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音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音节,结构,汉语,语素,藏语,辅音,图式。
音节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卢慧静[1](2019)在《汉语、韩国语两种语言中音节结构若干问题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跟西方的语言比起来,汉语和韩国语都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中国人和韩国人对音节的概念十分分明。但是汉语和韩语的音节结构在某个方面很相似,但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不同。本文首先考察了音节的定义,继而分析和讨论汉语音节的结构模型、声母、介音等若干问题和学界诸家对韩国语音节结构的不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汉语和韩国语的音节结构在介音、声母方面存在的差异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邱诗敏[2](2019)在《英汉音节结构差异对英文人名音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历史文化因素及世界全球化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近代以来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数量激增,其中有关人名地名的专有名词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认为,关于人名地名的音译主要受到英汉音节结构差异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是音节结构层次差异、音节结构内部要素差异以及音节结构类型差异叁方面的影响,同时也需兼顾音译的便捷性和规范性。(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9期)
王思逸[3](2019)在《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节副词的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董秀芳(2002)的出版,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在跨层结构词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单独的个案研究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副词是汉语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副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跨层结构发展而来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针对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节副词这一部分,对其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描写、解释,试图在典型个案的基础之上,较为全面地考察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副词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促使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总结其特点,并在历时的基础之上,描写其共时层面的表达功用与功能特征,指出其目前发展演化趋势。本文将从共时和历时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包括句法、语义、语用叁个共时层面以及历时层面演化的过程与途径,综合运用认知语法、功能语法、词汇化、主观化等相关语言学理论,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分四章对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文章开头是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描写了本文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前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等。第一章到第四章是本文主体内容,最后是小结。文章主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到第叁章是个案分析部分,第四章是总结特点、动因与机制部分。第一章以副词“反而”为典型个案,主要对跨层结构副词“反而”的词汇化、副词化及关联化进行分析,解释其动因与机制。第二章以副词“更其”为个案,对“更其”共时层面进行描写,分析了“更其”的词汇化历程以及促使其成词的演化动因和生成机制。第叁章个案有两个,“过于”和“难于”,现代汉语中“过于”已经是个发展成熟的量级程度副词,“难于”与“过于”相比发展较为缓慢,二者的演化路径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选取两个个案,探讨分析“X于”词汇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四章主要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特点、动因与机制,并对它们各自特点进行了总结。从句法环境、双音化韵律、词义虚化、高频共现等方面分析了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影响动因。从心理组块与认知机制、分界转移与重新分析、语境吸收与隐含类推等方面分析了从跨层结构词汇化为双音节副词的诱发机制。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许鹏[4](2018)在《论西夏语语素和双音节词的结构类型——以世俗文献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学界参照汉语双音节词的结构类型,对西夏语双音节词进行了结构划分,这是基于构词语素是自由语素的考察。根据西夏语语料库的计量分析可知,西夏语中存在粘着语素,西夏语双音节词的类型需要再做细化。分析世俗文献语料可知,西夏语并列式双音词可以分为[自由语素+自由语素][自由语素+粘着语素][粘着语素+粘着语素],自由语素与自由语素的组合还存在逆序现象,构成同素同义词。本文还探讨了西夏语双音节词各类型的词汇化程度,指出并列式的词汇化程度最高,其余均不及之,而且数量较少。主谓式和支配式的词汇化程度较低,与词头的大量使用有密切关系。修饰结构数量较少可能受到介词使用的影响,也可能是词汇系统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夏学》期刊2018年02期)
陈小莹[5](2019)在《现代藏文音节结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现代藏文音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藏文的文字特点和拼写规律同时结合藏文正字法知识,对藏文正确的拼写结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依据小字符集编码方案对藏文音节不同的部件进行划分和确定,进而最终达到对藏文音节结构进行判断和识别藏文音节结构中不同的部件。(本文来源于《智能计算机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王静[6](2019)在《双音复合名词结构方式考察——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高级词汇中名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复合词内部语素间的结构方式对于词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词语结构包括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两个层面。通过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高级词汇中双音复合名词内部结构方式的考察发现:复合名词的语法结构方式有定中、联合、支配、状中、陈述、递续、缩略、重迭、意合9类,每类语法结构方式中均包含有复杂的语义结构关系。(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彬[7](2018)在《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的音节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结构不同,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可以分为"喻体+本体"和"本体+喻体"两类。研究发现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音节结构具有多样化特点。(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26期)
李锦[8](2018)在《协同构音和音节结构对学前普通话儿童声母构音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前儿童在声母习得过程中会表现出构音不一致的现象,即同一声母在不同的语音情境中发音会有所不同。然而,国内却鲜少研究同一声母在不同语音情境中的构音表现,尤其缺乏对正处于构音发展关键期的学前儿童的研究。对于一个普通话音节来说,声母的语境情境即是指其后接的韵母,主要包括声母和后接元音之间的协同构音以及声母所处的音节结构。本研究即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选取了上海市3个区5所幼儿园共231名2岁半至6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学前普通话儿童同一声母在不同声韵组合中的习得年龄、构音难度差异及错误表现,旨在进一步了解学前儿童声母习得的规律,以期为特殊儿童言语构音的矫治提供参考标准和训练时的选词依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所示:1.声母构音测试语料的编制(1)根据声母后接韵母首音素不同、音节结构一致、选择高频字、便于配图等原则,编制了协同构音效应对声母构音影响的测试语料,共75个字。(2)根据声母后接韵母首音素相同、音节结构不同、剔除后鼻音、选择高频字、便于配图等原则,编制了音节结构对声母构音影响的测试语料,共80个字。2.协同构音对学前普通话儿童声母构音的影响(1)在习得年龄上,按照90%的正确率定义习得年龄段,结果发现声母b、p、m、j、x在各协同构音条件下均是2;6-3;0时习得;q均是在3;1-3;6时习得;g、k均是在4;1-4;6时习得;sh的发音直到5;6-6;0时均还未习得;除以上声母之外,其余声母在各协同构音条件下的习得年龄均有所不同。(2)在构音难度上,通过n(各声母后接元音的个数)*7(七个年龄段)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查协同构音和年龄对声母构音正确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除声母d外,其他声母的后接元音*年龄段的交互效应均不显着;声母f、d、t、n、l、h、zh、ch、sh、z、c、s的后接元音主效应显着,其他声母的后接元音主效应均不显着;声母f、d、t、n、l、q、zh、ch、sh、r、z、c、s的年龄段主效应显着,其他声母的年龄段主效应均不显着。结论:除声母d外,后接元音与年龄段对其他声母构音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声母在各声韵组合中的构音正确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声韵母之间的协同构音效应对唇齿音f,舌尖中音d、t、n、l,舌根音h,舌尖后音zh、ch、sh,舌尖前音z、c、s的构音难度存在影响,对其他声母无显着影响。(3)在错误表现上,同一声母在和不同后接元音组合时,错误表现不一致:(1)双唇音和i组合时,最易被舌尖中音替代,和u组合时易被舌根音或舌尖中音替代,p在各声韵组合中还容易被b替代。(2)唇齿音在各声韵组合中都容易被h替代。(3)舌尖中音d、t和i时,最容易被舌面音替代;和e、u组合时易被舌根音或舌尖后音替代。(4)舌尖中音n在各声韵组合中都容易被l替代,和i组合时还容易发生遗漏;舌尖中音l和a、e、u组合时易被n、y、r等音位替代,和ü、i组合时最易发生遗漏,其次易被n替代。(5)舌根音g、k和a、e组合时,易被舌尖中音替代,和u组合时易被双唇音或舌尖中音替代;舌根音h和a组合时不易发生错误;和e组合时易被g、k替代;和u组合时最易被唇齿音替代。(6)舌面音j、q和i组合时易被舌尖中音或其他舌面音替代,舌面音x在各声韵组合中都易被j、q替代。(7)舌尖后音zh、ch、sh在各声韵组合中都易被舌尖前音替代;zh、ch和a、e、u组合时还易被舌尖中音d、t替代,和-i[?]组合时还易被舌面音j、q替代;sh和a、-i[?]组合时还易被舌面音x替代,和u组合时还易被唇齿音f替代;舌尖后音r和e、u组合时最易被边音l替代,-i[?]组合时易被平舌浊音[z]替代或发生遗漏。(8)舌尖前音z、c和a组合时最易被舌尖中音d、t替代,和-i[?]组合时最易被舌面音j、q替代,和后接元音e、u组合时最易被舌尖后音zh、ch替代;s和a、-i[?]组合时最易被舌面音x替代,和e、u组合时最易被sh替代。3.音节结构对学前普通话儿童声母构音的影响(1)在习得年龄上,除声母b、p、m、t、g、k、j、x、s在各音节结构中的习得年龄完全相同之外,其他声母在各音节结构中的习得年龄均有所不同,但差异不大。(2)在构音难度上,通过4(音节结构:CV、CVV、CVVV、CVVN)*7(七个年龄段)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查音节结构和年龄对声母构音正确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音节结构*年龄段的交互效应在各声母中均不显着;声母n、h、zh、ch、sh、r的音节结构主效应显着,其他声母的音节结构主效应均不显着;声母d、t、n、l、j、q、h、zh、ch、sh、r、z、c、s的年龄段主效应显着,其他声母的年龄段主效应均不显着。结论:音节结构与年龄段对各声母构音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声母在各音节结构中的构音正确率基本呈上升趋势;音节结构仅对舌尖中音n,舌根音h,舌尖后音zh、ch、sh、r的构音难度存在影响,对其他声母无显着影响。(3)在错误表现上,相同韵母首音素下,各声母在不同音节结构中的错误表现基本相同。在以[i]为韵首各音节结构中,双唇音最易被舌尖中音替代;舌尖中音d、t最易被舌面音j、q替代;舌尖中音n最易被l替代;舌尖中音l最易发生遗漏;舌面音j、q易被舌尖中音d、t或其他舌面音替代,x易被j、q替代;在以[u]为韵首各音节结构中,舌根音g、k易被双唇音b、p或舌尖中音d、t替代;舌根音h最易被唇齿音f替代;舌尖后音zh、ch、sh最易被舌尖前音z、c、s替代;舌尖后音r最易被l替代;舌尖前音z、c、s最易被舌尖后音zh、ch、sh替代。(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8)
陈建萍[9](2018)在《“行走”类单音节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汉语中,“走眼”“跑腿”“奔小康”“逛灯”等结构,在句法形式上不符合自足动词后一般不衔接名词宾语的规则,在语义上,无法从动词与名词组合推断。这种非常规结构在现代汉语普遍使用,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必然进入教学内容,但作为普遍语言规则的例外,则成为教学难点。本论文试图以“行走”类单音节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语义语用特点,探究其形成途径、机制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常规等级度。根据研究典型性和可行性,确定研究对象为“走、跑、奔、逛、遛、踱”六个只附加速度义的“行走”类动词所构成的“V+N”结构。在穷尽检索BCC语料库的基础上,对“V+N”进行分类,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运动意象图式、原型理论、隐喻转喻理论,语义演化、词汇语义学等方面相关理论以及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以“行走”类动词意象图式与句式映射之间产生的语义为接口进行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及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论文个案研究对词典编撰具有参考价值,非常规等级度设计对汉语国际教育分层教学具有实践意义,探索非常规结构规律则是对汉语自身语言系统规律探究的补充。主要内容如下:本论文共18章,分叁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是绪论与研究对象及非常规概念的界定。对研究对象界定,是在前人对“行走”类动词界定基础上,以《现代汉语词典》为检索对象,以动词在现代汉语使用的绝对频率与古今使用的相对频率,结合动词词义及“V+N”结构典型性及覆盖率,以排除法筛选而得。在非常规结构界定中,以动名语义组配规约性为出发点,运用句法插入、删除、移位等形式测试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第叁章至第十五章,是对“行走”类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进行研究。其中第叁到第九章是对“行走”类原型动词“走”所构成的“走+N”结构的研究;第十到十五章分别对“跑+N”“奔+N”“逛/遛/踱+N”结构的研究。第叁部分为十六至十八章,探索“V+N”非常规结构形成途径、机制及成因,梳理其词汇化过程,并在这些规律基础上设计非常规等级度,最后提出本研究的不足及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展望。得出结论如下:首先,“行走”类“V+N”具有常规与非常规之分,且彼此之间呈现演变连续统。“行走”类动词后衔接名词宾语不合常规句法却仍为常规结构的主要原因在于V与N组合语义规约性,如“走路、奔机场、遛狗”。常规结构是非常规结构的底层形态。在空间域,“走路”是“走小路/水路/回头路/钢丝/后门/台”的基础;在不同认知域,空间域“奔机场”是事件域“奔小康/主题”的基础。但在语言演变过程中,也存在非常规向常规结构演化的状况,如“遛+N”结构,从常规结构“遛弯”演化出“遛+地摊/早/腿”等非常规结构,在语言系统整体由繁趋简的趋势下,陪义析出固化,进而演化出“遛+鸟/狗/娃”等常规结构。其次,从个案分析可知,非常规结构得以形成的语义条件在于V的义位变体及陪义析出。非常规结构的出现是语言精细化表达与语言形态简洁性要求之间博弈的结果,以语序有标的方法体现信息足量原则。例如“走样”是“走”的“位移”语义在时间域变体“变化”与“样”组配而成,语用中具有情感贬降义;“走眼”是“走”的“位移”语义在意念域的变体“偏离”与“眼”组配而成,语用中体现出言说者主观卸责倾向;而“跑+腿/龙套/单帮”中,均是“跑”的属性陪义“费力”与N组配而成,体现言语者“受累”的主观性表达。第叁,从系统研究中发现,“V_(行走)+N_(路径)”“走/跑+N_(生命体)”两类具有平行演化关系;“走+N_(目的地)”“走+N_(目标)”“走+A”之间具有构式承继关系。平行演化关系是由于原型动词“走”逐渐向边缘“跑、奔”“逛、踱、遛”过渡中具有基义一致及速度义变化的特点。共同的基义,使“V_(行走)+N_(路径)”之间形成平行对应的非常规结构,而速度变化义则促使不同类型的“V+N”非常规结构出现。而“走/跑+N_(生命体)”之间的平行演化原因在于“走/跑”之间的历时语义承继更迭。“走+N_(目的地/目标/性状(A))”之间的构成承继关系是“走+N_(目的地)”结构从空间域向事件域再向性状域逐步投射的过程造成的。第四,非常规结构形成机制为类推和重新分析。根据非常规结构形成途径,进行步骤拆分,构建非常规结构等级度,该等级度与非常规结构的词汇化正相关。非常规结构形成的途径主要为空间域意象图式中元素变形、添加、隐退和向不同认知域投射两条途径。在第一条途径中,“走钢丝/台/江湖”体现“走+N_(路径)”中路径元素变形;“跑一百米/第一名”是“跑”意象图式中添加生命体元素后形成“跑+N_(比赛域)”结构。第二条途径中,走/跑+题/味”“奔+N_(目标)”(奔小康/主题)分别是“走/跑”从空间域向时间域及事件域投射后义位变体而形成;其形成机制为类推和重新分析。“小路、水路、回头路”通过“路”类推进入“走+N_(路径)”结构。认知域之间为结构类推:如“走+N_(脏器)”(走心)是空间域“走+N_(路径)”类推到身体域;“跑+N_(目标)”(跑项目)是“跑+N_(目的地)”(跑上海)从空间域类推到事件域。而重新分析机制主要存在于“V+N_(生命体)”结构形成中,如“走兽、走狗”的词汇化过程中均存在重新分析。非常规结构的等级度设置是根据非常规结构形成途径,在步骤拆分基础上,设置数值权重,以步骤迭加方式进行非常规度计算。从语言事实中可知,在数值超过3以上的非常规结构,基本呈现习语化或词汇化。(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段宇翔,王耿[10](2018)在《叁音节组合的重音推导及其结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已有的重音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现代汉语叁音节组合的韵律结构特点,从语言学角度全面考察了"1+2"式、"2+1"式和"1+1+1"式叁种形式下汉语叁音节组合的重音模式,探讨了其与汉语词类词性分布之间的细微规律。推导过程遵循"相对重音理论"和"重音调整原则"等原则,并借助现代汉语声调和普通话词感,理清了叁音节组合的重音模式,最后运用语音处理软件Praat验证推导结论。总体而言,叁音节短语呈现左重趋势,叁音节词以右重为主,且叁种不同句法结构内部的重音分布存在明显不同。以上探讨进一步完善了叁音节组合重音模式的相关研究,并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Z1期)
音节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历史文化因素及世界全球化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近代以来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数量激增,其中有关人名地名的专有名词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认为,关于人名地名的音译主要受到英汉音节结构差异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是音节结构层次差异、音节结构内部要素差异以及音节结构类型差异叁方面的影响,同时也需兼顾音译的便捷性和规范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音节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卢慧静.汉语、韩国语两种语言中音节结构若干问题的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9
[2].邱诗敏.英汉音节结构差异对英文人名音译的影响[J].汉字文化.2019
[3].王思逸.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节副词的演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许鹏.论西夏语语素和双音节词的结构类型——以世俗文献为中心[J].西夏学.2018
[5].陈小莹.现代藏文音节结构分析研究[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
[6].王静.双音复合名词结构方式考察——以《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高级词汇中名词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7].刘彬.汉语比况性名名复合结构的音节结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
[8].李锦.协同构音和音节结构对学前普通话儿童声母构音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9].陈建萍.“行走”类单音节动词构成的非常规结构“V+N”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10].段宇翔,王耿.叁音节组合的重音推导及其结构探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