症状。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同时测定了牛至原草及其提取物制剂牛至肝康丸中的异香草酸、香草酸、槲皮素、迷迭香酸、咖啡酸和原儿茶酸等六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实验采用柱端射壁式检测法,以直径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0.95V (vs.SCE)。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上述六种组分在50 mmol/L,pH 8.7的硼砂缓冲溶液中21min内达到基线分离。被测物浓度与峰面积在叁个数量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S/N=3)达4.0×10-8g.mL-1-2.0×10-7g.mL-1。该法已成功的应用于牛至及其复方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分离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第五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中药山楂中的活性成分山楂为蔷薇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山楂,山里红及野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其在山东,河北,河南和辽宁省,为药食同源植物。山楂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在中国已经有几百年的使用时间。近年来临床常以生山楂用于心脏血管疾病的的治疗。近年来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对于心脏血管疾病同样具有很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同时测定山楂及其饮料中的表儿茶素、山萘酚、氯原酸、对羟基苯甲酸、槲皮素和原儿茶酸等六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实验采用柱端射壁式检测法,以直径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0.95 V(vs.SCE)。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上述六种组分在60mmol/L,pH 8.7的硼砂缓冲溶液中21min内达到基线分离。检测下限(S/N=3)达3.0×10-8g.mL-1-2.0×10-7g.mL-1。该法已成功的应用于中药山楂及其果肉饮料中活性成分的分离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第六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中药鸡血藤及其复方制剂中的活性成分鸡血藤为传统中药,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鸡血藤在我国南方分布广泛。尤其在广东,广西和云南省。鸡血藤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风湿痹痛等疾病的治疗。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同时测定鸡血藤原草及其复方物制剂中的表儿茶素、大黄素、丁香酸、香草酸、大黄酸和原儿茶酸等六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实验采用柱端射壁式检测法,以直径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0.95 V(vs.SCE)。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上述六种组分在60mmol/L,pH 9.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26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各组分在叁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S/N=3)达5.0×10-8g.mL-1-2.0×10-7g.mL-1。该法已成功的应用于中药鸡血藤及其复方制剂中活性成分的分离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第七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测定药物中的盐酸阿米洛利及氢氯噻嗪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是一种利尿剂,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本文成功采用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快速有效地分离测定了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以及模拟尿样中的盐酸阿米洛利及氢氯噻嗪,并优化了分离和安培检测的条件。分离检测的最优条件是40 mM pH 8.0磷酸缓冲液,18kV为分离电压,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1.0 V(vs.Ag/AgCl,3M KCl),18kV下电动进样8s,在最优条件下两物质在8min内达到基线分离。两被测物检测限分别为0.08和0.10μg mL-1,两批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在100%到106%之间。加标尿样采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处理,两被测物质检测回收率均在80%以上。该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复方盐酸阿米洛利片剂的质量控制以及尿样样品的检测。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分离和测定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和高血压治疗药物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新方法,具有实用意义。这些方法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复方中药的分离和成分鉴定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为从多层次、多水平上研究药物与药效的相关性,以便引导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以期进一步为新药的合成、筛选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打下有力的基础
王爱芳[2]2004年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概述 高效毛细管电泳自八十年代末问世以来,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章第一部分简单回顾了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对电泳技术的分离模式及特点,检测技术,进样技术等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第叁部分着重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的叁种基本模式及各自的特点。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在无机离子,有机小分子的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生物分析以及药物分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对这门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评述。第五部分简介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对小儿联邦止咳露中活性有效成分的研究 小儿联邦止咳露是由盐酸麻黄碱,盐酸异丙嗪,磷酸可待因等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因伤风、感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疾病。其中,麻黄碱是一种粘膜血管收缩剂及气管平滑肌松弛剂,还具有刺激中枢神经的作用;磷酸可待因能直接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盐酸异丙嗪具有镇静、局麻作用和抗组胺、抗胆碱作用,也可用于减轻各种过敏症状。为了在治疗过程中对它们进行数量和质量监测并控制其非法滥用,就必须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能够应用于药物成分分析、生物样品分析以及违禁药品监控。本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对小儿联邦止咳露中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盐酸异丙嗪和磷酸可待因同时进行分离测定的新方法。在70cm长(o.d.360μm,i.d.25μm)的毛细管及20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8.0)中,叁种组分在碳圆盘电极上均有良好的响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工作电位为+1000mV(vs.Ag/AgCl),分离电压为12kV,叁种被分析物在16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峰电流与被分析物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10~(18)~5×10~(-6)mol·L~(-1)(盐酸麻黄碱),1.1×10~(-8)~6.9×10~(-6)mol·L~(-1)(盐酸异丙嗪),7.5×10~(-9)~1.5×10~(-5)mol·L~(-1)(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盐酸异丙嗦和磷酸可待因的检测限分别为1.2、10一8,5.0、10-0和4.0、10’9mol·L一’。本实验方法用于实际药物样品中的有效成分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为复方药品的分离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手段,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新药的研制、开发等研究领域,也为电分析化学在医药研究领域拓宽了应用范围。第叁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对中草药和中成药中的补骨脂素 和异补骨脂素的分析研究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包括补骨脂,防风等许多中草药相应中成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止血,脱敏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应用时常将这两种物质作为这类药材及药物的质量控制的指标。本文建立了一种简便,可靠,重现性好的对中草药及中成药中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以直径为300”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Ag/A gCI(KCI 3 mol/L)为参比电极,Pt丝为辅助电极的叁电极检测体系,检测电位1.00V(V S.Ag/AgCI),分离电压18kV,20mM磷酸缓冲溶液(pH7.6)为运行缓冲液,105进样,两种物质在16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8xl0一6一3.5、10一,ghal和l.3xlo‘5一3.25xlo一7 g/ml,相关系数分别是0.9984和0.9994,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检测限分别达到了1.3、10一,咖1和 1.1、10一,留ml。我们对补骨脂,防风,首乌片,固本咳喘片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第四章,毛细管电泳一安培检测法测定中成药黄疽茵陈颗粒中的有效 成分 本文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一安培检测法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分离测定了中成药黄疽茵陈颗粒中的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氯原酸、咖啡酸,为该种中药复方的分离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手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方法使用直径为300抖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Ag/A gCI(KCI 3 mol/L)为参比电极,Pt丝为辅助电极的叁电极检测体系,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检测电位1.OOV(VS.Ag/AgCI),分离电压18kV,30耐硼砂缓冲溶液(pHg.5)为运行缓冲液,105进样,五种有效成分18min内完全基线分离,重现性良好,RSD(n=3)分别为0.71%(芦荟大黄素)、2.96%(大黄素)、2.66%(大黄酸)、5.73%(绿原酸)、1.79%(咖啡酸)。峰电流与被分析物均呈良好线性关系。五种被测物线性范围分别为4.lxlo一5一3.2、10一,m。1/L(芦荟大黄素)、7.5x10一5一1.Zxlo一6mol/L(大黄素)、5.9x10一5一4.6、20一,mol/L(大黄酸)、1.lx10一,一8.6xlo一,mol/L(绿原酸)、5.5x10一,一4.3x10一6mol/L(咖啡酸),检测限分别为1.lx10一,mol/L(芦荟大黄素)、3.0x10一,mol/L(大黄素)、1.5x10一,mol/L(大黄酸)、2.9x10一,mol/L(绿原酸)、1.4xlo币mol/L(咖啡酸)。
潘文[3]2007年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施加电场的作用下,一些带电物质在通过毛细管的过程中可实现分离,基于这个原理,毛细管电泳可以用来检测许多物质,包括无机物和生物大分子(如DNA和蛋白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毛细管电泳已成为一个强大和通用的分析分离技术,它具有很多诱人的特征,譬如分辨能力强和需样品量少。现今,毛细管电泳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有益补充广泛地应用于日常分析。电化学发光检测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发光,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光发射的产生直接或间接地跟电极表面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相关,已成为一个灵敏的有价值的检测工具。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由于其所用的仪器便宜、灵敏度高而且操作简单,被认为是跟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合宜检测手段。Ru(bpy)_3~(2+)是发光效率最高、实践最彻底和使用最广泛的电化学发光试剂。在一定电压施加下,它在工作电极表面能被氧化成Ru(bpy)_3~(3+),而后通过和叔胺官能团相互作用以生成激发态的Ru(bpy)_3~(2+*),该激发态通过返回到基态可以释放出光子。基于以上技术,本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把毛细管电泳和末端Ru(bpy)_3~(2+) ECL检测器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于盐酸硫利哒嗪的检测。同时优化了影响电化学发光强度和毛细管柱效的因素,如进样持续时间、进样电压、pH值等。当盐酸硫利哒嗪浓度从2μmol/L增加到800μmol/L时,电化学发光强度随之呈线性增加。这个方法可以用于尿样中盐酸硫利哒嗪的检测以及它的日常质量控制分析。2.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技术(CE-ECL)测定了盐酸地芬尼多的含量。电化学发光信号的强度在1.0×10~(-6) mol/L到6.0×10~(-5) mol/L的盐酸地芬尼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检测限为1.0×10~(-7) mol/L(S/N=3)。该方法成功地用于血红素和盐酸地芬尼多相互作用的研究,测得其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分别是11.2和2.5×10~3 L/mol。3.构建Ru(bpy)_3~(2+)/CNT/nafion修饰电极并通过计时电流法来分析检测盐酸地芬尼多。该方法简单且重现性好。该修饰电极可用于含有盐酸地芬尼多的药片活性成分的分析检测。该修饰电极也可以应用于含叔胺官能团的其它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刘晓倩[4]2012年在《用于单胺类神经递质检出的新型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羟色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们直接参与多种生理活动、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过量的单胺类神经递质能够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质从而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因此准确灵敏的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对于我们了解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非常必要。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以其高的检测灵敏度以及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研究中,如化学修饰电极应用于直接电化学检测;化学修饰电极与一些分离技术如,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等相结合用于结构相似物质间的同时分离分析中;其中毛细管电泳化学修饰电极安培检测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本论文以单胺类神经递质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快速、灵敏、准确、选择性检测多巴胺的化学修饰电极直接电化学检测技术;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体系结合化学修饰电极研究了四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将该方法用于大鼠脑匀浆液中递质含量的检测,讨论了噪音刺激对大鼠不同脑区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结合场放大样品堆积技术研究了高盐含量的生物样品中递质的含量,通过优化有机溶剂的含量、进样时间、进样高压等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并将该方法用于人体尿样以及大鼠脑内渗析液中递质含量的分析研究中。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1绪论(第一章)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神经递质概述,神经递质的分离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简要介绍了电化学分析方法在神经递质研究中的应用,化学修饰电极的构筑方法,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等电极修饰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修饰电极与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结合在神经递质研究中的应用。2基于钛硅分子筛/Au-Pt纳米粒子/Nafion修饰电极的构筑及其对多巴胺电催化性质的研究(第二章)本论文中,以钛硅分子筛(Ts-1)、HAuCl4、H2PtCl6, Nafion,成功构筑了钛硅分子筛-Au-PtNPs/Nafion修饰电极,并研究了D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首先,通过滴涂法将钛硅分子筛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然后在含有0.12mMHAuCl4和0.04mM H2PtCl6的0.5mol/L H2SO4溶液中以电化学聚合法,在-1.0V采用恒电位扫描法制得钛硅分子筛-Au-Pt NPs/修饰电极,最后再采用滴涂法将Nafion组装到电极表面制备钛硅分子筛-AuPt NPs/Nafion修饰电极,通过SEM对该修饰电极表面进行了物理形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DA的电催化行为,实验发现,该修饰电极对D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同时Nafion对DA具有选择透过性,该修饰电极能够高灵敏度地选择性检测DA。3毛细管电泳-MWCNT聚多巴胺Pt纳米修饰电极对噪音刺激下大鼠脑内四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的研究(第叁章)利用多巴胺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这一性质,与MWCNT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聚多巴胺包裹的MWCNT (MWCNT@Pdop),通过滴涂法将MWCNT@Pdop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得MWCNT@Pdop修饰电极;在lmmol/LH2PtCl6的0.5mol/L H2SO4溶液中以电化学聚合法,在-0.2V-1.0V范围内循环扫描制备MWCNT@Pdop/Pt NPs修饰电极。通过SEM、TEM等方法研究了Pt纳米粒子的大小、分布以及对该修饰电极的表面的物理形貌。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实验发现该修饰电极对四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作用。我们将该修饰电极用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四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研究发现该修饰电极有效地提高了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四种物质的灵敏度。将该检测技术应用于噪音刺激模型下大鼠脑匀浆液中递质含量的检测,研究发现噪音刺激前后递质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预计该方法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4场放大样品堆积结合毛细管电泳Pt/MWCNT@Pdop修饰电极安培检测法分析尿样以及渗析液中四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第四章)生物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析检测对于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物体内盐的浓度非常高,因此严重影响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直接检测,本文中我们采用场放大样品堆积法以及化学修饰电极相结合来提高毛细管电泳检测的灵敏度,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试剂、有机试剂的浓度、进样时间以及进样高压等方面优化分离检测的条件。实验中以Pt/MWCNT@Pdop修饰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ED)分析人体尿样以及大鼠纹状体渗析样品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为:运行液为0.18mol/L pH5.8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进样电压与分离电压均为15KV;进样时间为20s;乙腈的最佳百分含量为80%;检测电位为1.0V。在最佳分离检测条件下,5-HT、DA、NE、E四种物质在15mmin内得到分离,该方法成功用于分析人体尿液以及大鼠脑渗析液中四种物质的分析研究中。
李林秋[5]2008年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用于含胺类药物的检测》文中研究说明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是在化学发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将电化学与化学发光结合起来,使该方法具有灵敏、原位、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好和选择性强等特点。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简称CE)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液相分离分析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装置简单等优点。将毛细管电泳(CE)分离-联吡啶钌[Ru(bpy)32+]-电致化学发光(ECL)检测联用(CE-ECL)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兼有CE的微量、高效、快速及ECL的灵敏、原位、高选择性和高重现性等优点。该方法在药物特别是含胺类药物的分析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药物、氨基酸、毒品和环境等方面的检测。CE-ECL联吡啶钌联用技术作为一种分析测试手段在医学、环境科学及生命科学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中,主要应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对含胺类药物进行检测。各项研究工作简述如下:1.基于甲磺酸培氟沙星(Pefloxacin Mesylate,简称PM)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与毛细管电泳结合,建立了一种研究PM药代动力学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该药物在0.05~10 mg/L范围内峰高与PM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检出限为0.006 mg/L,峰高相对标准偏差为2.4%(n=6),尿样回收率在92.9~112%之间。该方法用于人尿中PM的排泄速率测定,1.5~2 h内平均排泄速率最大,48 h内原型药物排泄率为13.5%。2.基于盐酸丁咯地尔(Buflomedil Hydrochloride,简称BUF)和盐酸维拉帕米(Verapamil hydrochloride,简称,VER)在铂电极上对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强烈的增敏作用,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BUF和VER。为了提高灵敏度,采用0.1 mmol/L醋酸作为溶剂。在最佳条件下,BUF的线性范围为0.001~3 mg/L,检出限为0.0007 mg/L,VER的线性范围为0.01~12 mg/L,检出限为0.0047 mg/L。BUF和VER的回收率分别为85~92%和85~93%。该方法应用于人血浆中BUF和VER的测定,血浆中杂质与样品能够完全分离。3.首次应用CE-ECL对盐酸麻黄碱(Ephedrine Hydrochloride,简称EP)进行检测,为提高灵敏度,用乙醛对其进行衍生,在最佳条件下,衍生后光强增强了近50倍。该药物的线性范围为0.078~11.7 mg/L,检出限为0.002 mg/L,回收率在93~108%之间,RSD低于5.9%。将此法应用于被盐酸麻黄碱稀释过的人血浆中测定,血浆中杂质与样品能够完全分离。
张玉莲[6]2009年在《常规及小型化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绪论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快速和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应用范围包括无机离子的分析、有机小分子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生物分析和药物分析等。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食品化学、环境化学和医学等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绪论中阐述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回顾了毛细管电泳的历史、现状、发展过程和趋势,主要特点和研究进展,重点对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CE-ED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上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21世纪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仪器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需要在检测的重现性和灵敏度等方面有所突破。根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重点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植物样品中活性成分和动物样品尤其是关系到食品安全的可食用肉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应用研究。本论文采用CE-ED技术,测定了几种植物样品以及动物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同时也将小型化毛细管电泳应用到分析检测中,探讨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应用。第二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荠菜中五种营养成分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测定和比较了野生荠菜和养殖荠菜中酪胺、L-精氨酸、蔗糖、D-山梨醇和D-甘露醇等五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考察了运行液酸度和浓度、分离电压、氧化电位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以直径300μm的铜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0.70 V(vs.SCE),在60 mmol/L的硼砂缓冲溶液(pH=9.2)中,五组分在18 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五组分峰电流与其浓度3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范围为1.23×10~(-7)~7.50×10~(-7)g/mL。该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第叁章不同季节的四季青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离检测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分离检测了四个季度的四季青叶中的山柰酚、原儿茶醛、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酸、槲皮素、咖啡酸和原儿茶酸七种活性成分。实际样品分别采集于2月、5月、8月、11月的同一棵树。对比讨论了这七种活性成分随季节含量的变化。考察并优化了分离和检测的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七种组分可以很好地分离,被测物浓度与峰电流在2~3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75×10~(-7)~3.46×10~(-7) g/mL。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第四章小型化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猪尿和猪饲料中的β-兴奋剂采用小型化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测定了猪尿和猪饲料中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俗称瘦肉精)及其替代品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和沙丁胺醇(salbutamol)。考察了工作电极的氧化电位、运行缓冲液的酸度和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和检测的影响。以直径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极电位为+0.95 V(vs.SCE),在100 mmol/L的硼酸盐(pH=9.15)运行缓冲液中,上述3种组分在7 min内实现了较好的分离。被测物浓度与峰电流3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20×10~(-7)~2.06×10~(-7) g/mL。该方法简单可靠,已成功应用于猪尿和猪饲料样品中3种β-兴奋剂的测定,是一种有效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方法。
李萍[7]2008年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在食品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毛细管电泳(CE)是20世纪80年代问世的一种液相分离技术,自其问世起就引起分析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优势是: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及试剂用量少等。与CE联用的检测方法有紫外、电化学发光、激光诱导荧光、质谱和电化学等。其中,安培检测(Amperometric detection,AD)是3种电化学检测模式(电位、电导和安培检测)中最易实现、应用最广的一种检测技术,其原理是依靠被测物在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流作为电化学响应信号被检出。其仪器简单、价格成本低、线形范围宽、操作简便,因而其与毛细管电泳技术联用后在分析化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因此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和药物分析也就成了分析化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TLC)、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尽管这些色谱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运作成本较高,也与快速、灵敏、方便的分析科学发展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本论文的目的就是基于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技术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在食品和药物分析领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简单回顾了毛细管电泳(CE)的历史,对CE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较为全面的总结了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其次对毛细管电泳联用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和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并简单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章探讨了利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联用技术对绿茶中四种微量活性成分进行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第叁章对中药地锦草中的五种活性成分芦丁、木樨草素、山奈酚、芹菜素和没食子酸进行研究。首次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成功的分离了地锦草中的芦丁、木樨草素、山奈酚、芹菜素和没食子酸,并优化了分离和检测条件。在本实验最佳优化条件下,分析物质在pH8.8,20mmol·L~(-1)的硼砂缓冲溶液中20min内实现了完全快速地分离;采用碳圆盘电极,所有待测物在工作电极电位为+0.95V(vs.SCE)下有良好的响应;线性范围在信噪比为3下跨越叁个数量级。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地锦草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结果可靠,令人满意。第四章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对肉制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硫酸特布他林、盐酸莱克多巴胺、硫酸沙丁胺醇残留进行了直接分离。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田秀慧[8]2008年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及其在药品和保健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简要回顾了毛细管电泳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主要特点和研究进展,重点对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快速和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应用范围包括无机离子的分析,有机分子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生物分析,药物分析等。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食品化学、环境化学和医学等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重点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中药、食品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本论文采用CE-ED技术,测定了几种药品、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大大拓展了CE-ED的应用范围,探讨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分析中的一些应用。第二章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中的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测定了复方罗布麻片中五种活性成分——儿茶素、芦丁、金丝桃甙、绿原酸和槲皮素。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5V(vs.SCE),在60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8.7)中,上述五组分在14min内实现基线分离。上述五组分均在1.0×10~(-7)-1.0×10~(-4)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在1.09×10~(-8)-5.69×10~(-8)g/mL之间,将之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第叁章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的有效成分本实验首次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同时分离测定了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Z)、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和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rimethoprim,TMP)3种常用磺胺类抗菌药物成分,考察了运行液酸度和浓度、分离电压、氧化电位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以直径300μm碳圆盘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1.05V(vs.SCE),在pH=5.8的硼砂(13mmol/L)—磷酸二氢钾(18mmol/L)缓冲溶液中,3组分在14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3组分浓度与峰电流在叁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达8.0×10~(-8)-5.1×10~(-8)g/mL(S/N=3)。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抗菌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第四章普洱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茶因其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而众所周知。茶在中国历史悠久,尤其以普洱茶闻名。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同时分离测定普洱茶中儿茶素、芦丁、绿原酸、槲皮素和没食子酸五种生物活性成分,考察了运行液酸度和浓度、分离电压、氧化电位和进样时间等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体系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以直径300μm碳圆盘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0.95V(vs.SCE),在pH=8.7(60mmol/L)硼砂缓冲溶液中,五组分在18min内可实现基线分离,检出限(S/N=3)达2.29×10~(-8)-6.02×10~(-8)g/mL。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普洱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第五章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方法检测蜂花粉中生物活性成分蜂花粉是一种健康食品,具有广泛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本工作中使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方法分离检测了10种蜂花粉中的15种酚类化合物,并比较了其含量差异。为了获得最优化的分析条件,研究了缓冲液的浓度、酸陛,分离电压,工作电极电位等实验条件。在优化条件下,上述15种被分析物可在50mmol/L(pH=9.0)硼砂—硼酸体系中,在29min内实现较好分离。检测下限达6.9×10~(-7)-6.4×10~(-9)g/mL。该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不同蜂花粉中生物活性成分检测,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孙琳[9]2013年在《动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及其代谢转化的色谱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对农药的检测方法提出更灵敏、准确、有效的要求。对硫磷是一种毒性较大的有机磷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可以通过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接触者中毒。对硫磷进入动物体内会代谢生成硫代磷酸二乙酯(DETP)、磷酸二乙酯(DEP)、对硝基苯酚(PNP),以及毒性更大的对氧磷。木论文建立了快速、灵敏、准确的对对硫磷及其代谢产物同时分离检测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对硫磷在大鼠体内各个组织器官的代谢转换规律。该方法的建立有助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以及对硫磷代谢机制研究,同时对于保证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很好的应用前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了GC具有的高分离效率和MS具有的结构定性功能,在对复杂组分分离与分析时具有优势。GC-MS是生物样品、环境样品、药物样品与代谢物定性定量的有效工具,尤其适合于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分析,目前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纺织品行业、石油化工、农残检测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比较广泛的运用。微渗析取样技术(Microdialysis)能够达到活体、实时取样、连续、动态检测等特点,为快速、准确、科学地研究动物模型的各器官(如脑、肝脏、血液等)中待测活性物质的瞬时、连续浓度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随着微渗析取样技术与色谱、毛细管电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联用进一步发展,微渗析技术在临床医学、药物代谢、以及生物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近来在食品安全、药物代谢、生命科学、化学分析、临床医学等领域取得广泛重视,是一种结合了电用技术和现代微柱技术的新型产物。CE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速、灵敏度高、样品需求量低,且可以与UV、MS、LIF、ED等检测器联用,进一步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和毛细管电泳方法,通过优化实验参数,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对硫磷及其代谢产物的分离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探究对硫磷在果蔬残留方面的影响,以及对硫磷在大鼠体内,随时间在不同的器官组织的代谢情况,从而分析出对硫磷的代谢特征。全文共分以下四个部分:1.绪论(第一章)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微渗析取样技术与毛细管电泳的方法原理、发展现状以及目前的应用,介绍了环境污染物分离分析技术的研究发展。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微渗析取样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法在环境分析领域特别是农残检测方面的应用。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的方法研究(第二章)有机磷农药多为磷酸酯类或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化合物,因其杀虫效果好,对作物药害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以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对硫磷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不同途径引起接触者中毒对硫磷摄入体内后会代谢生成毒性更大的对氧磷,经细胞色素P450催化转化为硫代磷酸二乙酯、磷酸二乙酯和脱芳基化为对硝基苯酚。木部分建立了高分离度、高灵敏度、高精确性的对硫磷及其四种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GC-MS)。上述五种检测物质在30分钟内完成分离检测。通过优化分流比、升温程序、溶剂和质谱设置等,获得最佳条件,得到高质量的气相色谱和质谱图。此方法在6.25-500μg/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6.7μg/L(S/N=3)。对硫磷及其代谢产物在鼠血清与肝脏、肾脏、脾脏中的浓度在0.0122到7.646mg/g之间。该方法为低浓度农药残留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3.微渗析取样方法应用于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的方法研究(第叁章)有机磷农药对生物的神经系统有很大影响。生物体摄入有机磷农药后,随着不同部位的代谢机制不同,目标待测物质会有不同的浓度分布与代谢特征。研究有机磷农药在生物体内的代谢特征,有助于为农药中毒临床治疗以及食品安全的保证提供帮助。微渗析取样技术具有实时、在线、动态、活体检测生物各个组织器官内的活体物质,样品前处理简单,实验动物需求量少。本部分采用微渗析取样技术,实时进行活体取样检测,对大鼠脑部纹状体、下丘脑以及血液进行代谢检测,探究有机磷农药对硫磷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特征。通过微渗析活体取样技术,对大鼠体内的对硫磷代谢情况进行实时、连续检测,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及准确性,减少了动物实验数量。结果表明,经腹腔注射对硫磷后,大鼠血清、纹状体、下丘脑中对硫磷的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14×10-5、1.35×10-6、5.61×10-7mol/L。血清中检测得到的对硫磷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最高,在各个部位内,对氧磷、DEP、DETP均有明显的先浓度升高,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该方法的建立,实现了对对硫磷及其代谢产物的实时、连续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为临床医学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依据。4. CMK-3修饰电极用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对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测定的方法研究(第四章)有机磷农药可作为杀虫剂、除草剂用于农作物生产,有机磷农药毒性较高,对人体和生物神经系统损害巨大。农药残留进入环境中,会对水体、土壤以及生物造成巨大的危害,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类健康。由于农药残留般浓度较低,对于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种对食品安全以及生物监测的对硫磷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灵敏、快速、高选择性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介孔碳材料CMK-3修饰电极首次用于毛细管胶束电泳-安培检测(MECC-ED)来分析测定农产品中的对硫磷(parathion)及其代谢产物对氧磷(paraoxon)、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的残留。CMK-3修饰电极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和电催化性质,与未修饰的光电极相比,CMK-3修饰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更高,对对硫磷、对氧磷、对硝基苯酚叁种待检测物质的响应灵敏度,检测稳定,方法可靠。本文对于MECC-ED的相关参数:运行缓冲液的pH值和运行缓冲液浓度、SDS添加的浓度、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在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下,叁种农药可在16min内被分离检测,检出限分别为对硝基苯酚52×10-8mol/L,对硫磷1.0×10-7mol/L,对氧磷5.2×10-8mol/L(S/N=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71%-4.90%范围内。利用此方法对果蔬产品中的这叁种待检测目标物质进行了MECC-ED检测,结果满意,方法快速、简便、可靠。
施爱红[10]2008年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在含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简称CE-ECL)技术,是当今分析化学前沿领域中一种极具潜力的微分离检测技术。最近几年来,基于Ru(bpy)32+的CE-ECL以其灵敏度高、仪器简单等特点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分离检测方法,它不仅具有毛细管电泳分离的高效、快速、灵敏和微量等特点,又发挥了电化学发光检测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优点。这些优点的结合使CE-ECL检测技术在药物分析、生物分析、食品分析等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实际样品的分离和分析工作中。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完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探索新的分析应用体系,建立含氮化合物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结果如下:1.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法测定人尿中阿莫西林的新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人尿中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在尿液中平均回收率为95.35%,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5.0μg/mL,检出限(3σ)为0.32 ng/mL,对1.0μg/mL阿莫西林连续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给药后6 h内的排泄率为44.54%,人尿中阿莫西林最大药物浓度出现时间为1.0~1.5 h。本方法用于人尿中阿莫西林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具有快速、简便、灵敏、样品用量少等特点。2.建立了一种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富硒酵母中硒代蛋氨酸含量的新方法,考察了工作电极电位、磷酸盐缓冲溶液浓度及pH、分离电压、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硒代蛋氨酸测定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其测定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01~0.5 mg/L(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3σ)为0.39μg/L,富硒酵母中硒代蛋氨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7.7%。本方法快速、灵敏、检出限低,用于富硒酵母中硒代蛋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3.建立了一种用乙醛作为衍生试剂的柱前衍生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人尿中的盐酸二甲双胍的新方法,盐酸二甲双胍与乙醛的衍生反应在磷酸盐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工作电极电位1.25 V(Ag/AgCl)、发光池中5 mM Ru(bpy)32+和50 mM pH7.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衍生试剂乙醛的浓度为1.356 mmol?L-1、衍生反应时间为120 min、衍生反应缓冲溶液为0.3 mol?L-1 pH 7.5的磷酸盐、分离缓冲溶液pH 10.5(含7.5 mmol?L-1磷酸盐,7.5 mmol?L-1硼酸盐,6 mmol?L-1硫酸钠和2 mmol?L-1的β-环糊精)、分离电压8 kV、进样电压10 kV、进样时间8 s,衍生后的盐酸二甲双胍的ECL强度和灵敏度比衍生前的提高120多倍。其测定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15μg/mL(相关系数为0.9943),检出限(3σ)为2.3 ng/mL。
参考文献:
[1].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唐祝兴.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王爱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D]. 潘文. 湖南大学. 2007
[4]. 用于单胺类神经递质检出的新型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 刘晓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用于含胺类药物的检测[D]. 李林秋.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6]. 常规及小型化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在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张玉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在食品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李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8].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及其在药品和保健食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田秀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 动物体内有机磷农药的残留及其代谢转化的色谱法研究[D]. 孙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10].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在含氮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 施爱红.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标签:化学论文; 有机化工论文; 毛细管电泳论文; 电化学论文; 成分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论文; 成分检测论文; 中药论文; mol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