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追寻——试论《所罗门之歌》的主题

心灵的追寻——试论《所罗门之歌》的主题

郭玲玲[1]2016年在《《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女性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文中研究指明《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叁部长篇小说,一经发表便受到了极大关注和广泛好评。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不仅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美国黑人艰难的生存境遇,试图唤起美国黑人对黑人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注;她还通过深入了解美国黑人女性的苦难生活来探讨黑人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之间的关联,倡导人类在关爱女性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在整个生态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而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认为女性与自然本质上是密切联系的,想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共存,人类必须同时摒弃歧视自然和歧视女性的错误观念,而这与《所罗门之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因而,结合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从《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的独特视角出发来揭示美国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父权制文化压迫下的生存状态,对有效解决种族、性别、自然问题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建立一个种族、性别平等和人与自然健康的生态体系。本论文共六个部分:引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莫里森和《所罗门之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意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莫里森的自然女性观进行整理和界定,旨在为接下来的文本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对作品《所罗门之歌》进行文本分析,解读作品中黑人女性的悲剧命运。首先从社会历史层面探讨美国黑人女性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原因,其次从女性主体身份丢失角度来分析作品中黑人女性命运悲剧的原因,最后从生态层面分析黑人女性如何正确处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并由创伤到自我治愈。第叁章研究《所罗门之歌》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体现,通过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男性对女性的统治、白人对黑人的压迫叁个方面表达女性与自然的命运颇为相似的观点。第四章挖掘作品中崛起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黑人女性和黑人男性通过各自努力实现了自然女性观的觉醒,增强了黑人的自我意识和对黑人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呼吁建立种族、两性平等相处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关系。结语部分对论文做总结评价:两性和谐是女性解放的最终出路;在拯救女性的同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种族问题的最终出路。

李冬鹏[2]2003年在《心灵的追寻》文中研究指明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 )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作为一名黑人女性,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 《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叁部长篇小说,也是她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男性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家通过对美国黑人男青年“奶人”的刻画,向人们展示了在白人文化氛围中美国黑人思想状况和成长历程。同时,试图寻求一条黑人民族出路的理想途径。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奶人”的南方寻宝过程探索了作品不同层次的追寻主题。文章第一部分为主人公对家族史和真实姓名的追寻。在这一过程中,“奶人”寻到了自己的根,确定了作为黑人的种族身份。第二部分为对文化传统的追寻。“奶人”继承了本民族的文化,承担起了传播文化传统的重任。第叁部分为对人性的追寻。在这一过程中主人公通过对过去的反省,学会了爱、责任和奉献。 总之,从一个没有真实姓名的文化孤儿到黑人文化传统的继承者;从人性的丧失到人性的回归,这就是“奶人”的追寻过程。而立足于美国社会,了解民族历史,继承民族文化也是莫里森为美国黑人民族出路指出的方向。

杨柳[3]2017年在《《所罗门之歌》:黑人的自我追寻》文中研究表明《所罗门之歌》是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在受到白人奴役的历史过程中,黑人的文化不断受到冲击,黑人也在白人文化的腐蚀下渐渐丧失自我,但托尼·莫里森始终坚持恢复黑人文化。《所罗门之歌》正是象征着黑人对自己文化历史的一种追求和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可和复原。

朱亚琼[4]2012年在《自我迷失、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发端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但却一直没有引起美国主流文学的关注。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美国黑人为主的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经济政治地位的改善使得美国少数族民众开始对自身权利以及身份进行思考,激发了美国少数族裔作家的创作冲动,催发了学术界对少数族裔的关注。伴随美国少数族裔文学迅速崛起,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构建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关注。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和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原译名:马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都是二十世纪后半期美国着名的少数族裔作家,由于她们自身的成长环境就是跨文化、跨民族,所以她们的创作都以反映少数族裔群体在两种文化碰撞中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身份的构建为主题。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的身份认同理论为基本的理论基础,探讨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和汤亭亭在文化身份构建上的共同点与差异,从而进一步挖掘她们在双重文化下的身份构建以及在后殖民语境下建立多元社会的努力。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和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孙行者》进行比较,力图通过对比作品中主人公文化身份诉求的相同点和差异来分析两位作家为跨文化身份构建问题的做出的答卷。论文主要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笔者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对后殖民主义进行简述,并介绍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相关术语。第二部分,主要是详细论述两部作品中主人公的自我迷失、自我寻找以及自我超越的成长历程,同时这也是自身文化身份构建的过程。第叁部分,主要是对比两部作品中主人公在文化身份构建中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从目标、方式、结果等几个方面去分析。最后通过论述总结出美国白人文化霸权下的少数族裔面临的文化身份困境,只能寄托于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社会。

莫色木加[5]2011年在《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托尼·莫里森成为当代美国文坛非洲裔文学先锋的理由,在于她对非洲裔美国文化传统的接续和她同时显示的超越种族范畴的人文思考。凭借诗化的语言,对神话传说的奇妙运用,以及不落俗套的叙述结构,托尼·莫里森在她的小说世界里着重表现了非洲裔美国人受压制的事实,美国社会中种族压迫对非洲裔美国人造成的情感伤害和严重的社会后果,以及非洲裔美国人在由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所统治的社会里寻求自我身份时所面临的困难。《所罗门之歌》反映了托尼·莫里森对非洲裔美国人身份的思考,而托尼·莫里森在对人的身份问题思考时添加了明确的前提,即人无法脱离自身的种族性。因为人首先是具有种族性的,所以个人的身份也是种族性身份。而作者的这种文化身份认同,其实是一种转化中的文化身份,小说主要关切这种转化中的文化身份,这是连接过去,衔接现在并接引至未来的一项文化工程。论文主要运用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理论来分析在《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作者托尼·莫里森及其作品的相关评论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为论文的主干部分(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分析阐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背景。第二章主要介绍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先锋霍米·巴巴的一些观点对解读《所罗门之歌》的启发。第叁章主要从“飞翔”、“歌谣”及“姓名”的象征来分析主人公奶娃的形象以及探讨非洲裔美国传统文化在奶娃身份建构中所起的作用。《所罗门之歌》对非洲裔美国民间文化的运用和对民间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说对非洲裔美国人生活的描写自然逼真、生动而充满活力。第四章从作品出发,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他者”身份为分析对象,揭示建立双重文化身份的艰难历程。本章还探讨了非洲裔美国人在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非洲裔美国传统文化在这一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即他们与其非洲根源之间的文化连结并深入分析其在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体现。第五章则是结论。后殖民批评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身份问题,怎样印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克服某些后殖民困难仍然是个难题。根据托尼·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向我们表达的那样,他们对文化身份的追求注定会成功。但是其过程却是非常艰难的。

张颖, 单建国[6]2005年在《论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认同——解读《最蓝的眼睛》和《所罗门之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寻找文化身份是后工业化时代处于“认同危机”的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那些被西方中心主义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他们主张解构西方的强势话语,颠覆西方传统文化的霸权地位,从而建构边缘群体的文化身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中指出白人文化的强制同化以及非裔美国人对自身文化历史意识的残缺导致了他们的认同危机。对历史和传统的追寻实际上是在寻找非裔美国人的自我身份和文化家园。文化身份的确定能够让非裔美国人觉得自己不再是文化意义上的漂泊者。这一主题既是对非裔美国人文学传统中寻求文化身份主题的继承,又是对其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女性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 郭玲玲. 陕西理工学院. 2016

[2]. 心灵的追寻[D]. 李冬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3]. 《所罗门之歌》:黑人的自我追寻[J]. 杨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 自我迷失、自我认同与自我超越[D]. 朱亚琼.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5].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文化身份研究[D]. 莫色木加. 浙江大学. 2011

[6]. 论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认同——解读《最蓝的眼睛》和《所罗门之歌》[J]. 张颖, 单建国.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标签:;  ;  ;  ;  

心灵的追寻——试论《所罗门之歌》的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